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ng-2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在8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情况计算出食管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的Ang-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食管黏膜(P〈0.01)。食管鳞癌中Ang-2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食管鳞癌Ang-2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食管黏膜组织51例中,其癌组织中Ang-2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94,P〈0.01) 同时,VEGF阳性表达者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P〈0.01),即当VEGF过度表达时,Ang-2促进血管生成。食管鳞癌Ang-2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29例中,其癌组织Ang-2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负相关(r=-0.41,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间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当VEGF相对缺乏时,Ang-2抑制血管生成。结论Ang-2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相关。Ang-2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8(CDK8)、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 例,检测宫颈癌组织中CDK8、p53、VEGF 及微血管密度(MVD),分析CDK8、p53、VEGF、MVD 与宫颈癌患者主要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 阳性患者MVD 水平高于VEGF 阴性患者(P <0.05),CDK8 阳性患者MVD 水平高于CDK8 阴性的患者(P <0.05)。p53 阳性与阴性患者MV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癌旁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VEGF(+)、CDK8(+)、p53(+)及MVD 水平升高(P <0.05)。与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Ⅰ期患者相比,Ⅱ~Ⅳ期患者的VEGF(+)、CDK8(+)、p53(+)及MVD 水平升高(P <0.05)。与肿瘤细胞高分化患者相比,中、低分化患者的CDK8(+)水平升高(P <0.05)。与鳞癌患者相比,腺癌患者的VEGF(+)和MVD 水平升高(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VEGF 和CDK8 是宫颈癌组织中MVD 水平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CDK8、VEGF 和p53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CDK8、VEGF 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马薇  张书勤  魏柏  夏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2):178-180,184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病人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4例肝癌术后病理标本,距离肿瘤病灶边缘2 cm以上的癌旁组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癌旁组织的HDGF、VEGF及MVD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HDGF蛋白、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7%、65.96%,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5.96%、19.15%(P<0.01);肝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HDGF、VEGF蛋白表达与MVD计数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24,r=0.839,P<0.01);HDGF蛋白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19.61%(10/51),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生存率47.06%(16/34)(P<0.01)。VEGF蛋白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14.81%(8/54),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生存率56.25%(18/32)(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HDGF、VEGF的表达升高,并且与肝组织MVD呈正相关性,HDGF、VEGF的阳性表达对病人的远期预后不利。  相似文献   

4.
周俊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3):190-191,194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8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VEGF及MVD,对VEGF、MVD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VEGF阳性率分别为60.3%及8.8%,胃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P<0.01);VEGF阳性及MVD升高患者3 a生存率及5 a生存率低于VEGF阴性及MVD正常者(P<0.01);VEGF及MVD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行转移有关(P<0.01)。结论 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CD105与胃癌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CD105在胃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和CD105在70例胃癌组织、14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CD105标记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HIF-1α和CD10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P〈0.05);HIF-1α和CD105的表达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HIF-1α和CD105表达阳性组的MVD均高于各自的阴性组(P〈0.05);HIF-1α和CD105在胃癌中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285,P〈0.05)。结论 HIF-1α和CD105在胃癌的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可用于评价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22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胃良性疾病组织中血管生成素(Ang-2),以CD34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 Ang-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75%,在癌旁正常组织和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7%、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2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Ang-2阴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期明显高于Ang-2阳性表达组(分别为50.00%及18.75%,P〈0.05);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胃良性病变组织中MVD分别为33.69±11.60、10.65±3.00和17.20±1.98,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无相关(P〉0.05);MVD≤33的胃癌患者总生存期较MVD〉33患者明显延长(分别为45.45%及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Ang-2阳性表达率与MVD呈正相关(r=0.618,P〈0.01)。结论 Ang-2的表达和MVD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微血管密度(MVD)与细胞胀亡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检测55例胃癌、22例胃正常组织中AQP1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法计数MVD,透射电镜观测细胞胀亡情况。随访并分析AQP1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胀亡;Ⅲ+Ⅳ临床分期胃癌组织中的胀亡指数(OI)高于Ⅰ+Ⅱ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组OI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AQP1表达强度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胃癌组织标本中,AQP1阳性表达率为58.2%,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组AQ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QP1表达、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细胞胀亡和AQP1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AQP1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8.
胡雅兵 《四川医学》2011,32(7):1007-1011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NSCLC的微血管密度,探讨三者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彼此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VEGF在136例NSCLC及28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CD34染色计数136例NSCLC及28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的MVD。结果 EGFR、VEGF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MVD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EGFR、VEGF的阳性表达及MVD均与NSCLC的TNM分期和有/无转移有关(P〈0.01);VEGF的阳性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三者均与NSCLC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GFR与VEGF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VEGF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EGFR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与MVD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GFR、VEGF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促进肺癌的侵袭和转移。VEGF主要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加速肺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EphA2/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EphA2与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并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EphA2、EphrinA1的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及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P〈0.01);EphA2、Eph-rinA1表达水平及MVD值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VD值还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EphA2、EphrinA1表达分别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r=0.512,P〈0.01)。结论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在胃癌的发病及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IF-1α、VEGF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及胃癌MVD特点,探讨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胃癌中HIF-1α、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标记的肿瘤MVD,探讨HIF-1α、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并分析HIF-1α、VEGF及MVD与胃癌ll告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率(74.07%)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O%),P〈0.01;HIF-1α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68.5%)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13.3%)。P〈0.05;VEGF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MVD(31.5&#177;7.1)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MVD(6.7&#177;2.4),P〈0.01;胃癌MVD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或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HIF-1α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IF-1α,VEGF和MV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与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大肠癌、65例癌旁组织及1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进行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VEGF阴性者(P<0.05);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性正相关(rs=0.410,P=0.001)。VEGF表达和MVD与大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血行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表达阳性或高MVD的大肠癌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VEGF表达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和MVD可作为大肠癌预后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PEDF在胃癌组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PEDF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人体胃癌组织标本中胃癌细胞内PEDF和VEGF的表达;标记CD34分子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上述胃癌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统计学分析上述分子标记物间的关系以及各分子标记物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所有的正常胃黏膜均有PEDF表达,胃癌组织PEDF表达率约43%,VEGF表达率约54%;与高分化胃癌相比,低分化胃癌组织PEDF表达率低(P〈0.05),MVD高(P〈0.05);PEDF低表达的胃癌细胞易侵犯浆膜(P〈0.05),易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1);胃癌组织PEDF表达与MVD(P〈0.01)和VEGF(P〈0.01)表达呈负相关关系,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EDF低表达和VEGF高表达可能是胃癌组织内微血管生成的分子基础。是促进胃癌细胞发生淋巴及血道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胃癌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CD34(Clusterofdifferentiation34,CD3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iIdensity,MVD)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检测45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胃癌组织和20例浅表性胃炎中VEGF蛋白的表达,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VEGF阳性表达产物主要见于细胞的胞浆内。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浅表性胃炎(P<0.05)。胃癌组织和浅表性胃炎中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呈棕黄色染色。胃癌组织MVD值高于浅表性胃炎(P<0.05)。MVD值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表达阳性MVD值高于表达阴性MVD值(P<0.05)。结论VEGF、CD34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水平表达,前者可能参与胃癌的血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MVD、VEGF、NOS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意义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手术切除人胃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的VEGFi、NOS、eNOS、nNOS的蛋白表达,对肿瘤微血管以CD34抗体染色并检测MVD。结果:56例胃癌组织MVD值平均为36.25±6.32;VEGFi、NOS、eNOS、nN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75.0%、80.4%、83.9%;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TNM分期的胃癌中MVD值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i、NOS、eNOS、nNOS的表达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程度的提高而上调(分别为P<0.05,P<0.01,P<0.01,P<0.01);VEGFi、NOS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的MVD值高于阴性表达者(分别为P<0.05,P<0.01);VEGF及iNOS表达均阳性者34例,VEGF表达阳性,iNOS表达阴性者5例,两者表达均阴性8例,iNOS的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P<0.01)。结论:随着胃癌浸润,转移程度进展,肿瘤MVD值增高,VEGF、NOS的表达上调;胃癌中VEGF及iNOS的表达与肿瘤MVD有关,提示VEGF及iNOS在胃癌生长,浸润及转移中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iNOS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VEGF可能通过增加iNOS的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和VEGF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Survivin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2.0%(31/50)、70。3%(35/50),分别高于在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12.0%(6/50)、18.0%(9/50)1,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有关,而与组织类型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Survivin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VEGF在胃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Survivin与VEGF在胃癌中表达具有相关性.说明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胃癌中细胞凋亡及调节肿瘤血管的发生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VCAM-1 and oncogenesis, tumor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rcinoma. Methods: Using RT-PCR and immunohistocbemistry technique, the expression of VCAM-1 were detected in specimens from 44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8 with ulcer.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was also counted by endothelial cells immunostained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CD34. In addition, Circulating sVCAM-1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an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 Of 44 gastric cancer tumor tissues, 36 were detected the ex pressions of VCAM-1 mRNA. The rates of VCAM-1 mRNA in the primary gastric cancer tiss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ra-cancerous tissues and benign ulcer tissues (P 〈 0.05). The VCAM-1 posithoseive isolates had more lymph node metastases than that of VCAM-l-negative ones (P 〈 0.05): MVD of positive VCAM-1 expression tissu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egative VCAM-1 (P 〈 0.05). Circulating sVCAM-1 lev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operation (P 〈 0.05). Furthermore, the levels of sVCAM-1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s of VCAM-1 in the tumor tissues (r = 0.64, P 〈 0.05 ). Conclusion: Expressions of VCAM-1 mRNA was closely related to oncogenesis, tumor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rcinoma. The concentration of sVCAM-1 may be considerexl as an effective mark of tumor burden of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质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和TSP1蛋白质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后进行MVD计数.结合随诊资料,对上述指标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3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蛋白质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70.2%和45.5%,P<0.05),且多为强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中组织中TSP1多为弱阳性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47.4%和72.7%,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的MVD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30±9和20±8,P<0.05).VEGF阳性和TSP1阴性与卵巢上皮癌的手术病理学分期晚、大网膜转移和癌性腹水显著相关.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TSP1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1).VEGF阳性和TSP1阴性均与患者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VEGF阳性而TSP1阴性组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VEGF阴性而TSP1阳性组(分别为24.0%和83.3%,P<0.01).结论 卵巢上皮癌组织VEGF和TSP1蛋白质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形成有关,对上述分子的检测可帮助判断卵巢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从而提供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