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两种辐射剂量估算方法在评估成人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8例进行胸部CT平扫且所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受检者的CTDIvol与SSDE。将受检者按照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分为3组:A组,16 ≤ BMI<21.1 kg/m2,38例;B组,21.1 ≤ BMI<23.9 kg/m2,53例;C组,23.9 ≤ BMI<34.1 kg/m2,37例。在两乳头层面测量每例受检者的前后径(AP)、左右径(LAT),记录每例受检者的CTDIvol值,计算每例受检者的有效直径(ED)、转换因子(fsize)和SSDE。同时,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组CTDIvol与SSDE之间的差异。结果 3组受检者的SSDE均高于CTDIvol,A、B、C组分别增加了50.13%、42.83%、33.68%。CTDIvol和SSDE估算方法3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873、-57.001、-32.651,P<0.05)。3组受检者间的EDfsize、CTDIvol和SSD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456、47.749、113.916、106.449,P<0.05)。结论 SSDE能够评估不同体型的受检者在胸部CT扫描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而CTDIvol过低地估计了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且BMI越小的受检者被低估的剂量值越大,实际受到的辐射剂量越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RDSR)及关键影像的自动收集,比较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在胸部CT检查中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的差别。方法 应用Teamplay软件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自动抓取了404例年龄在0~18岁的胸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并通过CT断面影像计算出水等效直径(WED)及SSDE。应用方差分析比较SSDE等剂量参数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SDE与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的关系。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的SSDE平均值为(4.70±3.29)mGy,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1,P<0.01)。SSDE与CTDIvol在1岁至18岁年龄段呈高度线性相关(|r|≥0.92,P<0.01)。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应用SSDE进行扫描质量控制,部分年龄段的SSDE水平可以用CTDIvol线性转换而成,转换因子随年龄段不同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SSDE与CTDIvol差别逐渐减小,因此SSDE比较适合评估未成年人CT检查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在估算腹部CT扫描时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Philips 256螺旋CT扫描仪对180例患者进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在左肾静脉主干层面测量每位患者的左右径(LAT)、前后径(AP),计算有效直径(ED),同时记录每位被检者的CTDIvol值及体模的扫描直径,计算SSDE。将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A组,BMI<20 kg/m2;B组,BMI介于20~24.9 kg/m2之间;C组,BMI>24.9 kg/m2。分别比较180例被检者及不同体重指数组CTDIvol与SSDE之间的差异。结果 180例被检者CTDIvol和SSDE分别为(9.91±2.91)和(14.01±2.82)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54,P=0.000)。A组CTDIvol和SSDE分别为(7.96±1.83)和(12.83±2.52)mGy ( t=-8.417,P =0.000);B组分别为(9.28±1.76)和(13.62±2.18)mGy(t=-15.051,P=0.000);C组分别为(12.19±3.65)和(15.39±3.47)mGy(t=-4.535,P=0.000)。此外,3组SSDE分别较CTDIvol平均增加了62.83%、 47.80%和28.40%,即CTDIvol过低估算被检者的辐射剂量,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CTDIvol与SSDE之间的差值越小。结论 SSDE能够反映特定体型的被检者进行腹部CT扫描时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在估算腹部CT扫描时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Philips 256螺旋CT扫描仪对180例患者进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在左肾静脉主干层面测量每例患者的左右径(LAT)、前后径(AP),计算有效直径(ED),同时记录每例被检者的CTDIvol值及体模的扫描直径,计算SSDE。将患者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3组:A组,BMI<20.0 kg/m2;B组,BMI介于20.0~24.9 kg/m2之间;C组,BMI>24.9 kg/m2。分别比较180例被检者及不同体质量指数组CTDIvol与SSDE之间的差异。结果180例被检者CTDIvol和SSDE分别为(9.91±2.91)和(14.01±2.82)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54, P<0.01)。A组CTDIvol和SSDE分别为(7.96±1.83)和(12.83±2.52)mGy (t=-8.417, P<0.01);B组分别为(9.28±1.76)和(13.62±2.18)mGy(t=-15.051,P<0.01);C组分别为(12.19±3.65)和(15.39±3.47)mGy(t=-4.535,P<0.01)。此外,3组SSDE分别较CTDIvol平均增加了62.83%、 47.80%和28.40%,即CTDIvol过低估算被检者的辐射剂量,且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加,CTDIvol与SSDE之间的差值越小。结论 SSDE能够反映特定体型的被检者进行腹部CT扫描时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置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优化CT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8年5月衢州市人民医院90例行CCTA扫描的患者资料,建立水等效直径(dw)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回归方程,并计算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上四分位数。前瞻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行CCTA扫描患者6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使用固定CTDIvol设定扫描方案,试验组使用固定SSDE设定扫描方案。两组的目标剂量为90例患者CTDIvol的上四分位数。评估并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90例患者BMI与dw正相关(r=0.823,P<0.05),回归方程为dw=9.241+0.644×BMI;CTDIvol的上四分位数为7.92 mGy。对照组和试验组冠状动脉血管段图像质量的优良率分别为94.10%(367/390)和93.93%(402/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试验组SNR和CNR的中位数分别为21.08、24.39和17.24、19.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CTDIvol、SSDE和女性乳腺辐射剂量(Dbre)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7.04%、35.77%和37.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7.041,t=18.479,15.079,P<0.05)。结论 基于前置SSDE设定CCTA方案具有可行性,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利用扫描范围中心层面有效直径(effective diameter, deff)和水当量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 dw)计算成人头颅CT扫描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 SSDE)的差异。方法 连续收集111例头颅CT检查的成人患者。记录每例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vol)。将111例患者的头颅CT SSDE数据进行 SSDEdeff 和 SSDEdw 两种方法计算,记为A组和B组,分别以中心层面deffdw的体型转换系数(size dependent specific conversion factor,f)与标称CTDIvol乘积计算SSDE。计算A、B两组的体径、f和SSDE。以扫描容积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gross)为参照,评估两种方法计算SSDE的准确度。结果 A、B两组的体径、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587,z=-9.242,P<0.05)。A、B两组的SSDE分别为 (56.20±2.66)和(53.49±2.48) m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6.687,P<0.05)。A、B两组中deffdw比较(r=0.873,R2=0.761)、SSDEdeff与SSDEdw比较(r=0.974,R2=0.949)均为正相关(P<0.05)。SSDEdeff 与SSDEgross比较(r=0.900,R2=0.809)、SSDEdw与SSDEgross比较(r=0.904,R2=0.817),亦为正相关(P<0.05)。以SSDEgross为参考,SSDEdeff、SSDEdw估算辐射剂量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34和0.78 mGy,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38%和1.4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7 mGy (2.17%)和1.06 mGy (1.91%)。SSDEdw与SSDEgross 估算剂量数值分布相近,SSDEdeff 和SSDEdw的四分位间距、全距的剂量分布分别为3.22和2.39 mGy、13.65和12.48 mGy。结论 基于中心层面SSDEdw与SSDEgross的一致性,且优于SSDEdeff,因此,SSDEdw可替代SSDEgross作为头颅CT扫描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的简便指标。  相似文献   

7.
儿童头部CT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SSDE)在儿童头部CT辐射剂量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GE Discovery CT750HD 64排机器上行头部CT平扫的252例儿童患者的图像资料,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测量头部中间扫描层面的头围、面积及CT值,利用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293和220报告计算水等效直径(WED)、体型转换系数(f293f220)和吸收剂量(SSDE293和SSDE220)数值。根据头围大小按照四分法分成3组(<47.8、47.8~52.7、> 52.7 cm),按照年龄分为4组(0~2、3~6、7~10和11~14岁)。比较不同组患者f220f293、SSDE220和SSDE293、SSDE293和CTDIvol的差异性,并分析头围与f293、SSDE293的相关性。结果 f220f293高估11.11%(t=252.61,P<0.05),SSDE220较SSDE293高估10.31%(t=228.21,P<0.05),SSDE293较CTDIvol低估了9.60%(t=-31.34,P<0.05)。按头围分组时,所有组的SSDE220较SSDE293分别高估了8.41%、10.37%、11.57%(t=73.73、438.58、275.52,P<0.05);SSDE293较CTDIvol分别低估了1.30%、9.79%、14.61%(t=-1.91、-60.95、-47.64,P<0.05)。按年龄分组时,所有组的SSDE220较SSDE293分别高估了8.45%、10.00%、10.57%、11.36%(t=63.58、232.29、247.84、302.95,P<0.05);SSDE293较CTDIvol分别低估了1.49%、8.27%、10.63%、13.78%(t=-1.83、-28.27、-37.30、-49.80,P<0.05)。头围与f293、SSDE293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0.88、0.76,P<0.05)。结论 在儿童头部行CT扫描中,AAPM 293报告能更准确地评估其所受辐射剂量,CTDIvol会高估实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AAPM 220报告相较AAPM 293报告会明显高估辐射剂量,并且头围与f293、SSDE293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头围能够准确估算SSDE,精确地评估儿童头部CT扫描时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估算1、5及10岁儿童胸部CT检查所受辐射剂量致肺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的终生归因风险(LAR)。方法 在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中选取儿童胸部CT检查图像,在CT工作站上读取感兴趣区域(ROI)的平均CT值和面积,根据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推荐方法计算每个受检者的水当量直径,再结合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计算体型特异性评估剂量(SSDE),将SSDE转换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胸部CT检查时肺、胃、肝、甲状腺、乳腺和血液的平均器官剂量。以各器官剂量为基础,采用美国科学院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报告(BEIR)的癌症风险预测模型预测上述肿瘤的终生归因风险,其中白血病、肺癌、肝癌和胃癌是先经平均器官剂量计算出超额相对危险度后再计算肿瘤终生归因风险;甲状腺癌和女性乳腺癌是先计算出超额相对危险度再经平均器官剂量求得肿瘤终生归因风险。结果 由不同性别1、5及10岁儿童CT检查所受平均器官剂量可知,年龄对儿童CT检查SSDE值有显著影响(t=24.28,P<0.05),性别对儿童胸部CT检查SSDE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1、5及10岁儿童胸部CT检查所受辐射剂量致肺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的终生归因风险表明,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终生归因风险较高,女性乳腺癌1、5及10岁组的LAR分别为10.9/10万人、30.8/10万人和34.5/10万人。结论 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儿童胸部CT检查受到的辐射剂量逐渐减小,但CT检查辐射剂量相对于普通放射诊断仍然不容忽视,其引起的癌症风险仍需持续关注并应在放射诊断的正当性判断中得到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将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用于估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患者器官剂量和个体有效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冠状动脉CTA患者421例,均于第3代双源Force型CT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轴扫协议检查。通过Radimetrics计算患者水当量直径以计算每位患者的SSDE;使用Monte Carlo模拟估算患者扫描范围内器官的吸收剂量包括心脏、肺、肝和乳腺。使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03报告的器官敏感加权系数,将患者主要敏感器官的剂量加权求和计算个体有效剂量。使用线性相关分析验证SSDE与器官剂量及个体有效剂量的相关性,并推导基于SSDE估算器官剂量和个体有效剂量的转换系数。使用平均差值比评价该估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为(16.8±8.7) mGy,SSDE为(20.8±8.8) mGy,个体有效剂量为(4.4±2.9) mSv。基于SSDE估算器官剂量的线性拟合公式为:心脏Y=1.2X-6.4(R2=0.91,P<0.05,平均误差0.1%);乳腺Y=1.4X-7.4(R2=0.91,P<0.05,平均误差7.9%);肺脏Y=0.89X-4.6(R2=0.86,P<0.05,平均误差8.3%);肝脏Y=0.36X-1.8(R2=0.64,P<0.05,平均误差-17.9%)。基于SSDE估算个体有效剂量的线性拟合公式为:男Y=0.21X-1.2(R2=0.92,P<0.05,平均误差0.2%);女Y=0.39X-2.2(R2=0.93,P<0.05,平均误差1.7%)。结论 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通过SSDE和相应的转换系数可估算被照射器官吸收剂量和个体有效剂量,将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实现患者辐射剂量及风险的个性化评估和精准管理。  相似文献   

10.
宁夏儿童头颅、胸部CT辐射剂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宁夏地区儿童头颅、胸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水平,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CT辐射剂量优化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实地采集宁夏地区不同市、县、区不同规模医院1~2周内儿童(≤15岁)头颅、胸部CT的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患者有效剂量(E)值;并将CTDIvol、DLP的第75百分位数(P75)与其他国家推荐的DRL值进行比较;所有儿童分4个年龄组:<1岁、1~5岁、6~10岁、11~15岁。结果 走访调查39家医院,调查CT设备47台,采集头颅断层扫描1 134例,胸部平扫636例。头颅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44.2 mGy、456.2 mGy·cm;1~5岁:57.2 mGy、659.6 mGy·cm;6~10岁:61.1 mGy、668.7 mGy·cm;11~15岁:63.6 mGy、849.3 mGy·cm。胸部CTDIvol、DLP的P75分别为:<1岁:5.0 mGy、89.2 mGy·cm;1~5岁:5.9 mGy、124.8 mGy·cm;6~10岁:6.0 mGy、167.9 mGy·cm;11~15岁:7.1 mGy、235.0 mGy·cm。结论 宁夏地区儿童胸部CT的辐射剂量与其他报道相近,但头颅CT的辐射剂量相对偏高,且各年龄段均存在偏高现象,尤以婴儿患者较著;应加强宁夏地区儿童头颅CT的辐射剂量优化与监管,增强儿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的剂量控制意识,提高对辐射相关风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单层与多层螺旋CT所致儿童受检者辐射剂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和评价儿童受检者在单层与多层螺旋CT扫描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方法 测试21台CT机的头部和体部剂量指数,并结合0~1岁组、5岁组、10岁组儿童和成年人的头部和胸部常规扫描条件,计算CTDIw、CTDIvol、DLP值,再由DLP与有效剂量转换系数计算头部和胸部常规扫描所致各年龄组儿童和成年人的有效剂量。 结果 单位mAs的头部CTDI大于体部CTDI;在头部常规扫描中,0~1岁组、5岁组、10岁组儿童受到的有效剂量分别为2.2、1.3、1.1 mSv;在胸部常规扫描中,0~1岁组、5岁组、10岁组儿童受到的有效剂量分别为5.3、3.1、3.4 mSv;每单位mAs所致儿童有效剂量平均比成人高1.8倍;多层CT的儿童头部CTDIvol、DLP、有效剂量值均大于单层与双层CT,多层与双层CT的儿童胸部CTDIvol、DLP、有效剂量值均小于单层CT。 结论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在CT检查中可能受到更大辐射危害,应严格遵循儿童CT检查适应证,并合理选择CT扫描参数,尽可能降低儿童受到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成年人CT扫描中辐射剂量和诊断参考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全国范围内CT辐射剂量的调查,了解成年人辐射剂量的现状,进而探讨成年人CT的诊断参考水平不符,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自己的DRL。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168家医院,其中三级和二级医院各约占一半。随机调查年度状态检测合格的168台CT,包括了临床应用中普遍使用的品牌和型号。每台CT收集头颅、鼻窦、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腰椎、尿路造影、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颅脑CTA、颈部CTA和胸腹CTA共12个检查项目、每个项目10个随机病例。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作为剂量参量,每个检查项目的所有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取25%、50%和75%位数,其中75%位数为参考水平。所得剂量数值与国际相关放射防护组织发布的DRL进行比较。结果 共收集16 244个标准体型成年病例的剂量数据,经逐一检查剔除274个无效数据,剩余15 970个病例数据。全国范围内不同的CT使用单位,同一检查项目的CTDIvol、DLP和扫描期项都有很大差异。与国际放射防护组织发布的数据相比,不同检查项目的诊断参考水平的差异程度各不相同,颅脑诊断水平与参考值相当、胸部腹部较低。剂量指数值最大的几种检查项目为头颅、冠状动脉CTA、颅脑CTA和鼻窦。尿路造影的CTDIvol虽然仅为20 mGy,但DLP却高达2 620 mGy·cm。结论 我国现有的CT剂量水平与国际相关组织发布的诊断标准水平(DRL)不符,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自己的DRL。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儿童CT扫描受检者剂量参数的调查, 探讨上海地区儿童CT扫描剂量分布情况, 并为建立上海地区儿童受检者CT检查诊断参考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在上海地区全部4家儿童医院开展儿童头颅、胸部、腹部CT扫描受检者剂量普查, 调查对象按年龄0~、1~、5~、10~15岁分为4个年龄组, 每个年龄组调查30例, 收集受检者基本信息、CT扫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等剂量指标, 分析同一部位不同年龄组之间和同一部位同一年龄组不同医院之间CTDIvol、DLP的差异。结果头颅CT扫描时, 0~、1~、5~、10~15岁组儿童CTDIvol和DLP的75%位数分别为25、25、28、43 mGy和402、477、504、752 mGy·cm;胸部CT扫描时, 0~、1~、5~、10~15岁组儿童CTDIvol和DLP的75%位数分别为2.7、2.2、2.8、5.4 mGy和40、48、75、176 mGy·cm;腹部CT扫描时, 0~、1~、5~、10~15岁组儿童CTDIvol和DLP的75%位数分别为4.9、4.4、8.2、12 mGy...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BEIR VII) report estimates that the risk of getting cancer from radiation is increased by about a third from current regulation risk levels. The pro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cancer induction risk from abdominopelvic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ning of adult patients using 6- and 16-slice CT scanners.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200 patients with abdominopelvic CT scan in 6- and 16-slice scanners was conducted. The dose-length product (DLP) and 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vol) values from the scanners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dose values from the ImPACT CT patient dosimetry calculator with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BEIR VII) method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ancer induction risk.

Results: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values of CTDIvol and DLP were 6.9 (±1.07) mGy and 306.44 (±?60.57) mGy.cm for 6-slice, and 5.19 (±0.91) mGy and 219.7 (±49.31) mGy.cm for 16-slice scanner, respectively. The range of effective dose in the 6-slice scanner was 2.61–8.15 mSv and, in the 16-slice scanner, it was 1.47–4.72 mSv.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values of total cancer induction risk in abdominopelvic examinations were 0.136?±?0.059% for men and 0.135?±?0.063% for women in the 6-slice CT scanner. The values were 0.126?±?0.051% for men and 0.127?±?0.056% for women in the 16-slice scanner.

Conclusions: The cancer induction risk of abdominopelvic scanning was noticeable. Therefore, radiation dose should be minimized by optimizing the protocols and applying appropriate method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基于水当量直径(W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W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为衡量指标的儿童头颅、胸部及腹盆部CT检查诊断参考水平(DRL)典型值,衡量本医疗机构CT检查辐射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头颅1391例,胸部1386例及腹盆部1035例患者CT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年龄、CTDI_(vol)、DLP,手动测量最中间扫描图像的前后径(AP)、左右径(LAT)、兴趣区面积(AROI)及面积内CT值(CTROI),按照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报告方法,计算有效直径(d)、WD、转换因子(f16/32XSIZE)及SSDEWD;将各检查部位分别按照年龄及体型进行分组:按照年龄分为<1、1~、5~、10~、15~岁5组,各分组患儿数分别为:头颅252、320、400、380及39例;胸部188、320、399、398及81例;腹盆部75、310、310、300及40例。头颅基于LAT分为<12.5、12.5~、14~、15~、16~cm 5组,每组患儿分别为151、222、319、399及300例;胸部、腹盆部基于d分为<15、15~、20~、25~、30~cm 5组,每组患儿分别为胸部275、527、400、165及19例;腹盆部403、410、184、34及4例。统计各分组内CTDI_(vol)、SSDEWD和DLP的第75百分位数,将其作为DRL典型值;并比较CTDI_(vol)和SSDEWD在衡量辐射剂量上的差异。结果按年龄分组,以CTDI_(vol)为衡量指标的头颅、胸部、腹盆部DRL典型值分别为14.9~24.1、1.8~4.5和2.0~7.5 mGy;以SSDE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14.7~18.9、4.2~6.9和4.7~11.8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260~505、40~185和65~435 mGy·cm。按d分组,以CTDI_(vol)为衡量指标的胸部、腹盆部DRL典型值分别为1.8~6.8和2.2~9.2 mGy;以SSDE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4.2~9.1和4.9~13.0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40~255和85~545 mGy·cm。头颅按LAT分组,以CTDI_(vol)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14.1~23.1 mGy;以SSDE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14.3~18.5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240~475 mGy·cm。头颅除年龄<1岁、LAT<12.5 cm分组外,CTDI_(vol)均大于SSDEWD,头颅CTDI_(vol)为(18.63±3.24)mGy,SSDEWD为(16.38±1.81)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8,P<0.001);胸部、腹盆部各分组CTDI_(vol)均小于SSDEWD,胸部CTDI_(vol)为(2.77±1.02)mGy,SSDEWD为(5.22±1.26)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9,P<0.001);腹盆部CTDI_(vol)为(3.36±1.82)mGy,SSDEWD为(6.27±2.44)m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15.16,P<0.001)。结论本医疗机构DRL典型值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合理且较低水平,SSDEWD较CTDI_(vol)能更准确反映辐射剂量,亟需建立基于SSDEWD的DRLs。  相似文献   

16.
基于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的CT辐射剂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 DICOM )标准定义的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 RDSR),实现CT检查的辐射剂量统计分析。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软件,通过检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PACS),获取1230份CT检查的RDSR文件。将相关信息提取后,结合扫描部位建立患者剂量数据库。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成年组(10岁以上)及儿童组(0~1岁,1~5岁,5~10岁),分别统计各扫描部位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 CTDIvol )、剂量长度乘积( DLP),估算有效剂量( E);并计算75%分位DLP值,与诊断学参考水平( DRL)相比较。结果成年患者组,CTDIvol与DLP值呈中度正相关(r=0?41),上腹部增强扫描的E最高,其75%分位DLP值超过DRL60%;儿童5~10岁组的CTDIvol高于0~1岁与1~5岁组(t=2?42、2?04,P<0?05), DLP值与年龄呈低度正相关(r=0?16),E与年龄呈中度负相关(r=-0?48)。结论应用RDSR获得患者辐射剂量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随着新设备的普及与区域化医疗平台的应用,RDSR将成为剂量学水平调查及个人剂量记录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