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灵枢·逆顺》篇中还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起源于两千多年前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所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相似文献   

3.
《湖南中医杂志》2021,(3):172-172
中医基础理论中所提到的“未病先防”就是预防和治未病,古人看重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同时《灵枢.逆顺》中也提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4.
张利民 《新中医》2012,(7):179-180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一颗璀璨明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故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实为中医学预防思想之先河。 1中医学对“治未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体现,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思想。《素问·四气调神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是广义的概念,除了治疗外还包括预防、诊断、康复等。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方法[1],《黄帝内经》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将治未病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病防复。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述其源流,蓝毓营认为中医治未病说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相似文献   

8.
<正> 1.治未病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原文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从字面上讲,就是不得病.从理论和临床上讲,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无病先防,即调摄精神,适应四时,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有病早治,防止疾病的发展.如“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向》阴阳应象大论篇).除了这段原文含有这一含义外,从“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这两句原文也可以体会到这一含义.关键在于对“已成”二字的理解.因“病已成”句中还意味着疾病开始萌芽尚未“已成”的一面.正如《素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不断丰富了对“治未病”的认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首先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有“治未病”之说。“治未病”之义有三: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索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了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二是既病之后要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是《内经》创立与阐发的重要学术思想和理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8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其后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日渐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直至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将《内经》中“治未病”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索问·四气调神大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治病必先防病,能治“未病”,方称“上工”。只有在未病之时进行预防,增强人体正气即机体的抗病能力,也就是顺应四时变化,“春夏养阳,秋  相似文献   

13.
试论《伤寒论》中防病截变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仲景深得要旨,称赞“上工治未病”,并发展了这一学术思想。“治未病”的目的,一是无病预防;二是防止一脏病变波及它脏。仲景对于截断病邪传变,防止疾病深入恶化,有着精深的认识,所以在《伤寒论》中,较突出地具体体现了先证而治,未病防病,已病防变,已变防逆,避免病邪深入的“治未病”思想,这正是仲景的防病截变的学术思想。这一思想贯穿在整个《伤寒论》中,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黄帝内经》“治未病”与重视“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理论 ,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 ,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近年来 ,该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用《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指导消渴病的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 ,对降低消渴病易感人群的发病率、控制消渴病患者的病情发展、预防消渴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浅谈“治未病”及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帝内经·素问》在《上古天真论》篇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纲领之后,紧接着在《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了著名的“治未病”主张:“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八正神明论》篇又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认识“治未病”的内容,首先是对“未病”的认识。“未”的含义可作不、没有和即将解,病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病指失去健康的状态;狭义之病指具体疾病,诸如感冒、心悸、胸痹、眩晕、不寐等。未病…  相似文献   

16.
对于疾病的预防问题,中医学是高度重视的,早在《内经》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由于如此,所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治未病”的思想首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虽距现代时间久远,但反映在治病、治国、治事、治人的方方面面,使人不得不佩服其永不衰退的思维科学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  相似文献   

18.
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关于“治未病”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提出在“已病”之前,即“未病”阶段的医疗行为尤为高明,更应重视,在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维护机体的健康。彰示了预防医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阐释了忽视预防的不良后果,强调预防重于治疗的观点:“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20.
金成强  宋敏 《中医研究》2010,23(5):56-59
“治未病”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系指在疾病未发生和(或)未发展、传变、复发、后遗之时,预先采取针对措施的预防思想。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与现代的三级预防思想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