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以标准为导向的健康档案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档案共享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核心之一.数据标准、数据结构、数据验证和应用方法是实现健康档案共享的四要素.实现健康信息共享应以<卫生部健康档案数据标准>为导向.借鉴openEHR和HL7CDA的XML树型文档结构,采用XML Schems进行数据验证和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案首页的信息共享与标准化方法。方法根据《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与《国家卫生数据字典》,通过扩展标记语言(XML)Schema对病案首页的文档结构与具体元素分别进行定义。结果定义了病案首页信息的Schema文档,将首页信息划分为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和费用信息3部分,定义文档结构;首页中每一个数据项映射到《国家卫生数据字典》中对应的数据元,定义元素的属性;根据确定的XML Schema文档形成了XML Schema图。结论XML技术与数据元知识相结合,为病案首页信息在不同信息系统间的共享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标准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依赖的标准体系中,语义层次必须的《卫生信息文档共享规范》具有关键作用。它在HL7CDAR2的基础上,利用IHEPCC、HL7CCD模板库作为基础参考库制定中国本地化文档模板。目前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发现关于一致性、完整性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关阐述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医院间医学影像检查协同服务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在统一的业务运行模式和相应的技术平台下,实现跨院医学影像检查的结算、预约、检查、报告和诊断,及随之而来的医学影像和报告共享、调阅服务。在医院集团内开展医学影像检查协同服务,可以利用医院集团自身的管理、合作机制,形成有效的服务模式。在该服务的实现中也需要重点制定病人标识互认、检查报告调阅、检查影像调阅等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医院众多医学影像设备数字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用上了PACS,我院利用预约登记工作站、影像诊断工作站、病历管理及图文报告检索工作站、综合管理工作站四大模块,连接各种医学影像检查科室及其他科室,建成医学影像PACS网络系统,成功实现了医学影像资料在全院的传输、存储及管理,使医学影像资料在医院实现共享,明显提高了医院的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医学影像档案是由X线、CT、磁共振、超声、核医学等诸多检查所形成的影像资料。随着先进医疗设备仪器的应用,辅助检查项目越来越多,医学影像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人们迫切需要各种时效性强、具有高价值的影像档案实现信息共享。传统的影像存储和管理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已成为卫生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体系。方法根据项目计划,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下,由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相关IT公司分工协作为南京市鼓楼区构建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的网络体系。结果开发了双向转诊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包括HIS与CHSS之间的信息“有限”共享、医院合理用药系统的共享、心电远程传输、医院检验报告共享和双向转诊等服务功能。结论网络体系的建设,使双向转诊工作得到顺利实施,信息共享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集成共享的数据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是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是整合、共享与信息服务。河北省卫生厅的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在公共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基础上,在顶层设计、资源共享的建设理念指导下,分析全厅卫生业务需求,重点考虑了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与信息服务。在数据中心设计中,采用了SOA架构和数据库、应用服务器集成技术。有效实现计算能力整合、数据整合、流程整合、门户整合及商务智能平台展现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的大影像教学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教学革新。[方法]在基于区域影像共享(cross-enterprise document sharing for imaging,XDS-I)技术框架的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利用整合在影像工作站的电子教案(electronic teaching file,ETF)生成模块,设计和集成脑图软件、视频报告、考试软件,并通过与医学影像共享平台交互的接口,利用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中海量的数字化大影像资料,实现大影像电子教案的制作,构建包含放射、核医学、超声、病理等学科的大影像教学系统。[结果]通过整合在影像工作站中的ETF生成模块,集成脑图软件、视频报告和考试模块,成功构建包含放射、核医学、超声、病理等学科的大影像教学系统。[结论]成功构建基于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的大影像教学系统,最大限度实现大影像教学资源共享,将改变大影像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影像医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是卫生信息化迈入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连接区域内各异构、多源卫生数据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也是实现区域内各医疗系统之间进行有效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以克拉玛依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切入点,阐述了平台的建设思路、总体架构及技术关键点,并提出平台实现的六个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1.
沈家敕 《中国数字医学》2010,5(11):56-57,60
针对目前国内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安全性为原则,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平台采取信息模块逻辑划分,各模块间提供相应的接口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模块、居民健康体检信息模块、居民检验检查信息模块、居民诊疗信息模块、居民电子病历信息模块.平台系统将数据信息根据各信息模块的公共数据元进行重组和汇总,可大大方便各医疗机构的查阅,同时也可减轻平台负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基于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方法]设计电子教案(electronic teaching file,ETF)生成模块,并把它整合在PACS系统报告工作站,配置电子教案服务器,建立电子教案数据库,并通过与PACS系统交互的接口模块,实现影像电子教案的制作,然后利用医院PACS系统中海量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资料,建立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结果]通过整合在PACS系统报告工作站中的电子教案生成模块,选择典型病例、感兴趣病例,并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自动快速地生成电子教案,成功构建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结论]基于PACS系统成功构建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资源中心,最大限度实现医学影像教学资源共享,将改变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可  管丽华  王俊  马丽  赵叙  李砚 《中国数字医学》2012,7(10):21-23,31
针对传统门诊流程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基于医院信息化平台上的门诊服务流程优化方案,以“并行化、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研究并构筑自助医疗系统架构。该系统以信息化手段集成了建卡、挂号、取单及缴费等多项自助功能,实现了与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银联、医保及市民卡接口的数据对接,形成患者医疗数据的共享集成。应用实践表明:自助医疗系统的实施推广能有效起到病人分流的目的,为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基础前提,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管理质量,促进了医疗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双向转诊模式,实时共享患者信息.方法:将双向转诊系统与医疗机构HIS系统对接,实现患者病历信息的实时传送,并自动将出入院详细记录传送给接收医院.引入省级、市县级及社区三层次不同医疗等级医院,针对患者病情合理分配转诊方向.结果: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三级双向转诊模式,实现了患者病历信息的实时共享.上转病例161例,下转病例95例,居家健康支持367例.结论:采用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三级双向转诊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高等级医院的诊治效率.提供了较多居家健康支持服务,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提出依托微信、微博、医院网站等交流平台,建立医学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为医院科研人员提供移动信息咨询服务的设想,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需求获取模块、信息源模块、结果传递模块的功能,并提出为保证医学信息咨询服务系统正常运行,应积极推广、吸引用户群,建立信息咨询服务档案数据库,设置激励机制,强化信息咨询服务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是医院信息系统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电子健康档案是电子病历的高级形式,有着电子病历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兼容患者医疗及个人健康保健、家庭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信息、慢性病随访记录等信息,并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多档合一。它实现了不同医疗机构的信息数据交流、利用更新及交互应用;它可提高信息的使用率,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依据、全科医疗的工具,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初,上海市启动了作为本市医改基础性工作之一的“健康信息网工程”。黄浦区作为全市首批进入试点的区县,完成了配套工作,建立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汇集了全区医疗机构的卫生信息数据。在为居民提供一系列便民服务中,如何控制和管理好作为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生命线的医疗卫生数据质量,成了目前“健康信息网”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黄浦区卫生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在卫生信息数据质量控制方面,采用多平台监控及数据质量专管的方式,从对区域卫生信息数据的监管(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追溯四个方面,逐步完善区域卫生信息数据质量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推进深化医改,国家“3521”工程计划构建系统整合、信息共享的国家、省、地市(区域)三级卫生信息服务甲台。目前,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多以各自的中心医院为主导,不同远程医疗系统之间相互隔离。远程医疗项目畹需在省级建设层面上有所突破,建立远程医疗省级平台,在省级平台的支持下,开展远程专家会诊、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等医疗服务,实现省内各级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远程医疗数据共享,并在各省远程医疗省级平台的建设基础上,构建全国互联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将家庭健康档案由"死档案"变成"活档案"的必要性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家庭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或资料库,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普遍存在已建立起来的家庭健康档案的利用率不高,成为“死档案”的现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者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就开发和利用家庭健康档案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