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视力指标[裸眼视力(UCVA)、角膜屈光度]水平、泪膜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水平和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眼UCVA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角膜屈光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BUT、SIT均长于术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泪膜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视力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张倩 《黑龙江医学》2019,43(10):1191-1192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视觉质量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4例翼状胬肉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泪膜功能、视觉质量。结果术前两组角膜屈光度(CAD)、裸眼视力(UCVA)、泪膜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UCVA、SIT、BUT水平较对照组高,CAD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接受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是可行的,利于改善患者视觉质量,恢复泪膜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分别联合不同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2)。治疗组患者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照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62±1.03)d,对照组为(6.15±1.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和裸眼视力均获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组间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1例(2.27%),对照组复发4例(9.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生物羊膜移植术均能有效治疗翼状胬肉,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更利于术后角膜创面愈合,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将110例(136眼)翼状胬肉随机分成A及B组。A组55例(70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55例(6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复发率、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度数的变化。结果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内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显著降低复发率,加快角膜创面修复,降低角膜散光度数,是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例(86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A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采用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曲率较术前提高(P<0.05),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减低(P<0.05),三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联合羊膜移植均为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的手术方法,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70例(81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羊膜移植术治疗,治疗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并通过术后为期1 a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眼科收治的68例(8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情况、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手术前后泪腺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正常及良好率为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2.94%(P<0.05);观察组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为(4.11±2.03)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6.20±3.13)d(P<0.05);两组患者术后基础泪液分析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较术前均显著上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IT、BU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IT、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65%(P<0.05);经过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47%(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相比疗效相当,且均对患者泪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前者术后视力提高更明显、眼表损伤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更短、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少,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贝复舒凝胶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案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于细胞移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联合应用贝复舒凝胶。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泪液相关指标水平、干眼症状及视觉功能、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 up time, BUT)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 SIT)、修复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升高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干眼症状及视觉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T及SI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翼状胬肉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0.5%(P<0.05).结论 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散光度.  相似文献   

10.
杨梅红 《求医问药》2014,(17):252-253
目的 :探讨分析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人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共有患眼82只。将其随机分为A组(28只患眼)、B组(28只患眼)和C组(26只患眼),为A组患者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B组患者进行人羊膜移植术,为C组患者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人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71%,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7.14%,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77%,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mon后,C组患者的泪膜稳定性明显优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人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翼状胬肉患者187例,抽签法分组,对照组93例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治疗,研究组9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2组角膜散光度、视力、拆线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角膜散光度、视力差异不明显(P>0. 05),治疗后研究组角膜散光度较对照组低,视力较对照组高(P<0. 05);研究组拆线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 <0. 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 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能提高视力,减小角膜散光度,缩短拆线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角膜缘于细胞移植术与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寻找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方法:68例(73眼)非复发性、复发性翼状胬肉及化学烧伤后的假性胬肉,分别进行胬肉切除加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观察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对非复发性胬肉,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复发性胬肉、化学烧伤后的假性胬肉,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角膜缘千细胞移植术的复发率明显低于结膜瓣组.BUT恢复快。结论:对复发性胬肉及化学烧伤后的假性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优于结膜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羊膜移植术和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218眼初发翼状胬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羊膜移植术(AMT组)和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瓣移植术(ACLT组)进行治疗,术后随防1年,比较角膜修复情况和复发率,复发率采用χ2检验,角膜修复时间采用方差分析,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AMT组比ACLT组复发率高,两对比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T组比ACLT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长, 两对比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创面修复快,优于羊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存在翼状胬肉的患者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治疗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翼状胬肉患者,将其展开平均分组,组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翼状胬肉切除术,研究组: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出现翼状胬肉的患者可以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为  黄凌飞  王铃芳 《吉林医学》2014,(9):1843-1843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80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0眼)与对照组40例(40眼)。观察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分别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治愈率为97.5%,对照组为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7.5%,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宋润清 《中国病案》2005,6(9):48-48,F0003
目的探讨分析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翼状胬肉48例(治疗组)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4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术后角膜修复时间及术后6个月、1年、2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5).随访观察治愈情况,治疗组稳定性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翼状胬肉角膜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创面愈合时间和胬肉复发率.方法 翼状胬肉84例88眼分别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传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者角膜创面愈合时间和胬肉复发率.结果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角膜创面愈合时间短,平均(6.409±2.583)d,胬肉复发率4.76%,传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创面愈合时间长,平均(8.454±1.402)d,胬肉复发率1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明显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胬肉复发,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改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义  金海霞  赵艳  胡善萌 《安徽医学》2013,34(7):882-884
目的探讨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6例(3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不适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 time,BUT)。结果采用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术后疼痛不适感明显减轻、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泪膜破裂时间延长。结论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一种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改良术式。  相似文献   

19.
符郁  岑育健 《海南医学》2016,(17):2869-2871
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封闭Tenon囊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99例翼状胬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A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组(B组)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封闭Tenon囊术组(C组),每组各33例。随访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泪膜稳定性指标[Shirmer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染色(CFS)、眼表疾病指数(OSDI)]的变化及术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SIT、BUT、CFS、OS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SIT、BUT、CFS、OSDI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三组患者SIT、BUT、CFS、OSDI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7.27%(9/33),B组为15.15%(5/33),C组为3.03%(1/33),三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封闭Tenon囊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且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最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创面愈合时间和胬肉复发率。方法 84例88眼分别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传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比较两者角膜创面愈合时间和胬肉复发率。 结果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角膜创面愈合时间短,平均(6.409+2.583)d,胬肉复发率4.76%, 传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创面愈合时间长,平均(8.454+1.402)d,胬肉复发率27.50%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明显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胬肉复发,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