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水平检测在疾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3月~2018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3201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病例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NIHSS)将其分为轻度组46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15例,分别在入院第1,3,7,14,28天检测其血清hs-CRP,TNF-α和TIMP-1水平。另选同期10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进行上述血清学指标检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和TIMP-1水平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病例组患者在入院第1,3,7,14,28天的血清hs-CRP,TNF-α和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90~33.167,P<0.05)。且在病例组中,随NIHSS分级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TIMP-1水平均会随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28天后,以病例组患者预后康复情况为依据将其分为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变化四组。其中,基本治愈组、显效组、好转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TIMP-1水平显著低于无变化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080~39.623,均P<0.0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TIMP-1水平与其预后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其血清hs-CRP,TNF-α和TIMP-1水平会出现动态的变化,可将其用于患者病情变化以及预后评估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ACI患者作为ACI组,并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CA和MMP-8水平。将80例ACI患者根据梗死体积、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的患者血清ACA、MMP-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I患者血清ACA、MMP-8水平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梗死体积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组后,进行两两比较,随着梗死体积增大及疾病严重程度加重,ACI患者血清ACA、MMP-8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ACA、MMP-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梗死体积增大及疾病严重程度加重,其水平明显升高,可以作为ACI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caspase切割的细胞角蛋白18(CCCK-18)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将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HICH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对预后质量进行评估;检测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质量患者血清中Hcy、TIMP-1、CCCK-18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cy、TIMP-1、CCCK-18水平与HICH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TIMP-1、CCCK-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IC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患者血清中Hcy、TIMP-1、CCCK-18水平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患者血清中Hcy、TIMP-1、CCCK-18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中Hcy、TIMP-1及CCCK-18水平升高是影响HIC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cy、TIMP-1、CCCK-18水平与HICH患者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且均为影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期脑梗死(ACI)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测定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37例设为实验组,并依据ACA阴阳性分为实验A组(阴性73例)与实验B组(阳性64例);另选取同期120例行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皆给予ELISA检测血清中Fg、ACA及D-D含量,比较各组Fg、D-D、ACA水平与阳性率情况,并分析AC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血清ACA水平为(0.35±0.02)mg/L,D-D水平为(0.37±0.22)mg/L;实验组血清ACA为(0.53±0.08)mg/L,D-D为(0.93±0.37)mg/L。实验组血清ACA、D-D水平及AC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B组血清Fg与D-D水平明显高于实验A组(P<0.05);重度组IgG-ACA阳性率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程度与血清IgG-ACA阳性率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中Fg、ACA及D-D动态变化对临床诊断ACI患者具有重要价值,且ACA极有可能参与脑梗死发病过程,临床应重视对ACA阳性患者的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褪黑素、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CCCK-18)水平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ACI患者136例,对治疗后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根据改良Rankin评分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与预后不良组(86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及比较各组血清褪黑素、CCCK-18水平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褪黑素、CCCK-18水平对A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CI组患者血清褪黑素、CCCK-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褪黑素、CCCK-18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发病至溶栓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血清褪黑素、CCCK-18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458、0.51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褪黑素和CCCK-18水平升高是影响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血清褪黑素、CCCK-18及联合检测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858、0.945。结论血清褪黑素、CCCK-18水平升高与ACI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联合检测血清褪黑素、CCCK-18对判断ACI患者的预后状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MMP-9及TIMP-1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0例正常对照者和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合并症糖尿病组29例,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25例)血清MMP-9及TIMP-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2型DM血清MMP-9、TIM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且随着大血管病变程度呈逐步升高趋势,MMP-9与FBG呈显著正相关(r=0.444,P<0.05),TIMP-1与UAER呈正相关(r=0.395,P<0.05)。结论:认为MMP-9、TIMP-1参与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检测其血清水平可反映DM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8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当天检测患者血清ACA、MMP-9水平,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得分5分患者纳入轻症组,得分5~15分患者纳入中症组,得分15分患者纳入重症组。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及血清ACA、MMP-9水平,分析血清ACA、MMP-9水平与ACI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的68例ACI患者,轻症20例,中症20例,重症28例;三组性别、平均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血清ACA、MMP-9水平均高于轻症组、中症组,中症组血清AC A、MMP-9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显示,血清ACA、MMP-9水平与ACI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ACA、MMP-9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ACA、MMP-9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 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病情评估及与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首次诊断为ACI患者100例,选取同期体检中心相应年龄段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NIHSS<7 分为轻度组,NIHSS 7~15分为中度组,NIHSS>15分为重度组,检测患者入院 24 h及健康体检者血清IL-18水平,比较ACI 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IL-18水平差异;分析轻、中、重度组患者入院24 h血清IL-18水平变化情况;比较ACI患者入院24 h血清IL-18水平与 Alberta 卒中早期急性卒中分级CT(ASPECT)评分及NIHSS 评分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在发病第90 d和第180 d进行随访,采用改良的 Rankin(mRS)评分判断其神经功能受损结局,分析入院24 h血清IL-18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ACI患者入院24 h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轻度组IL-18分别为(526.36±26.82)、(439.24±26.45)、(385±34.26)ng/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患者24 h血清IL-18水平与入院时ASPECT评分及NIHSS 评分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SPECT评分、NIHSS 评分、IL-18水平为AC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8对ACI患者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与NIHSS及ASPE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I患者急性期血清IL-18水平均显著升高,其24 h血清IL-18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显著正相关,血清IL-18水平对ACI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ACI患者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轻度梗死组(25例)、中度梗死组(35例)及重度梗死组(3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3组ACI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对照组的差异,治疗1个月后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分析急性期血清CRP、TNF-α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3天达高峰,第7天明显回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后,轻、中、重度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急性期血清CRP、TNF-α水平与治疗1个月后的NIHSS评分正相关,与BI评分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动态监测ACI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可帮助判断患者病情变化,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脯氨酸肽酶(PEPD)、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γ-干扰素(IFN-γ)与肺结核患者肺部受累及化疗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病科确诊的9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病例组)、9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血清TIMP-1、PEPD、sTim3、IFN-γ水平;并根据病例组患者影像学资料分为单肺受累组/双肺受累组、化疗结局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PEPD、sTim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IMP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受累的肺结核患者的血清TIMP-1、PEPD、sTim3水平显著高于单肺受累组(P<0.05),双肺受累的肺结核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单肺受累组(P<0.05);治疗6个月后,治愈组的血清TIMP-1、PEPD、sTim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失败组(P<0.05),治愈组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TIMP-1、PEPD、sTim3、IFN-γ水平对于肺结核的辅助诊断、肺部受累病情及治疗结果判断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在急性脑梗死(ACI)疾病中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50例ACI患者及50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中的Hcy、NOS及STM水平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I患者Hcy、NOS及STM结果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血清NOS、STM升高水平与Hcy升高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cy、NOS及STM是ACI发生内皮损伤的标志物,检测其平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50例脑梗死患者(ACI组)和226名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的血浆Fib含量。在ACI患者入院当天和4周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 ACI组血浆Fib水平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4.8%vs.9.3%,P<0.01);NDS重型患者血浆Fib含量[(5.82±1.51)mg/L]明显高于中型[(4.17±1.09)mg/L]、轻型[(4.26±1.15)mg/L]患者(均P<0.01)。血浆Fib含量升高组患者住院4周时显著进步和进步者明显低于Fib正常组(均P<0.01),而无变化和恶化者明显高于Fib正常组(均P<0.01)。结论 ACI患者血浆Fib水平均明显升高,病情重的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浆Fib含量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联合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4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4例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及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血清SAA、RBP4、MCP-1水平,分析血清SAA、RBP4、MCP-1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血清SAA、RBP4、MCP-1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不同病情程度患者SAA、RBP4、MCP-1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其血清SAA、RBP4、MCP-1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存活患者血清SAA、RBP4、MCP-1水平低于死亡者(P0.05);血清SAA、RBP4、MCP-1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AA、RBP4、MCP-1水平均异常升高,且随病情程度加重呈升高趋势,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程度、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对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琳艳  邱振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8):2679-2682,2687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117例ACI患者作为ACI组,另选同期该院4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VE-Cad、ENA-78和HMGB1水平,比较ACI组和对照组及不同梗死面积、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预后的ACI患者血清VE-Cad、ENA-78和HMGB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3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对ACI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ACI组的血清VE-Cad、ENA-78和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VE-Cad、ENA-78和HMGB1水平随着脑梗死面积的增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其水平越高,ACI患者预后越差(P<0.05).ACI患者血清VE-Cad水平与ENA-78、HMGB1呈正相关(r=0.685、0.813,P<0.05),ENA-78水平与HMGB1也呈正相关(r=0.739,P<0.05).血清VE-Cad、ENA-78和HMGB1对ACI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3项联合检测预测ACI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2,高于VE-Cad、ENA-78和HMGB1单独检测的0.898、0.861、0.851(P<0.05).结论 血清VE-Cad、ENA-78和HMGB1水平与ACI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AC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07例ACI患者和110名对照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结果:ACI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逐渐升高(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升高,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200c(miR-200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ACI患者167例为ACI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67例为对照组。对ACI患者随访3个月,依据生活能力评分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22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45例);比较ACI组、对照组血清miR-200c、ox-LD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ACI患者血清miR-200c与ox-LDL的相关性;对不同预后的ACI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miR-200c、ox-LDL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0c、ox-LDL水平对ACI的早期诊断及A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ACI组患者血清miR-200c、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miR-200c:1.86±0.63 vs.1.03±0.35,ox-LDL(mg/L):513.76±172.25 vs.325.48±110.49,P<0.05];ACI患者血清miR-200c与ox-LDL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ACI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岁:70.14±9.22 vs.65.06±8.37,P<0.05),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h:5.97±0.75 vs.2.60±0.54,P<0.05),血清miR-200c、ox-L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年龄、NIHSS评分、miR-200c、ox-LDL、发病至治疗时间是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200c、ox-LDL早期诊断A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7、0.850,截断值分别为1.44、431.09 mg/L,敏感度分别为77.2%、74.3%,特异度分别为88.6%、89.8%;血清miR-200c、ox-LDL评估ACI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74、0.868,截断值分别为2.13、582.06 mg/L,敏感度分别为75.6%、77.8%,特异度均为89.3%;血清miR-200c、ox-LDL联合早期诊断ACI、评估ACI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36、0.957,敏感度分别为91.0%、95.6%,特异度分别为86.2%、82.0%。结论血清miR-200c、ox-LDL均可早期诊断ACI、评估ACI患者预后,且miR-200c与ox-LDL联合可更好地早期诊断ACI、评估AC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水平及其对ACI患者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211例ACI患者作为ACI组,另选取同期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YR61、MDA、SOD、MBP水平。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随访90 d的AC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CI患者血清CYR61水平对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ACI组血清CYR61、MDA、M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I患者血清CYR61水平与MDA、MBP水平均呈正相关,与SOD水平呈负相关(r=0.447、0.605、-0.551,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年龄、入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抗α-烯醇化酶抗体(ENO1Ab)、抗心磷脂抗体(ACA)、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在习惯性流产(RS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诊治的124例RSA患者为RSA组,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的129例早孕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ENO1Ab、ACA、白细胞介素(IL)-2、IL-4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Tim-1水平;分析RSA患者血清ENO1Ab、ACA、Tim-1水平与IL-2、IL-4的相关性;分析RS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RSA组患者生殖道感染、孕期被动吸烟比例、血清ENO1Ab、ACA、Tim-1、IL-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患者血清ENO1Ab、ACA、Tim-1水平与IL-2水平呈正相关(r=0.587、0.473、0.456,P<0.05),与IL-4水平呈负相关(r=-0.462、-0.515、-0.347,P<0.05),血清ENO1Ab、ACA水平与Tim-1水平呈正相关(r=0.467、0.465,P<0.05)。生殖道感染、高ENO1Ab、ACA、Tim-1、IL-2水平是影响RS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高IL-4水平是影响RSA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RSA患者血清ENO1Ab、ACA、Tim-1水平均明显升高,三者可能与IL-2、IL-4相互作用,进而共同影响RS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糖尿病脑梗死患45例、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47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61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8例,依此将他们划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四组受检者血清中的MMP-1和TIMP-2的水平。结果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MMP-1和TIMP-2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MP-1、TIMP-2水平升高,而且和血糖水平正相关,MMP-1和TIMP-2可能在糖尿病脑梗死发生、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丽  汤小利  杨收平  李海英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3,(收录汇总):29-3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vaspin水平的变Lianyungang重程度、预后状况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ACI患者105例,根据不同卒中程度分为轻度卒中组、中度卒中组、重度卒中组3组,同时按预后情况分成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aspin水平,同时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ACI组vaspi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IL-6、hs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卒中组vaspin水平低于轻度卒中组、中度卒中组,IL-6、hsCRP水平高于轻度卒中组、中度卒中组;中度卒中组vaspin水平低于轻度卒中组,IL-6、hsCRP水平高于轻度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CI组血清vaspin与FBG、FINS、HOMA-IR、TG、LDL-C、IL-6、hsCRP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9、-0.341、-0.305、-0.286、-0.357、-0.415、-0.388,P<0.05),与BMI、HDL-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9、0.375,P<0.05),与年龄、BSP、HSP无相关性(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vaspin水平降低,且与患者卒中程度、预后情况以及炎性因子IL-6、hsCRP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Vaspin可以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