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新月体肾炎患者肾小球中C-C类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β(MIP-1α、MIP-1β)的表达,分析其与肾小球中浸润的单核细胞及Bowman囊壁是否断裂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其在新月体肾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类型新月体肾炎患者32例,其中I型8例,Ⅱ型12例,Ⅲ型1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细胞性和纤维细胞性新月体肾炎的肾小球中CD68、MCP-1、MIP-1α和MIP-1β的表达。结果:3种类型新月体肾炎肾小球中CD68、MCP-1、MIP-1α和MIP-1β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新月体肾炎肾小球中MCP-1和MIP-1α的表达与单核细胞浸润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8和0.749,P均<0.01);I型新月体肾炎不仅肾小球中MCP-1和MIP-1α的表达均高于Ⅱ型和Ⅲ型新月体肾炎。而且Bowman囊壁断裂的发生率也较Ⅱ型和Ⅲ型新月体肾炎患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小球内MCP-1、MIP-1α和MIP-1β表达增加是新月体形成的重要始动因素,MCP-1和MIP-1α不仅介导新月体肾炎肾小球中单核细胞的浸润,而且可能还与Bowman囊壁断裂的发生有关。不同类型新月体肾炎患者肾小球内上述趋化因子表达的差异及由此所致病变程度的不同,可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发肾脏中等动脉受累的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近两年在我院经肾脏病理确诊的MPA进行分析总结,并比较有无并发肾脏中等动脉受累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32例MPA患者中7例并发中等动脉受累。25例无中等动脉受累者,均有新月体形成,其中新月体肾炎19例,局灶节段型坏死性肾小球肾炎9例;21例表现为急性囊肾功能衰竭(ARF),平均病程10周;治疗后8例完全缓解。7例并发中等动脉受累者,弓状动脉大分支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肾小球缺血改变突出,但新月体病变轻,无1例新月体肾炎;6例表现为ARF,平均病程4周;治疗后5例完全缓解。两组比较,合并中等动脉受累者病程短(P<0.05),发生ARF者达新月体肾炎者少(P<0.01),经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后多可完全缓解(P<0.05)。结论:MPA中约20%同时累及肾脏中等动脉,因中等动脉病变引起广泛肾缺血,故ARF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4及其配体骨调素(OPN)在实验性新月体肾炎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应用兔抗鼠肾毒性血清制作新月体肾炎模型,免疫组化双标记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D44、OPN及其它指标。结果CD44和OPN在新月体肾炎的发展过程中表达明显升高,并和巨噬细胞在肾脏组织的局部浸润、新月体的形成及肾功能的损害密切相关。结论在实验性新月体肾炎模型,CD44和OPN在肾小球实质细胞和小管间质细胞显著表达,并可能在新月体肾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发性新月体肾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肾活检病理诊断明确的特发性新月体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探讨特发性新月体肾炎临床、病理特点及转归。结果13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对无禁忌证的患者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7例患者给予血液净化治疗。经过治疗后,4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4例未治愈,1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对特发性新月体肾炎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但是病情发展迅速,几周甚至几天内肾功能急剧减退。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球囊的大部分被新月体充斥,故称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6.
原发及继发性新月体肾炎12例邵蓉蓉徐玉兰黄朝兴许菲菲原发及继发性新月体肾炎之间的差别国内报道不多,我们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2例,对其临床、病理进行讨论。例报告本组12例,平均年龄33~55岁(17~55岁),男7例,女4例,肾活检肾小球数目均>10个。...  相似文献   

7.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和膜免疫印迹方法,观察了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在人类狼疮肾炎和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狼疮肾炎(Ⅱ、Ⅳ、Ⅴ型)和新月体肾炎患者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可见VCAM-1特异性荧光;肾小球系膜区VCAM-1表达呈现增强的趋势;与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比较,狼疮肾炎(Ⅳ、Ⅱ型)患者血清中VCAM-1水平显著增加(P<0.01)。提示VCAM-1在狼疮肾炎和新月体肾炎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lra)对实验性新月体肾炎肾脏组织骨调素(OPN)表达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IL-1在实验性新月体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加速型实验性新月体肾炎模型应用兔抗鼠肾小球基底膜肾毒血清制备。第1组为模型组:注射肾毒血清后第0~7天,不加任何干扰治疗;另外2组为治疗组及治疗对照组:从第7~14天,分别给予IL-lra和生理盐水持续静脉点滴。结果模型组OPN的表达显著增高。生理盐水治疗组,OPN在肾小球和小管-间质细胞的表达更高,并和巨噬细胞的局部浸润及肾功能密切相关。而IL-lra治疗组,OPN的表达显著下调,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部分逆转肾功能。结论应用IL-lra抑制IL-1的活性可显著下调骨调素的表达和保护肾功能,提示IL-lra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骨调素的表达,减少巨噬细胞在肾脏局部浸润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的临床谱很广,几乎涵盖了肾小球肾炎的各种表现,但同时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新月体肾炎者并不多。我们报道了我院近期诊治的3例患者,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一、对象和方法1.病例资料:1979年至1999年5月在我院肾和住院,肾活检确诊为lgA肾病患者250例,其中3例诊断为lgA肾病合并新月体肾炎及ARF。2.观察指标:()常规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渗透浓度、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蛋白电泳、血脂、血Ig、补体、ANA、抗一DSDNA、ENA、RF、抗肾抗体。ANCA等。(2)病理学检查:肾活检标本石蜡切片按常…  相似文献   

10.
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对实验性新月体肾炎脏骨调不表达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IL-1在实验性新月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加速型实验性新月体肾炎模型应用兔抗鼠肾小鼠基底膜肾毒血清制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与不同比例新月体紫癜性肾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紫癜性肾炎患者47例,依据年龄分组,18岁以下为儿童组,18岁以上为成人组,依据新月体比例分为无新月体组(C0组),新月体比例25%组(C1组),新月体比例≥25%组(C2组);收集患者的生化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值、淋巴细胞值、单核细胞值、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ric acid,UA)、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补体C1q、补体C3、补体C4、IgG、IgM、IgA、IgE、24 h尿蛋白,计算NLR、MHR。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年龄紫癜性肾炎患者以及不同比例新月体紫癜性肾炎患者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的hs-CRP、IgA、C4、Scr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比例新月体紫癜性肾炎患者中,hs-CRP、IgA、补体C1q、补体C3、BUN、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0组hs-CRP分别与C1组、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0组IgA与C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组补体C1q与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组补体C3分别与C0组、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2组BUN、Alb分别与C0组、C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0、C1、C2组患者PA、IgG、IgM、IgE、UA、Scr、补体C4、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PA(r=0.299)、hs-CRP(r=0.369)、Scr(r=0.305)、BUN(r=0.353)、新月体评分(r=0.320)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MHR与IgM存在显著负相关(r=-0.435,P0.05),与UA(r=0.404)、BUN(r=0.296)、Scr(r=0.377)存在正相关(P0.05),与新月体评分无相关性;hs-CRP与新月体评分有显著正相关(r=0.346,P=0.017)。以新月体评分1分为分类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NLR评价紫癜性肾炎新月体的临界值为4.60,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 0.567~0.907,P=0.036),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79.5%。结论在紫癜性肾炎患者中NLR、MHR与肾功能有显著的相关性,NLR与新月体比例和hs-CRP有关,hs-CRP与新月体比例有关,说明NLR在紫癜性肾炎中作为炎症免疫指标是有意义的,MHR在紫癜性肾炎中能否成为炎症免疫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比例新月体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新月体对预测肾脏结局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且符合纳排标准的23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随访资料。将患者按有无新月体形成分为新月体组和无新月体组,其中新月体组根据病变累及肾小球的比例进一步分为新月体比例<10%、10%≤新月体比例<25%、新月体比例≥25%三个亚组,比较各组间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终点事件为患者基线血肌酐翻倍或进入终末期肾病或死亡。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肾脏累积存活率的差异,构建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比例的新月体在预测IgAN疾病进展及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237例IgAN患者中新月体组134例(56.54%),其中新月体比例<10%组有48例,10%≤新月体比例<25%有56例,新月体比例≥25%有30例。(1)临床特征:对于具有新月体的患者,随着新月体比例的增大,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  相似文献   

1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又称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理发展快、预后差的疾病,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其治疗进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脏疾病中新月体的形成及相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月体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是肾小球形态基本病变之一。新月体的定义为包曼囊被毛细血管漏出的血细胞、纤维素以及浸润的单核细胞、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充填.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的半球状结构。新月体的形成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损伤和断裂。如果包曼囊内有新月体形成的肾小球占全部肾小球的50%以上,且新月体占肾小球面积的50%以上。即所谓的新月体肾炎(CGN)。新月体常常见于许多其他肾小球病变。其形成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的新月体肾炎,多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我院近日收治了1例RA合并局限于肾脏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和膜性肾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浸润细胞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肾组织各种浸润细胞在新月体肾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析56例各类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CD68+及PCNA+细胞在各类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并就它们与肾组织中CD^+及CD8+细胞浸润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CD68+、PCNA^+、CD4+及CD8+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供肾组织。在Ⅰ型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CD68^+及PCNA+细胞数高于Ⅱ型及Ⅲ型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1992年~2006年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合并ARF 20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病理选择治疗方案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20例IgA肾病合并ARF,占活检IgA肾病的3.8%(20/527)。其中急性肾炎综合征4例,急性肾炎综合征合并肾病综合征5例,以浮肿、少尿为主8例,以恶性高血压为主3例。病理改变上系膜增生性肾炎5例,新月体肾炎8例,增生硬化性肾炎伴新月体肾炎3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4例。14例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性透析治疗后行肾移植。结论:IgA肾病合并急性肾衰竭发生率达3.8%,高于目前文献报道。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理表现为多种病理类型。病理轻则预后好,新月体肾炎诊断治疗及时预后好,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因此早期及时肾活检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核转录因子NF-κB/IκB信号通路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肾小囊内毛细血管外细胞增殖为特征的炎症性肾小球病,一般认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很快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核转录因子KB(NF-κB)是一种多功能转录调节因子,可诱导包括调节各种免疫功能、细胞增殖及凋亡在内的调节分子基因表达。NF-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在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拟就NF—κB/IκB信号通路在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大鼠新月体肾炎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新月体肾炎时肾脏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方法分别用免疫组化(PCNA)和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增殖和凋亡的细胞。结果浸润肾脏的巨噬细胞及肾脏固有细胞,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均发生凋亡,在细胞性、细胞-纤维素性新月体中及肾小管间质损害严重处凋亡明显,凋亡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数与肾小管病理损害程度高度相关。结论大鼠新月体肾炎时肾脏巨噬细胞和固有细胞均发生凋亡,凋亡可能在进行性肾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选取79例经肾活检确诊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并根据新月体形成所累及肾小球的比例分组:≥10%为A组,31例;≤10%为B组,48例。结果:(1)临床表现:79例均有血尿+蛋白尿,蛋白尿〉1g/24h者48例(60.8%);两组比较,A组蛋白尿〉1g/24h28例(89.3%),B组蛋白尿〉1g/24h20例(41.7%),A组大量蛋白尿、肉眼血尿、高血压、肾衰竭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2)病理表现:79例新月体形成累及肾小球3.3%~29.0%,均以细胞性为主,几乎均有肾小球硬化、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球囊黏连、灶性肾小管萎缩、以及炎性细胞浸润;两组比较A组中、重度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新月体所占比例均较B组明显;病理改变硬化肾小球占55例(69.6%)。结论: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患者临床均有血尿+蛋白尿,尤其大量蛋白尿;病理改变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常见;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等活动性病变易见并影响新月体形成;新月体的多少及纤维化程度影响临床病理表现,≥10%较≤10%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