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评价健康促进模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高磷血症临床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9年7月—1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高磷血症患者80例。按患者透析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基于健康促进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磷管理知识行为、自我效能、血磷水平、血磷达标率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血磷管理知识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后,干预组血磷管理知识行为得分、自我效能、血磷达标率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促进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磷管理知识行为及自我效能,降低血磷水平并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管理自我效能与遵医性及其对血磷控制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9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血磷管理自我效能与遵医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不同血磷管理自我效能与遵医性对血磷控制水平的影响。结果患者血磷管理自我效能评分为(30.41±5.22)分,其中口服磷结合剂自我效能为(17.33±2.92)分,低磷饮食自我效能(13.08±3.01)分;血磷管理遵医行为评分(40.48±6.33)分,其中口服磷结合剂遵医性为(22.21±3.32)分,低磷饮食遵医性为(20.27±3.40)分;血磷管理遵医性与自我效能是血磷达标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口服磷结合剂管理自我效能与遵医性要好于低磷饮食,血磷管理自我效能与遵医性是血磷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纠错式教育模式对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病人遵医行为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纠错式健康教育,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遵医行为、钙磷代谢及高磷血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饮食控制、液体摄入、用药治疗、运动锻炼方面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钙、血磷、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乘积达到目标范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磷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纠错式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病人遵医行为,改善病人钙磷代谢紊乱,减少病人高磷血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赋权指导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病人中应用,改善血液透析高磷血症血磷水平。方法:选择2019年6月前在本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病人(血磷≥1.78 mmol/L),实施为期6个月赋权指导,利用专业量表比较病人血磷自我效能、血磷控制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授权指导3个月、6个月后血磷水平与基线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权指导后,病人血磷控制遵医行为得分和血磷控制自我管理效能得分上升,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权指导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病人血磷水平,提升病人血磷自我管理效能及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5.
李敏  张帆 《当代护士》2018,(7):125-127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降低患者血磷值、提高血磷达标率及磷知识得分。方法选取2017年在本科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的158名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强化患者健康教育,对比强化健康教育前后血磷均值、达标率、磷知识得分情况。结果强化健康教育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均值由1.89 mmol/L下降到1.71 mmol/L,磷知识平均得分由62.5分上升到7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达标率由39.9%上升到46.8%。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值,提高血磷达标率,提高血磷知识得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控制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2018年9月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6个月后血磷、血清清蛋白水平,以及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得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此外评价患者医嘱依从情况。结果:干预组完成随访34例,对照组完成随访3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总依从率97.06%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总依从率78.79%(P<0.05)。干预3、6个月干预组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和血磷控制自我效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构化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2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结构化教育。采用COPD评估测试量表中文版和COPD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感,并测量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组COPD评估测试得分较对照组降低(P0.01),自我效能感、遵医行为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提高(P0.01)。结论结构化教育能提高COPD患者自我效能感,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肝癌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的肝癌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方法.干预6个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遵医行为综合评定表对两组病人进行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调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GSE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遵医行为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增强肝癌病人日常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增强对健康行为的坚持和应对疾病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提高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老年透析患者64例,随机分为协同护理组(干预组)32例和常规教育组(对照组)32例,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t=3.254,P0.001);遵医行为中除遵守透析方案外,在遵医嘱服药(χ~2=19.474,P0.001)、液体摄入依从(χ~2=6.846,P=0.022)、保护血管通路(χ~2=12.674,P0.001)、自我监测(χ~2=5.024,P=0.035)方面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协同护理模式为理论基础设计干预方案可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配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知-信-行理论配合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遵医行为[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高血压、冠心病疾病相关知识得分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SMS各部分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SF-36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知-信-行理论配合阶段性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促进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知一信一行”模式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应用“知一信一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采用调查问卷,分别于入院24h内和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为(67.4±4.3)分高于对照组的(51.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0,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情绪控制、合理饮食、遵医用药、定期复查的遵医行为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5.828,5.482,7.294,4.320,6.139,6.775,24.73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达标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22,P=0.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知一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从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提高血液透析高磷血症(血磷1.78mmol/L)患者健康管理知识与降低血磷指标的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80例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护士主导的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成立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制定医护一体化管理流程,共同参与学习培训,建立关键环节治疗指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时间持续6个月。结果干预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后血磷指标为(1.80±0.16)mmol/L,低于对照组的(2.06±0.1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98,P0.001);干预组的疾病知识得分(94.90±1.45比92.78±1.46,t=6.156,P0.001)、饮食知识得分(93.53±1.48比92.15±1.33,t=3.486,P0.001)、服药知识得分(93.90±1.39比92.45±1.28,t=4.853,P0.001),运动规律知识得分(92.20±1.22比91.43±1.30,t=2.732,P=0.0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健康管理知识,控制血磷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我效能干预。随访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6个月时,干预组规律透析、遵医服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遵医行为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有助于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养成,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给予普通门诊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两组干预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命网"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鼓楼医院高淳分院进行诊治的54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失访10例,回顾性分析537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不同的教育模式同时将537例患者分为干预组(n=267)与对照组(n=270)。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模式。采用美国斯坦福大学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2组患者教育前后自我效能感;采用南京鼓楼医院高淳分院自制量表评价2组患者教育后遵医嘱行为;测量并比较2组患者教育前后血压变化。结果:教育后,2组患者症状管理、自信心、疲乏、服药依从性、饮食结构以及控制水盐各项评分均较教育前显著升高(P0.01),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干预组远离烟酒、从医行为、良好作息、监测血压、情绪稳定、合理饮食、定期随访、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教育前显著降低(P0.01),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生命网"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并有助于其自我效能感和遵医行为的提高,效果佳,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3月于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5例患者,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多学科人员参与的、小组讨论和微信群互动式同伴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及体重控制达标率。结果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体重控制达标率高于干预前(P0.01);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少于干预前(P0.01)。结论同伴教育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管理自信心,促进其进行有效的液体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信息因时推送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信息因时推送法干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及社会功能缺陷度[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与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信息因时推送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与遵医行为水平,改善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以问题为基础(PBL)式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经糖耐量测试确诊为GDM的患者128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产前采用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前应用PBL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及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应用、并发症预防及分娩等方面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率、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早产儿出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PBL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GDM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我效能,提高GDM产妇遵医行为,有利于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优势模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照病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接受为期6个月的基于个案管理优势模型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依从性量表》得分。结果经过个案管理优势模型干预,实验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t=-10.785,P0.001)和《依从性量表》各维度[饮食依从(t=7.739,P0.001),液体摄入依从(t=5.817,P0.001),用药依从(t=3.616,P0.001),透析方案依从(t=3.458,P=0.001)]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优势为导向的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8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82例,观察组86例。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结合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干预后2个月用乳腺癌知识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遵医行为量表对乳腺癌知识水平、焦虑、抑郁及遵医行为进行测评。结果教育后观察组乳腺癌相关知识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AMA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