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8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2例,对照组81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3%,对照组总有效率65.43%,两组比较,P<0.01.结论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对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4例,对照组162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邢跃 《吉林医学》2008,29(23):2187-218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和血黏度,并起到一定的溶栓作用,是改善脑组织缺血,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等容血液稀释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发病在4 8h内的老年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等容血稀释治疗和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总有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 <0 .0 1)。结论:等容血液稀释治疗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对于老年人脑梗死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光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两组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激光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χ2=4.84,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程度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入选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二组均在使用脱水,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组作观察。观察二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红全血高切、低切、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脯梗死优于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代谢,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是改善脑组织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生物平衡疗法与高压氧疗法联合佐治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血液生物平衡疗法与高压氧疗法对4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与48例血液生物平衡疗法治疗;48例高压氧疗法治疗;49例对照组治疗比较,观察各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佐治组总有效率为89.8%,血液生物平衡组为70.8%,高压氧组为72.9%,对照组为48.2%,联合佐治组与其它3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而且经血液生物平衡疗法治疗2组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明显优于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结论 血液生物平衡疗法与高压氧疗法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盛贤  吕玉宝 《广西医学》2009,31(6):830-83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静滴,对照组50例只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68.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液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黏度,改善脑供血,且不良反应少见,为治疗脑梗死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发病时间6h~3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液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和不良反应等。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基本痊愈28例(60.87%),总有效率82.61%,其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液组(46.67%、62.22%),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其疗效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优于复方丹参液,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汤旭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28-12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77%,对照组5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微循环,疗效明显,对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疏血通注射液的降血脂作用与血塞通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72例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与63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其中69例患者于通心络胶囊治疗30天后再次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观察通心络的治疗作用。结果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1);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健康老年组高(P<0.05或P<0.01)。经通心络胶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ACI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参数的明显异常;通心络胶囊可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8例ACI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80 mg,1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维脑路通600 mg,1次/d,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变学及血脂变化,进行自身比较和相互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粘度(HSR)、血浆粘度(HP)、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HCT)、甘油三酯(TG)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血胆固醇(T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雁 《中外医疗》2012,31(1):12-13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川芎嗪联合用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对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简单评估。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扩血管治疗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川芎嗪联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8%,对照组63.6%,2组比较差异:观察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小板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阿司匹林、川芎嗪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与常规治疗有协同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常红娟 《中原医刊》2007,34(17):10-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早期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ACI患者64例,随机分为葛根素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和常规治疗组(32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健康人和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葛根素组的D-二聚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组治疗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ND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升高;葛根素具有降低血中D-二聚体的作用,而对C-反应蛋白无影响;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数量的影响。方法:64例ACI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奥;对照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及维脑路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及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变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奥可以作为治疗ACI的有效药物,为错过了发病早期溶栓最佳时机的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国产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12月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基本治疗,观察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s-CPR、TIB、TC、LDL-C、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安全可靠,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医禁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Framingham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医院的MS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禁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对照组患者予正常饮食及运动处方干预,禁食组患者予中医禁食疗法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0d。比较正常组体检时与禁食组、对照组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脂、血糖指标、AIP和FRS,分析禁食组、对照组干预疗效,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MS患者AIP、FRS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干预前后,禁食组、对照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AIP、FR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干预后,禁食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LDL-C、TG、TC、FPG、AIP、FRS均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禁食组患者干预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S患者的AIP与BMI、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F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LDL-C、T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MS患者的AIP、FRS显著增高,且与BMI、血脂等指标有关,应用中医禁食疗法可显著降低AIP、FRS,改善临床指标及疗效,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血脂各成分的影响及副作用,旨在探讨该药的不同剂量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50例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d,B组给予氟伐他汀80mg/d,疗程8周。结果两组对降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均有显著性疗效(P<0.05);服药4周、8周后,B组降低TC、LDL-C的疗效均比A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生化指标变化及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高剂量的氟伐他汀较低剂量有更好的临床调脂疗效,而安全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灵治疗三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 6例三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8例口服关节灵煎剂 ,对照组 2 8例口服雷公藤片。结果关节灵治疗三痹临床总有效率为 85 .71 %,与雷公藤 ( 89.2 9%)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关节灵可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压痛、疼痛个数、肿胀等症状及体征 ,降低患者血清ESR、CRP水平 ,与雷公藤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临床应用关节灵过程中 ,未发现不良反应 ,安全性明显优于雷公藤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6.3 %)。结论关节灵对三痹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炎康胶囊”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CTX)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对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140例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强的松加C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中加肾炎康胶囊。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亦比治疗前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缓解率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P〈0.05)。结论:“肾炎康胶囊”可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改善高黏血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