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患关系紧张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前些年“医疗服务市场化”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医患双方很多心理上的不适应。“角色冲突”的压力、社会舆论的导向等因素引发了医护人员的道德焦虑;而经济因素的介入、医患之间的沟通质量不佳等因素,又使得医患之间信任度下降。改善医患关系的心理对策应在国家卫生政策适时调整的前提下,从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心理成因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平复医患双方焦虑、多疑等失衡的心态,促进其医患关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谁也没有料到,福建南平“6·21医患纠纷事件”的突然出现,竟无意中暗合了福建省相关部门解决医患纠纷问题的节拍。  相似文献   

3.
通过紧张的医患关系透视深层的社会经济根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10年来,尤其是医疗体制改革以后,医患冲突和医疗纠纷此起彼伏,进入新世纪,医患关系空前紧张,有愈演愈烈之势。医患关系紧张的出现和扩大,不少人归结为“医疗服务质量滑坡”、“医学伦理道德沦丧”、“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等,然而,他们仅见“一叶”,难以窥视这一社会表面现象掩盖下的深层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对卫生服务事业产生的巨大影响,难以窥视卫生经济领域内的本质变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医患关系紧张、甚至时有冲突的现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不但在工作中我屡屡听到“看病难、看病贵”的争论,而且医患关系也是这两年人大、政协会议上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5.
医患关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医患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患者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医生是维护患者健康的卫士。医患关系应该成为社会中最合谐的人际关系。当前医患关系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不正常现象,医患关系紧张将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医生技术和才能的发挥,直接损害医患双方利益。正因为如此,医患关系才为大家所关注,才需要我们着力去解决。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中医护人员所体现出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为中国医德建设注入了新内涵,对弥合当前医患关系裂隙、促进和谐医患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从伦理与法律层面来审视医患关系,侧重要求医生不断解决医患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正视总结新经验。指出在中国伦理本位的传统下,医患关系的和谐不可能重复西方法制模式路径,应该通过德法相济和提高社会责任感的过程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遍地“医闹” 有这样一些人,每天都聚集在医院周围,当看到医患之间有出现纠纷的苗头时,就凑上前去,要替患者“讨说法”,这些人便是职业“医闹”。  相似文献   

8.
加强医患沟通,促进行业作风建设是医院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每个医院管理者都必须重视、研究的课题。我院于2000年10月在“病人选医生”的活动中推行了“医患沟通制”,并以此来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促进行业作风建设。“医患沟通制”实施以来,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两个效益的提高,取得了初步成效。现简要介绍一下实施“医患沟通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院院长》2008,(19):35-35
从扬州推行“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到安徽实施“医患纠纷全托管模式”,医患关系的解决开始一步步走向社会化。这表现出了我国各级医院和处于“弱势”的病人都想切实解决问题的决心。在以“和谐、稳定”为主旋律的社会背景下,将医患纠纷推出去,让大众以社会问题的标准来评判,不失为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0.
窦辉  柳玉林 《中国病案》2008,9(2):28-30
医患纠纷产生的根源在于医患间缺乏诚信和沟通,导致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解决的方法是要履行医生的“告知”义务,提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充分改善医患关系,积极调整行医模式,这样有助于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医疗、护理中往往会出现预料不到及难以防范的事情,由于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其观点与医务人员差别很大,难免产生纠纷。如出现药物过敏或输液反应等情况,病人及家属往往纠缠不放。但随着对和谐医患关系认识的加深,坚持“以人为本”的医护原则,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以人性化的服务诊治病人,与病人之间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医患关系的多重面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结焰 《医学与社会》2006,19(10):25-26
1引言 医患关系是整个医疗实践的核心,医疗实践的开展都建立在医患关系的正确处理上,医患关系的和谐是医疗实践成功的一大标志。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传统的医疗体制也发生了改变,“公费医疗”逐渐被个人支付和医疗保险所取代。传统医疗体制的瓦解并没有导致新型医疗体制的顺利建立,加上医疗市场的混乱、管理制度的落后使得近期社会上屡次出现医患冲突事件,医疗纠纷、天价药单、患者报复医生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正确认识医患关系的实质,以及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医学伦理学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患关系讨论热烈,本文仅就目前出现的医患关系中的某些偏颇现象与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问题发表浅见。 1 医患关系“三型论”被曲解 随着改革开放,国际间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医患关系“三型论”也随之传入我国,引起我国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所谓“三型论”,是指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主动一被动型”、“指导一合作型”、“共同参与型”。这3种类型的含义原本有着明确的界定,但在医疗实践中却有少数医疗单位及医务人员对此作了不同的注解。  相似文献   

14.
儒家"智"与现代和谐医患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是儒家“三达德”之一,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长河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医乃仁术”,而在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医患关系也日益凸显,探究儒家“智”的本源出发.研究其与现代医患关系的联系,总结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撰文指出,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因为“医”和“患”不仅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且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影响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的不合理,而解决当前医患矛盾的治本之策、久安之道只有不断深化医改。  相似文献   

16.
和通常的医患纠纷、医患矛盾不同,“医闹”是胡闹,是无理取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医闹”可谓讹诈、捣乱和破坏,是一种违法行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相当不和谐,医疗纠纷增多、出现“医闹”、患者或家属伤害医务人员等等。其原因很多,但从医务人员方面来看,医疗服务礼仪做得不好,医患沟通意识差、沟通不够,则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作为一种解决医患双方诊疗纠纷的新途径,在山东省部分医院施行已有两年,山东省立医院、山大齐鲁医院等13家三级以上医院引入这一管理机制。对此,卫生部信访处的张鸣处长表示,卫生主管部门欢迎多元化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鼓励多方参与医患关系的协调,“第三方”的尝试值得肯定,但是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和纠纷,还是要靠制度的改进和医患双方努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发展。方法 从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危害入手,分析了产生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结果 指出医患之间缺乏理解、信任与沟通。结论 医院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以人文素养、医德医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法制文化和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医患关系文化建设,促进医患沟通,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2011年,随着各种医疗纠纷事件甚至医患暴力冲突事件的曝光,“医患关系”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关于如何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再次成为业界实践者和学者们关注与探讨的中心。在以往对于医患关系的探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