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生殖中心2001~2007年接受IVF-ET术后异位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IVF-ET后临床妊娠1082例,异位妊娠35例,发生率3.2%,其中宫内外同时妊娠9例,发生率0.8%。异位妊娠组输卵管因素,近距离移植胚胎率均显著高于宫内妊娠组。单纯宫外妊娠与宫内外同时妊娠比较,胚胎移植14天血β-HCG及移植4周后常规阴道B超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因素是IVF-ET后发生异位妊娠主要高危因素,同时与移植管顶端在宫腔内位置有关。宫内外同时妊娠首次B超漏诊率高。IVF-ET术前、术中适当处理,早诊断、早处理有助于降低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7月接受胚胎移植治疗后妊娠的65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7例中宫内妊娠633例,异位妊娠24例(包括宫内外同时妊娠4例),异位妊娠发生率为3.65%。其中因输卵管病变发生异位妊娠18例(75.00%),其中10例有异位妊娠史(41.67%),非输卵管病变发生异位妊娠6例(25.00%)。年龄、促排卵方案及移植胚胎的时间与异位妊娠的发生无关。结论:异位妊娠是一种胚胎移植的危险并发症,其发生与输卵管病变、宫外孕以及盆腔粘连有关,目前腹腔镜下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较好方法,阴道超声介导下经阴道穿刺抽吸可作为早期治疗的一种选择,但却不能完全避免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2001年6月~2008年10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后4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779个周期获得妊娠,42例为异位妊娠(5.39%),其中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0例(23.81%),异位妊娠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既往发生宫外孕的比率较高、HCG日内膜平均厚度较薄、移植过程困难比率高。结论:既往宫外孕发生史、HCG日内膜厚度、移植过程困难可能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IVF-ET后发生异位妊娠或宫内外同时妊娠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亮  全松  邢福祺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260-2262
目的:探讨IVF-ET治疗后发生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0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获得临床妊娠并有最终妊娠结局的2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卵管妊娠发生率为2.46%,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为1.48%。异位妊娠及宫内外同时妊娠的8例患者均为盆腔卵管因素不孕,6例曾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与正常宫内妊娠组相比,女方年龄、基础激素水平(E2、P、LH、FSH和T)、HCG日激素水平(E2、P、LH)、促性腺激素总量、取卵日及HCG日内膜厚度、取卵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组既往异位妊娠次数显著多于宫内妊娠组(P<0.05)。异位妊娠组优良胚胎形成率低于宫内妊娠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4)。不同移植人员之间的异位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高危患者可以考虑子宫中下段移植和单囊胚移植。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早期发现宫内外同时妊娠并及早手术,可以将对宫内胎儿的影响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发生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IVF-E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冷冻移植2枚胚胎后妊娠,孕40 d,B超示宫内早孕合并右侧宫角肌层内妊娠,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妊娠清除术,术后宫内妊娠给予加强保胎治疗,现患者孕20周,宫内单胎妊娠。结论IVF-ET患者行多胚胎移植增加异位妊娠风险;IVF-E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治疗方式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患者自身意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到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治疗后发生异位妊娠的 1 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发生率为 6.1 5%。其中因输卵管病变发生异位妊娠 1 3例 (81 .2 5% ) ,非输卵管病变发生异位妊娠 3例 (1 8.75% )。年龄、移植胚胎数目与异位妊娠的发生无关。结论 :异位妊娠的发生与输卵管病变有关 ,妊娠早期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行 B超检查 ,有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多部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例IVF-ET术后多部位妊娠病例。结果:因输卵管因素行IVF的9例,其中8例有盆腔手术史。9例多部位妊娠患者初诊得以超声诊断。10例患者均予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手术7例,经阴道减胎术3例。术后娩出8例健康胎儿。结论:输卵管炎性疾病或盆腔手术史的患者是多部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诊断首选经阴道超声;腹腔镜手术对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或宫角妊娠安全有效;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或瘢痕妊娠推荐经阴道超声选择性减胎术。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异位妊娠1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妇科异位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原因、高危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的方法。结果: 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是停经天数、β-HCG水平、手术方式等, 其中以保留患侧输卵管最为关键, 动态观察血β-HCG水平, 可早期发现持续性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结论: 对于具有持续性异位妊娠高危因素的异位妊娠患者, 术后应加强血β-HCG水平的监测, 对有症状PEP, 建议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19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同期新鲜周期和冻胚复苏移植周期共1 398个,临床妊娠498例,临床妊娠率为35.62%,其中异位妊娠19例,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26%,包括宫内外同时妊娠3 例,单侧输卵管双妊娠1例.主要临床表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和下腹疼痛.致病因素主要是输卵管病变(特别是一侧梗阻伴另一侧炎症或积水),其次为排卵障碍和慢性盆腔炎.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主要有输卵管病变、异位妊娠病史、排卵障碍和慢性盆腔炎等;阴道超声检查结合血HCG值测定是其最有效的诊断措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是治疗未破裂单纯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接受IVF/ICSI治疗后发生异位妊娠的患者20例,并随机选取IVF/ICSI治疗后正常宫内妊娠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IVF/ICSI共治疗1 434个周期,临床妊娠645例,临床妊娠率为44.98%(645/1 434),其中发生异位妊娠20例,发生率为3.10%(20/645),其中宫内外同时妊娠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例,宫角妊娠1例。20例异位妊娠的不孕原因中,有16例为输卵管因素,3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3例有子宫内膜息肉,4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有既往异位妊娠史,7例有流产史。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体重指数(BMI)、助孕方式、移植胚胎类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雌二醇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孕激素水平、雌二醇/孕激素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病变和盆腔炎是辅助生殖术后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阴道超声检查结合血β-HCG值测定是最有效的诊断措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 :对我院 1998年 9月~ 2 0 0 3年 3月接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发生的异位妊娠 2 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发生率为 5 .8%。 2 9例异位妊娠中有 19例术前存在输卵管病变。结论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是输卵管病变、继发性不孕 ,年龄、子宫位置、移植术过程的困难程度等亦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2年6月~2009年6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160例临床妊娠中宫内外复合妊娠9例,发生率为0.78%.7例宫内外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5例继续妊娠.结论 输卵管病变是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好发因素.及早、全面的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有利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早期诊断,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行输卵管切除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1998年9月~2003年3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的异位妊娠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8%.29例异位妊娠中有19例术前存在输卵管病变.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是输卵管病变、继发性不孕,年龄、子宫位置、移植术过程的困难程度等亦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4.
宫颈妊娠同时合并卵巢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远低于输卵管妊娠,但风险极大,诊治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需尽早识别,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近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快速发展,宫颈妊娠同时合并卵巢妊娠的发生率均较前升高,但彩色超声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此种类型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现回顾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妇科2022年收治的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颈妊娠同时合并卵巢妊娠的病例,该患者同时发生两种类型的异位妊娠,极为罕见和特殊,由于该病例早期诊断及时,通过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宫颈管搔刮,避免了有创手术、动脉栓塞等操作,做到了患者副损伤、费用及痛苦的最小化,结局满意。  相似文献   

15.
重复异位妊娠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均为输卵管妊娠,未产妇5例,经产妇9例。14例中1例行中药保守治疗痊愈,其余均开腹手术行患侧输卵管修补术或输卵管切除术。11例为壶腹部妊娠,1例为峡部妊娠,1例为残余输卵管妊娠。1例未产妇术后成功获得宫内妊娠。结论:掌握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注重早期诊断、病因治疗是预防重复异位妊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宫内外同时妊娠(HP)的发生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IVF-ET术后发生HP 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内外同时妊娠发生率为0.8%(4/530)。4例患者中,宫内合并宫角妊娠2例,宫内合并左、右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各1例。3例手术治疗,1例宫角妊娠的胚胎停止发育。结局:1例术后宫内胚胎难免流产,3例于孕晚期分娩活婴。[结论]对有输卵管疾病史,IVF-ET术后出现腹痛和阴道出血,须注意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可能。加强B超监测,早期诊断和治疗HP,可防止不良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2011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10例患者行腹腔镜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灶清除术或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7例获活产分娩,1例目前中期妊娠。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安全可行,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重复异位妊娠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均为输卵管妊娠,未产妇5例,经产妇9例.14例中1例行中药保守治疗痊愈,其余均开腹手术行患侧输卵管修补术或输卵管切除术.11例为壶腹部妊娠,1例为峡部妊娠,1例为残余输卵管妊娠.1例未产妇术后成功获得宫内妊娠.结论掌握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注重早期诊断、病因治疗是预防重复异位妊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均为输卵管妊娠,未产妇5例,经产妇9例。14例中1例行中药保守治疗痊愈,其余均开腹手术行患侧输卵管修补术或输卵管切除术。11例为壶腹部妊娠,1例为峡部妊娠,1例为残余输卵管妊娠。1例未产妇术后成功获得宫内妊娠。结论:掌握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注重早期诊断、病因治疗是预防重复异位妊娠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405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婷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23-3824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5月收治的405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18~29岁208例,30~39岁162例,≥40岁35例;相关因素中流产史和盆腔炎病史所占比例均较高(49.14%、45.19%),其次为不孕史、剖宫产史(20.25%、11.85%),异位妊娠史和放置宫内节育器比例均较低(6.91%、8.89%);输卵管妊娠262例,卵巢妊娠2例,腹腔妊娠1例,非特指异位妊娠140例,其中宫内外同时妊娠2例;手术治疗321例,保守治疗成功84例。结论:异位妊娠与既往妊娠史关系密切,其最佳诊断方法是结合阴道超声检查和血HCG检测;经腹输卵管切除术仍是治疗异位妊娠的常规术式,保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