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估计山西省某农村既往有偿献血地区18~59岁村民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率并分析HCV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山西省某县12个村庄随机抽取660名18~59岁村民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标准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医疗史、危险行为等信息,采集7ml静脉血用于检测HCV感染。结果该既往有偿献血地区18~59岁村民总的HCV感染率为8.2%,献血人群HCV感染率为2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曾经献过血(调整OR=14.28,95%CI:6.83~29.87)和输过血(调整OR=8.66,95%CI:2.31~32.47)是该地村民感染HCV的主要危险因素。对献血亚人群分析发现,曾经献过血浆(调整OR=8.56,95%CI:2.87~25.54)是献血者感染HCV的最主要危险因素;1994年及以后停止献血的村民感染HCV的危险性较1994年之前停止献血的低(调整OR=0.32,95%CI:0.11~0.93);女性献血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男性为低(调整OR=0.28,95%CI:0.10~0.83)。结论该献血地区HCV流行水平较高,既往有偿献血(浆)是该地区HCV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该地区居民HCV的二代传播及为阳性患者提供治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D-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发生感染性休克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49例严重感染患者分别于全身性感染、严重全身性感染和感染性休克3个阶段后第1天的血D哥L酸水平及16例同期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D-乳酸水平。另外,通过比较非休克组和非直接休克组的血D-乳酸水平预测严重感染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结果与对照组(1.70±0.59)mmol/L相比。全身性感染组(4.20±0.59)mmol/L、严重全身性感染组(4.52±2.16)mmol/L和感染性休克组(5.88±2.87)mmol/L的血D-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同全身性感染组和严重全身性感染组相比,感染性休克组的血D-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D-乳酸水平与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无相关性(P〉0.05)。非直接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D-乳酸水平(5.57±2.37)mmol/L较未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3.854-2.01)mmol/L显著升高(P〈0.01)。结论严重感染患者早期即存在血D-乳酸水平升高,但血D-乳酸水平的变化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无关;血D吼酸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感染性休克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IL1B(Interleukin 1 beta)是一种对抗感染的前炎症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L1B基因启动子区-31C/T多态性位点通过影响IL1B的转录参与癌症的发生。针对已有的研究存在结论不一致的现状,为了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47篇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其中包括11125病例和14415例对照。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I)用来评估多态性位点与癌症风险的关联程度。在所有的对比中没有发现此多态性位点与所有癌症相关联。通过分层分析发现,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比不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肝癌的风险低(CCVS TT:OR=0.87,95%CI:0.77—0.98,Phetermgrenty=0.103;TC vs TT:OR=0.77,95%CI:0.62-0.95,Phetermgrenty=0.734;TC+CC vs TT:OR=0.74,95%CI:0.61~0.91,Phetermgrenty=0.472)。同样,C/C基因型个体相比T,T基因型个体患胃癌风险低(OR=0.87,95%CI:0.77-0.98,Rhetermgrenty=0.103)。运用隐性模型,患胃癌的风险显著下降(OR=0.88,95%CI:0.80~0.97,Phetermgrenty=0.158),在欧洲人群(OR=0.84,95%CI:0.73-0.97,Phetermgrenty=0.070)和感染-配埘研究(OR=0.75,95%CI:0.60~0.94,Phetermgrenty=0.220)中都发现有显著下降的风险;在乳腺癌中有显著增加的风险(OR=1.34,95%CI:1.18~1.61,Phetermgrenty=0.116)。虽然一些适度偏倚不能消除,此meta分析显示IL1B-3IC基因型是癌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特别是在感染人群中。  相似文献   

4.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与HBV宫内感染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3、DR7、DR13、DR53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探讨FIBV宫内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确定HBV富内感染的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各187例外周静脉血血块中HLA—DR3、DR7、DR13、DR53等位基因型分布及频率。结果(1)宫内感染组孕妇HLA—DR3基因频率为24.14%(7/29),显著高于非宫内感染组孕妇的6.33%(10/158)(P=0.007)。其余各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宫内感染组新生儿HLA—DR3基因频率为17.24%(5/29)。显著高于非宫内感染组新生儿的5.06%(8/158)(P=0.033)。其余各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母婴HLA—DR3同阳性在宫内感染组与宫内未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母婴HLA-DR7、DR13、DR53同阳性在宫内感染组与宫内未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阳性孕妇及其胎儿同时或任一携带HLA—DR3,易导致HBV宫内感染;HLA—DR3是HBV宫内感染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l:1配对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201例0-6岁腹股沟疝患儿与对照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及0R值的95%CI。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便秘史(OR=3.520,95%CI:1.238。10.015)、啼哭不安史(OR:6.532.95%CI:2.651~16.091)、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腌制品摄入史(彻=2.529,95%CI:1.271.5.031)及贫血史(DR:6.809,95%CI:2.530~18.322)、儿童腹股沟疝家族史(OR=11.250,95%CI:4.766~26.553)与儿童腹股沟疝的发病存在显著联系。结论儿童便秘史、儿童啼哭不安史、腹股沟疝家族史、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贫血史及腌制品摄人史是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估计云南省某市矿区锡矿工人性病、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6年3-6月在云南省某市的5个矿区开展以矿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796名矿工。采用标准化问卷匿名收集研究对象的性病与艾滋病知识、性行为等信息,并采集7ml静脉血和15ml尿检测4种性病和艾滋病感染情况。结果 调查矿工中共检出1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者,阳性率为0.7%(12/1760),其他性病阳性率分别为梅毒1.8%(31/1760),2型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virustype-2,HSV-2)9.6%(169/1760),淋球菌0.8%(14/1773),沙眼衣原体4.8%(85/1773),除HIV外的其他性病总患病率为14.9%(264/1776)。HIV感染和吸毒(调整OR=17.8;95%CI:4.0—78.8)、12个月内嫖娼次数(调整OR=8.7,95%CI:1.9—39.0)、文身(调整OR=6.6;95%CI:1.8—24.0)、手术(调整OR:6.0;95%CI:1.6—22.5)、共用牙刷(调整OR=5.6;95%CI:1.0—31.3)等因素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性病感染和民族(调整OR=2.0;95%CI:1.5—2.7)、年龄(调整OR=1.7;95%CI.1.0—2.9)、吸毒(调整OR=2.3;95%CI:1.0~5.2)、和配偶住一起(调整OR=1.4;95%CI:1.1—1.9)及嫖娼(调整OR=1.9;95%CI:1.4—2.6)等因素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相关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率为4.1%(49/1201),有性经历的矿工中自我报告嫖娼的比例为21.6%(339/1569)。结论 该地区矿工性病、艾滋病感染率较高,性病、艾滋病知识匮乏,不安全性行为比较普遍,安全套使用率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存在多种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应加强该人群教育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异位妊娠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65例异位妊娠发生破裂患者和118例异位妊娠未发生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法。结果产次(DR=5.362,95%CI:0.843~9.785)、妊娠部位(OR=3.757,95%CI:0.458~6.857)、异位妊娠史(OR=3.785,95%CI:0.753~5.978)、异位妊娠史包块直径(OR=1.478,95%CI:0.742—2.424)是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妊娠部位、异位妊娠史、包块直径是异位妊娠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异位妊娠患者早期提高警惕性,避免发生破裂大出血导致严重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为开展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在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就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95例;对照为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人群,共214例。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调查人群中,糖尿病家族史(OR=6.507,95%CI:3.788~11.178)、高血脂(TG:OR=2.625,95%CI:1.295—5.323;LDL—C:OR=6.337,95%CI:3.379-11.884)、工作压力(OR=1.901,95%CI:1.263—2.863)、高血压(SBP:OR=I.055,95%CI:1.022~1.089)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724,95%CI:0.599—0.875)、运动锻炼(OR=0.499,95%CI:0.268~0.930)是保护因素。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发现,糖尿病各危险因素之间广泛存在一阶或二阶交互作用,其中.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和运动锻炼三者分别与多个危险因素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尤其对于具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以及中老年人群,更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0月—2004年10月就诊于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和天津市肺科医院的全部新近确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患者87例(DM—FIB组);从同一医院同期就诊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肺结核病患者(FI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痰菌阳性、肺部空洞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FIB组发生咳嗽、咯痰、中毒症状和咯血的比例(83.o%,62.5%和33.O%)高于DPTB组(66.7%,37.9%和16.1%);DM—PTB组发生痰菌阳性和空洞(63.2%和56.3%)的比例高于PTB组(34.1%和13.6%),且DM—PTB组病变范围更广泛,双侧肺部受累更常见。痰菌阳性相关因素有并发糖尿病(OR=2.186,95%CI:1.082-4.420)、性格内向(OR=1.582,95%CI:1.063—2.355)和肺部空洞(OR=2.793,95%CI:1.308~5.964)。肺部空洞的相关因素有并发糖尿病(OR=14.199,95%CI:5.376—37.501),咳嗽、痰菌阳性也与肺部空洞存在正关联。结论DM—FIB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而X线表现与PTB患者存在一定差别,应注意鉴别诊断;两病并发会增加痰菌阳性和肺部空洞的危险,应注意观察,避免其作为传染源导致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病人抑郁发生率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集中询问调查收集资料。结果206名高血压病人抑郁发生率为69.4%,男性抑郁发生率为54.4%,女性为81.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程度轻度50.3%、中度42、7%、重度7.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年龄(OR=1.050,95%CI=1.013~1.088)、性别(OR=3.575.95%CI=1.918-6.663)、婚姻状况(OR=1.679,95%CI=1.165~2.420)、文化程度(OR=0.639,95%CI=0.454~0.899)及人均月收入(OR=0.997,95%CI=0.995~0.999)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性别(OR:2.742。95%CI=1.402~5.365)、婚姻状况(OR=1.800,95%CI=1.075~3.014)及月收入(OR=0.998,95%CI=0.996—1.000)有关。结论农村高血压病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女性、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及丧偶的高血压病人是抑郁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滤过开始时间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浆IL-10和人白细胞抗原-DR表达的影响,评价血液滤过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住院的40例脓毒血症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早期血液滤过)和B组(晚期血液滤过)。在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治疗开始后0h、12h、24h、48h、7d分别采集血液标本并检测细胞因子IL-10和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结果:血液滤过治疗后,血液中细胞因子IL-10较治疗前均有下降,HLA-DR的表达也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与B组相比较,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经治疗后,A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B组明显降低。结论:血液滤过治疗能显著减少血浆中的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早期进行血液滤过治疗,能更好的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的危重程度,这可能与患者血浆中HLA-DR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溢血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微创颅脑穿刺术治疗的脑溢血复发患者75例;同期选取脑溢血未复发患者75例,调查既往病史、手术、高血压控制情况等资料,分析脑溢血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对象复发比例中,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最高(56.52%);病史中患有高血压最高(51.49%);术后血压偏高(61.70%)高于血压正常(30.36%);酗酒(61.02%)高于不酗酒(42.86%);吸烟(59.49%)高于不吸烟(39.44%);术后从不康复训练最高(61.54%);术后抑郁(64.91%)高于不抑郁(40.86%),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6 h(OR=1.87,95%CI:1.34~5.48)、术中抽吸量≥60%(OR=3.03,95%CI:1.09~6.04)、术后高血压偏高(OR=3.42,95%CI:1.40~8.31)、术后抑郁(OR=2.81,95%CI:1.22~6.50)是脑溢血复发的危险因素,大专及以上文化(OR=0.31,95%CI:0.14~0.69)、经常进行康复训练(OR=0.39,95%CI:0.17~0.92)是脑溢血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脑溢血术后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复杂,增强患者对脑溢血复发相关知识的了解,可减少术后复发率;应加强对脑溢血术后患者复发的防治工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复发危险因素的认识并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以及血压、血糖控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47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该住院老年糖尿病人群中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为77.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检出率为44.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95,95% CI:1.064 ~1.126)、收缩压升高(OR=1.027,95% CI:1.010~1.04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OR=1.430,95% CI:1.121~1.823)和吸烟(OR=1.452,95% CI:1.014~2.079)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血压严格控制组相比较,血压未控制组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和CIMT的风险比血压严格控制组分别增加了46.5%和38.7%;但血糖控制对其风险的影响未见差异.结论 高龄、收缩压升高、LDL-C增高与吸烟可能是住院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血压控制可能比血糖控制对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47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47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影响血压控制达标的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根据海珠区2005年社区诊断资料,于2008年随机抽取47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结果38.26%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其中3.59%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34.67%的在高血压前期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加体育活动是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OR=0.60(95%CI:0.38—0.97),P=0.04;腰围值增大是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OR=1.03(95%CI:1.01~1.05),P=0.02。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以健康促进为主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航天系统职工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探讨该人群中HUA 与代谢综
合征(MS)组分的关系,为开展疾病筛查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
取2012年航天系统在职职工体检人群4578 人,除获得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外,通过检查得到血尿酸、
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等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尿酸与各个变量关系及其影
响因素。统计分析采用SAS9.2软件,以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北京地区航天系统职工中
男性与女性的HUA 患病率分别为28.54%和8.59%;HUA 患病率有随年龄和体质指数(BMI) 升高而增
加的趋势(犘<0.05);该人群尿酸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BMI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HDL C)呈负相关(犘<0.05);高三酰甘油血症(犗犚=2.571,95% 犆犐:2.192~3.016)、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犗犚=1.457,95% 犆犐:1.224~1.735)、血压升高(犗犚=1.471,95% 犆犐:1.112~
1.946)、年龄<35 岁(犗犚=2.164,95% 犆犐:1.430~3.272)、男性(犗犚=3.342,95% 犆犐:2.578~
4.334)是HUA 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航天系统职工尤其是男性中青年人群中HUA 患病率较
高,尿酸水平与MS各组分呈显著相关,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控制该人群的尿酸水平。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HUA);血尿酸;代谢综合征;航天系统职工;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3)02 0134 0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水平与肺癌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52例肺癌患者和31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72、73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HSP27、72、7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7.9±3.5、18.0±3.8、19.5±9.5)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9±7.4、20.0±8,6、22.7±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27与HSP72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Person相关系数为0.64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淋巴细胞HSP27、73表达水平的升高,发生肺癌的风险不断降低(HSP27 OR=0.936,95%CI:0.893—0.982,P=0.006;HSP73 OR=0.969,95%CI:0.947—0.991,P=0.006)。[结论]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与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血糖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蛋白(OR=0.85,95%CI:0.80~0.90)、白蛋白(OR=0.79,95%CI:0.73~0.85)及高密度脂蛋白(OR=0.06,95%CI:0.02~0.18)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高血糖(OR=1.35,95%CI:1.14~1.60)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白蛋白(OR=0.86,95%CI:0.75~0.99)及高密度脂蛋白(OR=0.32,95%CI:0.15~0.64)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高血糖可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血液中白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可能与维吾尔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蒙古中部地区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选取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胆囊结石患者并行胆囊切除术18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非肝胆疾病的患者200例为对照组。调查内容涉及一般情况、生活行为、疾病史和家族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1.7±13.2)岁和(54.6±12.1)岁。病例组中女性130例,男性50例,女性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52,P〈0.05)。调整年龄、性别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OR=7.05,95%CI:1.28-38.85)、食用内脏(OR=12.75,95%CI:4.67-34.82)、食用油炸食品(每周食用1次及每周食用2次及以上的OR值分别为9.04、5.39,95%CI:4.67~17.51、1.60~18.21)、血脂异常(OR=2.81,95%CI:1.49~5.30)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呈显著正关联;食用蔬菜(每周2~3次、4~5次及每天1次的OR值分别为0.28、0.09、0.02,95%CI:0.03—2.65、0.01~0.80、0.002—0.19)呈负关联。不同性别的胆囊结石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喜食内脏、油炸食品,血脂异常可能增加当地人群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多食用蔬菜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O)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 ,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11月—2006年3月确诊的MO患者为病例组,按性别、年龄±3岁选取医院其他科室的非MO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力劳动者(OR=0.180,95%CI:0.082~0.396)、体质指数(BMI)高(OR=4.177,95%CI:1.978~8.819)、偏头痛家族史(OR=6.500,95%CI:2.119~19.935)、脑血管病家族史(OR=4.357,95%CI:2.1470~8.8420)、睡眠质量(OR=0.411,95%CI:0.256~0.661)、喜甜食(OR=6.488,95%CI:2.651~15.74)、经常性内心情感体验(OR=12.691,95%CI:4.435~36.318)及工作和生活上的不良应激事件(OR=6.667,95%CI:1.835~24.224)与MO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力劳动(OR=0.143,95%CI:0.034~0.601)、BMI(OR=5.226,95%CI:1.350~20.229)、睡眠质量(OR=0.295,95%CI:0.124~0.701)及有经常性内心情感体验(OR=9.897,95%CI:2.080~47.091)与MO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居民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CI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为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某社区有档案记录的CI首发病人80例作为病例组,配对选取同期居住的非脑血管病居民8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既往病史、家族史、环境因素等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采用SPSS15.0软件对CI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运动(OR=0.39,95%CI:0.17—0.92,P=0.031)和高文化程度(OR=0.31,95%CI:0.14-0.69,P=0.004)为CI保护性因素;既往有高血压(OR=3.42,95%CI:1.40-8.31,P=0.007)、高血糖(OR=2.81,95%CI:1.22~6.50,P=0.016)病史为CI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某社区居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既往有高血压和高血糖,高文化程度和经常运动为保护因素,应实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