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例1 女性,52岁.因"双眼视力渐降1年,左眼重"于2010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视力:VOD 0.3、VOS 0.05,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呈灰黄色及散在点片状色素斑,病变已累及黄斑,黄斑结构不清,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视盘边界清楚,色淡红(图1A、2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在造影早期暨动脉期双眼视盘周边及其颞侧见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呈点片状高低荧光柑间改变(图1B、2B),视网膜动脉变细,黄斑区见高低荧光相间改变;右眼视盘见环形斑,左眼视盘边界清楚.造影过程未见荧光素渗漏.眼科诊断:双眼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症.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4岁.因左眼渐进性视物不清1年于2012年3月19日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矫正1.0;左眼视力0.04,不能矫正.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结果显示,左眼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晰,黄斑部可见环形硬性渗出和水肿,拱环下半毛细血管异常扩张,黄斑中心凹正下方0.5、3.5个视盘直径(DD)处分别可见小动脉瘤样扩张(图1,2);视盘颞上方视网膜下黄白色不规则隆起渗出,约2.0 DD大小,高达2个屈光度,其上及视盘正上方周边部视网膜小血管不规则局部扩张,并可见出血和红色动脉瘤样病灶,部分血管闭塞(图3);其它部位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右眼眼底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静脉早期病灶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不同大小血管瘤呈强荧光,出血及硬性渗出遮蔽荧光;周边部可见约4.0 DD大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晚期瘤体及异常血管荧光渗漏着染.视盘颞上方病灶区大片强荧光渗漏(图4~6),黄斑区弥漫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正常.临床诊断:成人Coats病.建议行激光光凝治疗,但因患者依从性差而未执行.  相似文献   

3.
姜丽杰  柳建  张京红 《眼科研究》2012,30(4):301-301
患者,女,66岁.因右眼突然视物不清3d于2011年10月26日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否认其他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数指/33 cm,无法矫正,左眼视力1.0.右眼前节正常,检眼镜下视盘边界清晰,色泽正常,颞下分支视网膜动脉可见瘤样扩张,周围浅层出血,黄斑区可见约3个视盘直径(disc diameter,DD)大小深层出血,中心凹反光不清(图1A).左眼检查未见异常.眼压:右眼1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4 mmHg.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显示右眼动脉期颞下分支视网膜动脉局部高荧光灶,周围遮蔽荧光,晚期荧光素渗漏(图1B).诊断:右眼视网膜大动脉瘤.建议患者行眼底激光治疗,患者未同意.给予和血明目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9岁,因体检发现左眼视力差,于2013年8月10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儿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1.0,左眼0.5.双眼前节无异常.眼底检查:右眼正常;左眼视盘明显较对侧眼大,视盘下方近圆形凹陷,约2/3个视盘直径(disc diameter,DD)大小(见图1).FFA显示:左眼静脉期视盘凹陷区呈弱荧光,晚期荧光染色呈强荧光(见图2).眼科B超检查显示:左眼视盘部分凹陷,黄斑区带状回声(见图3).OCT显示:左眼视盘下方筛板组织缺失,呈无组织反射的暗区,缺失的筛板组织暗区与靠近视盘颞侧边缘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劈裂腔暗区之间有连通的光学空腔,黄斑区视网膜层间劈裂,层间可见斜形或垂直的桥状组织(见图4).临床诊断:左眼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区视网膜劈裂.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46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闪光感10 d, 于2019年4月10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10 d前患者突发右眼视力明显下降伴闪光感, 无眼红、眼痛, 无全身其他不适。既往有膝关节炎病史5年, 糖尿病病史2年, 均未规律服药;否认感冒及其他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数指, 矫正不能提高;左眼视力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4.9、14.7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正常;双眼玻璃体细胞(-)。眼底检查, 双眼视盘边界清楚, 中周部视网膜散在黄白色圆点状病灶, 右眼后极部及左眼视盘周围黄白色改变(图1A)。眼底自身荧光(AF)检查, 双眼黄斑区及中周部多处点片状强AF, 右眼视盘及左眼视盘周围大片强AF(图1B)。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右眼视盘、黄斑区以及左眼视盘颞侧视网膜外核层、外界膜、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区反射缺失;左眼黄斑中心旁局部椭圆体带及嵌合体区结构不清, 反射模糊(图1C)。OCT血管成像检查, 双眼视网膜表层血流密度降低, 右眼为著(图1D)。视野检查, 左眼生理盲点扩大, 视野损害...  相似文献   

6.
例1男,3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5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为足月顺产,G3P3,妊娠期无异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此类疾病.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04.双眼前节无异常,玻璃体透明.散瞳验光无屈光不正.眼底检查右眼无异常;左眼视盘颞侧可见圆形凹陷,约2/3个视盘直径(DD)大小,黄斑区视网膜脱离.脱离区域同视盘颞侧相连(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早期视盘凹陷区呈弱荧光,视盘下缘及黄斑区荧光素渗漏;中期视盘凹陷区呈强荧光,黄斑区弥漫性荧光素渗漏;后期视盘凹陷区强荧光以及黄斑区强荧光勾画出神经上皮脱离区域(图2).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余,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于2007年5月来我院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无疾病家庭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3,矫正视力0.04;左眼0.6,矫正视力0.6;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压右眼16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8 mm Hg.眼底检查:右眼后极部视网膜可见黄白色隆起,面积5.5个视盘直径(DD)×5.5DD,扁平状,边缘不整齐,肿物中下方可见色淡白,中心可见点状出血,周围有散在色素块,肿物周围色素环绕,肿物表面有极浅脱离,波及黄斑部;左眼视盘上方及鼻下方视网膜可见面积为5.5 DD×2.5 DD的黄白色隆起,黄斑未完全波及(图1).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1岁.因双眼视力渐进性下降15年余,明显夜盲6年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以往视力不佳,自认为近视,一直配戴眼镜,但不能完全矫正.无其他全身疾病.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25,矫正视力0.8;左眼视力0.2,矫正视力0.3.右眼眼压16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眼压13 mm Hg.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晶状体透明;左眼晶状体后囊下斑片状混浊,玻璃体轻度混浊.双眼视盘颜色蜡黄,边界清晰;血管细窄,以动脉明显;黄斑区呈浅红色,中心凹反光不清;视网膜平伏,外观灰暗呈椒盐样,赤道前视网膜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左眼颞下象限赤道前视网膜颜色灰白,视网膜下及视网膜内可见脂质样渗出、表面毛细血管扩张纡曲、新生血管在颞下方形成血管增生性轻度隆起(图1).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9岁.主因双眼视远不清50年,要求重新配镜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于50年前自觉双眼视远不清,诊断为"双眼近视",给予配镜.近40年患者近视度数稳定,因镜片磨损要求重新配镜就诊.否认其他眼科疾病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1,-8.75 DS0.8;左眼视力0.02,-6.00 DS→0.8.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液化.彩色眼底照相检查显示,右眼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视盘周围眼后壁内表面轻度凹陷,视盘颞侧及下方见脉络膜萎缩区,下方脉络膜萎缩区内可见一直径约1/6个视盘直径(DD)大小斜椭圆形淡白病灶,病灶基底深约1 DD,其表面血管跨行,黄斑颞上方可见3处斑点状出血,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图1);左眼视盘颜色正常,边界清,视盘周围眼后壁内表面轻度凹陷,黄斑中心凹反光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4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月于2012年11月6日来我院就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既往有开角型青光眼病史,以及青霉素、头孢类、磺胺类过敏史,曾发生过敏性休克.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02,左眼视力0.8;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显示,右眼视网膜鼻上、鼻下、颞下象限大片火焰状出血,黄斑区出血遮蔽,视盘鼻上、鼻下、颞下边界模糊,杯盘比0.8;左眼杯盘比0.8.采用德国蔡司公司免散瞳眼底照相机(VISUCAM PRONM)眼底彩色照相检查结果显示,右眼鼻上、鼻下、颞下分支静脉分布区广泛出血(图1),分布鼻上、鼻下、颞下的静脉可疑起源于同一静脉主干(图2).初步诊断:右眼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因过敏体质未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且未再复诊.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5岁.因自幼双眼视力差,伴斜视、眼球震颤于2011年8月19日就诊.无家族遗传病史.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05,不能矫正.复方托品酰胺散瞳验光:双眼-14.25 D.眼球水平震颤.双眼内斜.跟底检查:双眼视盘边界不清,周围可见放射状白色光泽 区,边缘呈羽毛状,沿神经纤维走行,范围约12个视盘直径(DD)×12 DD,部分视网膜血管隐没于白色斑之下,黄斑区及其颞侧窄条状区域无白色斑处呈豹纹状眼底,可见脉络膜大血管(图1).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18岁。因自觉右眼前暗影10天余,于1998年4月26日就诊。双眼近视病史6年。否认外伤史及全身病史。体检及头部CT检查均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46,矫正视力50(-225DS),左眼裸眼视力47,矫正视力50(-150DS)。双眼球无震颤。双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右眼视盘小、色泽红、隆起、边界不清,鼻侧缘视网膜下可见弧形暗红色出血。黄斑区可见一约15DD×10DD、色泽黄灰、横椭圆形、边界清晰的病灶,其颞侧可见灰色色素沉着。病灶鼻侧缘中心窝反光存在。病灶区内视…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0岁.因双眼近视13年,为行屈光手术而于2011年9月1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3年前于当地医院,诊为"近视",给予配镜治疗.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6(-7.50 D-1.00 D×70=0.8),左眼0.04(-7.00D-1.25 D×85=0.6),双眼前节正常,眼压正常.眼底:右眼视盘边界清晰,视杯不明显,后极部网膜及周边部网膜未见异常.左眼视盘约为右眼两倍大小,边界清晰,颞下方可见约1/3 PD凹陷,凹底可见横跨血管(图1),视盘至黄斑区颞侧见舌型视网膜浆液性脱离.黄斑区中心凹反光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8岁.左眼自觉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3月,于2011年4月18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 6,左眼04,双眼眼前节均未见异常.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后检查眼底:左眼眼视盘上方及颞侧可见一约3PD大小轻度隆起的肿物,其表面可见灰色的胶质组织增生(呈膜状)并伴有斑驳状的色素组织增生,肿物表面有许多小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其他部位未见异常的纤维组织增生(图1).右眼眼底未发现异常.左眼红外照像可见瘤体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图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动脉早期视盘上方及颞侧可见肿物内细小毛细血管迂曲扩张,有的成结节状,并有微动脉瘤形成,并伴有斑驳状色素斑遮蔽荧光(图3),晚期毛细血管荧光渗漏,病灶呈强荧光,ICGA可见视盘周围色素上皮增生的范围比FFA所看到的范围要更加清楚(图4).视网膜周边血管未见异常,黄斑区无水肿.临床诊断:左眼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性错构瘤.  相似文献   

15.
例1 患者女,14岁.因右眼眼前固定黑影1d来我院眼科就诊.否认既往眼病史.父母身体健康.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4,矫正视力1.0;左眼视力1.0.右眼眼压14.5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眼压13.6 mm Hg.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左眼未见异常;右眼鼻侧、上方及下方视盘隆起、边界不清,视盘表面及视盘周围放射状出血,视网膜平伏,未见渗出,黄斑中心凹反光清楚(图1).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右眼鼻侧视盘处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高度隆起,呈强反射光带;RNFL下方可见一类圆形的强反射光团,外核层和内核层平滑地包绕光团,光团挤压覆盖在其上方的RNFL,使颞侧的RNFL变薄,而鼻侧RNFL略厚;光团下方的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缺失;光团鼻侧可见一小的色素上皮脱离(图2).  相似文献   

16.
刘李平  罗英  宋徽 《眼科研究》2009,27(7):557-557
患者,女,45岁。2008年2月9日因右眼突然视物不见半月余至我院就诊。患者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否认心血管系统疾病,父亲有高血压病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左眼1.0。双眼眼前节正常,玻璃体轻度混浊。有眼视盘边界清,颚侧视网膜可见灰白色水肿,盘斑束区可见“舌状”正常视网膜区域,动脉陡变细(图1)。左眼眼底视盘边界清,视网膜平覆。眼压右眼16.5mmHg,左眼14.2mmHg(1mmHg=0.133kP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右眼动脉期颞侧黄斑支荧光充盈,视盘边界欠清;静脉期颞上分支静脉未见充盈,黄斑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后期视盘荧光渗漏,黄斑部可见多个针尖样强荧光,颞上周边仍见未充盈的小动静脉。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56岁农民,因"右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20d"于2007年3月12日来我院就诊;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无放射线接触史.眼科查体:视力:右眼0.6,左眼1.2,眼压:右眼14mmHg,左眼13mmHg,双眼前节正常.眼底:右眼视盘边界清,颜色正常,动静脉正常,黄斑区水肿,黄斑颞侧可见一小片黄白色渗出及数个毛细血管瘤,其他部位未见异常;左眼底正常.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2岁,因糖尿病2年在内分泌科住院,为检查眼底来我科。全身检查:心肺腹正常。空腹血糖7.5mmol/L。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0,双眼外观正常,托品卡胺散瞳示:双眼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右眼视盘边界清,色淡红,血管走行可,黄斑区中心凹反射可见。左眼视盘边清,色淡红,颞下支静脉走行异常,颞下支静脉越过视网膜水平缝,并分布于黄斑区,黄斑区中心凹反射(见图1,2)。双眼未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左眼视网膜血管异常走行。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5岁.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15d,于2011年7月1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5d前自觉右眼视物模糊,无眼红、眼痛、头痛及恶心呕吐,无视物变形或黑影遮挡.既往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等全身疾病史,无眼疾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6,不能矫正;左眼视力1.0.右眼光定位准确,眼压11 mm Hg(1 mm Hg=0.133 kPa).眼前节未见异常.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后行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 D前置镜眼底检查,右眼颞上、颞侧周边视网膜、视盘上方及鼻上周边视网膜见多个大小不等的黄白色隆起病灶,病灶大小范围1.5~6.0 mm.病灶表面及视网膜血管旁片状出血,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图1).左眼眼底无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显示,造影早期右眼上方、鼻上方赤道部团状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造影后期弥漫性荧光渗漏,组织染色;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轻微荧光渗漏(图2,3).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显示,右眼脉络膜血管未见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20.
例 1 男 ,47岁。因左眼视物变形 7d,于 1982年 6月 8日就诊。眼部检查 :视力右眼 1.5 ,左眼 1.2。双眼前节未见异常 ,散瞳检查右眼眼底正常。左眼视盘颞侧有一小凹陷 ,视盘颞侧缘至黄斑区视网膜水肿 ,并可见黄白色点状渗出。中心视野检查生理盲点扩大 ,合并旁中心暗点。诊断 :先天性视盘小窝合并黄斑病变。未做特殊处理。 1994年 4月 6日因左眼视力明显下降再次就诊。检查 :左眼视力 0 .1,矫正 0 .3。散瞳检查左眼并作眼底照相 ,见视盘颞侧小窝 ,黄斑区呈囊样外观 ,瘢痕形成。视野检查见中心暗点与扩大的生理盲点相连。 1999年 2月 3日 ,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