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汤剂为主治疗复发性口疮,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机复杂,辨证当分虚实,详察胃肾心脾 中医认为:口疮虽为口腔粘膜局部病变,但其发生与全身脏腑阴阳失调密切相关。舌为心之苗,心脉布于舌;脾开窍于口,脾脉布于舌下;胃脉络脾入上齿,环口唇;肾脉络膀胱,支脉沿喉咙至舌根两侧。口腔与脏腑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临证必须结合整体分析病机。“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心  相似文献   

2.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7,48(8):759-759
答:复发性口腔溃疡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局部有灼热疼痛感。属中医学“口疮”、“口糜”、“口疳”范畴。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脏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大肠与胃,又任督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口疮的中医近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口疮因口腔粘膜发生溃烂,反复不愈故名。是口腔粘膜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又有“口疳”、“口疡”等名称,因其病程长且缠绵不愈,近年来诸多医家对复发性口疮的中医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现将1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历代文献及近代研究对复发性口疮病的病机论述很多,现综合为以下几种: 1.1 感受外邪一般多认为与感受风、热、燥邪有关。《寿世保元·口疮》指出:“口疮者,脾气凝滞加之风热而然也。”徐治鸿认为口疮与风、火、燥邪有关;黄志强认为本病系热邪伤阴,虚火上炎为因。外邪侵袭或直中局部,或耗伤阴津致火上炎,灼伤口腔粘膜,溃而发为口疮。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口腔溃疡在口腔粘膜病中发病率最高,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中医称为“口疮”。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局部创伤也可导致溃疡的形成。摈上来研究认为口疮不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还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中医认为,本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又称“口疳”,以口腔粘膜上(唇、舌、颊及齿龈、软硬腭等部位)出现黄白色如豆大、表浅的小溃点,以疼痛或饮食刺激时疼痛为主症,易反复发作。作者根据20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文献报道,现将其辨治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常见多发病之一,有周期性复发规律。本病隶属于中医“口疮”、“口疳”、“口糜”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在治疗上除补充维生素B_2和抗菌消炎外,还没有什么特效方法,且疗效难以巩固。中医认为本病是由脾胃积热或心火上炎而致,亦有由虚火上浮而发者。本病是婴幼儿时期极为常见之症,以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复发性口腔溃疡 (RAU)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 ,以局限性口腔粘膜溃疡、疼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征。属中医的“口疮”、“口疡”等范畴 ,其病因复杂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远期疗效不够理想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并向多元化发展。现将其进展情况作一概述。1 病 机“口疮”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曰 :“岁金不及 ,炎火上行…民病口疮 ,甚则心痛”。指出口疮以火热为邪。后历代医家对其认识逐渐深入 ,《丹溪心法·口齿》篇曰 :“口疮服凉药不愈者 ,因中焦土虚 ,且不能食 ,相火冲上无制”。指…  相似文献   

8.
口腔溃疡(ROU)的机理探讨辨证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OU即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ecurrent aphtohous stomatitis,RAS)、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ae),是口腔粘膜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属中医的“口疳”、“口糜”等范畴,在临床上该病常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笔者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经验及各地医务人员的研究及专著作出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9.
总结戴永生教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经验,阐述"土虚火浮"证之口疮病的发病机制。戴永生教授认为复发性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均有关联,根据中医五行辨证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证经验结合中医理论"肝经络舌本",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肾经挟舌本",其认为复发性口疮与脾胃功能下降,心、肾之火上炎等密切相关。其中,"土虚火浮"作为戴老辨证复发性口疮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是其多年临证经验总结所得,其意包括土虚指脾(胃)土气虚,火浮有三:一指土中之火上浮,二指心火亢浮,三指脾气下流,肾中阴火逆浮。针对该证戴老常用补土伏火之法,每获良效。故此,文章欲通过学习戴永生教授灵活运用中医经典知识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旨在为今后治疗复发性口疮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口疮,中医称“口疳”。因患者大多有口舌灼热疼痛、舌红等热症,故病因以火立论。《丹溪心法》说:“舌上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圣济总录》也说:“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口疮。”所以一般认为口舌溃疡不是“心脾有热”,便是“阴虚火旺...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口疮从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发性口疮(复发性口腔炎)为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为病毒感染,代谢障碍,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异常,消化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引起的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口疮、口糜等范畴。初发多为实火,病久长期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属虚火。正如张景岳所言:“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1肾与口疮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内藏人体真阴、真阳,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与涎同为口津,能滋养口舌;并且肾主骨,骨之余为齿,齿、舌、口三者密切配合,对人体消化、味觉和语言的维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肾脉络膀胱,支脉沿喉咙至…  相似文献   

12.
自拟“口疮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长春中医学院金东明,于涛(130021)哈尔滨量具厂医院王英杰哈尔滨市世一堂制药厂刘晶关键词口疮停,复发性口疮/中医药疗法复发性口腔溃疡(RAV或ROU)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一般人群发病率为10%,特定人群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3.
口疮,又名“口疳”,是指口腔内粘膜黄白色豆样大小的溃疡,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因此祖国医学认为口疮主要与心脾经热有关。《圣济总录》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性溃疡”,“口疮”,“口瘠”。本病属中医“口糜”,“口疳”范畴。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泄火、活血化淤、健脾化湿、补气补血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文强 《陕西中医》1998,19(10):476-478
<正> 复发性口腔溃疡,亦称“口疮”或“复发性口疮”。是指具有周期复发性局限性溃疡损害特点的口腔粘膜疾患,本病发病率高,局部烧灼疼痛,每受酸辣冷热刺激而痛更重,常常给患者生活带来烦恼与痛苦。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白,现代研究认为一般与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及某些微量物质缺乏有关;中医学认为主要与火、热有关,其病理产物为阴虚火旺,湿热结毒,痰热蕴结,阳郁瘀滞,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多少年来,不少学者对本病的治疗进行了不少研究,便迄今为止,大多数药物治疗能收到短期效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复发问题。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疡”等范畴,其临床表现为口疮反复发作,黏膜灼痛,缠绵难愈。现代医学尚不清楚其病因,治疗也无特效药。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显示出了一定优势,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补阴丸加味配合蜂蜜外用治疗复发性口疮1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口疮即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阶段西医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多与素体阴虚,加以劳累过度,阴精亏损,以致虚火上炎有关。笔者自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大补阴丸加味并局部涂抹蜂蜜治疗1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口疮中医称为“口疳”、“口疮”,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复发性口疮46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炎23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袁晓清湖南省宁乡县龙田镇杨柳医院(410600)罗谦主题词口疮性口炎/中医药疗法复发性口腔炎是一种口腔粘膜反复溃疡的常见病。相当于中医的“口疮”、“口疳”。笔者运用中医辩证施治治疗23例,疗...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疮等。本病以具有明显的灼痛感、缠绵难愈为特征。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口疮”范畴,多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笔者采用火针治疗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