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探讨KAI1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0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病例150例正常粘膜中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KAI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正常粘膜(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KAI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KAI1蛋白低表达与食管癌的癌变和淋巴结转移有关,KAI1的功能下调使得细胞具有恶性侵袭性。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AI1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KAI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KAI1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其正常黏膜(P<0.05),但KAI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癌变可能与KAI1蛋白的低表达有关,但与KAI1 mRNA的表达无关,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翻译后修饰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食管癌组织的中表达。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RP蛋白和MRP蛋白在81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LRP蛋白的表达(54.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35.9%,P<0.05),LRP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MRP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54.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34.6%,P<0.05);MRP蛋白在深层浸润组的表达(60.7%)高于浅层浸润组(35.0%,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69.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8%,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MRP与LRP 2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LRP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耐药性有关。MRP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反映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提示肿瘤的淋巴结转移。LRP蛋白与MRP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相互协同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lug及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20例癌旁异型增生及2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Slug、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1)Slug、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食管癌组织中Slug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MMP-9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pTNM分期无关(P0.05);(3)食管癌组织中Slug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lug、MMP-9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以及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食管癌治疗的靶点及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刘晨旭  周斌 《陕西医学杂志》2013,(10):1299-1301
目的:探讨MTA1和FLIP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和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81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距癌组织边缘>5cm的正常食管组织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MTA1、FLIP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MTA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59例,阳性率72.84%;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5例,阳性率16.13%,差异显著。②FLIP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62例,阳性率76.54%;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6例,阳性率19.35%,差异显著。③MTA1、FLIP蛋白在食管癌组织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长度均无关;MTA1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FLIP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④MTA1和FLIP阳性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①MTA1的高表达促进食管癌的生长,增强其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能力;FLIP的高表达,可能通过阻断凋亡通路参与食管癌的发生。②MAT1的表达与FLIP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两者联合表达是食管癌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CA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0例食管癌组织和40例正常组织中Survivin和PCAF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Survivin和PCAF在食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urvivin阳性表达在癌组织中为73.3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5.00%(P0.05)。PCAF阴性表达在癌组织中为65.56%,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7.50%(P0.05)。Survivin蛋白高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与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是否转移均有关(P0.05)。PCAF的阴性表达或低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以及淋巴是否转移均无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Survivin和PCA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113,P0.05)。结论:Survivin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均呈正相关,PCAF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Survivin和PCA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联合两者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63例食管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axillin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3例食管癌组织中Paxillin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6%和79.4%;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15.0%,Paxillin和MMP-9的阳性表达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xill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9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Paxillin和MMP-9蛋白的过度表达参与了食管癌的发展过程,在食管癌的转移和侵袭过程中可能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DDR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DDR1在40例食管鳞癌组织、4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40例的正常粘膜组织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的DDR1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62.5%、35.0%、25.0%,DDR1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食管鳞癌肿瘤的长度、位置无关(P>0.05).结论 DDR1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检测DDR1的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束蛋白(Fascin)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Fascin在食管癌和癌周正常食管组织的表达,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用表达的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反映其表达强度?结果:Fasc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 < 0.05),而其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分期(P < 0.05)?浸润深度(P < 0.05)?淋巴结转移(P < 0.01) 有关,同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P < 0.05)有关?结论:Fascin蛋白在食管癌中高表达,是食管癌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标志,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以Fascin蛋白为靶点可能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8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BRMS1及uPA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RMS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与是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与肿瘤部位、大小、浸润程度及分化程度无关,uPA在胃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与是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及分化程度有关,与肿瘤部位、大小无关。胃癌组织中BRMS1表达与uPA表达成负相关。结论:BRMS1与uPA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胃癌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KAI1、MMP-9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值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在71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AI1、MMP-9的蛋白表达,用CD34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并于显微镜下计数MVD,进而分析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中KAI1的表达明显降低,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MVD值在胃癌中也较正常胃黏膜中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KAI1与MMP-9的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此外,KAI1的表达还与TNM分期有关(P<0.05);MVD值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经统计分析KAI1表达阴性组MVD值显著高于阳性组,而MMP-9表达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KAI1、MMP-9及MVD值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胃癌的进展与预后的有力指标;KAI1、MMP-9可能通过影响血管生成参与胃癌的进展过程,为临床针对胃癌的抗血管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转移性和非转移性食管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KAI1基因与食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分析KAI1基因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KAI1 mRNA的表达未见显著差异 (P>0.05),且KAI1 mRNA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无关(P>0.05).结论:KAI1基因对食管癌转移的发生无抑制作用;KAI1基因的表达也与食管癌的分化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在食管癌手术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SATB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SATB1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病理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呈正相关(P<0.05),而与病人年龄、性别等无明显相关(P>0.05);SATB1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SATB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KAI1基因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Real Time-PCR检测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1例癌旁正常组织和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KAI1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KAI1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KAI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3%,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5%,二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KAI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要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蛋白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包膜侵犯均无关(P>0.05).结论 KAI1 mRNA及其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rna在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IFmRNA在8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IFmRNA表达率在食管鳞癌中为85%(68/80),而在正常食管组织15%(15/80),有显著性差异(P<0.01).MIF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MIFmRNA的高水平表达说明其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并将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在NSCLC患者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106例NSCLC和40例正常肺组织中ALDH1和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NSCLC组中ALDH1和KAI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4%和37.7%,对照组中ALDH1和KAI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0.0%,2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DH1蛋白和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NSCLC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TNM分期高低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等级相关分析证实在NSCLC组织中ALDH1蛋白与KAI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异常表达的ALDH1和KAI1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展、浸润和转移等过程;在NSCLC患者中联合检测ALDH1和KAI1蛋白的表达有益于早期预测其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IB1蛋白在6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率为53.3%,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AIB1蛋白不表达或弱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 AIB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而在不同年龄、性别及浸润深度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B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表明其可能影响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因子CD44v6蛋白表达和胞内环素α和胞内环素β(α-catenin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在喉癌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和RT-PCR方法,对64例喉癌组织和9例取自尸检的正常喉组织进行了CD44v6蛋白表达和胞内环素α、β mRNA表达的检测。 结果:CD44v6蛋白在正常对照组中均有表达(灰度值173.1±15.0),喉癌组织中9例表达缺失(灰度值>200),14例表达为弱阳性(灰度值186~200),CD44v6表达缺失或弱表达多发生在喉癌病理分化程度差或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P<0.05)。64例喉癌组织中,胞内环素α mRNA异常表达6例,其中4例表达阴性,2例缺失700 bp基因片段;胞内环素β mRNA异常表达10例,其中7例表达阴性,3例缺失350 bp基因片段。胞内环素α mRNA和胞内环素β mRNA表达异常与喉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正相关(P<0.05)。 结论: CD44v6蛋白表达下调或缺失及胞内环素α、β mRNA表达异常可能在喉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