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1感染性肺炎小鼠肺指数、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基因转录水平,CD40L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ICR小鼠(SPF级)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7组: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及双黄连组、利巴韦林组、FM1感染模型组、正常组.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造模连续7 d后摘取肺组织,计算肺指数,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NF-γ mRNA、IL-4mRNA基因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M1感染模型组的肺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利巴韦林组,双黄连组及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与FM1感染模型组比较,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01或P<0.01),其中以毒热平中剂量组最好.毒热平注射液能降低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L-4 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成反向关系,但毒热平注射液组的IL-4 mRN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P<0.001);毒热平注射液能增强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FN-γ mRNA基因转录(P<0.001),且与浓度呈正向相关性,毒热平注射液大、中剂量组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热平注射液能抑制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CD40L蛋白表达(P<0.001),抑制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性,但毒热平注射液中、小剂量组CD40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利巴韦林组(P<0.05).结论 毒热平注射液体内能降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增强肺组织IFN-γ mRNA基因转录,抑制IL-4 mRNA基因转录,抑制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CD40L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毒热平注射液体外对小鼠T细胞功能及杀伤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靶细胞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毒热平注射液低、中、高(2.1、8.5、17.0μg/mL)剂量对正常小鼠、感染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的脾细胞数目、产生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及T细胞杀伤FM1感染巨噬细胞Ana-1功能的影响。结果毒热平注射液体外能抑制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正常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能保护FM1感染的小鼠脾细胞,并抑制其产生Th2型细胞因子IL-10,而使Th1型细胞因子IFN-γ水平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还能直接增强T细胞对FM1感染的靶细胞(Ana-1)的杀伤能力(P0.05,P0.01)。结论毒热平注射液体外作用于小鼠T细胞,可增强有利于抗FM1感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γ-干扰素(γ-IFN)的影响。方法:滴鼻感染建立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利巴韦林组,连花清瘟胶囊大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γ-IFN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药物组γ-IFN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连花清瘟胶囊大剂量组(P〈0.05);连花清瘟胶囊低剂量组(P〈0.01);连花清瘟胶囊中剂量组(P〈0.001)。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中γ-IFN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型流感病毒H3N2感染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T)细胞及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细胞后,对NF-κB转录活性以及TLR7、TNF-α、IL-8、IFN-βmRNA的影响,探讨H3N2对体外感染细胞中TLR7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清热解毒中药毒热平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体外检测各组药物对293T、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H3N2感染293T细胞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以利巴韦林、清开灵注射液为药物对照,检测毒热平注射液各浓度组细胞中NF-κB相对荧光素酶活性;H3N2感染A549细胞后,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LR7、TNF-α、IL-8、IFN-βmRNA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毒热平、利巴韦林、清开灵注射液各浓度不影响细胞正常增殖(P>0.05)。报告基因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H3N2感染组细胞NF-κB转录活性显著增高(P<0.01);与H3N2感染组相比,利巴韦林0.5μg/mL,清开灵1/128稀释组,毒热平1μg/mL,10μg/mL,100μg/mL组均可不同程度下调NF-κB的转录活性(P<0.01)。RT-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炎症,以及血清和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滴鼻法建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热毒宁注射液组、利巴韦林注射液组。滴鼻法对小鼠进行流感病毒接种,造模24 h后开始给药5 d,分别于给药后第3、第5日进行取材,计算肺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肺组织TNF-α、IL-1β、IL-6的水平。结果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小鼠肺组织出现炎症改变,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指数升高,造模后第5日炎症最为严重。热毒宁注射液组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组肺部炎症有不同程度减轻,热毒宁注射液组作用更明显。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增高,在第3日达到高峰;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组各时点血清和肺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P 0.05);热毒宁注射液组各时点血清和肺组织TNF-α水平较利巴韦林注射液组降低更明显(P 0.05);治疗第3日,热毒宁注射液组肺组织IL-1β、IL-6水平较利巴韦林注射液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减轻流感病毒感染后的肺部炎症,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感毒清口崩片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毒清口崩片对流感病毒FM1致小鼠病毒性肺炎的细胞免疫的作用。方法:以小鼠经鼻吸入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复制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用感毒清口崩片灌胃治疗5天,并设利巴韦林、莲花清瘟对照及空白对照。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IFN-γ和IL-10;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感毒清及利巴韦林组和莲花清瘟组均能使小鼠血清IFN-γ和IL-10含量升高;感毒清能显著降低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TNF-α含量。结论:感毒清能增强细胞免疫,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欣口服液对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大鼠血清中IL-6、IL-8的影响。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金欣高、中、低剂量治疗组,预先给药组,利巴韦林治疗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SD大鼠血清中IL-6、IL-8的水平。结果:大鼠感染RSV后血清中IL-6、IL-8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金欣治疗组及利巴韦林组干预后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利巴韦林组相比,金欣高剂量组、预先给药组的IL-6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预先给药组中,血清IL-6的水平低于中、低剂量组(P〈0.01),而IL-8水平比高、中、低剂量组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金欣口服液能降低两者的水平,且以预先给药方式更为有效,推测可以预防和治疗感染RSV的大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神术散雾化对FM1感染小鼠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NIH小鼠80只随机数字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以及神术散雾化组各20只。对正常对照组外的各组予以复制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模型,造模前2日开始给药及给药第3日病毒接种1h后继续给药。动物给药剂量按动物每公斤体质量占人体表面积的比值计算,正常组和病毒对照组使用频率和剂量同神术散雾化组。连续给药7日,比较各组小鼠咽部黏膜NLRP3、caspase-1的mRNA表达、咽部黏膜匀浆IL-1β、IL-18的分泌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及神术散雾化组NLRP3、caspase-1的mRNA相对表达量、IL-1β、IL-18水平较高(P0.05);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利巴韦林组及神术散雾化组NLRP3、caspase-1的mRNA相对表达量、IL-1β、IL-18水平较低(P0.05);与利巴韦林组比较,神术散雾化组NLRP3、caspase-1的mRNA相对表达量、IL-1β、IL-18水平较低(P0.05)。结论:加味神术散雾化能够下调FM1感染小鼠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因子IL-1β、IL-18的分泌水平,可能对其产生免疫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平喘Ⅰ号对呼吸道舍胞体病毒哮喘小鼠血清IL-4、IFN-γ的影响,探讨平喘Ⅰ号治疗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哮喘小鼠的动物模型,观察平喘Ⅰ号、利巴韦林、急支糖浆对IL-4、IFN-γ水平的影响,IL-4和IFN-γ采用ELISA方法测定。结果:平喘Ⅰ号和利巴韦林能显著提高急性发作期哮喘小鼠的IFN-γ水平。平喘Ⅰ号高剂量组与利巴韦林组相比较,疗效更为显著(P〈0.01)。平喘Ⅰ号高、中、低剂量组之间有较显著的差异,疗效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平喘Ⅰ号通过提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纠正IFN—γ/IL-4的比例失衡,这可能是平喘Ⅰ号治疗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组白细胞介素18(rIL-18)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小鼠Th1/Th2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肺炎链球菌肺炎模型,将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NC),肺炎组(PP)和肺炎rIL-18干预组(PIL-18)(n=8),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IFN-γ、IL-4mRNA的表达,同时BALF进行有核细胞分类计数。结果1)PIL-18组BALF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计数显著高于PP组和NC组(P〈0.001);2)PIL-18组肺组织IFN-γ mRNA表达上调而IL-4mRNA表达下调(P〈0.001)。结论在小鼠肺炎链球菌肺炎早期给予rIL-18可诱导IFN-γ的合成,促进Th1免疫应答,使Th1/Th2免疫平衡向Th1免疫偏移、促进宿主对肺炎链球菌的防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前期实验基础上,明确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刺激的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对CD4^+CD25^-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黄芪甲苷(AST IV)对HMGB1介导Treg免疫功能的拮抗作用。方法随机将CD4^+CD25^-T细胞分为对照组、Treg组、(HMGB1+Treg)组、(HMGB1+AST IV+Treg)组。4组均于培养后72 h检测脾脏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及CD4^+CD25^-T细胞孵育上清液中IL-4、IFN-γ表达水平。结果 Treg组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P〈0.01),其上清中IFN-γ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L-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HMGBI+Treg组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程度明显逆转(P〈0.01),与Treg组比较,(HMGB1+Treg)组IFN-γ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L-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HMGB1+Treg)组比较,(HMGB1+AST IV+Treg)组CD4^+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显著加重(P〈0.01),IFN-γ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 HMGB1在体外可明显降低小鼠Treg免疫抑制能力,而黄芪甲苷可拮抗此抑制作用,表明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治疗流感体内药效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评价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对流感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流感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株分别感染正常动物造成肺炎模型,新工艺大、中、小剂量分别为1.8,0.9,0.45 g生药·kg^-1·d^-1(分别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等倍和1/2倍),原工艺小鼠剂量为1.34 g生药·kg^-1·d^-1(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醇沉沉淀小鼠用量为0.48 g生药·kg^-1·d^-1(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感染当天给药4 d,观察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对肺指数、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的影响,并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肺组织中病毒载量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进行机理的探索性研究。结果:FM1和PR8株感染正常小鼠造成肺炎模型,感染当天给予感冒灵浸膏治疗4 d后,FM1株新工艺大、中剂量组和原工艺组肺指数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PR8株新工艺大剂量组和原工艺组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FM1株新工艺大、中剂量组和原工艺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工艺药物对FM1模型小鼠血清IFN-γ含量和IgM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对PR8株模型新工艺大、中、小、原工艺和醇沉部分各给药组均可提高肺组织IFN-γ含量(P〈0.05,P〈0.01)。新工艺大、中、小3个剂量和原工艺组可明显减少FM1和PR8株感染动物的死亡数,并可明显延长动物存活天数(P〈0.05、P〈0.01);醇沉沉淀对PR8株模型有一定程度延长动物存活天数的作用(P〈0.05)。结论:新工艺及原工艺制剂对FM1和PR8株感染小鼠肺炎均有明显治疗作用;醇沉部分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生化汤对甲氨蝶呤(MTX)诱导的干扰素-γ (interferon-γ, IFN-γ)免疫抑制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施金凤  于河王上  谷晓红 《世界中医药》2013,8(9):1085-1087,1090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相食积复合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IFN-γ、IL-4及TH1/TH2水平,探讨食积对流感病毒感染(FM1)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喂饲小鼠高蛋白、高热量特制饲料复制食积模型,在此基础上,经鼻感染FM1甲型流感病毒,复制病毒性感染模型,于感染后第1、3、5天,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gM、IFN-γ、IL-4及TH1/TH2水平。结果:小鼠感染FM1流感病毒后第5天,单纯感染组、食积感染组小鼠血清IgM含量均较正常组下降,且食积感染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积感染组较单纯感染组正常组血清IgM含量明显降低,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后第1、3、5天,单纯感染组、食积感染组小鼠血清TH1(IFN-γ)/TH2(IL-4))水平均较正常组降低,且在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天食积感染组较正常组降低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积可能通过影响机体IgM、IFN-γ、IL-4及TH1/TH2水平对流感病毒感染(FM1)小鼠的免疫失衡产生影响,从而提示食积因素可能对流感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银屑病血热及血瘀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屑病血热及血瘀证的发病与外周血I型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 1,Th1)/Ⅱ型T辅助细胞(Thelper cell2,Th2)细胞轴漂移的相关性,观察血热及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的差异。方法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及血瘀证组各15例,健康对照组1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ACS)检测单个核细胞(the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中CD4+T细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1-interferon,IFN-γ)、白介素-4(jnterleukin.4,IL-4)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不同证候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hl型主要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主要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the Psoriasis Areaand Severity Indexscore,PASI)评分。结果FACS结果示:血热证组外周血PBMCs中CD4+IFN-γ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ELISA结果示:血热证组外周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血热证组血浆中IFN.叫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瘀证组血浆中IFN-γ水平与PAS1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热证组外周血清中IL-4水平显著低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Th1细胞在血热型银屑病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当血热型银屑病向血瘀型转化或正常转归时,外周血Th1细胞的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哮喘小鼠脾脏中树突细胞(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变化,探讨温阳补肾方对哮喘小鼠脾脏树突细胞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余组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并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各组小鼠肺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炎症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4、IFN-γ、ECP的含量;取各组小鼠脾脏组织分离树突细胞,经过DC培养,扫描电镜观察DC形态,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各组小鼠脾脏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小鼠气道上皮损伤、脱落,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L-4、ECP水平上调,INF-γ水平下调,CD80、CD86阳性表达率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可下调血清IL-4、ECP的水平(P〈0.01);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最佳,IL-4、E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可上调INF-γ表达水平(P〈0.01);各治疗组可下调树突细胞表面CD80、CD86的表达水平(P〈0.05);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最佳,其CD80、CD86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方可以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的炎症反应,调节Th1及Th2免疫失衡,与地塞米松有协同效应,其下调脾脏树突细胞的表达是温阳补肾方治疗哮喘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清暑解表方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肺组织及肺、胸腺指数的影响。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清暑解表方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用流感病毒FM1滴鼻建立小鼠感染模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并测定肺、胸腺、脾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指数明显升高(P0.05),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清暑解表方高剂量组能降低肺指数(P0.05),中剂量组能升高胸腺指数(P0.05),但3个剂量组对脾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暑解表方能改善FM1感染小鼠的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并升高胸腺指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补肾法和清肝法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补肾组和清肝组,各20例;补肾组给予巴菟补肾益肝颗粒,清肝组给予双虎清肝颗粒,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IL-6、IL-8、IL-10、IFN-γ等细胞因子变化。结果补肾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补肾组积分降低幅度较清肝组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补肾组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清肝组(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肾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提高(P〈0.05),而清肝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各T淋巴细胞亚群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肾组IL-2、IFN-γ水平显著增加(P〈0.05),IL-6、IL-8水平降低(P〈0.05),清肝组IL.6水平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IL-2、IL-6、IL-8、IFN-γ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法和清肝法均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但补肾法免疫调控作用显著优于清肝法。  相似文献   

19.
芫花总黄酮的抗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芫花总黄酮(TFDG)对脂多糖(LPS)协同干扰素γ(IFN-γ)诱导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亚硝酸盐含量、诱导型合酶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从ERK/MAPK通路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细胞随机分为芫花总黄酮处理组,阳性药物组(I-NIL50μM)、炎症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Griess反应测定TFDG25、50、100mg/L3个剂量和预刺激、同时加入、预处理3个处理时间及I-NIL对激活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的影响,并测定TFDG3个剂量及I-NIL对静息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产量的影响;MTT法测定TFDG3个剂量和I-NIL分别对激活细胞和静息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RT-PCR检测TFDG50、100mg/L预处理1h对激活细胞中诱导型合酶iNOS、COX-2、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FDG50、100mg/L预处理1h对激活细胞中诱导型合酶iNOS、COX-2和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中一氧化氮(NO)产物亚硝酸盐含量、诱导型合酶iNOS和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TFDG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激活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P〈0.01),提高炎症损伤的细胞活力(P〈0.01);TFDG对静息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无影响,无细胞毒性且于100mg/L剂量促进细胞增殖(P〈0.05)。阳性药物I-NIL于50μM剂量的抑制率为35.20%(P〈0.01),提高炎症损伤后的细胞活力(P〈0.01),但对静息细胞呈细胞毒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芫花总黄酮下调iNOS基因和蛋白表达(P〈0.01,P〈0.05),抑制COX-2基因表达(P〈0.01),对COX-2蛋白表达仅在高剂量100mg/L具抑制效果(P〈0.01);下调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基因表达(P〈0.01),同时能抑制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芫花总黄酮抑制激活细胞中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NO稳定产物亚硝酸盐的产量,抑制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基因表达,部分机制为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中ERK蛋白磷酸化而达到多靶点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