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人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免疫豁免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成人睾丸支持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探讨其免疫豁免机制。方法:依次用胰蛋白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及脱氧核糖核酸酶消化制备成人睾丸支持细胞,以SABC染色法检测支持细胞上Fas-L和TGF-β1的表达。将其与成人脾细胞共同培养,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脾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成人睾丸支持细胞占培养细胞总数的80%以上,活性可达90%。睾丸支持细胞上可表达Fas-L和TGF-β1,体外可抑制共培养的脾细胞增殖。结论:建立了培养成人睾丸支持细胞的方法,其免疫豁免机制可能与Fas-L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培养高纯度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并应用检测ABP mRNA原位杂交方法加以鉴定.方法 选用18~22d龄SD雄性大鼠睾丸,采用0.25%胰蛋白酶、0.1%透明质酸酶、 0.1%胶原酶三酶依次消化法分离支持细胞,置于32℃ 5% CO2的培养箱培养,48h后用20mmol/L Tris-HCl低渗处理培养细胞.培养1周后应用伊红染色、吖啶橙荧光染色、Feulgen染色对所培养的支持细胞进行鉴定,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检测ABP mRNA方法鉴定分离培养的支持细胞.结果 培养1周后所获培养的支持细胞纯度达95%以上.分离培养的支持细胞ABP mRNA表达阳性,其形态结构特征与用其他方法鉴定为支持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致.结论 采用三酶连续消化及低渗处理法分离培养的支持细胞纯度高,而且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BP mRNA是一种新的、特异、有效的鉴定支持细胞及其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利用传统分离提取细胞的方法所获取的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脐带组织中所含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理论值相差甚远,造成脐带组织的极大浪费,阻碍了间充质干细胞的规模化制备培养。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为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提供技术方案。 方法:实验分为4组,以传统酶法(胰酶与Ⅱ型胶原酶)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针对脐带结构分别逐一加入Ⅳ型胶原酶、透明质酸酶、DNase来对脐带组织进行消化,各实验组设不同作用时间组,比较不同分离方法、不同作用时间所获得细胞数量、细胞活性、原代细胞贴壁出现时间、融合时间及所获得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第3代细胞在增殖能力、表面标记与多向分化能力方面的差别。 结果与结论:经Ⅱ型胶原酶、Ⅳ型胶原酶、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DNAase联合作用于脐带组织,4 h细胞计数达到最高(12.47± 0.16)×106/cm(P < 0.01);活力为(75.00± 5.07)%(P < 0.01);收获的混合细胞中CD105阳性率及CD29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细胞贴壁及细胞团融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 0.01);伴随细胞的传代,形态逐渐均一,第3代细胞形态基本达到统一,呈梭形漩涡状生长;实验组P3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记CD44,CD105,CD29阳性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CD34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向脂肪细胞诱导4周后,油红O染色鉴定可见细胞内大量脂滴;向成骨细胞诱导后,茜素红染色鉴定,大体观察可见阳性钙沉积。实验证明了Ⅱ型胶原酶、Ⅳ型胶原酶、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DNAase四酶联合消化脐带组织作用4 h的方法缩短了分离细胞用时并显著提高了细胞产量、细胞活力以及细胞增殖能力,同时缩短原代细胞贴壁时间、融合时间。提取得到的原代细胞中间充质干细胞比例,第3代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纯度较传统方法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不一,如何提高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获得效率的问题尚未解决。 目的:优选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的消化酶组分。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的脐带近胎儿段,按不同混合酶浓度比值划分为3组,混合酶Ⅰ组成分为0.4%Ⅱ型胶原酶、0.1%胰酶、0.02%EDTA和0.1%透明质酸酶;混合酶Ⅱ组成分为0.1%Ⅱ型胶原酶、0.4%胰酶、0.02%EDTA和0.1%透明质酸酶;混合酶Ⅲ组成分为0.3%Ⅱ型胶原酶、0.1%胰酶、0.02%EDTA、0.1%透明质酸酶和0.1%DNA酶。每组再按消化时间分为1,2,3 h 3个亚组。最后重悬细胞终体积均定位4 mL并计数,采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细胞。 结果与结论:采用3种不同混合酶浓度进行消化,发现相同消化时间内,混合酶Ⅲ组消化细胞最多(P < 0.05)。在作用3 h时,混合酶Ⅲ组获取的细胞中活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混合酶Ⅰ组和混合酶Ⅱ组(P < 0.01)。提示0.3%Ⅱ型胶原酶、0.1%胰酶、0.02%EDTA、0.1%透明质酸酶和0.1%DNA酶混合液消化脐带组织块2 h为获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微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微囊化和未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疗效。选用SD大鼠经胆总管原位灌注胶原酶液,分离消化胰腺组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Histopaque-1077)纯化胰岛细胞,将微囊化和未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分离的胰岛细胞对刺激反应良好,微囊化和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后均可纠正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状态,但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只能维持血糖正常2~3d,而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可持续降低血糖30d以上。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具有良好的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皮质原代细胞,为肾上腺皮质细胞体外实验提供实验条件,为肾上腺相关临床实验提供对照和补充。方法:采用胶原酶Ⅱ、透明质酸酶消化法分离Wistar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在不同离心转速下离心后随机分为3组(A组1200r/min、B组1500r/min和C组1800r/min);分离出的肾上腺皮质细胞置于全料培养基中,置培养箱中37℃恒温培养;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培养基上清皮质酮水平测定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B组培养后肾上腺皮质细胞较多,A、C组较少,A组正常态皮质细胞数多于C组;光镜下培养肾上腺皮质细胞呈类圆形或多角形、胞体较大、有少量突起,核居中、胞质透亮,其内可见少量圆形颗粒,C组各孔中存在大量细小颗粒及杂质。  相似文献   

7.
背景:建立分离培养颗粒细胞快速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关键的一步。虽然目前文献中有较多关于人卵巢颗粒细胞分离方法的报道,但在细胞数量、纯度及后续生长等方面不尽人意。 目的:建立有效的分离提纯、体外培养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的方法。  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时的卵泡液,用裂解法、沉淀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Ⅰ型胶原酶或透明质酸酶消化颗粒细胞黏液团并接种在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培养液中加入或不加自体卵泡液。 结果与结论:用裂解法得到的颗粒细胞数较沉淀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的细胞数多(P > 0.05,P < 0.05);3种方法提取的颗粒细胞活性比较无明显差异;培养24 h后沉淀法贴壁细胞数最多(P < 0.05),而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细胞数最少(P < 0.05);透明质酸酶消化颗粒细胞较Ⅰ型胶原酶耗时少且消化彻底;加入自体卵泡液能够促进颗粒细胞生长和存活。结果证实,沉淀法提取颗粒细胞虽然耗时长,但培养的细胞存活率高、培养后收获的细胞数多;透明质酸酶较Ⅰ型胶原酶更适合消化颗粒细胞黏液团;在培养液中加入自体卵泡液更有益于颗粒细胞生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培养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检测其表面标志及研究其对软骨的侵蚀特性。方法:取6例RA患者滑膜,分别采用组织块、胰蛋白酶消化及胶原酶、胰蛋白酶先后消化培养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培养细胞表面标记CD3、CD19、CD14、CD68、CD44、CD55、CD90及细胞内脯氨酰-4-羟基化酶(Prolyl-4-hydroxylase)的表达并与传统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相比较。并用SCID小鼠研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对软骨的侵蚀作用。结果:(1)3种方法均分离出FLS,胶原酶与胰蛋白酶先后消化法分离细胞所需时间少、获得的细胞数多、纯度较高。(2)第2代细胞与第3代细胞的均质性分别达90%及98%以上。(3)在第3~6代的细胞比较稳定,增殖活跃;第7代以后增长缓慢,逐渐老化。(4)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原代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纯化,第3~6代CD90 细胞>98%,脯氨酰4-羟基化酶 细胞>98%;与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相一致。(5)将第4~5代的细胞和软骨一起植入SCID小鼠,或单独注入SCID小鼠的膝关节,都可导致软骨的浸蚀性破坏。结论:以胶原酶与胰蛋白酶先后消化分离FLS,效果较好,CD90、脯氨酰4-羟基化酶可作为鉴定FLS的标志。用SCID小鼠可研究FLS对软骨的侵蚀特性。  相似文献   

9.
Wistar大鼠胰岛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晓红  柏树令  佟浩 《解剖学报》2007,38(3):356-359
目的 探索Wistar大鼠胰岛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方法 采用肝胰管内灌注胶原酶消化分离胰岛及Ficoll 400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纯化后的胰岛经组织学染色、电镜及放射免疫法鉴定其特异性和活力.结果 组织学染色显示纯化后胰岛的活力和纯度分别在95%和85%以上.电镜显示纯化后的胰岛形态完整,包膜清晰,分泌颗粒丰富.放射免疫结果表明,低糖组和高糖组分泌胰岛素的浓度有显著差异,证明胰岛功能良好.结论 肝胰管内灌注胶原酶消化法是一种好的消化方法.影响胰岛收获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胰腺的充分扩张,胶原酶的浓度和活性以及消化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不同细胞因子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类神经元,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取第5代细胞随机分成A、B、C、D 4组,在A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b FGF,B组中加入b FGF和BDNF,C组中加入b FGF、BDNF和BHA诱导培养,D组为对照组,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诱导2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的nestin、NEFH和GFAP mRNA表达情况,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的变化。结果: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能成功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细胞发现,细胞均强表达CD29、CD44和CD105,而CD34、CD45和HLA-DR均未见表达。经定向诱导分化成类神经元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突起增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nestin在A、B、C组均呈阳性表达,NEFH在A、B组呈阳性表达,而GFAP在A、B、C、D 4组均不表达。A、B组n EFH和nestin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培养的细胞扩增迅速,生物学性状稳定;与b FGF单独处理相比,b FGF联合BDNF更能有效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类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