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指标分析慢性荨麻疹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和自体皮肤血清试验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组,68例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组,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组和对照组各60例,记录分析四组人群的临床资料,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3、FT4)、高敏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TRAb),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 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和ASS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荨麻疹组,两组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甲亢组TGAb、TPOAb阳性率和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b和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组sTSH水平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ASST在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198例甲亢及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谦  胡小平  张帆  于波 《罕少疾病杂志》2010,17(6):19-21,49
目的通过检测指标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探讨二者病因学的联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00例甲亢患者,98例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FT3、FT4、TSH,甲状腺自身抗体和血清总IgE水平,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单纯甲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IgE水平差异比较无显著性。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和血清总IgE可能在慢性荨麻疹和甲亢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A,SST可以作为诊断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3.
胡小平  谢谦  于波  邵勇  张杰  钟绮丽  马刚 《海南医学》2012,23(10):17-19
目的通过检测指标分析慢性荨麻疹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和自体皮肤血清试验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为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组,68例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组,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组和对照组各60例,记录分析四组人群的临床资料,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3、FT4)、高敏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TRAb),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和ASS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TGAb、TPOAb、TR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荨麻疹组,两组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甲亢组TGAb、TPOAb阳性率和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b和ASS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荨麻疹组sTSH水平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ASST在甲亢合并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fCIU)患者自身免疫机制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CIU患者行ASST,分析比较ASST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ASST阴性者70例,阳性者20例。ASST阳性CIU患者病程明显长于阴性者(P〈0.05),而性别、年龄、发作次数及症状体征积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SST阳性CIU患者伴有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比例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SST阴性患者(均P〈0.05).而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SST阳性提示CIU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机制异常,ASST可以作为CIU患者自身抗体检查的筛选实验。  相似文献   

5.
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与ASST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与ASST的关系,探讨ASST阳性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与分析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每例均进行ASST试验,并与42名正常人对照。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ASST阳性率为58%,正常对照组ASST均为阴性;ASST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病程长,风团数量多、面积大,易出现甲状腺肿大。结论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比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试验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 icidiopathicurticaria,CIU)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的CIU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1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自体血清试验,根据结果分组治疗,观察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结果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组有效率为81.81%,ASST阴性组有效率为65.51%。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及特异性,自血疗法对自体血清试验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探讨自身免疫因素在荨麻疹、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对135例荨麻疹患者、79例湿疹患者及20倒健康者进行检测。结果:荨麻疹、湿疹病例组ASST阳性率为31.8%,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荨麻疹与湿疹患者ASST阳性率分别为37.0%、22.8%(P〈0.05);急性期与非急性期患者ASST阳性率分别为21.3%、38.1%(P〈0.05)。结论:在部分荨麻疹和湿疹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疾病的发生有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自身免疫因素在荨麻疹发病中较其在湿疹发病中更具有意义,且自身免疫因素更主要是在疾病的慢性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的变化,探讨Th1/Th2细胞间的平衡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5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25例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阴性)及26例正常人血清IL-4、IFN-γ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与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4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E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5);而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与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之间血清IL-4和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但这种异常与其自身免疫机制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意义。方法选取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做体检的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结果观察组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及ASS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激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超敏促甲状腺素(TSH)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发病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密切相关,血清出现各种自身抗体表达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慢性荨麻疹自身抗体的表达情况及意义分析。方法:收集近期在本院治疗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检测抗FcεRI抗体、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幽门螺杆菌(HP)自身抗体、抗核抗体(ENA)、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慢性荨麻疹患者FcεRI抗体、抗甲状腺抗体、HP抗体、抗dsDNA等自身抗体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核抗体阳性率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慢性荨麻疹患者FcεRI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等自身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其自身免疫背景有关,其血清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异常表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