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介绍用标准化法制定地区基本药物目录的步骤,探索标准化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样本地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进货单数据,借助Stata10.0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用标准化方法进行计算和整理。结果:样本省基本药物目录共收录药品404种,其中化学药品227种,中成药177种,这些药品占乡村两级进货单药品种类的比例为91.5%。结论:标准化法虽有一定的不足,但是能够弥补我国现行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的缺陷,更能体现地区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基层版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第16版的异同,为我国日后的调整、遴选目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分析已从历年的WHO目录中删掉、但仍存在于我国目录上的药物,判断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剔除这些药物的必要性。结果:被历年的WHO目录删除但仍在我国目录中的药物共15种,存在安全性隐患的药物应首先考虑删除。已被替代、用量少的药物也考虑删除。结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应当充分利用WHO目录,规范遴选原则和程序、进一步精简完善我国目录。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现状.从而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惠及更多的居民,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效应、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结构、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可负担性以及基本药物可及性方面对北京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北京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相应的制度、机制建设方面,正呈现逐渐完善、不断规范的特点;城乡基本药物使用结构趋同;基本药物使用可负担性和可及性较好,品种维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采用监测表填写和处方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不同程度地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和人均医疗费用有所下降,但门诊量和各收入比例变化不大,基本药物配备及使用情况较差.结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对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响存在差异,应健全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及动态更新机制,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完善招标配送、多渠道补偿、监管考核等配套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对我国实施基本药物的三点看法,即:基本药物应当广泛可及、公平使用、数量适度,认为要严肃维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考虑到地区差异和过渡性等因素,提出地方增补基本药物应当严格备案审批等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比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变化情况,运用RSR法以及聚类分析法,以WHO推荐值为标准值综合评价山东省不同地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处方药品种数均值由2.95降为2.51,书写清晰率由67.2%升至89.0%,但抗菌药物处方率由28.9%上升为41.0%,注射剂处方率由30.0%上升为43.0%,聚类分析中,“较好”及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占比例为60%.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用药总体较好,但仍存在抗菌药物及注射剂滥用等现象,应加强用药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处方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通过分析16个省级基本药物增补目录的药品收录情况,旨在为各省(区、市)合理制定省级增补目录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总结省级增补目录在药品收录方面的特点与差异。结果:不同地区收录的药品数量和种类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增补的药品种类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少;各地增补药品目录以收录心血管系统用药、激素和内分泌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和血液系统用药等慢性病治疗药物为主;由于疾病谱和用药习惯不同,各地增补目录的药品重合性不高。结论:制定省级基本药物增补目录可缓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够用"的问题,但应适当控制省级基本药物的增补数量;对于重合性较高的省级基本药物可考虑收录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省级基本药物增补目录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本院2013年住院部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为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3年本院住院部基本药物的使用数据。结果:2013年本院住院部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在11%~14%范围内波动,占比例较大的为中药注射剂。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本院住院部的执行尚可,但需注意使用品种的多样化,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相似文献   

9.
对北京市某医院抗高血压类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非基本药物品种较多、使用量大,存在利益隐患;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缺少监督管理,缺乏足够的宣传,等等。对此,提出逐步增加基本药物品种并控制非基本药物的使用,加强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监督管理,加强培训与宣传,提高民众和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基本药物的使用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在我院的使用率提供参考,并为基本药物的推广使用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讨论分析基本药物未被优先使用的各个原因。方法利用医院电脑系统软件帮助随机抽样我院2013年11月门诊处方500张(包括:基本药物处方、非基本药物处方),按照《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进行处方点评,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结果我院抽取的处方中基本药物处方占比44.2%,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占比和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6.5%和13.5%,无正当理由未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药品比例为8.2%,处方比例为18.6%,单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3种,单张处方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0.6种,单张处方用药金额169.4元,单张处方使用基本药物金额22.9元。结论我院使用基本药物的比率较低,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河南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从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合理用药等方面选取关键指标,收集河南省3个城市6个区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逐年递增,可获得性提高,但有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认为不能满足治疗需求;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均下降,患者对改革后基本药物价格和费用的满意度较高,可负担性得到改善;处方合理用药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于乡镇卫生院。结论:完善地方基本药物增补目录,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改良“双信封”评标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药品管理能力,并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培训和宣传.以满足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基本药物的合理期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重庆市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定量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从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合理用药和药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可获得性较好,可用基本药物512种,但在药品品种、价格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基本药物使用增加,基本药物使用率达97.0%,但抗生素和激素的合理使用仍需改善;通过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和质量抽检,药物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结论与建议:重庆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配套政策、动态调整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基药招标采购、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与培训、完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相关的医疗机构药房中,一些城市(较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采用自动发药机设备,可促使药房工作效率的提升,减少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差错,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增加发药窗口的数量,可以确保工作准确率,但是,在实际使用期间也会出现少药现象、无药现象或者是破损问题。所以,在引进自动发药机之前,应全面分析其在药房中使用的利弊特点,衡量实际情况,并采用合理的、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式进行管理,以此满足当前的药方发药管理要求,实现药品调剂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自动化,提高医院管理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效果。方法:以安徽省、河南省和重庆市为样本地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本药物价格、质量和配送等方面进行改革前后和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改革后三省市基本药物中位价格比值和人均每日费用降低,以安徽省和河南省的价格降幅较为明显;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改革后药品质量得到提升,但安徽省药品质量满意度相对较低;基本药物配送率均较高,但存在地区差异。结论:“双信封”制在降低药品价格上有优势,重庆市组建采购联合体的做法有利于有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中标,但总体上兼顾质量和价格是完善评标机制的挑战;基本药物配送受货源提供及配送方式影响。建议:完善药品限价机制,合理确定招标方式,保证药品生产企业的供应能力,加强对基本药物配送方式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门诊患者对基本药物的价格、种类、数量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满意度,并分析对就诊意向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重庆市、河南省、安徽省四个省市抽样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3792名门诊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合理用药和药品价格,患者对药物种类和数量的不满意程度较高;基本药物总体满意度高对门诊患者首诊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有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差别;基本药物制度设计及实施过程对门诊患者满意度有明显影响。结论:调查地区门诊患者对基本药物制度总体上满意,农村高于城市,对门诊患者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北京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就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从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合理用药等方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无显著变化;药品价格变化不大,单张处方费用下降,药品可负担性有所提高;处方用药行为比较规范,但部分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仍不够熟悉。结论:进一步明确基本药物最低使用比例,保证各项相关政策衔接,提高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认可度,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提高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的用量及其结构变化。方法:定量资料调查改革前后样本卫生院基本药物的品种及用量,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并辅以定性访谈资料。结果: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药品用量整体上升,经济较好的县、一般卫生院和高价药品的用量增长幅度较大,经济一般和较差的县及中心卫生院增幅相对较小。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药品用量整体上升,但因有些地区政府补助不足,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导致高价药用量增幅较大,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从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合理用药三个方面确定关键指标收集数据,对基本药物实施效果进行前后比较分析。结果: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配备率、配送率和使用率逐年递增,可获得性良好;但配送企业的利益难以保证,影响基本药物配送率。在可负担性方面,基本药物采购和零售价格明显下降,基本药物可负担性得到提升,但存在少数药品价格偏高的问题;处方用药行为得到改善,但注射剂处方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对基本药物不同品种采取不同配送模式;加强政府监管,确保生产企业以合理价格中标;针对农村居民的用药需求制定特殊用药政策;开展合理用药的培训和宣传,确保药品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方法:对过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从药材因素,药物使用不当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原因诸多。结论:健全监督机制,规范使用药物,普及安全用药知识等应对方法,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