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报告2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采用BCG膀胱灌注治疗。结果:经0.5~5年的观察,有2例(占9.1%)在术后1年内出现膀胱癌;但因癌肿的局部复发或(和)远处转移致死者达7例(占31.8%)。表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BCG膀胱灌注可减少膀胱癌的发生,但由于癌肿的复发、转移,病死率并不因此下降。  相似文献   

2.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再发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特点。方法:对98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中后再发膀胱癌24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行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后膀胱癌再发率低于肾输尿管切除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癌、肿瘤恶性程度高及输尿管下段癌其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高,再发时间多在术后3年以内。结论: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复查膀胱镜和膀胱抗癌药灌注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卡介苗膀胱内灌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术后高复发率是泌尿外科医师颇感棘手的问题。随着分子免疫学的深入研究 ,术后采用卡介苗 (BCG)膀胱内灌注已成为防止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有效手段之一〔1〕。我院自 1999年 10月以来已对 32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行BCG膀胱内灌注治疗 ,为了解治疗有效性 ,在灌注前后检测尿白介素 - 8(IL - 8) ,并定期进行膀胱镜复查。现将BCG膀胱内灌注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例 ,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10例 ,年龄 2 9~ 81岁 ,平均 5 8岁。 32例中按TNM分期Ta12例 ,T12 0例。按WHO分级 ,G119…  相似文献   

4.
探讨丝裂霉素+异搏定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移行上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住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分别给出MMC+异搏定,单用MMC膀胱腔内灌注治疗,观察两组膀胱癌的复发率及毒副反应。结果MMC+异搏定组治疗后1年、1-3年,3-5年膀胱癌复发率及总复发率均低于单用MMC组,P〈0.05。  相似文献   

5.
我院门诊手术治疗室自 1 985年以来 ,应用卡介苗(BacilleCalmette -Guerin ,BCG)小剂量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和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选择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全膀胱切除术、经病理证实T1期Ⅱ级以下的移行细胞癌患者 ,术后进行BCG灌注并有完整随访资料者共 1 56例 ,其中男 1 2 8例 ,女 2 8例 ,年龄 1 9岁~ 83岁 ,初发肿瘤 1 4 8例 ,复发 8例。2   用药方法 术后出院第一周行卡介苗 5mg +0 .9%生理盐水 3 0ml灌注 ,…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术后BCG灌注临床疗效观察张祥生1李启忠1仝允栓2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易复发,近年采用BCG膀胱灌注治疗取得一定效果。我们从1986年开始应用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86年4...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对近10年间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48例肌层浸润(T2,T3)的膀胱移行上皮癌进行随访分析,平均随访时间97.5个月。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辅以膀胱内BCG免疫治疗或化疗者46例,使用BCG者15例,使用噻替哌者21例,使用丝裂霉素者8例,BCG和丝裂霉素交替使用者2例。结果 术后60个月(5年)内复发者23例(47.9%)。肿瘤复发与肿瘤体积、  相似文献   

8.
三种膀胱灌注药物疗效评价金键,朴维新大连铁路医院(116001)关键词药物灌注,膀胱癌,肿瘤复发膀胱内药物灌注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笔者1987~1994年对5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分别应用噻替呱(TTP).丝裂霉素C(MMC)和卡介苗(BCG...  相似文献   

9.
膀胱移行细胞癌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复发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P-糖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糖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P〈0.01),灌注化疗后复发肿瘤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发肿瘤(P〈0.01)。结论 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是膀胱癌腔内灌注化疗失败、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32例,结果:随访3-46个月,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例,30例中1年内复发2例(6.75),2年内复发5例(16.75),此方法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233例手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233例手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林翠珍刘安荣(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南京210029)关键词膀胱癌;灌注;护理我科于1993年6月—1995年12月先后用卡介苗(BCG)、顺铂、丝裂霉素C行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均有一定疗效。1...  相似文献   

12.
TURBt+BCG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陈祯儒1黄晓波2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很容易复发,我们采用TURBt+BCG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随访12~36个月,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2年5月至1995年5月,采用TURBt+BCG...  相似文献   

13.
刘升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68-16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9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在术前已经明确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余67例为膀胱前列腺全切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15例进行膀胱部分切除并前列腺癌根治术,余75例采取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使用丝裂霉素或BCG等膀胱灌注及氟他胺内分泌治疗。9例行膀胱前列腺全切加回肠膀胱术。90例中有22例失访,34例由于多发性转移,术后存活〈1年,34例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全切术,术后随访2-3年,后经胸片、CT、同位素和PSA等检查没有肿瘤复发或转移。经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组在复发率方面相比较,以膀胱癌为首诊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以前列腺癌为首诊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多发性原发癌,分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临床期前列腺癌及伴发偶发性前列腺癌2种。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癌的预后并不比单纯膀胱癌和前列腺癌差。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而移行细胞癌占全部膀胱肿瘤的90.3%,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55%~60%的浅表性膀胱癌为分化好的乳头状癌,通过经尿道肿瘤切除可以治愈,也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但术后有着较高的复发率,有50%~70%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容易出现复发,膀胱内灌注治疗是目前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自1999年6月-2006年10月对9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膀胱内应用吡柔比星(THP)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OX-2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复发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复发和转移的关系。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增高,阳性率为77.5%;并随肿瘤分期、分级增高而增高,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转移组高于未转移组。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蛋白高表达,并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复发和转移有关,对膀胱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显文  张天禹 《医学文选》1999,18(2):140-141
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celcarcinomaofBladder,TCCB)是膀胱肿瘤中的主要类型,占90%以上,故此成为膀胱肿瘤防治的重点。由于保留膀胱的各种手术治疗膀胱癌者2年内超过半数肿瘤要复发[1],所以膀胱癌手术局部切除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新型免疫毒素BDI- 1-PEA膀胱灌注 ,探讨其对预防人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  1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应用 10 0倍半细胞致死剂量浓度 (1× 10 - 7mol L)抗人膀胱癌免疫毒素BDI- 1-PEA5 0ml行膀胱内灌注 ,药物在膀胱内保留 1h后排出 ,每周灌注 2次 ,10次为一疗程。同期随机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应用丝裂霉素 2 0mg膀胱灌注作为对照 ,每周灌注 1次 ,8次后改为每月 1次 ,10次为 1疗程。每 3个月复查膀胱镜或B超检查。结果 免疫毒素组用药后随访 7~ 16个月 ,平均 12个月 ;12例病人均无复发 ,多次膀胱镜检查未见异常。丝裂霉素组随访 9~ 15个月 ,平均 11个月 ;2例复发。结论 免疫毒素BDI- 1-PEA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结合经腹腔下腹正中切口治疗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最初经验。方法:选取2005年11月至2009年1月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5例肾移植后因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而接受结合经腹腔下腹正中切口的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患者。后腹腔镜下将肾切除后,经膀胱镜行同侧输尿管口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做6~8 cm切口,经腹腔途径将远端输尿管切至膀胱壁内段后,将输尿管完整取出,并经此切口完整取出标本。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53 min,平均术中出血245 mL,3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无1例中转开放,2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病理结果显示:3例肾盂、1例肾盂和输尿管、3例肾盂和膀胱、1例双侧肾盂、4例输尿管、2例输尿管和膀胱和1例双侧输尿管内可见移行细胞癌。平均随访35个月,无1例患者后腹腔内复发或远处转移。5例并发膀胱癌患者中在随访时发现有2例复发膀胱癌,4例行单侧肾输尿管切除的患者在随访中发现对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结合下腹正中经腹腔切口的方法可能是一个治疗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安全且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多斌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52-952,957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予卡介苗膀胱内灌注。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8个月,1年内4例复发,复发率7.9%,4年内16例复发,复发率为30.8%。结论卡介苗膀胱内灌注能显著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35例膀胱经肿瘤局部切除或加膀胱部分切除、TURBT后,予BCG灌注2年。并予M-VAC方案静脉化疗1-2疗程,随访1 ̄6年,结果,34例已存活4年6个月,1例7个月后复发。认为膀胱癌手术切除,加BCG膀胱灌注,静脉化疗方法,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