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术中直肠冲洗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6年5月至2007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手术的144例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44例分为两组,术中直肠冲洗组69例,同期未冲洗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及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结果 直肠冲洗组有55例在冲洗液中找到脱落癌细胞,阳性率达79.7%;直肠冲洗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4.6%,未冲洗组为6.7%(x2=0.368,P=0.721);两组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7%和74.7% (x2 =0.517,P=0.553).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直肠腔内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高,直肠冲洗能够有效清除脱落的癌细胞,可能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腹腔及肠腔脱落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结肠直肠癌腔及肠腔脱落细胞的定性研究,为术中无瘤接触、常规腹及远端结直肠冲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3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2例术中切除肿瘤后,作肠吻合前用500-1000ml生理盐水行远端结直肠冲洗,其中14例肿瘤侵及浆膜,开腹后用100-200ml生理盐水行腹腔冲洗;1例仅行腹腔冲洗,未行肠腔冲洗。收集冲洗液迅速送检作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行腹腔冲洗的15例中1例找到癌细胞,阳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术中远端直肠冲洗(IORW)指充分游离直肠后,于肿瘤远端阻断直肠腔并进行冲洗,然后离断远端直肠。长期以来,IORW是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直肠肿瘤根治手术中无菌无瘤操作的重要环节。大量研究发现远端直肠冲洗液中含有肿瘤细胞,行IORW可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随着结直肠癌根治术全面进入微创时代, IORW的价值受到质疑。IORW应用相关研究多为回顾性,为低质量证据,且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行IORW难度较大。针对低位直肠癌微创保肛手术行IORW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选择拖出式手术或经肛直肠全系膜切除(taTME)手术解决。taTME手术中进行IORW尤为重要,因为对于该术式来说,经肛操作不仅是完成吻合,而且是完成直肠系膜游离(腹腔镜辅助taTME手术)或所有腹盆腔操作(完全taTME手术)的手术途径。taTME若不进行IORW,不仅可导致局部复发,而且还可能导致腹盆腔种植的严重后果。IORW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阻断技术、冲洗液的选择和冲洗量的把握。其中,阻断技术最为重要。针对不同的手术方式,可选择不同的阻断技术。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最常用的阻断技术是使用两件式阻断钳;拖出式手术可在直视下进行冲洗;taTME可通过荷包缝合阻断肠腔。taTME术中行荷包缝合须可靠,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保持该荷包缝合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直肠冲洗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接受保肛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中不予直肠冲洗,观察组术中实施直肠冲洗,观察2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进行直肠冲洗,可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盆腔种植转移成为直肠癌术后主要的致死原因。国内外报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率为10%~30%,为预防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新辅助化疗,术中腹腔冲洗等。其中术中腹腔冲洗作为手术无瘤技术的重要措施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在进行腹腔冲洗达到减瘤的目的的同时,术中腹腔冲洗液脱落细胞学的研究渐成热点,现将国内外有关直肠癌术中腹腔冲洗液脱落细胞学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直肠冲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9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冲洗组(A组)和单纯手术组(B组),各49例。在经腹低位直肠前切除中,A组进行远端直肠冲洗并将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将两组2年局部复发率和1、3、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有27例找到癌细胞,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413%,B组为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72.3%、52.3%,B组分别为95.7%、65.4%、43.0%,两组术后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远端直肠冲洗是必要的,可以提高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切除前后腹腔冲洗液脱落细胞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直肠癌术中腹腔多次冲洗,对于降低患者腹腔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分6次进行,肿瘤切除前3次,切除后3次;将6次腹腔冲洗液行常规病理学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肿瘤切除前,全组患者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均呈阳性表达。肿瘤切除后第1次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阳性40例,第2次阳性33例,第3次阳性13例。肿瘤切除后第1次冲洗液的脱落癌细胞阳性结果与切除后第2次冲洗液阳性结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3次冲洗液的脱落癌细胞阳性结果与第2次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术中多次腹腔冲洗可降低腹腔内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骶部径路的直肠手术在直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4年30例中下段直肠疾病病人施行经骶部径路的直肠手术经验。结果本组中直肠绒毛状腺瘤17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早期直肠癌9例,进展期直肠癌2例,直肠类癌1例。30例直肠肿瘤中行直肠部分切除术19例,直肠节段切除术11例。术后伤口感染1例,肿瘤局部复发1例。直肠癌组术后3年存活率100%,5年存活率91.7%。结论经骶部途径的直肠手术具有手术径路直达、术野表浅和显露良好,适用于可行局部切除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观察直肠冲洗对直肠癌前切除患者局部复发率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行直肠癌前切除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行直肠冲洗处理)和对照组(术中未行直肠冲洗处理)各40例,分析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以及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对直肠冲洗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5.0%,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为20.0%(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为10.0%,对照组远处转移率为17.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5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5%、4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直肠冲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提升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肛门括约肌径路的Mason手术在直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8月至2002年8月90例中下段直肠疾病病人施行Mason手术的经验。结果 全组中直肠绒毛状腺瘤29例,早期直肠癌34例,进展期直肠癌8例。81例直肠肿瘤中行直肠部分切除术76例,直肠节段切除术5例。术后伤口感染2例(2.2%),肿瘤局部复发1例(1.1%)。直肠癌组术后3年存活率100%,5年存活率95%。结论 Mason手术具有手术径路直达,术野表浅和显露良好,适用于可行局部切除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评价直肠拖出采用双吻合器技术实施保肛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1997年12月王2005年1月对38例超低位直肠癌,采用直肠拖出、双吻合器技术行保肛的手术切除。结果38例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有大便控制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随访中有2例局部复发。结论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结肠镜诊治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及腹腔镜结合结肠镜处理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结肠镜处理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直肠癌患者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24.10%,显著高于同期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的总检出率12.19%(P<0.01)。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前、术中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14例;术前结肠镜下注射亚甲蓝标记或术中结肠镜引导下,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含息肉结肠部分切除术5例;直肠癌合并升结肠息肉恶变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同时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息肉靠近直肠癌一并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2例。结直肠息肉切除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22例术后随访0.5~4年,2例死于肿瘤转移,20例存活,无肿瘤或息肉复发。结论:直肠癌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术前或术中有必要行结肠镜检查,根据息肉情况选择结肠镜息肉切除或腹腔镜下息肉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大便失禁,吻合口漏发生1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随访2-5年,局部复发1例。结论直肠全系膜切除可降低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14.
直肠肛管淋巴流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肠肛管淋巴流向研究是直肠癌根治手术基础.Miles根据直肠癌术中探查所见,术后复发部位,晚期直肠癌浸润扩散范围,尸体解剖结果,1908年提出直肠癌向上方、侧方、下方三方向淋巴结转移,并对直肠癌实施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手术).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标准术式.Gri-neell和Dukes明确上方淋巴流向是指沿直肠上动脉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Villemin(1925年)和仙波(1927年)用色素注入法阐明直肠侧方淋巴流向概念和范围.Blair研究成果对直肠肛管淋巴流向的认识更加完善.人们用微粒子活性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对活体淋巴流向动态观察,结合临床病理学结果,对直肠肛管淋巴流向研究更加深入,明确淋巴流向大小、范围、方向和其它脏器关系,对直肠癌外科治疗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治疗早期中下段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5年1月间16例早期中下段直肠癌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管状腺癌8例,乳头状腺癌4例,绒毛状腺瘤癌变4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发生;术后排便、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恢复良好;随访6-66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早期中下段直肠癌行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直肠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对109例结肠直肠肿瘤病人进行手术,并对手术操作、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09例病人中转开腹手术11例,占10.1%。98例采用腹腔镜方法完成手术切除,其中结肠直肠腺瘤3例,结肠直肠癌95例。95例结肠直肠癌行姑息性切除5例,根治性切除90例;术式为Miles手术31例,右半结肠切除27例,乙状结肠切除18例,前切除16例,降结肠切除2例,横结肠切除1例。本组病人术中无其他脏器损伤、大出血、气体栓塞等发生,术后无因出现并发症而行再手术治疗者,无一例死亡。在进行根治性切除并达到术后半年以上的病人中,目前有局部复发1例,肝和肺转移各1例,术后复发转移率为5.7%。目前尚未发现有腹壁切口和穿刺孔转移。结论:腹腔镜结肠直肠肿瘤切除手术创伤小,安全、可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非吻合器吻合保肛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结直肠肛门外低位手法吻合的方法,对146例中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直肠肿瘤远端及其系膜的切除范围为3~6cm。结果:手术成功145例,并发吻合口瘘11例,仅1例行肠造口;2年内复发和转移13例,其中吻合口复发2例;术后肛门对成形粪便控制力良好,无大便完全失禁者。结论:肛门外结直肠低位手法吻合是中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既可靠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2位.外科手术是直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局部复发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降低和防止局部复发一直是临床外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meso-raectal excision,TME)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已成为目前直肠癌术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遵循TME原则为96例患者施行了直肠癌根治术,全部随访5年以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国产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手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国产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6年以来6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国产双吻合器法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本组在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双吻合器作直肠残端闭合均成功。吻合器切割不全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0%),切口感染2例(3.0%),吻合口出血1例(1.5%)。术后病理检查切缘癌细胞阴性65例,阳性2例。术后局部复发3例(4.5%),无手术死亡。结论国产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完成以往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20.
完美的外科技术是以精准的解剖学知识为基础的。在直肠癌手术中 ,直肠周围筋膜和直肠后平面的准确解剖是实施正确的直肠游离术的基础 ,以确定清晰的手术界限和减少局部复发的危险。有研究表明 :手术与之所用的操作技术对患者的生存和局部复发等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完美的直肠手术是以对直肠和其周围筋膜组织精准的解剖学知识为基础的。目前对直肠周围筋膜组织的论述不很清楚 ,所以回顾最初完整精确的报道是有指导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对直肠周围筋膜准确的外科解剖的最初论述 ,从而确定这一论述与治疗肿瘤的直肠游离术的关系。  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