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更强 《中外医疗》2011,30(22):26+28-26,2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生产的80例产妇均分为2组,一组采取全身麻醉,另一组行硬膜外阻滞,对比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结果 2组产妇手术时间以及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脐动、静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CO2、PO2、SaO2及Hct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且差异不大。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常规剂量药物实施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影响不大,且诱导迅速、镇痛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检索经皮二氧化碳(TC-CO2)监测在新生儿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探讨经皮二氧化碳(TC-CO2)监测在新生儿的应用进展.尽管直接测量PaCO2仍然是金标准,但它只提供了一个时间点的测量结果,而在临床工作中,PaCO2是在不停变化中的.考虑到这些问题,临床需要一种可持续监测PaCO2的手段来避免重复的血气分析.主要方法包括ET-CO2和TC-CO2监测,其中TC-CO2广泛应用于机械通气、围手术期、转运、呼吸暂停测试、酸碱状态监测等方面,其准确性更高,值得在新生儿相关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及推广.经皮二氧化碳监测在新生儿各种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监测效果,与动脉血气分析相互补充,更好的为临床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静脉血清胆红素测定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准确,干扰因素少。但新生儿需从股静脉抽取静脉血,有一定难度,对患儿皮肤有损伤,增加了出血和感染的机会。而且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浓度变化,如果反复抽血对新生儿损伤更大;经皮测胆仪对新生儿无损伤,快捷方便,并可进行监测。为此,本文采用JH20-1A经皮黄疸仪测定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将其结果与血清胆红素测定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经皮胆红素检测与血清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寒冷引起以硬肿症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34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资料 ,应用Fasco - 30 0型血液流变快速仪检测 ,采股静脉血 5ml,测定红细胞比容等血流变等内容。结果 血流变 16项均有显著性变化 ,经临床相应治疗血流变诸项指标接近正常。新生儿硬肿症面积与血流变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新生儿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对诊断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和判断疗效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诊断感染性疾病过程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4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设为本次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取同期40例健康新生儿为本次参照组,测定2组静脉血hsCRP浓度指数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参照组新生儿相比,实验组血清hsCRP浓度指数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检测准确性较高、所用标本量相对较小,且操作较为简便,为早期诊断新生儿临床感染性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103-106
目的探讨动静脉血气分析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诊科10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和静脉血气分析检查,比较动脉及静脉血气分析结果。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欠佳组,比较其动脉及静脉血气分析结果,并分析动脉血气分析、静脉血气分析与血糖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前、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与静脉血气分析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剩余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动脉血、静脉血的p H值、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剩余碱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动脉血液与静脉血液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剩余碱均较血糖控制欠佳组更高(P0.05)。经相关性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静脉血气分析指标均与血糖指标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治疗前后的静脉血气分析结果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相当,且静脉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与患者血糖水平存在负相关,临床上可将静脉血气分析替代动脉血气分析,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血钙变化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意义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及HIE轻中度患儿分别在生后24小时、72小时、7天抽取股静脉血做血清钙检测,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HIE程度越重,患儿血钙越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E脑损伤越重,越易引起低钙且预后越不良,血钙可以作为HIE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脐静脉血肝功能指标与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选我院足月健康出生的新生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20例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肝功能的测定,根据新生儿在两天内是否出现黄疸将其分为黄疸组与非黄疸组,每组各60例,对两组新生儿的脐血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新生儿脐血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以及白蛋白的含量与早期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关系做一个分析。结果:黄疸组脐静脉血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数值都明显高于非黄疸组,P0.05,其中的脐血总胆红素的量大于等于30umol/L、间接胆红素的量大于等于20umol/L,这表明着在2天内发生黄疸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但是其中的脐血白蛋白值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新生儿脐血静脉肝功能指标水平能够用在预测早期新生儿是否出现黄疸上,脐静脉血中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与黄疸关系为正相关,但脐血白蛋白与其没有太大关系,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及其意义。方法3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入院后、治疗前常规抽取股静脉血2ml送检心肌酶谱,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谱。选30例无窒息史的新生儿常规抽取股静脉血2ml送检心肌酶谱作为对照。结果HIE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IE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常伴随心肌酶谱的改变,早期检测心肌酶谱对心肌损害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娩是一个复杂过程,产程长短、孕妇精神及体力状况、脐带因素(脐带绕颈、脐带扭转、受压、打结等)、胎盘老化等因素均对胎儿及新生儿预后造成不同影响。Apgar评分是评价新生儿娩出后呼吸、循环、生理反应及肌肉张力等临床状况的指标,但特异性较差。为确切了解新生儿体内的实际缺氧程度和酸碱失衡情况,近年来提出脐带动、静脉血气分析,成为判断胎儿窒息最具价值的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切断脐带前胎儿机体内的血气和酸碱状态。脐动脉血气值是反映胎儿组织代谢状态的最好指标,用来判断酸碱异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现就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预后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静脉血和动脉血气中钠离子(sodium,Na+)、钾离子(potassium,K+)、钙离子(calcium,Ca2+)、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浓度的差异。方法 在急诊留观室同时采取静脉血常规标本、静脉血生物化学标本、动脉血气标本的患者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60例患者的静脉血和动脉血气中Na+、K+、Ca2+、HGB的浓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动脉血气和静脉血检测K+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73±0.52)mmol/L、(3.93±0.58)mmol/L(P<0.001),两者差异性在临床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动脉血气结果可直接用于估计静脉K+浓度;动脉血气和静脉血的Na+浓度分别为(136.7±7.0)mmol/L、(136.49±6.6)mmol/L(P=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血气结果可直接用于估计静脉血中Na+浓度;动脉血气和静脉血的Ca2+浓度分别为(1.12±0.22)mmol/L、(2.02±0.36)mmol/L(P<0.001),两者差异超过临床允许最大误差范围,相关性系数为0.88,相关性好,可通过线性方程计算,静脉血钙(mmol/L)=0.44+1.42×动脉血气钙浓度;动脉血气和静脉血的HGB浓度值分别为(101.3±26.6)g/L、(98.8±24.6)g/L(P=0.1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血气结果可直接用于估计静脉血中HGB浓度。结论 在处理急症时,动脉血气中电解质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在实验室结果出来之前用于指导临床决策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和动脉血气联合分析在脓毒血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脓毒血症患者46例,定时进行中心静脉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相关数据,同时记录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每小时尿量。根据3d后APACHEⅢ评分是否≥80,分为A组(23例)、B组(23例),比较入院时的APACHEⅢ评分,动脉血气,静脉血气。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休克,分为C组(17例)、D组(29例),比较休克前一次的动脉和静脉血气。3d后,选择生命体征平稳,疗效较好的患者,设定为E组(16例),比较每个时段的动静脉血氧饱和度,CVP、MAP、尿量变化。结果A,B二组患者入科时,APACHEⅢ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无差异,但静脉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A—VpH(动静脉PH值差),A—VPCO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休克发生前血气与无休克患者比较,动脉血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A—VpH,A—VPCO2和静咏血气分析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组患者中,随着病情好转,A—VpH,A—VPCO2和静脉氧饱和度比MAP、CVP、每小时尿量等数据更快出现改善(P〈0.05)。结论中心静脉和动脉血气联合分析在脓毒血症患者诊疗中,有早期判断预后,提示休克发生,快速判断疗效等几大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血和肘静脉血血气值与混合静脉血正常血气值的相关性。方法监测54名马拉松赛业余选手(活动组)赛前的动脉血、肘静脉血血气和30名无心肺疾患的术后病人(静息组)全麻拔管前动脉血、中心静脉血和肘静脉血血气。比较肘静脉血、中心静脉血血气值与混合静脉血正常血气值的相关性。结果 84名被测者动脉PO2和PaCO2均正常;肘静脉血PO2均值30.1 mmHg(1 mmHg=0.133 kPa)低于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 vO2)23%,低于中心静脉PO218%左右。结论混合静脉血、中心静脉血和肘静脉的血气三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无条件监测PvO2时可用中心静脉或肘静脉血气值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血糖仪比对实验所需静脉血样氧分压调控耗时耗力且不可控的特点,研究静脉血样氧分压的有效调控方法。方法基于气体张力法原理,在温度、气压、湿度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张力平衡仪中,采用氧浓度为8.99%的氮中氧气体标准物质平衡新鲜全血来制备氧分压满足(65±5)mmHg的静脉血样,将调控后的静脉血样通过血气分析仪验证后与不做任何处理的静脉血样分别在三种不同厂家型号的血糖仪上同时做比对试验。结果与不做任何处理的静脉血样相比,基于气体张力法调控后的静脉血样能够有效调控血糖仪比对实验所需静脉血样氧分压,并以此建立了血液氧分压参考测量程序。结论气体张力法可有效克服血糖仪比对试验过程中空气中氧的干扰,促进血糖仪产品检测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5.
侯颖  李雪梅 《西部医学》2014,(7):899-901
目的观察经深静脉微泵泵钾治疗低血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低血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31例)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乙组(22例)经外周静脉补钾。结果不同时段相同时间甲组患者血气分析血钾、肌力、心电图好转时间明显短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救治低血钾症较经外周静脉补钾效果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传正  陈杨 《海南医学》2014,25(4):531-532
目的 探讨急危重患者动脉血钾与静脉血钾浓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12月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危重合并血钾异常患者66例,根据血钾值分为两组,低血钾组33例和高血钾组33例,分别经动脉留置针采集抗凝动脉血和常规穿刺静脉采集静脉血测定血钾浓度,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及生物参考区间.结果 急危重症患者动脉血钾平均浓度明显低于静脉血钾浓度,两种测定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血钾组生物参考区间为(0.21±0.03) mmol/L.高血钾组生物参考区间为(0.35±0.04) mmol/L.结论 经动脉留置针采集动脉血作床旁血气分析监测急危重症患者血钾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的优势,掌握动脉血钾与静脉血钾的生物参考区,对及时诊断急危重症患者钾异常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Arterial base excess is an established marker of shock and predictor of survival in trauma patients. However, venous blood is more quickly and easily obtained.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if venous base excess could replace arterial base excess as a marker in trauma patients at presentation and if venous base excess is predictive of survival at 24 hours and one week.

METHODS

This wa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394 trauma patients presenting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a tertiary hospital over a 17-month period. Data on base excess at presentation, vital signs, shock index (SI),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and mortality at 24 hours and one week was collected and analysed.

RESULTS

Arterial and venous blood gas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260 and 134 patients, respectively. Patients were stratified into groups based on their SI and ISS for analysi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mean venous blood gas and arterial blood gas levels at presentation when SI > 0.7, regardless of ISS (p > 0.05). The mortality rate was 4.57%. Both venous and arterial base excess was lower in nonsurvivors compared to survivors (p < 0.05). However, at 24 hours and one week, the difference in base excess values at presentation between survivors and nonsurvivors was greater when using venous base excess compared to arterial base excess (11.53 vs. 4.28 and 11.41 vs. 2.6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venous base excess can replace arterial base excess in trauma patients as a means of identifying and prognosticating early shock.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电解质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12月住院的57例老年(61~95岁)患者,同时测定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钾、钠、氯离子浓度,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相关和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动脉血钾(4.03±0.67) mmol/L低于静脉血钾(4.22±0.69) mmol/L(P<0.01);动脉血钠(136.63±5.97) mmol/L低于静脉血钠(141.84±6.16) mmol/L(P<0.01);动脉血氯化物(108.71±7.87) mmol/L高于静脉血氯(104.08±6.62) mmol/L(P<0.01);动静脉血钾之间、血钠之间、氯化物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P<0.01),0.950(P<0.01),0.967(P<0.01);存在直线回归关系.结论 老年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电解质检测结果有差异,但呈正相关,当不能获得静脉血检测结果时,动脉血相关的检测指标经校正后可作为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全麻诱导中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患者气管插管时脑氧供需平衡、能量代谢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24例幕上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A组,n=12)和空白对照组(B组,n=12)。在麻醉诱导前和气管插管即刻采取颈内静脉球部静脉血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乳酸和血糖测定。结果 A、B两组气管插管时较插管前脑氧摄取率、静动脉乳酸含量差下降;颈内静脉球部氧饱和度、动脉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颈内静脉球部氧分压、颈内静脉球部氧含量升高。组间比较血气指标在插管时-诱导前的变化仅颈内静脉球部氧分压有统计学意义。诱导期间A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小于B组。结论 (1)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患者麻醉诱导时脑氧供需平衡的变化无明显影响;(2)利多卡因能有效抑制脑肿瘤患者诱导时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全麻诱导中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患者气管插管时脑氧供需平衡、能量代谢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24例幕上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A组,n=12)和空白对照组(B组,n=12)。在麻醉诱导前和气管插管即刻采取颈内静脉球部静脉血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乳酸和血糖测定。结果 A、B两组气管插管时较插管前脑氧摄取率、静动脉乳酸含量差下降;颈内静脉球部氧饱和度、动脉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颈内静脉球部氧分压、颈内静脉球部氧含量升高。组间比较血气指标在插管时-诱导前的变化仅颈内静脉球部氧分压有统计学意义。诱导期间A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小于B组。结论 (1)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患者麻醉诱导时脑氧供需平衡的变化无明显影响;(2)利多卡因能有效抑制脑肿瘤患者诱导时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