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侧支循环血管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23例,使用16排螺旋CT机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采用MPR、MIP、VRT等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门静脉系统血管图像以显示开放的侧支循环血管. 结果显示食管胃底黏膜下静脉曲张20例,食管旁静脉曲张7例;胃左静脉曲张18 例,胃短静脉曲张16例;奇静脉、半奇静脉曲张8例;脐旁静脉与腹壁静脉曲张9例;脾肾、胃肾之间分流7例;腹膜后分流11例.结论 MDCT门静脉系统血管成像技术能良好地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肝硬化性及胰源性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的价值.方法胰源性和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患者各19例,均进行MSCT检查,并经后处理重建显示二者侧支循环.结果胰源性门脉高压常引起胃网膜右静脉(18/19)和胃冠状静脉曲张(15/19),较少有食管下段静脉曲张(2/19),无脐静脉开放;而肝硬化门脉高压较常见胃冠状静脉(19/19)、食管下段静脉曲张(15/19)和脐静脉开放(9/19),无胃网膜右静脉曲张.结论 MSCTA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胰源性和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血管重建对门脉海绵样变的解剖关系及侧支血管的形成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04年8月-2005年5月期间收集的18例门脉海绵样变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门脉闭塞后,引起相应血管的纡曲扩张及侧支血管的形成,其中有门脉周围形成门门侧支循环,胆囊壁静脉的曲张,胃网膜静脉的增粗纡曲,胆管壁静脉的纡曲扩张,腹膜后椎体旁侧支血管的开放,脾肾静脉短路的开放,胃底食管静脉的曲张。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在诊断门脉海绵样变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评价门静脉CT血管造影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PV),对门静脉主干、主要属支和侧支循环血管进行显示和测量.结果 43例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门静脉CTPV,门静脉主干显示率100%,胃左静脉97.6%,胃短静脉44.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0.7%,脾/胃肾分流28.7%,脐静脉、腹壁静脉曲张分别为46.5%、44.4%.其中门静脉主干宽度为(13.94±2.47) mm,胃左静脉主干宽度为(5.62±2.40) mm.结论 CTPV可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体静脉之间侧支循环血管,有助于对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例诊断为脑静脉窦血栓病例的16层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 2例可见高密度索条征,2例可见脑组织水肿、局灶性静脉性梗塞,2例脑室扩大,1例脑室缩小,1例脑血循环时间延长.6例均可见Delta征,CT静脉血管成像三维重建均可见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 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对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AV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原发性肝癌并动静脉瘘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其中9例血管三维重建的表现,血管三维重建方法有2种: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强度投影(MIP).结果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中央型)6例,肝动脉-门静脉瘘(APVS,周围型)10例.肝动脉-肝静脉瘘(AHVS)4例,混合型1例.9例肝动脉期血管三维重建均显示强化肝动脉、门静脉影及部分强化正常肝组织,图像直观,立体感强,但不能显示动静脉瘘口.根据肝癌APVS螺旋CT肝双期扫描表现,其程度分为三种:轻度(3例),中度(9例)及重度(4例).结论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三维重建是诊断与评价肝癌动静脉瘘有效无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动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12例患者的椎动脉进行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观察椎动脉的形态及其毗邻结构。结果椎动脉平直、无异常变化8例;一侧椎动脉迂曲、管腔变细2例;一侧椎动脉迂曲、狭窄2例。结论16层螺旋CT的血管造影(CTA)对椎动脉形态学的良好显示有利于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16排螺旋CT扫描经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等技术处理后获得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资料,及肩胛骨X线平片影像资料.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诊断肩胛骨骨折36例(43处),其中≥2处复杂骨折6例,图像所显示骨折部位、移位、成角等情况均与术中所见一致.肩胛骨X线平片诊断肩胛骨骨折31例(36处),漏诊5例肩胛骨体部骨折均为无移位线性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肩胛骨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股骨颈骨折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均加强护理,术前对患侧髋关节进行16排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选择三维重建技术成像,对骨折部位进行判断,给予Garden分型,对支持带动脉、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内侧动脉的走行和位置进行显示;术中对以上指标进行再次评估,对影像检查结果和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血管破损、走行情况和术中所见基本保持一致。患者三维重建影像和术中所见完全符合。通过三维重建影像资料能准确判断患者预后。结论:应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对骨折部位、空间解剖关系进行清晰显示,立体模型可靠、准确,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16层螺旋CT对31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检查,所有采集的原始数据导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法(VR)重建,从而得到清晰而满意的临床诊断图像。结果:所有受检者血管重建显示良好,31例MSCTV检查中, 26例可显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深静脉血栓形成。MSCTV主要征象包括:受累肢体肿胀,原始轴位图上血管腔内的充盈缺损,重建图像上显示管腔狭窄、中断或变细,明显浅静脉、侧支静脉扩张、纡曲。结论: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可以充分而准确地显示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情况,并可显示静脉血管情况,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多普勒超声及数字血管减影(DSA)检查,MSCTV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64排CT门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HP经常伴有门脉系形态的改变和侧支静脉的开放,这些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本文通过对30名门脉高压患者64排CTP图像的观察,旨在证明64排CTP对门脉系及侧支静脉开放的显示能力[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16排螺旋CT扫描经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显示等技术处理后获得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资料,及肩胛骨X线平片影像资料。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诊断肩胛骨骨折36例(43处),其中≥2处复杂骨折6例,图像所显示骨折部位、移位、成角等情况均与术中所见一致。肩胛骨X线平片诊断肩胛骨骨折31例(36处),漏诊5例肩胛骨体部骨折均为无移位线性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肩胛骨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64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对15例主动脉缩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RP)等三维重建. 结果 64排螺旋CT清晰显示15例主动脉缩窄,与手术结果一致;所有患者均为复杂畸形,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室间隔缺损6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狭窄6例、继发心壁肥厚6例.VR明确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长度和狭窄程度.64排螺旋CT在侧支循环及肺动脉显示方面明显优于心脏超声检查. 结论 64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缩窄的类型、范围、程度及合并的心脏畸形,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缩窄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spiral CT portolography,SCTP)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9例肝脏疾病行SCTP检查及门静脉血管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MIP和SSD。结果 选择合适扫描检查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SCTP可较好显示肝硬化门静脉血管大小形态变化、侧支循环血管开放情况及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肝等肝内病变对门静脉推移,压迫和浸润情况。结论 SCTP是一种有效微创伤性门静脉血管成像技术,对了解肝内病变与门静脉的关系及门静脉大小形态改变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排螺旋CT泌尿系的三维重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泌尿系的三维重建技术。方法:在16排螺旋CT进行26例泌尿系的增强扫描时,增加一个延迟扫描系列,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尿路的三维重建成像。逐例回顾观察,并分析成像的质量。结果:三维重建的影像立体感强,能反映尿路的全貌和解剖的走行方向。重建成像的质量与延迟扫描的时间关系密切,30min的成像满意率为92%,达到了较高的比例。结论:泌尿系螺旋CT三维重建(CTU)的清晰影像,能反映人体内部器官的真实解剖图形和肾功能的代谢,可以取代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IVP)。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MSCT)具有扫描速度快、更薄的层厚进行扫描的优点,还具有强大的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功能,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直观、全面地显示大血管走行情况,近年来由于多层螺旋CT功能及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通过重建血管能清晰显示腹腔动脉、静脉及门静脉系统,已经普遍应用于腹部血管造影[1]。本研究旨在运用320排CT门静脉系统三维成像技术,探讨该技术对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术前诊断、评估病情及制定手术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16排螺旋CT对肝动脉、门静脉血管三维成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于肝动脉和肝门静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比较3种三维重建方法的特点。方法100例肝癌患者,行16排螺旋CT肝双期增强扫描后,分别用SSD、VRT及MIP3种方法作三维重建,比较3种三维图像对肝动脉和肝门静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结果SSD、MIP及VRT均可清楚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4级以上分支,对于5级以下分支,MIP和VRT明显优于SSD;对于血管立体结构的显示,SSD和VRT无显著差异,而两者优于MIP。结论3种肝双期血管三维成像技术(SSD、MIP及VRT)各具优势,是快捷、有效而无创伤的显示肝脏动、静脉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两维-CDFI检查7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现门脉侧支循环34例。包括脐静脉重新开放、肝内局灶性静脉扩张、门脉内离肝血流、腹壁、脾门周围静脉曲张等。彩超显示扩张的血管呈红或蓝色血流,伴低速度频谱,可粗估血流量,判断门体分流术后恢复情况,对诊断门脉高压的程度疗效观察均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颅内血管造影(CTA)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16排螺旋CT作脑血管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VR、SSD和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图像。本组29例,包括正常15例,异常14例,其中Willis环发育异常8例,动脉狭窄6例,血管闭塞2例.动脉瘤3例,AVMl例。结果 16排螺旋CT颅内血管成像清楚显示颅内血管,能显示异常血管的类型、位置、形成、大小。结论 16排螺旋CT的CTA是一种显示内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安全,对临床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钱家新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46-204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或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26例的64排螺旋CT资料.使用philips 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增强扫描于注射对比剂后延迟25 ~ 30 s扫描动脉期,60~ 65s扫描门静脉期.在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组肠系膜上动脉图像,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和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26例患者均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26例中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夹层6例,其中单纯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5例,CT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内真假腔和低密度的内膜片;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病变16例,CT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管壁钙化、管腔狭窄、血栓形成,肠壁增厚、水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4例,包括十二指肠瘀滞症3例,CT表现为十二指肠第一、二段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变小;“胡桃夹”综合征1例,CT表现为左肾静脉受压及远端左肾静脉扩张.结论:64排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明确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各类病变情况及周围血管情况,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