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玉兰  李冬梅 《护理研究》2013,27(10):878-880
[目的]探讨简易步态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病人平衡的影响及其预防跌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60岁以上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对病人采用5m步行训练法,用步速和步长、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估病人的步行能力及动态平衡能力,用重心摇摆面积评估静态平衡能力。[结果]训练后步速加快,步长增长,TUGT时间缩短,重心摇摆面积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步态训练能改善老年帕金森病病人的平衡能力,可有效地预防跌倒。  相似文献   

2.
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步态障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发生率接近50%。为有效应对和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选择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对其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十分重要。该文介绍了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常见评估工具的应用现状及特点,并探讨各工具应用的优势与不足,为正确地评估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异常步态是康复科最常见功能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步行稳定性、周期性、方向性及协调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基于节律性谐振的步态训练利用个体步态同步到节律性视听线索的能力,进而提高患者步行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得到相关指南推荐。本文就节律性谐振在脑卒中、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患者异常步态中的应用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并从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及神经心理学角度进一步论证其产生机制,为异常步态康复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步态适应性是指为了满足任务目标和环境限制而调整步态.在脑卒中康复中,步态适应性训练根据训练环境可分为真实环境和模拟环境两大类,模拟环境又分为简单室内场景和多模态场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为多模态步行训练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方式.步态适应性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和信心,帮助其重新回归社区生活,提高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5.
认知负荷任务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干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负荷任务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8例帕金森病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受试者参与本研究。要求受试者完成以下2种条件下的步行:一是以自己感觉最舒适的速度自由步行2min;二是步行的同时执行一个计算任务。采用三维运动分析仪记录2种条件下的步态参数。此外,要求两组受试者在安静坐位条件下完成2min的计算任务,记录2种条件下的计算完成数和错误率。结果:自由步行条件下,帕金森病组的步幅、步长和步速低于对照组。计算负荷条件下,帕金森病组的步长、步幅、步速、步频、摆动相和单支撑相均显著减低,双支撑相和总支撑相时间显著延长。在加载计算任务后,帕金森病组的步速和步幅变异较其自由步行时显著增加,且步幅变异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组安静坐位时计算完成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步行的同时加载计算任务后其计算完成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老年人的步态对认知调控的依赖程度不高,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明显受认知负荷的干扰,并存在认知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和步行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5例(Hoehn-Yahr分期1.5—3期),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23±10.79)岁。接受1周的住院强化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后,为患者制定家庭训练处方,指导患者应用该方法家庭训练3个月。训练前、训练1周后、训练3个月后分别进行站立位足底压力测定、Berg平衡量表、起立—行走测试、6min步行试验、统一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估以及三维步态分析,比较训练前后平衡及步态时空参数的变化。结果:训练1周后及训练3个月后与训练前比较,患者平衡功能、起立—行走测试、6min步行距离、UPDRSⅡ和Ⅲ及跨步长、步速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训练1周后及训练3个月后与训练前比较,平衡能力分别提高9.21%和14.91%,跨步长分别提高13.41%和26.83%,步行速度分别提高14.86%和28.38%。此外,患者6min步行距离分别提高10.08%和25.89%,起立—行走计时时间分别减少6.63%和14.90%。训练1周后与训练3个月后比较,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视听觉综合提示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联合暗示步行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冻结步态的改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PD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例。2组患者均给与常规的抗PD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DBS联合暗示步态训练12周。于干预前、后,应用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和步态时间距离参数变化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的BI评分、步长和步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BI评分、步长和步速高于同组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DBS联合暗示步态训练,可以增加PD患者的步幅,加快其步速,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对改善冻结步态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患者的功能性步行能力进行精确、详细的评估方法 功能性步行量表 (functionalambulationin ventory,FAI)由步态参数、辅助装置使用分值和步行移动能力分值 3部分组成。步态参数由 6个基本成份组成 :重心转移能力、步宽、步行节律、步高、步长和足接触。将参数排列成表A F分别记录两侧肢体得分 ,如果两侧分值相同表明两侧肢体活动对称。评估方式采用现场评估和录相评估。负重值越大 ,所得的参数值意义就越大。有 1 0例具有不同的步态模式、使用不同的辅助装置和有不同程度行走能力的SCI患者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8例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组)和6名健康对照受试者(对照组)参与本研究.要求受试者完成以下2种条件下的步行:一是让受试者以自己感觉最舒适的速度自由步行2 min,二是要求受试者注意聆听频率高于基线步频10%的节拍器的声音(即加载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且按此节律步行.采用三维运动分析仪记录受试者2种条件下的步态参数,使用额叶功能评定量表和Stroop-3测试评估患者的执行能力.结果 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明显提高了对照组的步频和步速,而帕金森病组步频明显提高,步长和步幅明显减小.在自由步行和加载节律性听觉刺激两种条件下,帕金森病组的步长、步幅和步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听觉刺激减小了对照组的步速变异,增大了帕金森病组的步幅变异.自由步行条件下,2组受试者步态变异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载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后,帕金森病组的步长、步幅和步速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执行能力测试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执行能力障碍,且Stroop-3的错误率与加载听觉注意刺激条件下的步长呈显著负相关(r=-0.724,P=0.037).结论 外加高于基线步频10%的听觉注意刺激并不会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反而增加了患者的认知负荷.从而加剧步态紊乱,这可能是由于其执行功能障碍所致.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 on the gait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PD). Methods Eight patients with PD and six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were studied.All subjects walked as usaal for 2 min and then Walked for 2 rain with rhythmic auditory attentional stimulation with a frequency 10% faster than their basic pace.The gait parameters in the two walking conditions were measured with three-dimension motion analysis equipment.In addition,executive fun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a 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 (FAB)scale and the Stroop-3 test. Results In both walking conditions,average stride length and velocit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D patients than among the controls.The metronome at the higher frequency increased the cadence and stride velocity significantly in the controls.but in the PD patients it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a dence but decreased stride length.With auditory stimulation,the variability of veloc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controls,but the variability in stride lengt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D patients.Even with the auditory stimulation,the variability in step length,stride length and velocity were still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D patients than among the controls.Executive dysfunction was clearly evident in the PD patients.Stroop-3 error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ep length in the condition involving auditory stimulation.Conclusion Auditory attentional stimulation at a higher frequency becomes a new cognitive load for PD patients,and it cannot improve their gait.This may be related to executive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可穿戴设备分析双脚运动参数,评估光线视觉提示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表现冻结步态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2.3±7.8)岁,HY评分为3级。患者穿戴便携式设备在引导光线开和关两种状态下直线行走,并记录步长、步频、步速、最大冻结指数(FImax)和平均FI(FIavr)等步态特征参数。结果:引导光线开时,有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步长、步频、步速、FImax和FIavr等特征参数较引导光线关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穿戴设备可用于评估冻结步态,光线视觉提示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的冻结事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在帕金森病等慢性病领域开拓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探讨冻结步态可能的运动学机制,量化冻结步态评估,完善冻结步态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PD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训练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监测2组步行参数(步频、步长、步速),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受损程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平衡功能,6min步行测试(6minwT)评价患者的步行运动功能。结果:训练组治疗后步长大于对照组(P<0.05),步频小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UPDRS II、UPDRS III、6minwT及BBS治疗后的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可改善PD患者的步态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先前的研究曾发现动作分析对于步态的改变是敏感的 ,并提示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患者经专门的指导能成功地改变时间及空间的步态变数 (即步速、步长 )并达到较正常的步行。现在 ,我们开展了资料分析来检验Tinetti步态评价 (tinettigaitassessment ,TGA)是否是能提供临床可行的替代动作分析的评价方法及其检查PD患者的步行能力的敏感性。资料与方法 选择社区成年居民 ,10例PD患者作为PD组 ,另 10例年龄和性别上相匹配的作为对照组 ,参与者无其它影响步行的神经、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当参与者走过室内 7 4m的地板 ,侧方…  相似文献   

14.
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除了认知能力下降,还会出现运动障碍,包括步态和平衡障碍,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单任务简单步行试验,双重任务步行试验和姿势平衡试验。运动表现的评估可以发现细微的MCI相关运动的缺陷,帮助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不同步行任务的敏感度不一样,双重任务条件下的步态评估可以提高MCI诊断的敏感性。静态平衡似乎也受到MCI的影响,但其重复性欠佳,临床价值仍需进一步考量。步态评估对MCI的早诊断和针对特定缺陷的干预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在矫正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及提高步行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60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指导下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 周后分别用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步行功能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可指导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系统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i00例伴有行走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康复治疗前后(3个月)均采用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系统评价患者步态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系统的评价指导下进行步行能力训练,对照组则不依据步态分析检查结果进行训练。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异常步态具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步态分析系统指导步行训练可有效地矫正或改善偏瘫步态。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步行时躯体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躯体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躯体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偏瘫患者39例,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对偏瘫步态躯体的运动学参数与其步行能力(步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与骨盆旋转运动之间的相关有显著性意义(r=-0.396.P<0.05);其步行能力与躯体侧方运动呈负相关,而与其躯体垂直运动呈正相关(r=-0.755,P<0.01;r=0.534,P<0.01),步行能力与Barthel指数正相关(r=0.47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躯体和骨盆运动障碍是影响步态恢复的重要因素,提示躯体的协调性训练和骨盆的控制性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机器人设备能够在精确控制的环境下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重复性的高强度较长时间的步态训练,其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有其明显的优势。目的:探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定系统在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2名男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参加Lokomat步态训练5.5个月,于训练前、训练后6,12周及训练5.5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ower Extremity Motor Scores,LEMS)、10m最快步速、6min步行耐力及Berg平衡量表测试。结果与结论:两名患者经过Lokomat自动步态训练,虽然LEMS分数无明显提高,但其10m最快步速、6min步行耐力、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这说明机器人自动步态训练能够有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分析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狭窄通道行走时的三维步态参数特征。 方法:选取36例H-Y分期1—3期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3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分别测量在正常通道和狭窄通道通行时的三维步态参数。对两种路径通行时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时空参数、运动学参数及力学参数进行分析。 结果: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正常通道和狭窄通道两种不同路径下通行时,运动学参数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时空参数中步长、步速、摆动相、单支撑相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正常通道相比,患者在通过狭窄通道时的步频变快(P<0.05),双支撑相延长(P<0.05),跨步时间变短(P<0.05)。力学参数表现为狭窄通道行走时的地面反作用力矢状轴第二峰值较正常行走增大(P<0.05),其它方向地面反作用力无显著差异。而健康人群各个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狭窄通道行走时步态时空学和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步行稳定性及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张路  袁望舒  刘颖  王含 《中国康复》2019,34(1):26-2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跌倒与非跌倒者平衡评估及步态分析结果差异,为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帕金森病患者32例,据其是否有跌倒史分为跌倒组15例和非跌倒组17例,比较2组平衡评估及步态分析各项参数结果差异。结果:同非跌倒组比较,跌倒组患者平均/最大轨迹误差更大、单足支撑时间更短、摆动相踝背屈角度更小(P0.05)。结论:帕金森病康复训练中应强调本体感觉、肌力、单侧下肢负重、步态方面的训练,以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