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洪琛  季峰 《浙江医学》2010,32(8):1220-122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指由胆系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在我国占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60%~70%,因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我院采用早期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 ography,ERCP)同时行乳头扩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 terotormy,EST)治疗老年人胆源性胰腺炎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急性胰腺炎(AP)的一种常见类型,占AP的50%以上及急性重症胰腺炎症的80%左右,临床分轻症ABP(MABP)和重症ABP(SABP),目前对ABP的治疗对策、手术指征与手术时机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 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 HLAP)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7例HLAP和61例AB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并发症、预后等。结果HLAP多见于中年男性患者,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偏高,常伴有脂肪肝、糖尿病。HLAP组ALT、AST、TBIL、DBIL、血Ca^2+、血尿淀粉酶及手术率低于ABP组;HLAP组TG、TC、GLU及复发率高于ABP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分型、三种评分(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胰腺BalthazarCT评分)、白细胞计数、并发症、住院天数及病死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ABP比较,HLAP患者具有自身的特征,容易漏诊及复发,治疗关键是降低血TG浓度。  相似文献   

4.
王世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923-4924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常见的凶险急腹症,尤其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SABP),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是由肝胆管结石阻塞胆总管与胰管共同通道远端时,胆汁反流,造成酶原异常激活后对周围组织和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炎症。现对1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AGP)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AGP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ild 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MAGP)4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10例梗阻者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 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ever 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SAGP)11例,其中有胆道梗阻6例,行急诊手术或ERCP EST ENBD;非梗阻型5例,先行非手术治疗,后期择期手术。结果43例MAGP非手术治疗有效,SAGP11例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临床死亡病例。结论对AGP的治疗应分型而治。对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宜早期急诊手术或ERCP EST ENBD;其他类型AGP宜早期非手术治疗,后期治疗胆石症,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胰酶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由各种胆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称之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消化系常见急症之一。在我国主要病因为胆石症。文献报道胆源性胰腺炎的比例大于60%~80%。  相似文献   

7.
90例早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是最多见的胰腺疾病,也是外科的急腹症之一,近些年发病率明显上升.而50%以上的胰腺炎系胆道疾病引起,包括胆囊和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普外科重症,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指因各种胆道疾症而诱发导致的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对于ABP的有效性各家报道不一致,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胆管减压清创治疗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可减少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我院2005—2009以来102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内镜下胰胆管减压并清创手术56例(54.9%),46例(45%)择期手术(胰腺炎控制后1—3周),住院时间3~110d,治疗费用从平均0.7—15万元。结论内镜下胰胆管减压并清创治疗胆源性胰腺炎(ABP)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是在减少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在减轻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的方面效果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杨柳  张金坤 《当代医学》2021,27(21):1-4
目的 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保肝、补液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72 h内行ERCP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观察ERCP术后有无严重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两组TBil、DBil、AKP、γ-GT水平均异常,但两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急性胆管炎3例,后改行急诊ERCP术.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Bil、DBil、AKP、γ-GT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发生术后胰腺炎1例,出现无痛性血淀粉酶升高2例,内科治疗后均好转,无后腹膜穿孔、死亡病例.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胆管梗阻、胆管炎,ERCP能迅速降低胆管压力、缓解疼痛,有利于胰腺炎恢复并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古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喜平  石焱 《广东医学》2006,27(2):290-29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中医学中虽无急性胰腺炎这一病名,但对脾心痛、膈痛、肝胃不和、胃脘痛、结胸、厥心痛等病症的描述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对胰腺炎的症状、体征亦有详尽的描述,并提出了明确的治疗原则。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属“胁痛”范畴,《伤寒论》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从心下至少腹,硬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最佳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总结ABP的诊治方式和治疗效果.结果总病例41例,轻症非梗阻型25例,早期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中22例伴慢性胆囊炎病史患者缓解4周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愈,3例因影像检查无明显阳性,胰腺炎治愈后出院,随访无复发;轻症梗阻型5例在非手术治疗缓解4周后行ERCP+EST术;重症非梗阻型2例因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入院24h行急诊手术;重症梗阻型9例,其中7例胆总管直径〉1.0cm者,入院12~24h内急诊行开腹胆道探查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另2例非手术治疗无效于48h内急诊内镜治疗.41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轻型非梗阻型ABP早期非手术治疗多可获得缓解,故早期应尽量保守治疗;轻型梗阻型早期可试行非手术治疗,而重症梗阻型应尽早行手术或内镜解除胆道梗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对预防治疗性ERCP并发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ERCP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于内镜治疗后行鼻胆管引流,对照组50例内镜治疗后未行鼻胆管引流。结果:观察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能够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胆胰疾病的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或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明确的胆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恶性胆道梗阻、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重症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患59例,进行乳头括约肌切开、网篮取石、鼻胆管引流、胆道塑料内支架引流等治疗。结果:成功59例(100%),痊愈50例(84.7%),好转8例(13.6%),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内镜治疗胆胰疾病效果好、并发症少、痛苦小、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1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盛梅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183-1184,1187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内镜(ERCP)治疗的11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以及同期经内科保守治疗的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ERCP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保守治疗组和内镜介入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费用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于24h内行ENBD或EST,对于轻症患者及无明显胆管梗阻者可先保守治疗后再行择期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对12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共有1235例取石成功,成功率97.8%,做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后1次取石成功982例,2次取石成功129例,3次及以上取石成功124例.术后放置鼻胆引流管1130例,占89.5%.有56例患者取石困难行置入胆道塑料内支架,其中42例经1~3次更换内支架后取尽.共28例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29例,发生率2.3%,其中切口出血8例,急性胰腺炎17例(其中重症5例),穿孔4例.无患者死亡.提示绝大部分胆总管结石可通过内镜治疗取尽,但对肝内胆管结石及难取性胆总管结石是治疗难点,同时其远期疗效、并发症情况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特别是在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于2002年4月至2008年1月急诊内镜治疗6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结果.结果 6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包括28例重症胰腺炎)经ERCP、EST治疗后60例治愈(包括23例重症患者),3例因胰腺脓肿(包括1例重症患者)接受开腹手术,2例重症胰腺炎治疗未成功转外科手术,2例重症胰腺炎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急诊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胰腺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的优点,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诊内镜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或临床怀疑为胆源性胰腺炎患者 184例 ,其中行急诊内镜治疗 86例 ,行保守或外科手术治疗 98例。内镜组多在发病后 12h~ 3d常规急诊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P)、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和 (或 )网篮取石术。结果 内镜操作总成功率为 94 .18% ,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其中 4 3例同时行EST及取石术 ,33例因Oddi括约肌狭窄而行EST ,所有患者均放置鼻胆管引流。内镜组中 39例术前怀疑为胆源性胰腺炎 ,均由内镜证实 ,其中 2 5例为胆管小结石或胆泥嵌顿于壶腹部。与对照组相比 ,内镜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炎相关局部和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但两组间血胰淀粉酶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急诊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操作时间短、快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的优点 ,可使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临床怀疑为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 ,以阻止病情进一步向重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24-26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内镜治疗组51例和保守治疗组45例。内镜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予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P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保守治疗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在腹部疼痛好转时间、血淀粉酶、肝功能及CRP(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所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行治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莉芬  沈春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54-155,157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照影(ERC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符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内镜组(行内镜治疗)38例和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2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内镜组治疗成功36例,成功率为94.7%,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血淀粉酶恢复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内镜治疗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未有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是微创、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手段,可降低病死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EST)在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6例胆胰疾病患者行ERCP 68例次,其中 2例行2例次. 44例胆道梗阻患者同时行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分析ERCP的诊疗效果,并与MRCP诊断胆管结石符合率相比较.结果: 66例行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31例(41.7%),胆管狭窄 18例(27.3%),乳头炎性狭窄11例(16.7%),壶腹癌2例(3.0%),慢性胰腺炎2例(3.0%),乳头旁憩室综合征1例(1.5%),单纯胰管显影1例(1.5%).ERCP与MRCP 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符合率为81.8%.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5.9%),其中轻型胰腺炎1例,高淀粉酶血症1例, 2例 EST术后出血,均经临床治疗痊愈.结论: ERCP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特点,在胆胰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