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治疗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肝癌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采取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如非药物疼痛干预、早期进食、早期活动、中医穴位封闭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可促进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肝癌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各项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用早期功能锻炼、早期拔胃管进食、电刺激双侧足三里穴位和内庭穴位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联合系统疼痛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营养支持联合系统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4、12、24、48 h的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第3天疼痛缓解率升高,平均夜间睡眠时间延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缩短(P<0.05);术后第4天肝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临床肝癌手术患者通过早期营养支持联合系统的疼痛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术后疼痛,而且有助于患者夜间睡眠时间的延长,同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对其恶心呕吐的改善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40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内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Ⅱ~Ⅳ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疼痛拒按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提高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联合大黄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7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的理念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并经鼻空肠营养管鼻饲大黄,至肠鸣音恢复。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联合大黄肠内营养更好地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加快患者康复,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双侧足三里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双侧足三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为(85.25±3.21)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94.90±12.49)h,排便时间为(105.95±12.76)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875,5.809,8.161;P<0.01).结论 艾灸联合穴位按摩足三里有助于促进老年食管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陆金英 《护理与康复》2011,10(4):336-337
目的 观察穴位按揉联合温水足浴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 80 例大肠癌术后患者按手术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穴位按揉联合温水足浴.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  相似文献   

9.
卢娜  顾春芳 《妇幼护理》2023,3(5):1077-1079
目的 探讨与评价中医护理联合品管圈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的 96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9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8 例。 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护理常规。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护理常规基础上,并予中医护理联合品管圈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产妇术后肠鸣 音恢复时间、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泌乳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 短(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泌乳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中医护理联合品管圈干预能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及乳汁 早期分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首次排便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需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觉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首次大便通畅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自觉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且首次大便通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有24例术后96h仍未排便,给予通便药物或灌肠干预,而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需灌肠干预。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缩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13.
护士长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相关性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病房护士长的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12 5名护士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用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护士长的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呈负相关。结论 :病房管理者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才能相应地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尿失禁(UI)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18例UI女性患者进行研究。由患者自行填写ICIQ-SF问卷表,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分别计算ICIQ-SF诊断不同类型U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似然比LR值。结果:根据ICIQ-SF问卷,46/118例(39%)患者表现为压力性UI,18/118例(15%)为急迫性UI,54/118例(46%)为混合性UI。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的敏感性分别为58%,52%和75%;特异性分别为74%,95%和63%。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61%,72%,38%;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72%,88%,89%。结论: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U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分析对地中海贫血(Thal)诊断能力。方法:用HLC-723G7自动血红蛋白分析仪对以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醋纤薄膜电泳等确定的115例Thal患者进行血红蛋白分析,结合分子诊断评估诊断价值。结果:以HbA2≥5.5%作为血红蛋白分析对β-Thal的诊断标准,则与DNA分析的符合率为81.5%;以HbA2≤2.5%为仪器对α-Thal的诊断标准,则与DNA分析的符合率为92.5%。结论:血红蛋白分析可提供α、βThal的诊断信息,若能结合更多的临床和DNA分析数据,可作为α、β地中海贫血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达标率的方法。方法根据病房单元的布局,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的15张病床分为试验组(1~7床)和对照组(8~13床和15床),将综合ICU的39名护士随机分入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20)。两组病床均用量角器标示床头抬高角度,试验组病床安装自制床头抬高报警器,对照组常规管理。每天检查床头抬高角度5次(08:00、12:00、14:00、18:00、01:00),比较两组护士床头抬高的达标率。结果试验组护士对床头抬高30°~45°的达标率为100%,对照组为46.8%;且试验组在各个时间点对床头抬高30°~45°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使用床头安装床头抬高报警器能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outline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arthritis of the base of the thumb. The usual presentation and diagnosis will be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current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ptions.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are determined by the stage of the arthritis as well as the demands of the patient. The current standard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will be reviewed along with their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8.
19.
20.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sonography for measuring the volume of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of the liver. METHODS: The volume of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of the liver was measured with sonography in 101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between December 1998 and January 2000 for hepatic, biliary, or pancreatic disease or who were donors for a living related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CT. RESULTS: The mean calculated volume of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of the liver +/- standard deviation was 261 +/- 118 cm(3) by sonography compared with 274 +/- 123 cm(3) by 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ults of both imaging modalities was linear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 = 0.93; p < 0.0001). CONCLUSIONS: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sonography has an acceptable level of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for routine measurement of the volume of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of the li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