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病人抑郁发生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19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261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一般状况调查问卷评估抑郁发生情况,同时检测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MHD病人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MHD病人的家庭收入、病程、并发症、社会支持等一般资料对SDS评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MHD病人中抑郁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高于非抑郁组(P < 0.05~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MHD病人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PTH水平与抑郁SDS评分呈正相关(P < 0.05~P < 0.01);家庭收入低、病程长、有并发症、缺乏社会支持的MHD病人更容易发生抑郁(P < 0.05~P < 0.01)。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收入、社会支持、血磷水平、PTH水平是MHD病人发生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临床应重视MHD病人发生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早给予干预,减少抑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贝克认知疗法对改善冠心病病人负性情绪的效果。 方法 选择冠心病病人5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支持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贝克认知疗法心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结果 干预前2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临界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对冠心病病人实施贝克认知疗法心理护理,能纠正病人错误认知,减轻病人焦虑、抑郁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是促进冠心病病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护理举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房颤病人的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房颤病人116例,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病人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于病人出院前1 d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相比,房颤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均较高(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持续性房颤及是否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是房颤病人焦虑、抑郁的共同影响因素(P < 0.05~P < 0.01);合并有高血压、文化程度、是否接受相关知识宣教是其焦虑情绪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疾病不确定感是其抑郁情绪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和P < 0.01)。焦虑评分模型中,5个自变量累计解释焦虑评分变异的56.2%(R2=0.562,调整R2=0.518);抑郁评分模型中,4个自变量累计解释抑郁评分变异的47.8%(R2=0.478,调整R2=0.453)。结论房颤病人射频消融术前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其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均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一方面应加强病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减轻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另一方面应对持续性房颤及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病人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理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PCI手术治疗的男性冠心病病人8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是否患有焦虑或抑郁进行分组,分析影响病人心理状态的因素。结果826例男性冠心病病人中,术后发生焦虑、抑郁病人分别为551例(66.71%)、523例(63.32%)。有焦虑组和无焦虑组病人的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社会人际关系、并发症、医疗费用来源及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有抑郁组和无抑郁组病人的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社会人际关系、并发症、医疗费用来源及病程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人际关系(较差)、并发症(有)、医疗费用来源(自费)、病程(>2年)是病人PCI术后并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男性冠心病病人在PCI术后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社会人际关系、并发症、医疗费用来源、病程是病人PCI术后并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偏头痛病人认知能力改变及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选取偏头痛病人151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分为认知下降组和正常认知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视觉模拟量表(VAS)、头痛影响试验6(HIT-6)、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病人临床病情及精神状态进行评价比较。结果151例偏头痛病人,有38例(25.2%)出现认知能力下降。认知下降组头痛强度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大(P < 0.05)。认知下降组和正常认知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r=0.236,0.281,P < 0.05)。结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偏头痛病人,头痛的严重程度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大,偏头痛的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焦虑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的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造口门诊及胃肠外科结直肠癌肠造口病人290例。对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基线资料,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焦虑抑郁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根据各个量表的得分情况,评估病人的病耻感水平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结直肠癌肠造口病人病耻感总分(68.16 ±13.51)分,位于中度水平,43.1%的病人病耻感处于重度区间。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自理程度、造口接受程度、是否有造口并发症、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是影响病耻感的因素(P < 0.05~P < 0.01)。肠造口病人社会支持与病耻感呈负相关,而焦虑抑郁水平与病耻感呈正相关(P < 0.01)。结论影响结直肠癌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的主要因素有造口自理程度、接受度、是否有并发症,以及社会支持和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2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的PSQI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P < 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清醒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能缓解其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82例乳腺癌病人分别在其术前、第4周期化疗、第8周期化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术前比较,乳腺癌病人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在第4周期化疗明显升高(P < 0.01),第8周期化疗恢复到术前。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各维度得分中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失眠、疲劳、食欲丧失、恶心与呕吐、便秘、经济困难、整体健康状况11个维度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躯体功能、疼痛、气促、腹泻4个维度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整体健康状况差低是术前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出现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症状是第4周期化疗时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认知功能评分低和出现恶心与呕吐是第8周期化疗焦虑的危险因素(P < 0.05)。在职、未婚姻、文化程度低与失眠是术前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1);便秘、疲劳、认知功能低与经济困难是第4周期化疗时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经济困难与整体健康状况差是第8周期化疗时抑郁的危险因素(P < 0.05和P < 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乳腺癌病人各阶段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第4周期化疗,采取针对性方法处理化疗出现的不良症状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焦虑状态与社会支持度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MHD患者及其相应主要家庭照顾者85组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MHD患者焦虑状态,根据SAS标准分是否≥50将MHD患者分为焦虑组36例与非焦虑组46例,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定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社会支持度,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对应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状态,统计分析MHD患者焦虑与其社会支持度以及对应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结果 MHD患者SAS得分(45.71±8.09)分,焦虑发生率为43.9%;对应主要家庭照顾者SAS得分为(43.67±7.71)分,焦虑发生率为39.5%;SDS得分为(41.17±6.68)分,抑郁发生率为14.6%,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得分(均P<0.001).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患者在SSRS(包括社会总支持分及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得分和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MHD患者焦虑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得分高于正常人群,社会支持度低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存在焦虑/抑郁的MHD患者焦虑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市62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男教师在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抑郁总分得分均低于女教师(P<0.05);各年龄组教师在生活质量各维度、社会支持各维度、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等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自评健康的教师在生活质量各领域、支持利用度得分高于自评非健康的教师,焦虑量表得分则低于自评非健康的教师(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中小学教师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满意度、经济满意度、自评健康状况、婚姻满意度、娱乐时间长短、住房满意度和与同事关系等(P<0.05).结论 中小学教师生活质量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社会支持、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现状,探讨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PCI术冠心病病人中抽取93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社会支持量表(SSRS)、希望量表(HHI)、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遵医行为等,分析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量表得分(41.15±6.48)分、希望水平得分(35.75±5.84)分、焦虑得分为(45.25±5.64)分、抑郁得分为(48.35±6.12)分、遵医行为得分为(4.38±0.87)分。单因素分析发现冠心病病人PCI术后不同家庭月收入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P < 0.01),与希望水平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遵医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 < 0.05~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的有希望水平、焦虑、抑郁、遵医行为(P < 0.05~P < 0.01)。结论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希望水平、遵医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也有发生,希望水平、焦虑、抑郁、遵医行为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营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心力衰竭病人综合自护能力评估量表和MNA-HF微型营养评价工具,对19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病人MNA-HF微型营养得分为(17.25±4.36)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理护理能力、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社会支持得分与MNA-HF微型营养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 < 0.01),疲乏与MNA-HF微型营养总分呈负相关关系(P < 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病程、自护能力、生命质量是慢性心力衰竭病人MNA-HF微型营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可解释营养评价46.9%的变异量。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营养状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且与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病程、自护能力、生命质量有关。该领域在今后的护理研究中,可通过加强对低收入、报销比例低的病人的关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护能力和生命质量来提高其营养状态,从而减少病人临床不良结局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例不孕症患者以及20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进行调查,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孕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居住于农村的患者、生育观念强、不与任何人诉说病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情况.家庭关怀、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自尊与焦虑和抑郁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焦虑和抑郁呈正相关(P<0.05).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健康女性,居住地、疾病暴露情况、生育观念、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是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分别作为内外两种调节方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生存质量量表等工具对全国不同地区6家三甲医院的283名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人口统计学变量不能预测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情绪障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在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的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90例偏头痛患者(观察组)和9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①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偏头痛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与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