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手足口病病原构成观察,了解肠道病毒EV71疫苗接种后免疫保护情况;为肠道病毒EV71疫苗接种推广提供临床客观依据。  方法  采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到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就诊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通用型PCR检测。按照是否接种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EV71及非EV71型病原构成比;同时把是否EV71感染作为因变量,是否接种疫苗,性别和年龄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感染肠道病毒EV71构成比分别为0.6%、15%,2组之间存在差异(χ2 = 27.088,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是否接种疫苗为影响因素,接种疫苗为保护因素,接种疫苗者对EV71保护率达96.8%。  结论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手足口病患儿中接种肠道病毒EV71灭活疫苗者感染肠道病毒EV71的构成比低于未接种者,推广疫苗接种对人群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012-2016年南宁市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分布与变迁,为重症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2-2016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发病年份、年龄、性别和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采用RT-PCT法进行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检测。 结果 2012-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共报道手足口病52 861例,其中重症病例870例,重症发病率为1.65%,重症手足口病每年有4~7月份和8~10月份2个流行高峰。发病最多的患儿为1~2岁组,占总病例数的45.40%,其次为2~3岁组,占21.15%,5岁以下患儿占97.59%,男女性别比例为2.25:1;发病人群中散居儿童占88.15%,幼托儿童占10.47%,西乡塘区和江南区发病最多分别占21.98%和16.23%。870例病例中检出肠道病毒(EV71型、CoxA16型及其他肠道病)704例,检出率为80.92%。EV71型、Cox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分别为40.34%、6.39%和53.27%。14例死亡病例中,EV71型检出率为85.71%,其他肠道病检出率为7.14%。2012年和2014年以EV71型流行为主,其他年份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岁以下儿童为易感人群,高危人群为散居、幼托儿童,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肠道病毒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EV71型感染与重症病例死亡相关,EV71型与其他肠道病毒每隔1或2年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昌黎县2012-2015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昌黎县2012-2015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昌黎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42例,重症7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93/10万。重症病例病原学检测全部为EV 71型,发病以3岁以下散居婴幼儿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集中在5~7月。病原学检测结果 EV 71型所占比例为36.88%,Cox A16型所占比例为22.17%,其它肠道病毒所占比例为40.98%。结论昌黎县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和季节差异,病原体主要为EV 71型和其它肠道病毒,农村儿童发病高于城镇。应多渠道开展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预防知识知晓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20-2021年芜湖市某三甲医院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 为本市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200例手足口病样本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原学检测。  结果  200例手足口病病例中, 男女性别比为1.9:1;3岁以下散居患儿占比最高(81.0%), 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2020-2021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 其例数和占比分别为96例(48.0%)和90例(45.0%), 呈现共同流行态势。从标本检出率方面看, 咽拭子检出率最高(38.5%), 疱疹液检出率最低(29.0%), 但不同标本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儿中, 133例为普通型(66.5%), 67例重症型(33.5%)。与普通组比较, 重症患儿体温>39℃、心律失常、急躁、肢体抖动、颈项强直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均P < 0.05)。  结论  手足口病在不同人群、时间、地区上的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CoxA16和EV71型肠道病毒型已成为本辖区手足口病的优势病毒型别。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同时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 提高医师对病例表现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2-2018年西宁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2012-2018年西宁地区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 A16)和非EV 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其他EV)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标本2855份,检出核酸阳性标本2176份,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6.22%,其中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8.68%、25.09%和46.23%,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要型别。发病人群集中在1~5岁组,构成比为91.04%(1981/2176);男性病例阳性率稍高于女性(χ^2=8.647,P=0.004);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6~7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西宁地区各年手足口病病原谱有所不同,近几年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应加强对EV 71和Cox A16以外其他肠道病毒的监测,为更好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东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5):653-654
目的分析枣庄市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适宜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0-2012年枣庄市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538例,死亡0例;2010-2012年分别报告612、341、585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22.4/10万、84.2/10万、117/10万;2010年至2012年60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2010年报告重症2例,2011年58例,2012年无重症病例。2010年和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分别为26例、36例、3例,2010至201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分别为10例、1例13例。结论 2010-2012年枣庄市区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下降态势,病原学由EV71转化为Cox A16,疫情具有地区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08-2012年共报告15 6895例手足口病病例,重症117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8.34/10万。其中2008年报告6 230例,发病率为57.02/10万;2009年报告14 149例,发病率为128.53/10万;2010年报告35 373例,发病率为319.14/10万;2011年报告46 141例,发病率为363.29/10万;2012年报告55 002例,发病率为431.34/10万。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4~6月,另一个在9~10月。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5.07%(149 160/156 895),其中3岁及以下儿童病例占发病总数的81.74%(128 247/156 895)。死亡病例均为9~32月龄儿童。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11 826例,其中普通病例11 729例、重症病例97例。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病原构成存在差异,重症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 71)构成比为74.23%(72/97),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构成比为11.34%(11/97);普通病例中EV 71构成比为26.29%(3 084/11 729),Cox A16构成比为34.74%(4 074/11 729)。2008-2012年共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47起,托幼机构45起,占95.74%;聚集性病例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共报告30起,占63.83%(30/47)。结论 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EV 71和Cox A16为主要病原,重症病例主要由EV 71引起。聚集性病例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其EV71疫苗接种情况,探索重症发生和接种EV71疫苗的预防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儿童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确诊的131例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选取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做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对结果为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并且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其EV71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的131例阳性病例中包括116例轻症和15例重症,其中80例接受电话咨询其EV71疫苗接种情况的患儿中,17例接种疫苗,63例未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患儿皆为轻症患者,未接种疫苗的患儿中有6例为重症患者。2020至2022年,每年4~9月为EV71阳性手足口病检出率高峰期(χ2=125.705,P=0.000),小于1岁及大于5岁患儿阳性检出率高于1~5岁年龄段患儿(χ2=8.765,P=0.033),男女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1.221,P=0.269)。结论 接种EV71疫苗对减少重症病例出现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目前云南昆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唐山市手足口病病原体分布特征、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比对不同类型临床标本检出率,为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唐山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肛拭子及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 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Pan-enterovirus,PE)核酸检测及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 286例被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859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66.80%(859/1 286)。病原体构成以EV 71病毒感染率最高,占37.37%。肛拭子标本检出率明显高于咽拭子标本检出率,低龄、北部地区和EV 71均为手足口病并发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感染EV 71引发重症是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6.3倍和2.9倍。结论 2009-2011年引起唐山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V 71,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对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流行病学调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13年泰安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分析。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505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的标本,再分别使用Cox A 16和EV71型的特异引物进行分类检测。结果标本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95.05%(408/505),Cox A 16阳性率为31.09%(157/505),EV71阳性率为27.92%(141/50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36.24%(183/505),Cox A 16的阳性率高于EV71。发病年龄多为1-6岁,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2013年度泰安市的手足口病疫情以EV71和Cox A 16并发为主,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09—2016年上海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哨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闵行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探讨手足口病在本地区的病原学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检的手足口病病例咽拭、粪便、肛拭标本,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cho viruses,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 16,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VA10),并分析病原体分布特征。结果  共收集到手足口病病例3 744例,病原学检测发现3 176例肠道病毒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高达84.83%。其中EV71和CVA16分别占64.45%和15.77%,其次是CVA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9.23%和8.78%,CVA10检出率仅0.76%,主要病原体为EV71病毒。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优势毒株呈现动态变化;2009年以EV71和CVA16共同流行为主;2010—2011年以EV71流行为主;2012年呈现EV71和CVA16共同流行趋势,以EV71为主;2013年以EV71和其他EV共同流行为主;2014年之后CVA6逐渐增多,至2015和2016年主要以CVA6流行为主;特别是2016年,CVA6所占比例范围高达40.55%。CVA10呈零星散发趋势,占比极低。病例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68∶1),主要发病年龄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病例集中在1~3岁低幼年龄组,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其次是9~11月。结论  手足口病主要发病季节呈现夏季和秋冬季的双峰流行模式;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优势毒株呈现动态变化,其流行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HFMD)重症病例的病原学类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深圳市各医院送检的22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粪便样本,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肠道病毒通用型(EN)。结果 2011-2012年深圳市共发现220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其中,2012年HFMD重症患者数量为2011年的32.53%。220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中,EV71型占80.45%,CA16型占5.00%,其他肠道病毒则占13.19%。2011年5、6月为深圳市手足口病重症的高发月份,而2012年5月和7月为高发月份。1岁组重症病例最多有82人,占重症病例总数的37.27%。重症病例人群男性多于女性(1.62∶1)。结论 EV71是引起深圳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最主要原因,其他肠道病毒比CA16更容易引起手足口病重症。  相似文献   

13.
罗小华  孙颖颖  周焰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68-1371,1378
目的分析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中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7389例,年平均发病率434.3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重症病例2例,重症率为0.03%;发病呈现双峰特点,主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9~10月;全区各街道均有发病,黄埔街报告病例数最多,共1327例,穗东街发病率最高,为740.41/10万;4年报告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7021例,占95.02%,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15:1,发病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检测251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70.92%,其中CoxA16阳性率25.90%、EV71阳性率24.3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9.92%;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99起,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占88.44%,对73起疫情采样,60起肠道病毒阳性,其中EV71阳性率32.88%,CoxAl6阳性率28.77%,CoxA16和EV71同时检出阳性率8.22%。结论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处于高发状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和人群特征,幼儿园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场所;CoxA16和EV71肠道病毒是引起黄埔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在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病原监测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朱碧柳  冼国佳  钟伟强  麦炜  程丽涓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2):1527-1528,1541
目的 了解肇庆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肇庆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肇庆市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10 112例,报告发病率为263.70/10万,死亡病例8例,病死率为0.21/10万;2011年报告手足口病15 030例,报告发病率为383.61/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手足口病以4-7月发病较多,城区或城乡结合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区域.手足口病发病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1~3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2010年以EV71为主要流行毒株,2011年EV71、其他肠道病毒和CoxA16相继成为优势毒株.2010年重症病例比例与EV71构成比成正相关关系(r=0.573,P<0.01).结论 肇庆市手足口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及年龄的差异,重症病例发生与EV71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检测,研究保定市手足口病病原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RT-PCR法对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保定市手足口病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kivirus A16,Co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other enteroviruses,EV)。发病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分布,以5-8月为高峰。样品采集时间以3 d内为好,病毒检出率高。结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以EV7 1病毒、Co A16病毒为主,手足口病防控应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在5-8月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2010--2012年五华县哨点监测医院诊治的普通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总肠道病毒(Ev)、EV71和CoxA16核酸。结果共采集152例病例粪便标本,EV阳性115例,阳性率75.66%,不同年份E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3.03%、18.42%和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流行优势株为EV71,2011—2012年流行优势株为其他肠道病毒,不同性别、不同年龄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三种型别的肠道病毒全年交替变更流行。结论五华县手足口病流行优势株发生动态改变。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研究,掌握毒株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11-2013年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变化趋势。方法采集4064例在我院就诊的HFMD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并提取核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结果3年间6岁以上患儿占96.0%;发病以5~7月份为主,占73.5%。2011-2013年HFMD 患者 EV71、CA16和未分型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依次为42.6%、35.3%、18.5%,16.1%、22.6%、11.5%,41.3%、42.1%、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3.3,P<0.05)。2013年EV71、CA16检出率明显低于2011、2012年,未分型病毒检出率明显增高(P均<0.017)。613例重症HFMD患儿中,EV71感染占59.2%、CA16感染占11.1%,未分型病毒感染占29.7%,且均以肺炎合并脑干脑炎为主。结论2011-2013年HFMD病原谱发生了变化,未分型肠道病毒增多,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