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静思  赵锦  王雪鹰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6):3194-3200
背景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危害大,应加强对糖尿病足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认识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锦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75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根据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标准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根据截肢与否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糖尿病足及糖尿病足截肢的影响因素。结果 重型组患者吸烟率高于轻型组,糖尿病病程长于轻型组,体质指数(BMI)、空腹C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轻型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及小截肢率高于轻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OR=0.754,95%CI(0.650,0.874)〕、PLT〔OR=1.006,95%CI(1.000,1.011)〕、Hcy〔OR=1.702,95%CI(1.376,2.106)〕与重症糖尿病足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截肢组吸烟率高于非截肢组,BMI、Alb、Hb水平低于非截肢组,WBC、PLT、脑梗死患病率高于非截肢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0.833,95%CI(0.723,0.960)〕、Alb〔OR=0.921,95%CI(0.872,0.974)〕与糖尿病足截肢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PLT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生重症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血清Alb为重症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BMI及血清Alb为糖尿病足截肢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经桡动脉途径(TRA)和股动脉途径(TFA)对肺鳞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介入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122例肺鳞癌患者,采取经左侧桡动脉入路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58例(行BAI患者47例,行BAE患者5例,行BACE患者6例),经股动脉入路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64例(行BAI患者51例,行BAE患者10例,行BACE患者3例)。  结果  2种入路均成功实施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经左侧桡动脉入路手术时间少于经股动脉入路。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TRA)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快速和可行的,为肺部肿瘤介入提供更多可选择的介入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孕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D)变化与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115例患者,检测患者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D指标,根据患者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69例)和非妊娠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IVF助孕前/后PT、APTT、FIB、TT及DD的变化有无差异。  结果  妊娠组IVF助孕后的FIB及DD均值明显高于IVF助孕前[(3.502±0.773)、1.718±1.107)] vs [(2.875±0.625)、(0.706±3.101)],而TT明显低于IVF助孕前(3.502±0.773)vs(2.875±0.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非妊娠组IVF助孕后的DD明显高于IVF助孕前(2.058±1.507)vs(0.294±0.244),而TT明显低于IVF助孕前(16.094±0.862)vs(16.830±1.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IVF助孕前/后的凝血四项及DD的指标相比,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针对不孕女性IVF-ET助孕前后PT、APTT、FIB、TT及DD等凝血指标的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提高不孕女性IVF-ET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 DFU)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 CONUT)评分对DFU患者截肢风险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357例DFU患者,根据CONUT评分分为3组,0~1分为正常营养状态组(n=100)、2~4分为轻度营养不良组(n=164)、≥5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组(n=93)。按是否截肢分为截肢组(n=110)与非截肢组(n=247)。比较不同CONUT评分患者的临床特征、截肢率、住院天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DFU患者的总截肢率30.6%。在所有截肢中,大截肢(踝及踝以上截肢)占 1.8%,小截肢占98.2%。轻度营养不良组和中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的截肢率是正常营养状态截肢率的1.5倍和3.0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营养不良(CONUT评分5~12分)、白细胞计数、Wagner分级及踝肱指数是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ONUT评分与DFU患者的截肢密切相关,早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降低截肢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P-450 4F2(CYP4F2)基因多态性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心脏外科接受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服用华法林的患者350例,华法林剂量术后初始阶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的患者称为达标组,INR<2的患者称为非达标组。留取血样标本检测每位患者的CYP4F2基因型,分析CYP4F2基因多态性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华法林初始剂量(心脏机械瓣膜术后5~10 d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均每日剂量)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发现在所有患者人群中,不同CYP4F2基因型患者间华法林的初始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INR达标组的患者中,CYP4F2 TT基因型患者的华法林初始剂量高于CYP4F2 CC基因型患者〔(3.37±0.68) mg vs.(2.94±0.74) mg,P<0.05〕;同基因型患者,INR未达标组CYP4F2 CC〔(4.02±0.58) mg vs.(2.94±0.74) mg〕和CYP4F2 CT基因型〔(4.15±0.88) mg vs.(3.18±0.82) mg〕患者华法林的初始剂量大于INR达标组患者(P<0.05)。纳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CYP4F2和维生素K过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基因多态性以及INR达标与否等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华法林初始剂量(mg)=?8.634+0.352×BMI(kg/m2)+1.102×CYP4F2基因型(CC或CT取值1,TT取值2)+2.147×VKORC1(AA或AG取值1,GG取值2)+1.325×INR(达标取值0,不达标取值1),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 R2=0.431(P<0.05)。  结论  CYP4F2基因多态性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华法林初始剂量有影响,同时该作用也受机体特征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脏移植患者术后血糖变异性与在重症监护室(ICU)发生谵妄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肝脏移植术后入住ICU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ICU内谵妄将患者分为两组,采集患者指尖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组间血糖变异性〔以血糖不稳定指数(GLI)作为血糖变异性的参数〕的比较,并运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血糖变异水平和谵妄发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结果  研究共纳入242例患者,其中ICU内谵妄发生率为14.9%(36/2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糖变异性是肝移植患者术后ICU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5),结果提示谵妄在血糖变异性较高的患者中更为常见(GLI第四分位组 vs. 第一分位组,比值比5.283, 95%可信区间:1.092~25.550, P=0.038),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发现血糖变异性水平和ICU谵妄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随着血糖变异性水平增加,患者ICU内谵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P<0.001)。  结论  血糖变异性增加是肝移植术后患者ICU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发生下肢截肢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于2009年5月到2014年12月因发生糖尿病足部并发症的214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截肢组66例,非截肢组148例,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做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下肢截肢的发生率高达30.84%。单因素分析显示截肢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 C反应蛋白(CRP)、体质指数(BMI)、病程、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均高于未截肢组(P<0.05);截肢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以及血清白蛋白(Alb)等均低于未截肢组(P<0.05);截肢组和未截肢组患者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是否有糖尿病足史、下肢截肢史、周围神经病变( DPN)、周围血管病变( PAD)、糖尿病肾病( DN)以及患者的Wagnar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糖尿病足史、 DPN、 PAD、 CRP、糖尿病病程、 Wagnar分级是发生下肢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抗血小板药物、 Hb、 TC是发生下肢截肢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足部并发症的患者下肢截肢的患病率很高,而预防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重点在于糖尿病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早期筛查,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以及对有足溃疡患者加强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以减少糖尿病足下肢截肢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 目前接受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预后较差。利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的营养不良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GNRI评估的基线营养不良对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血管腔内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并接受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访2年。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即GNRI将95例患者分为三组:营养正常组(43例)、轻度营养不良组(31例)、中-重度营养不良组(21例)。收集患者的基线GNRI和其他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体质指数(BMI)、合并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分级、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蛋白、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临床结局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大截肢。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 95例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营养不良52例(54.7%)。三组患者BMI、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血红蛋白、TG、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内16例患者死亡,其中10例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5例患者接受了大截肢手术治疗。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营养正常组、轻度营养不良组、中-重度营养不良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92.1%、75.6%、50.1%;三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10.812,P=0.00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NRI≤98是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3.937,95%CI(1.070,13.942),P=0.037〕。 结论 营养正常(GNRI>98)患者2年生存率高于营养不良(GNRI≤98)患者;基于GNRI评估的营养不良可能是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和调节此类患者营养状态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和分析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至2009年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包括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及下肢血管检查和周围神经检查;对足溃疡进行分类、分级,进行下肢病变特点的分析及足溃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糖尿病足患者共258例,缺血性溃疡179例(69.38%),其中单纯性缺血性足部溃疡患者92例(35.66%),合并神经性溃疡的混合性溃疡患者87例(33.72%);单纯神经性溃疡79例(30.62%)。足部缺血性溃疡患者足病中位病程〔6(1,95)个月〕明显长于神经性溃疡患者〔3(1,63)个月〕(P〈0.01),混合性溃疡患者足病中位病程〔13(1,106)个月〕长于单纯神经性溃疡患者及缺血性溃疡患者(P均〈0.01)。缺血性足病组及混合性足病组溃疡深度明显较深。缺血性足病患者截肢(趾)率明显高于神经性溃疡足病患者(31.84%vs13.9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足部溃疡程度W agner分级的较显著因素为左足踝肱指数(AB I)、右足AB I及经济收入。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缺血性溃疡及混合性溃疡多见,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缺血性溃疡溃疡深,愈合慢,截肢(趾)率高,预后差。足部神经病变与缺血病变相互影响加重足病病情。AB I检查是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简单实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我院近5年针对下肢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合并糖尿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及治疗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1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下肢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合并糖尿病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年目标动脉通畅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年再干预率及术后1年截肢率。  结果  共纳入89名下肢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5例(95.51%)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其中7例手术失败,手术成功率91.76%(78/85)。3例接受人工血管股-腘动脉搭桥术,1例接受人工血管髂-股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率100%(4/4)。78例行介入手术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术后1年内2例病例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97.44%(76/78)。术后1年内再干预率为19.23%(15/78),1年目标血管通畅率(不包括死亡)为85.53%(65/76),1年截肢率为3.85%(3/78)。行旁路治疗患者中,随访时长13~48个月,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及再次闭塞,人工血管保持通畅。  结论  腔内血管成形术具有较为理想的术后血管通畅率,且手术创伤小,围术期风险低,在局麻下即可完成,可作为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旁路手术远期通畅率好,但围术期风险较高,手术创伤较大,可作为介入治疗失败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防治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成本效用,论证下肢动脉全程修复治疗方案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通过文献研究和上海市浦东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咨询,进行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状态分类、转移概率、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等相关数据采集,建立糖尿病合并ASO马尔科夫模型,生成常规治疗和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治疗下的队列数据,并结合治疗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产出进行成本效用比较。结果 模拟样本为1 000例,常规治疗下,有18.5%(185例)的患者会在末期发生溃疡,截肢率为50.3%(503例),死亡率为36.7%(367例);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治疗下,末期溃疡发生率在10%以下,截肢率为1.0%~4.9%,死亡率为0.7%~3.3%。定期进行下肢动脉全程修复治疗时,每位糖尿病患者在20年间的平均治疗成本比常规治疗高出397 476.8~706 237.5元,增量成本效用比为129 087.4~213 034.5元/质量调整生命年。结论 下肢动脉定期全程修复的增量成本效用比的最低值低于1倍的上海市2019年人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红光照射联合下肢肌力训练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采用红光照射治疗联合下肢肌力训练,对照组50例,仅行下肢肌力训练。统计分析2组临床疗效、下肢FMA评分、TCSS评分、SOD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数据。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0%,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χ2 = 4.312,P = 0.038);2组干预后 FMA评分及SOD水平明显升高(P < 0.001),TCSS评分明显下降(P < 0.001),2组干预后FMA评分、TCSS评分及SOD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1);观察组干预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结论  红光照射联合下肢肌力训练能够有效改善DPN患者神经病变状态,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进而增强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任重阳 《医学综述》2010,16(14):2188-2192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下肢血管并发症等多种常见疾病共有的病理改变之一,有较高的致残性,主要表现为下肢动脉狭窄和(或)闭塞。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切割球囊成形术、冷冻球囊成形术、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等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在下肢缺血性疾病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起到了延缓截肢时间、降低截肢高度的效果。现对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在下肢缺血性疾病诊治上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足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817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既往是否发生足溃疡,分为初发组(502例)和复发组(3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足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初发和复发性DFU患者以神经缺血性足溃疡为主,均好发于第一足趾和第五足趾。与初发DFU患者相比,Wagner 3级和创面位于胼胝的复发性DFU患者更多(P<0.05),但足坏疽(Wagner 4~5级)的患者更少(P<0.05)。复发性DFU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更低(P<0.05),血尿酸和血肌酐水平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555,95%CI:1.097~2.072,P=0.013)、糖尿病病程≥10年(OR=2.369,95%CI:1.473~3.810,P<0.001)、既往截肢史(OR=4.518,95%CI:2.386~8.553,P<0.001)、足部骨质疏松(OR=1.711,95%CI:1.065~2.751,P=0.027)、创面位于胼胝(OR=1.786,95%CI:1.058~3.012,P=0.030)和冠心病(OR=0.668,95%CI:0.453~0.987,P=0.043)与足溃疡复发相关。  结论  男性、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既往截肢史、足部骨质疏松和创面位于胼胝是DFU患者足溃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DFU患者即使足溃疡愈合,也应加强足部护理,降低足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Foot ulcers and their complications are an important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diabetes.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amputation risk criterion and the long term outcome in terms of amputation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Methods

27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lesions were studied. There were 15 patients with early lesions and 10 with advanced lesions. 15 patients were managed conservatively including local amputations and 12 with lower extremity amputations. 80% patients were males in 45-59 years of age group and all patients had more than 6 years of poorly controlled diabetes.

Results

Precipitating factors included walking barefoot, history of minor trauma, infection, callosities or burns in 86% of patients. Major lower limb amputations were common in irregularly treated, poorly controlled diabetics due to infection in a limb devitalized by angiopathy and desensitised by neuropathy.

Conclusion

Diabetic foot ulcer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Mortality was higher in ischaemic ulcers than neuropathic ulcers.Key Words: Amputations, Diabetic foot, Aggressiveness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spitalisation for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s, non-traumatic major lower limb amputa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 in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DESIGN: Retrospective study. SETTING: Regional hospital, Hong Kong. PATIENTS: Diabetic patients hospitalised for lower limbs infection during the inclusive period 1995 to 2004. MAIN OUTCOME MEASURES: Monthly incidence of admissions for diabetic foot sepsis and non-traumatic non-neoplastic major lower limb amputations correlated with the monthly averag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RESULT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 total of 770 patients contributed to 1285 episodes of hospitalisation and ensued 208 corresponding major lower limb amputations. Poisson regression study showed that the monthly incidences of hospitalisation as well as amputations were related to the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P<0.001 and =0.0012, respectively) but not the monthly average humidity (P=0.1560 and 0.633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warm and humid weather of Hong Kong exerts a seasonal variation on the diabetic foot infection presentations. Warm temperature aggravates the severity of infection and precipitates amputation. More intensive patient education and clustering of medical services in late winter and spring migh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which is a preventable complic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云南省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单纯瓣膜置换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进行传统常规术前访视,干预组50例,实施多元化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前1 d访视前、麻醉诱导前访视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浓度,同时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进行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  结果  访视前后2组患者HR、MAP和SDS无明显变化,P > 0.05,干预组的ACTH、Cor和SAS值访视后明显低于访视前(P < 0.05),且2组患者访视后3项值的结果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多元化的术前访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术前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减轻心理应激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Trendelenburg体位下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上、下肢动脉PaO2、及血乳酸的变化,为合理实施围术期机体功能保护策略提供依据及参考。  方法  选择40例行择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容量控制通气组(VCV组);压力控制通气组(PCV组),每组20例,观察比较Trendelenburg体位下2种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不同时间点同侧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血乳酸值的变化。  结果  2组患者上肢动脉血氧分压较下肢高,VCV组T1、T4时,上、下肢动脉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T0、T4时,上、下肢动脉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患者上下肢动脉血氧分压均较VCV组高,2组T2、T3时,上肢动脉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T1-4时,下肢动脉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时点比较,VCV组上肢T2-4时点,氧分压明显下降,下肢T1-4时点,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上、下肢在T5时点,动脉氧分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上肢动脉血乳酸较下肢低,VCV组T2、T4时,上、下肢动脉血乳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T3时,上、下肢动脉血乳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V组患者上下肢动脉血乳酸均较VCV组低,PCV组T0、T2、T3时,下肢动脉血乳酸明显低于V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时点比较,2组上、下肢T1-4时点,动脉血乳酸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围术期采用PCV通气模式,在提高动脉血PaO2及降低血乳酸值,改善组织灌注方面更具优势,对下肢改善效果更为突出,能够减轻Trendelenburg体位对患者机体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6岁,因“反复双足溃烂、感染,发现血糖、血压升高8+年,加重伴左足拇趾、3、4及5趾坏疽1+月” 入院。20个月前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G5A3”,给予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本次入院后左下肢及足X线平片检查示左侧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趾动脉钙化,跖骨远端溶骨性破坏,第4、5趾外侧脱位。双下肢动脉彩超示双侧股浅动脉中膜钙化明显,左侧腘动脉血栓形成,左侧胫前动脉重度狭窄、胫后动脉闭塞;右侧胫前、胫后动脉闭塞。双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显示左股浅动脉中度狭窄,左腘动脉闭塞,左胫后动脉、左足背动脉闭塞;右胫后动脉重度狭窄、闭塞。诊断为糖尿病足(左4级),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左4期)。入院行多学科协作团队(MDT)讨论,患者不能行血管旁路治疗,建议左下肢截肢术。但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房占位,诊断“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右心房血栓”,不宜行截肢手术,建议保守治疗。基于此,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依诺肝素纳注射液、华法林纳片抗凝,脂微球前列地尔注射液扩血管等治疗,同时积极给予局部清创及超声清创水刀治疗9周,但是足部情况未见明显好转。第10周起,给予创面负压吸引及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创面有所缩小;第17周,局部给予“0.5%马来酸噻吗洛尔” 1滴/cm2治疗,6周后创面基本愈合,随访5周,创面完全愈合,患者未诉不适。这是第1例联合应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及β受体阻滞剂,成功治愈难治性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