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透析登记及其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上海市透析登记及其结果分析,反映上海市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的总体现状。方法上海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通过上海市"透析登记网络"系统,将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接受到的全市60家医院登记资料(其中开展血液透析共60所医院63家血液透析室,开展腹膜透析共38家医院),对所登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全年新增透析患者1621例(每百万人口发病率114.8pmp),较上一年度增加9.2%;其中血液透析占75.8%,腹膜透析占24.2%。2010年12月31日年末透析患者10508例(每百万人口点治疗率744.0pmp),较上一年度增加14.6%;其中血液透析占80.6%,腹膜透析占19.4%。透析患者主要原发病因仍然是慢性肾小球肾炎(46.2%),新增透析患者中,糖尿病占第2位(19.5%)。全年透析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脑血管意外(22.4%)、感染(19.6%)和心血管事件(15.2%);年末透析患者中透析龄5年以上的占30.8%。患者透析充分性、贫血治疗状况、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控制不断改善和提高。结论上海市终末期肾脏病(ESRD)透析患者逐年增加,主要原发病因为肾小球肾炎,新增患者中,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血液透析仍是目前上海市ESRD患者主要透析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终前是否终止透析治疗及原因,与相应支持治疗情况.方法 应用上海市透析登记系统及原始存档病历收集1998.1.1至2012.12.31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西血液透析中心所有死亡血液透析患者.比较提前终止透析与未终止透析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死亡原因等情况,并对提前终止血液透析患者的终止原因及支持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115例,年龄64.6± 14.2岁,中位透析龄5.4(0.3~21)年,其中男性69例,占60%.原发病前3位分别是:慢性肾小球肾炎(27.8%)、高血压肾硬化(23.5%)、糖尿病肾病(12.2%).死亡原因以脑血管意外(39.1%)、感染(15.7%)、心血管事件(10.4%)、猝死(8.7%)和晚期肿瘤(8.7%)为主.共9例(8%)提前终止透析患者,其中男性7例(77.8%),女性2例(22.2%),终止透析后中位存活天数为8.1天.终止透析原因:4例因晚期肿瘤恶液质终止透析,1例为严重感染,1例为脑血管意外,1例为技术原因无法继续给予肾替代治疗,另2例因经济因素患者本人要求终止透析.9例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 结论 透析登记系统是了解临终期血液透析患者终止透析治疗的有效工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西血液透析中心数据显示8%的临终患者选择了终止透析,远低于发达国家,提前终止透析组以晚期肿瘤为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登记是血液透析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第一次全国透析登记是1999年进行的,当时全国接受维持性透析的患者41755例,华东地区是9564例,全国1999年29.6%的血液透析患者和28.7%的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而1999年安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仅约300例左右,90%以上是普通透析、临时血管通路多是动、静脉穿刺、EPO使用不到10%,50%以上透析患者伴有中等度以上贫血,纠正贫血基本上靠输血。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省血液透析登记工作被搁置。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佛山市2007年度透析移植登记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各医院透析移植治疗现状.方法:佛山市所有开展透析单位共18家医院参加了登记工作,填写<佛山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透析移植登记表>,调查项目包括:医院情况、肾内科人员编制情况、血液净化开展情况、血液净化设备及管理状况、血液透析患者情况、腹膜透析患者情况、急性肾功能衰竭情况等.登记时间为2007-01-01/12-31,对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18家医院均开展了血液透析,同时开展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6家,单纯开展血液透析12家.全市共有血液透析机155台,CRRT机6台,透析器复用机15台.透析器复用方式中,采用复用机、人工冲洗复用和未复用分别占61.1%、33.3%和5.6%.全年共有透析患者1 718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各占93.60%、6.40%.2007年新增加透析治疗患者866例,新增加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各占91.7%、8.3%.至2007-12-31尚有透析患者1011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各占90.60%、9.40%.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因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性肾病和梗阻性肾病分别占52.4%、18.9%、10.8%和6.4%.腹膜透析患者原发病因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和动脉硬化性肾病分别占47.3%、28%、9.7%和3.2%.全年有743例血液透析患者退出治疗,其中死亡、好转或痊愈、改腹膜透析、肾移植、转院透析、经济原因停透、失访等分别占20.3%、20.1%、7.2%、4.1%、21.5%、20.2%和6.6%;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营养不良、因透析剂量不足死于尿毒症综合因素、其他等分别占16.6%、28%、17.2%、3.2%、18.4%、16.6%.全年有16例腹膜透析患者退出治疗,其中死亡、好转或痊愈、改血液透析、失访等分别占68.7%、18.7%、6.3%和6.3%;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其他等分别占21.4%、7.1%、28.6%和42.9%.结论:目前佛山地区开展透析治疗的医院已达18家,同时开展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不管是血液透析患者还是腹膜透析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性肾病、梗阻性肾病是原发病因中前4位原因.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背景:透析与肾移植都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由于肾源的不足,大部分尿毒症患者必须经过一段透析治疗来维持,等待接受移植肾源,虽然在透析期间患者能够得到较好状态,但近年来的未透析肾移植研究结果表明,移植前透析会对肾移植的效果有影响。目的:利用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肾移植和透析研究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2002-01/2011-12有关肾移植和透析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肾移植(Renal transplantation);透析(Dialysis)",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库中自带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绘制图表的功能进行分析,通过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将统计和计量数据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与肾移植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②与血液透析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③与腹膜透析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排除标准:①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②重复研究的文献。③刊社信息。④未发表的文献。⑤需电话追踪和手工检索逐一分析的文献。⑥年鉴。⑦护理内容的文献。主要数据判定指标:以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文献出版时间、文献数量、学科类别、研究机构、来源期刊、文献被引频次、文献下载频次、关联文献、作者分布、基金资助情况和主要关键词进行相关分析。并对肾移植前后未透析与透析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以及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收录2002/2011的文献中,共检索到57篇与肾移植和透析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数量产出趋于平稳状态,2004年和2008年文献产出数量最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发表文献量为15篇,占全部文献的26.3%;透析研究以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研究为主,还包括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选择肾移植还是透析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基本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肾替代治疗模式。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关于肾移植和透析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中国从事肾移植和透析基础研究和临床实施的医务工作者进一步确定科研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尿毒症患者约100~200万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经济负担。腹膜透析具有简单便捷、安全有效、居家治疗的优势,已成为我国尿毒症患者适宜的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从1999年的全国腹膜透析患者4380例,至2018年底登记存活腹膜透析患者86 264例,我国腹膜透析患者人数增长近20倍。随着透析登记系统的完善、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的推广、腹膜透析高质量临床研究的推进,腹膜透析质量不断改善,中国的腹膜透析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和管理经验,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透析登记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血液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使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生命得到延长,并有一定的生活质量。随着血液透析患者不断增加,我国各地血液透析中心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血液透析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对血液透析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血液透析医疗安全、提高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是从事血液透析专业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腹膜透析患者的抑郁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腹膜透析作为一种血液净化的手段,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透析患者普遍存在抑郁[1].国外报道,腹膜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10%~66%.文献表明抑郁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长期治疗及昂贵的医疗费用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所致[2].患者因失去了部分肾功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性功能下降,并且失去了健康和一定的社会功能,在家庭和工作单位的地位降低[1],其生活质量较正常人低下[3].对于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国内鲜有报道.本研究对88例在腹透中心接受透析治疗且病情稳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了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调查,以了解这一人群的抑郁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腹膜透析患者抑郁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整体情况,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条形码扫描技术完善血液透析信息电子化管理系统,优化血液透析患者身份识别及治疗过程管理。方法应用条形码标签打印软件打印血液透析患者身份相关信息的条形码标签,通过平板电脑运行第三方应用程序扫描条形码标签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就医身份识别及治疗过程的管理。结果将条形码扫描技术运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就医身份识别后,血液透析患者在登记和透析治疗前、透析治疗中、透析治疗结束及护士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用药医嘱的执行等护理操作环节中的身份核对准确率达100%。结论将条形码扫描技术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就医身份识别及治疗过程管理,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姜玲  孔慧 《上海护理》2013,(6):46-48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卫生服务资源匮乏,特别是社区护理服务依然缺乏内涵[1].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维持长期透析治疗的必要条件,导管各种并发症是腹膜透析中断甚至拔除导管导致腹膜透析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中心自2010年10月通过开展社区护理导管干预,有效地减少了导管并发症,增加了患者对导管相关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腹膜透析导管管理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关键词:居家腹膜透析;导管管理;效果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399(2013)06-0046-03  相似文献   

11.
最近,Jain Ak等对全球130个国家透析患者数量分析显示,从1997~2008年期间,尽管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均有迅猛增长,但血液透析仍占有重要比例(87.6%),发达国家的腹膜透析使用率甚至从20.6%下降至15.3%[1].腹膜透析这种简便的、利于节约医疗资源的家庭化治疗方式并未成为主导,促使我们在探讨医疗照顾体系、医疗费用报销模式以及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不足等问题之余,反复思考这2种治疗方式本身对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患者再次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再次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再次腹膜炎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共32例次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及操作者的文化程度、患者原发疾病、年龄、Hb、Alb、腹膜炎发生的可能原因、透析时间、医疗付费方式等因素,比较上述因素与腹膜炎发牛的相关性.结果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再次腹膜炎发生与患者年龄、操作者的文化程度、Hb、Alb、透析时间、操作者、原发疾病有关(P<0.05),老年人、患者及操作者文化程度较低、营养状况差、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时间在1~3年患者易再次发生腹膜炎,而与性别及医疗付费方式无关(P>0.05),操作不规范、便秘、腹泻是腹膜炎再次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老年腹透患者、Alb和Hb较低、糖尿病、患者及操作者文化程度低、透析时间在1~3年的患者,特别是家属操作者要加强随访管理、再培训,防止腹膜炎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首次进入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延迟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实施干预、促进终末期肾病患者适时进入透析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2010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首次进行透析治疗的22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与透析延迟相关的资料,利用SPSS 18. 0软件建立数据库,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227 例患者中共有157 例(69. 2%)存在透析延迟.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临床表现知晓情况、首诊科室、肾内科就诊史、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呼吸道感染、血红蛋白和血钾. 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延迟率较高,病情较重. 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延迟的影响因素涉及健康教育、肾内科就诊史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炼并总结腹膜透析患者便秘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制订腹膜透析患者便秘评估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与腹膜透析患者便秘管理相关的文献,包括最佳实践、推荐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1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资料。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指南4篇、专家共识3篇、最佳实践2篇、系统评价2篇、推荐实践3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评估、健康指导、用药管理、其他治疗4个方面,共22条。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腹膜透析患者便秘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制订腹膜透析患者便秘评估和管理方案、实践标准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其中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临床最常采用的腹膜透析方式.CAPD与血液透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治疗的连续性,每周7天,每天4~5次换液;②患者的自觉性,要求患者(或助手)具有较高的自我照顾和依从医嘱的自觉性;③患者的独立性,患者平时在家自行透析治疗,对医护人员有较大独立性.CAPD打破了传统的患者依赖医院、依赖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医疗方式,使腹膜透析患者得以重返家庭、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人数在逐年增加,1999年我国透析与移植登记ESRD的发病率为33.16/百万人/年[1],而近几年以10%的速度递增.腹膜透析作为治疗ESRD的有效手段,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在家庭中进行治疗等优点,目前成为国际上一体化治疗中首选的治疗方法.腹腔感染是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使蛋白丢失增多,促进腹膜硬化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腹腔感染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占需住院治疗患者的13.5%[3].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保透析用水安全,避免透析意外事件对患者的伤害。方法:初安装时对水处理系统各组件和水流方向进行标识;制定透析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指引,落实管理责任人,制定相关工作职责;列出透析用水质控内容和标准,制定监测指标超标应急处置预案;设计每天运行记录表格,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和效果追踪。结果:2008年4月~2012年11月,透析用水内毒素检测19次,化学污染物检测5次,合格率均达100.00%。细菌培养56次,达标55次,合格率为98.21%。不合格1次,马上采样复查,结果达标。结论:规范透析用水的安全管理,可防止相关并发症和透析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度北京地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109家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登记的2008年度与透析龄相关的数据,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部分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依据该年度该地区各血液透析单位登记了透析龄的7040例病例,按照透析龄及相应的性别、年龄、首次透析年龄、原发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秩和检验提示透析龄长短的顺序为:女性患者长于男性:年龄方面0~40岁长...  相似文献   

19.
改良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专科护士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改良换液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的效果。方法将原有百特公司的换液操作法改良为八步操作、五步接管法,对我中心2005年新入组接受CAPD治疗的95位患者进行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结果经规范化培训后的考核合格率及出院后1个月首诊复考合格率为100%,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腹膜炎发生率为零。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换液操作培训与考核,可确保患者换液安全,避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20.
借鉴新加坡透析中心管理经验加强我国血液透析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透析患者数快速增加,透析中心也迅速扩大及增多,加强透析中心安全及质量管理,促进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将是管理者、医生、护士面临的巨大挑战。借鉴新加坡透析中心的规范化﹑科学化、国际标准化管理经验,将为我国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的透析治疗来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