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丙型肝炎(HC)86例,经临床观察发现其临床特点是:①潜伏期长短不一,长者120d短者26d,平均40.5±14.5d。②起病缓慢而隐匿。③病状轻,体征不明显,病程长。④肝功能损害程度与症状、体征不一致,往往不能及时诊治。⑤肝功能恢复慢,ALT、AST有持续升高或反复异常。⑥治疗:用治疗肝炎的常用药物仅对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对缩短病程及肝功能恢复无效。  相似文献   

2.
院前抢救急性心肌梗塞(AMI)80例,病死2例,病死率为2.5%;直接从急诊科出院32例,其平均观察时间为14.25d;在急诊科平均观察3.8d后,转入专科病房住院治疗38例。78例全部存活。院前抢救AMI成活率为97.5%。对疼痛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治及AMI诊治时间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简述了急救中心的建立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浆C3d和SC5b-9变化的意义。方法:以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36例CPH患者、39例CAH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C3d和SC5b-9含量,并测定补体系统活化的其他有关指标。结果:①CPH及CAH患者C3d含量及C3d/C3的比值均大于正常对照组,CH50、C3、C4和BF水平均小于正常对照组,CAH患者SC5b-9含量大于正常对照组。②CAH患者C3d、SC5b-9含量及C3d/C3的比值均大于CPH患者,CH50含量小于CPH患者。③CAH患者SC5b-9与C3d、CH50分别是正、负相关,且与AL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测定血浆C3d、SC5b-9含量及C3d/C3的比值有助于临床上对慢性乙肝病情和预后作出判断。进一步了解MAC在肝细胞的存在情况,有助于加深对慢性乙肝发病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益气健脾,滋补肝肾的补益中药复方,从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毒能力入手,对乙肝患者血清HB-M作用的影响。临床观察治疗组40例,HBV-M阴转率分别为HBsAg42.5%,HBeAg81.3,抗-HBe46.7%,抗-HBe46.7%抗-HBc25.6%,ALT复常率86.8%;肝大回缩率63.3%;症状改善显效率87.5%。  相似文献   

5.
形成小鼠皮下实体瘤型及腹水型肝癌H22模型,观察低密度脂蛋白-阿克拉霉素(LDL-ACM)复合物和阿克拉霉素(ACM)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1)对照组H22实体瘤瘤重为1.74±0.60g,ACM组为1.30±0.57g,LDL-ACM复合物组为0.86±0.44g,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CM组差异不明显(P>0.05);(2)对照组、ACM组及LDL-ACM复合物组荷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4.6±7.50d,23.4±7.67d和17.1±3.44d。ACM组和LDL-ACM复合物组荷瘤小鼠存活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P<0.01),LDL-ACM复合物组效果好于ACM组(P<0.05)。  相似文献   

6.
应用大剂量氨甲喋呤(MTX)治疗异位妊娠40例,39例完成治疗。结果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为8~41d,平均19.5d,其长短与初始β-HCG水平有关。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认为大剂量MTX适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三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对25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Ru486(11 例)、5-Fu(10 例)及MTX(4 例)加中药进行保守治疗。结果:3 组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80% (5-Fu)、90.9% (Ru486)及100% (MTX),5-Fu 及Ru486 组血β-HCG平均转阴时间经比较(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3 组疗效无明显差异。5-Fu 及MTX治疗副反应明显,而Ru486 无明显副反应且给药方便,故更可取。  相似文献   

8.
总结25例慢性乙肝患者应用大剂量胸腺肽以及胸腺肽与中药联合治疗前后ALT,HB-VM及HBVDNA的变化。显示用胸腺肽后ALT无变化者——即无免疫应答9例,其治疗前后HBVM,HBVDNA无显著变化。免疫应答16例,应用胸腺肽后ALT明显增高,HBeAg,HBVDNA滴度增高,继续应用至5~6周停胸腺肽,接着应用中药党参、黄芪及冬虫夏草等继续调整免疫功能,加扶正固本,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辩证治疗。6月后HBeAg,HBVDNA阴转率43.75%,有效率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比较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SH)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3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LMWH组(81例)和SH组(5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LMWH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120IU/kg体重,每日2次皮下注射;SH组给予普通肝素钠5000U静注后连续静滴400U/kg·d,均连续用7d。结果 LMWP组7d内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塞、急救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7.3%与33.3%、6.2%与5.6%、6.2%与7.4%、0与3.7%,总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6%与50.0%(P<0.05)。结论 LMWH较SH治疗UAP更有效、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0.
大白鼠脊髓后角内乙酰胆碱M受体与体感一级传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乙酰胆碱(ACh)与体感一级传入的关系,用大白鼠脊髓后角内乙酰胆碱毒蕈碱受体(M.AChR)放射自显影银粒的分布与数量变化为观察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①脊髓后角浅层有M.AChR(^3H-二苯羟乙酸奎宁酯;^3H-QNB结合位点),其分布与抗氟化钠酸性磷酸酶(FRAP)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致;②切断一侧后根5d,术侧后角浅层FRAP明显减少,同时^3H-QNB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ELISA法检测1440名献血员的ALT、抗-HCVIgG和HBVM。结果显示:抗-HCV阳性率为5.5%,其中职业或定期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6.6%,抗-HCV阳性率与献血员的ALT,年龄和献血次数有显著相关,且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和郊区。HB-sAg阳性率为1.5%,初次献血员HBsAg阳性率为3.3%,明显高于职业献血员。抗-HBc阳性率为3.2%,抗-HBe单项的阳性为1.2%。建议将抗-HBc作为筛选献血员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HMG/HCG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克罗米酚无反应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患者11例应用HMG25.3±5.9支、15.3±2.3天,分别采用HCG10000iu、5000iu、2000iu或LHRH5ug诱发排卵,共治疗17疗程。结果:排卵率82.4%,妊娠率45.5%,流产率40.0%,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82.4%,卵泡平均生长速度1.3±0.6mm/d.认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者诱发排卵时应首选其他药物或方法,当治疗无效时,HMG/HCG诱发排卵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浆C3d和SC5b-9变化的意义。方法:以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36例CPH患者、39例CAH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C3d和SC5b-9含量,并测定补体系统活化的其他有关指标。结果:①CPH及CAH患者C3d含量及C3d/C3的比值均大于正常对照组,CH50、C3、C4和BF水平均小于正常对照组,CAH患者SC5b-9含量大于正常对照组。②CAH患者C3d、SC5b-9含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全反式维甲酸(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3a10例,M3b5例,用量40mg~60mg/d。达完全缓解(CR)的时间最长36天,最短24天。完全缓解率为86.7%。CR后每月采用贯序疗法:HA或DA和RA交替,Ara-c和小剂量RA联合,联合化疗和RA交替,可延长APL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郭航远  王建安  鲁端 《浙江医学》2003,25(4):220-221
心律失常是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 (HOCM)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 (PTSMA)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 ,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是最为实用的诊断手段。现总结5例患者PTSMA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1.1一般资料正规药物治疗后仍有明显症状并愿意接受PTSMA术的HOCM住院患者5例 ,其中男性3例 ,女性2例。年龄28~50岁 ,平均39岁。所有患者均长期服用β 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48~72h以上。1.2方法局部麻醉下完成PTSMA术后 ,手术过程中监测Ⅰ、Ⅱ、Ⅲ、aVF及V 1导联心电图 ,术中使用类似PTC…  相似文献   

16.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鳀鱼鱼油中EPA、DHA的含量,鱼油PUFA用0.5mol/LNaOH-甲醇液皂化,BF_3-甲醇酯化成脂肪酸甲酯,进行气相色谱测定。内标物用TSA-M。模拟试验5份平均回收率EPA-M为89.86%,DHA-M为89.78%。变异系数EPA-M为0.80%,DHA-M为0.64%。表明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氟哌啶醇(HAL)对大鼠伏核多巴胺(DA)释放的影响。方法 用快速周期伏安法,检测了小剂量,大剂量给药组和对照组大鼠连续口服或腹腔注射HAL前后伏核DA释放量的改变。结果 在连续21d口服0.5mg.kg^-1.d^-1和1.0mg.kg^-1.d^-1HAL的大鼠,其伏核的DA放量与对照级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腹腔注射HAL激发后,对照组DA释放量较注射前明显增加;两组药组DNA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树血清ALT改变与感染乙肝病毒量的关系,将50只树随机分成5组。将美国NIH提供的HBV含量为108CID/ml的标准感染血清稀释成10-6~10-10共5个稀释度,分别接种于各组动物。实验观察16周。5种稀释度的感染血清引起5组树血清ALT升高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依次为:15d和25d、13d和26d、15d和21d、23d和9d、28d和8d。其感染率依次为80.0%、88.9%、66.7%、55.6%及42.9%。表明树肝细胞受损程度与攻击的HBV量有密切关系,对人HBV易感,是验证治疗乙肝药物效果的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某校于1990年9月对新入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5年快车莳生肝炎标记(HBVM)的纵向观察,结果入学时,入学后3年及5年体检,3次分别用酶地(ELISA)检测血清中HBVM》204名学生入学后3次HBVM检测结果提示,入学时和入学后3年5项HBVM阳性率之间经χ^2检验均无显著差异,但与入学5年的检测结果相比,其差异有显著(P〈0.05),且HBsAg、HBcAb和HBsAb的最性率后2年分别为前3年  相似文献   

20.
“蚂蚁乙肝宁”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1日龄麻鸭经腹腔接种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阳性血清后1个月,给已感染DHBV的麻鸭口服“蚂蚁乙肝宁”,I组剂量为0.5g/kg,Ⅱ组为1.0g/kg。分别于服药30d、60d及停药后20d取血清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氨酸转氨酶(ALT)及丙二酰二醛(MDA)含量。结果:2组给药动物DHBsAg转阴率分别为51.8%与51.1%;ALT正常百分比为53.3%与61.9%,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