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讨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髋臼骨折诊断,分类指导选择治疗方案。方法:32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根据需要摄片。结果: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均能较清晰显示髋臼骨折,在三维层面,即矢状面、冠状面及水平面上移位方向和程度。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获得三维空间图像直观、完整、精确、立体地展现在医生面前,可以使图像任意轴向和角度旋转,选择暴露病变的最佳视角观察,对于判断髋臼骨折的类型和决定治疗方案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春梅 《中原医刊》2006,33(9):84-8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髋臼骨折患者,行常规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的影像与X线平片和常规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维重建图像与X线平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与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T三维重建为髋臼骨折患者术前提供了客观、直接的图像,而且为骨科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法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去股骨头三维重建在髋臼复合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去股骨头三维重建在髋臼复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髋臼复合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轴面图像,输入ADW 4.2工作站,采用3D-bone重建软件逐层曲线切割分离技术将股骨头去除后,然后对髋臼行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重建技术(VRT),获得髋臼三维重建图像,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5例去股骨头髋臼三维重建图像能直观显示髋臼骨折的全貌及关节腔内的游离碎骨片及相互之间的解剖关系,诊断结果与手术中所见分型一致.结论 去股骨头髋臼CT三维重建能提供直观、准确的髋臼骨折情况,对外科手术前的诊断分型、手术方案的制定及内固定器械的选择,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重建遮盖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表面遮盖技术 SSD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 :使用 GEprospeed AI螺旋 CT机对 2 6例骨盆骨折的患者进行扫描 ,并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 ,使用表面容积遮盖技术 SSD重建 ,扫描参数为层厚 3mm,床速 4 .5 m m/ s,重建间距 1.5 mm,SSD的最低阈值为 15 0 HU~ 2 0 0 HU。结果 :通过所形成的 SSD图像在 X、Y、Z轴上的旋转可以清晰地对骨盆骨折做一立体评价。显示了骨盆骨折的细节 ,立体感强 ,对骨折的大小 ,移位程度得到了最直观 ,最全面的了解。结论 :骨盆骨折要首选螺旋 CT检查 ,轴位图像、MPR及 SSD联合应用 ,能明确病变性质 ,立体、直观、多方位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 ,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螺旋CT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 1 0例髋臼骨折的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进行了分析 ;结果 :螺旋CT能清楚的显示骨折及腔内游离骨片 ,周围软组织肿胀范围 ,其三维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了骨折移位程度、范围 ;结论 :螺旋CT对髋臼骨折的分类、治疗原则、手术入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国光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50-150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CT及三维重建表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髋臼骨折均摄X线平片及CT横断扫描,其中25例采用SSD(表面遮盖法)或MPR(多平面重建)技术作三维重建。结果:30例髋臼骨折中,简单骨折15例,X线平片仅显示12例骨折;复杂骨折15例,CT横断扫描清楚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图像多角度、立体显示骨折及移位情况。25例行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手术中所见与CT扫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髋臼骨折CT扫描能准确对骨折分型,三维重建可弥补横断影像的不足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5例髋臼骨折进行轴位螺旋CT扫描 ,作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容积成像 (VR)、多平面重建 (MRP)显示骨折。结果 :与手术结果对照 ,SSD对髋臼三骨骨折的检出率在 90 %以上明显高于CT平扫及X线片。结论 :三维重建图像 (3D)能清楚显示骨折线及骨折片的方位、大小。  相似文献   

8.
陈志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697-269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CT扫描并有重建的髋臼骨折35例,分析CT征象并对照X线平片检查结果。结果:35例病例髋臼各骨骨折中CT扫描和重建发现简单骨折23例,X线平片诊断16例;复杂骨折12例,CT发现关节内碎骨片11例,X线平片发现仅3例。结论:CT扫描和三维重建诊断髋臼骨折准确性明显高于X线平片,在髋臼骨折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对37例髋臼骨折患者行薄层(2~3mm)螺旋扫描。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多角度准确显示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部位、类型、程度,对于外科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研究,行单层螺旋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之后进行容积再现法以及表面遮蔽显示法三维重建,比较和分析螺旋CT二维重建以及螺旋CT三维重建所得的结果。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对髋臼骨折的类型、形态、是否存在合并有脱位情况以及移位等诸多空间信息进行准确、立体以及直观的评估,但是与螺旋CT二维重建相比,在显示微小骨折的机率方面螺旋CT三维重建比较低,同时有"假孔"以及"假骨折"现象存在。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对髋臼骨折其空间关系的显示方面具有着显著优越性,在临床上具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韦吉风  马云彪  刘旭 《中国现代医生》2013,(35):58-59,F0003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骨盆外伤患者的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的影像学资料,即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同时与普通X线摄片(DR)图像进行对比. 结果 X线检查检出骨折89处,CT检查检出骨折143处,其中包括X线检查为阴性的隐匿性骨折和X线检查为阳性的其他部位隐匿性骨折. 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骨盆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手段,提高骨折的检出率,对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X线在肩胛骨骨折术前及术后痊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5例肩胛骨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图像输入至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并与X线检查结果对比。结果65例骨折患者中,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诊断正确例数为65例,骨折分型与术中所见一致,准确率为100%;X线诊断正确例数为5 1例,准确率为78.46%。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图像可清晰显示骨折凹陷、移位、累及范围及骨折块数目,对于移位不明显的非粉碎性骨折表现为骨折线;复查时可清楚观察到钢板、固定情况及骨折复情况;而X线无法清晰显示骨折移位及病变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肩胛骨骨折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力 《实用医技杂志》2002,9(2):100-101
通过分析髋臼骨折 CT及三维重建表现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2 5例髋臼骨折均摄 X线平片及 CT横断扫描 ,其中15例采用 MPR(多平面重建 )技术作三维重建。分析 2 5例髋臼骨折的横断及三维重建 CT表现 ,根据 L etournel分型将其分类 ,重点探讨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 :2 5例髋臼骨折中 ,1简单骨折 10例 ,其中前壁骨折 3例 ,前柱骨折 2例 ,后壁骨折 3例 ,后柱骨折 1例 ,横行骨折 1例 ,X线平片仅显示 8例骨折 ;2复杂骨折 15例 ,其中双柱骨折 4例 ,T型骨折 3例 ,后柱伴后壁骨折 4例 ,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 2例 ,横行伴后壁骨折 2例。CT横断扫描共显示关节腔内骨折碎片 18块 ,X线平片仅显示关节腔内骨折碎片 12块 ,并清楚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图像多角度显示骨折及移位情况。结论 :髋臼骨折 CT扫描能准确对骨折分型 ,三维重建可弥补横断影像的不足 ,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建华  辛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27-222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3D)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对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MSCT扫描,在工作站进行MPK、3D图像重建,包括表面遮盖法成像(SSD)和容积重建技术(VRT)。结果胫骨平台骨折的位置、形态、类型、关节面碎裂程度及关节面塌陷,胫骨平台骨折劈裂及塌陷程度、数量等均清晰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3D和MPR重建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型,对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腰椎骨折患者均行MS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法(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和容积再现法(VR)。结合轴位图像,观察这三种重建图像在显示骨折线、骨碎片以及移位方向和程度的效果。结果 MPR/MIP对于显示骨折线及骨折碎片、椎体移位情况较好;SSD及VR则显示空间立体结构较为直观。结论 MSCT轴位图像是诊断腰椎骨折的基础,三维重建的优势在于对复杂性、粉碎性骨折的多方位立体显示,清晰显示病变的空间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与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外伤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58例外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15~76岁,均行X线检查、螺旋CT扫描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结果58例外伤骨折患者中,脊柱骨折21例,颅面骨骨折13例,膝关节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5例,髋关节骨折4例,跟骨及足部骨折4例,桡骨近段骨折2例,锁骨骨折2例,踝关节骨折2例。三维图像重建(3D)未能做出诊断的骨折为单发细小骨折6例。3D对于骨碎片的位置、数量、移位情况及骨折后骨结构的空间改变等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CT横轴位和多层面重建(MPR)。结论利用图像后处理软件中的彩色体显示(GV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与MPR结合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R及多层螺旋CT薄层平扫及SSD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分别进行CR、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的36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骨折的检出率。结果 36患者中,CR检查明确诊断骨折69处,诊断准确率85.18%;螺旋CT薄层扫描明确诊断总骨折81处,诊断准确率100%;SSD三维重建诊断骨折79处,诊断准确率97.53%。CR与螺旋CT薄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T薄扫与SSD重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够立体、直观、多角度地显示肋骨骨折,且对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R检查,是肋骨骨折首选的、比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42例,患者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且进行二维、三维重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通过对两种重建技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临床诊治中的价值。结果 42例患者扫描后进行二维、三维重建,均可通过对图像进行多方位观察,且图像质量对骨折部分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线走行及方向、骨折边缘的形态等显示清晰。对于颧骨骨折、鼻骨骨折以及上、下颌骨骨折,MS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骨折移位和骨折线走行较二维重建更具优势,但对于粉碎性骨折合并蝶骨、筛骨以及颧骨骨折显示方面,则二维重建横断位更具优势。结论 MSCT扫描的二维重建技术可作为临床对颌面部骨折的基本诊断手段,而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检出率高,能对颌面部骨折的具体情况从多角度、多切面进行准确显示,为临床提供的影像学资料可作为指导临床做出合理的修复手术方法从而提高临床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76例拟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以及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率为准确率为97.4%,Kappa值为0.6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分型准确率为81.6%,Kappa值为0.76。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分型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对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性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SSD、MPR、VRT)在复杂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复杂性骨折经16层螺旋CT检查并将三维重建的影像资料与X线检查及CT轴位(2DCT/SCT)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SSD、MPR及VRT检查共发现了121处骨折,检出率为100%,X线发现89处骨折,检出率为74.4%.2DCT发现112处,检出率为92.5%.在复杂性骨折特别是跨关节的多骨的粉碎性骨折中,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对骨折、脱位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进行立体、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充分显示出骨折的细微结构及移位情况,以及关节脱位的方向.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性骨折的显示、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