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随机选择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96.87%,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75.00%,观察组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手术时间短,且切口小,对患者外观影响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44-46
目的对比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瘢痕长度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及外观美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风险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放性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综合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瘢痕长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5例接受传统开放性手术切除,观察组65例则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安全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乳房外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确切,定位准确,手术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本院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乳腺肿块切除术组)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组),每组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完全切除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术期疼痛程度(VAS评分)与机体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中不同病灶直径者的完全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机体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因此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开放乳腺肿块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复发率(1.89%)低于对照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创伤小,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安珂(EnCor)微创旋切术与开放切除术治疗乳腺肿块的疗效.方法:80例乳腺肿块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记录生活质量变化并统计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怀及环境因素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乳腺后间隙局部浸润麻醉在乳腺多发性肿物行En Cor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多发性肿物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乳腺后间隙局部浸润麻醉下行EnCor微创旋切术,比较手术前、中、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中、后SpO_2无明显变化,手术中MAP、H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麻醉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乳腺多发性肿物En Cor微创旋切术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乳腺后间隙局部浸润麻醉,安全可行,具有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和耐受度较高及临床效果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小切口传统手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9例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乳房外形优良率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9/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7.50%(39/40),对照组优良率79.49%(31/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家庭角色、语言、情绪、个性、精力、社会角色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传统手术相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长度,降低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能有效保持患者乳腺外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20例,依据个人意愿,分别行安柯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观察组)及常规手术(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数量,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外观评价满意率(99.09% vs 90.9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同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符合乳腺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在临床治疗中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钼靶定位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6例乳腺纤维腺瘤女性患者,按照其选择手术方式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钼靶定位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7.32±7.66)min,观察组为(23.46±6.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88±0.69)d,观察组为(2.73±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为25例(30.12%),观察组为3例(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83.10%,观察组为9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相比,钼靶定位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患者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0例,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研究组),另40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瘢痕大小、术后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与传统手术比较,前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出血量低,促进术后愈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间该院收录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240例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20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12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恢复时间、瘢痕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恢复时间以及瘢痕长度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局部血肿、感染和乳腺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可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因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伤口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高,可作为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乳腺肿瘤21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105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旋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对比两组疗效、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404个肿块均完整切除,两组治愈率均达100%,但观察组无明显瘢痕和切口感染,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局部血肿和睡眠不好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5.2%(100/105),显著高于对照组87.6%(92/1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微创外科围手术期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诊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切口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9月―2011年3月门诊和住院治疗的682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其中55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切除(观察组),126例行传统开放手术切除肿块(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乳腺肿块均完整切除。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和术后瘢痕均明显少于(或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无不适感,对照组术后硬结和疼痛麻木感常见;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性良性肿块安全可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和微创美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结节,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以及手术时间短等诸多优点,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1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5)。研究组接受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患者切口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满意度为91.67%(33/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1%(16/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切口满意度,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4例乳腺良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2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在乳腺良性单侧单发、单侧多发和双侧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在乳腺良性单侧单发、单侧多发和双侧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术后满意度、美容优良率在乳腺良性单侧单发、单侧多发和双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未发生乳房变形,对照组发生3例,占7.14%.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在单侧单发、单侧多发以及双侧安全性及有效性均明显优于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旋切术与开放性手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价值比较及乳腺旋切术注意事项。方法选取超声引导下乳腺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行传统开放性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1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瘢痕长度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瘢痕长度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肿块切除率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4/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0%(14/125)(P < 0.01)。术后随访,观察组病人对乳房外观满意度为94.17%(113/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100/125)(P < 0.01)。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旋切术具有微创治疗优势,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具有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房下皱襞单切口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25例乳腺多发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传统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治疗的105例为对照组,同期接受乳房下皱襞单切口微创旋切术治疗,且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均衡可比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切口美观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3%,低于对照组的1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美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下皱襞单切口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肿块,不仅能达到传统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效果,还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切口美观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