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比较温针齐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齐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30min/次,每周3次,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WOMAC量表评分、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中医症状评分、WOMAC量表评分、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WOMAC量表评分、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齐刺法可有效改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TNF、IL-1β水平,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储存时间的艾绒灸治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三盲的研究设计方法,将176例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艾1组和艾2组,每组88例。艾1组采用储存期为1年的艾条,艾2组采用储存期为3年的艾条。两组灸疗穴位相同,均取犊鼻、内膝眼和鹤顶,均用艾灸仪进行悬灸。每周治疗3次,总共治疗2周。在治疗2周及随访时(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治疗第2周及随访时,两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膝痛VAS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WOMAC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膝痛VAS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时,艾1组患者WOMAC僵硬评分低于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OMAC疼痛项目评分、膝痛VAS评分、WOMAC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储存期艾绒(1年、3年)灸治中重度膝骨关节炎,在缓解疼痛、僵硬症状,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功能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齐刺温针法结合膝关节整复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齐刺温针法结合膝关节整复术(治疗组)和单纯推拿疗法(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应用膝骨性关节炎WOMAC量表评价比较,包括疼痛程度、僵硬程度及日常活动困难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29/32),对照组有效率84.3%(27/3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WOMAC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在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显示,齐刺温针法结合膝关节整复术在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僵硬程度及日常活动困难程度方面更有优势。结论齐刺温针法结合膝关节整复术疗效确切,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痹证贴穴位透药联合烧山火针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选取86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予痹证贴穴位透药联合烧山火针法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加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记录2组患者1、2个疗程后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2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2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和81.40%(35/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症贴穴位透药联合烧山火针法能有效缓解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降低VAS和WOMAC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温针灸疗法)和治疗组(31例,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HSS评分和WOMAC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S评分明显升高,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WOMAC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毫针焠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璐  沈慈敏  华丹芸 《新中医》2023,55(9):187-19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8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前列腺素E2 (PGE2)、P物质(SP)、五羟色胺(5-HT)等疼痛介质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关节僵硬、关节冷痛、活动受限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PGE2、SP、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PGE2、SP、5-HT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比较火针和电针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火针组56例,电针组54例。火针组采用毫针针刺和火针点刺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量表各项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WOMAC量表各项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4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后进一步降低(P0.01)。电针组治疗后8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疼痛、僵硬评分与治疗后4星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治疗后8星期WOMAC量表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治疗后8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治疗后4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电针组(P0.05,P0.01),治疗后8星期VAS评分和WOMAC量表疼痛、僵硬评分仍显著低于电针组(P0.01)。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6%,电针组为9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针针刺和火针点刺与电针均能明显改善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两者近期疗效相当,毫针针刺和火针点刺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细火针围刺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中细火针围刺法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与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中疼痛、僵硬、日常活动3个方面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与WOMAC项得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各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细火针围刺法在改善髌骨软化症患者疼痛、僵硬及日常功能方面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各项评分(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活动功能评分及总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WOMAC量表疼痛评分、日常活动功能评分及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在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及日常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解纪惠  崔丽芹  刘梅珍 《河北中医》2010,32(12):1776-1778
目的观察利湿祛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8例应用利湿祛瘀法,自拟清痹汤口服治疗,对照组88例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WOMAC骨关节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交效率93.2%,对照组总有效率86.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利湿祛瘀法治疗KOA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KOA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络开痹片结合微波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中抵抗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予通络开痹片结合微波治疗,对照组43例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及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抵抗素水平、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关节僵硬评分、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抵抗素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抵抗素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抵抗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开痹片结合微波治疗可降低KOA患者血清中抵抗素水平,提示抵抗素水平的下降在KOA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欣  周斌 《河南中医》2023,(3):450-453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寒湿痹阻型膝痹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试验组给予围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骨关节炎指数,改善中医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风寒湿痹骨关节贴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风寒湿痹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采用洛索洛芬钠贴剂贴敷膝关节相关痛点,观察组采用自制风寒湿痹骨关节贴剂贴敷于双侧膝眼、鹤顶、阿是穴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4~8 h,连续治疗5 d。随访观察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和用药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中出现皮肤过敏反应1例,症状轻微,未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过敏症状自行消失。治疗后检查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各指标均无异常。结论:自制风寒湿痹骨关节贴可降低风寒湿痹型KOA的VAS、WOMAC评分及中医症状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膝骨痹康熏洗剂联合电针、功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电针、功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膝骨痹康熏洗剂熏洗,两组患者均在VAS评分≥4分时配合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WOMAC(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肿胀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僵硬积分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疼痛、僵硬、肿胀及功能障碍积分方面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功能障碍、僵硬、肿胀方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痹康熏洗剂联合电针、功法治疗对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刀浅刺阳明经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浅刺阳明经组(浅刺组)和普通针刀组(普通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Michel Lequesen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WOMAC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浅刺组和普通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SOA、WOMA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SOA、WOMAC量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浅刺阳明经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临床有效,其总有效率与普通针刀治疗相比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许美飞  陈和禾  余静 《新中医》2020,52(2):120-124
目的:观察毫火针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风寒湿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疗法,观察组采用毫火针结合温针灸疗法,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采用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评分(WOMAC)评定骨关节炎症改善状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标准(JOA)评定患者患肢功能的改善情况,应用步态分析仪评定患者步态指标的变化,2组均随访1年,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WOMAC及JOA评分、步态各指标、SF-36量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4周,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2、3、4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2组WOMAC、JOA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WOMAC、JO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步速、跨步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36量表评分治疗后均上升,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KOA疗效肯定,可降低患者WOMAC、VAS及JOA评分,提升患者SF-36评分,促进患者步态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杨氏"絮刺拔罐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7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絮刺拔罐组(89例)和常规针刺组(82例)。两组取穴均为内膝眼、犊鼻穴和阿是穴,絮刺拔罐组采用"杨氏"絮刺拔罐法进行治疗,用七星针轻叩穴位,待微出血后加拔火罐;常规针刺组采用半标准化的毫针刺法进行治疗,共治疗4周(次数规定为最少5次,最多10次),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采用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与随访时,两组患者WOMAC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生活难度评分、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01);除治疗4周后,絮刺拔罐组的WOMAC僵硬评分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絮刺拔罐组在治疗4周后与随访时WOMAC其余各项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001,P0.01)。治疗2周、4周后和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01),且随疗次增加VAS评分降低更明显(均P0.0001);治疗4周后和随访时絮刺拔罐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P0.0001)。结论:"杨氏"絮刺拔罐与常规针刺疗法均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且相对安全。在取穴相同的前提下,絮刺拔罐疗法较常规针刺疗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黄散外敷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风湿热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中医伤科就诊的风湿热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每组各40名。治疗组以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外敷自制四黄散,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分别在4周观察每组的总有效率、VAS疼痛评分,WOMAC指数、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57.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评分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黄散外敷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以明显减轻风湿热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桂枝附辛加味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42例,予桂枝附辛加味方内服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治疗4周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WOMAC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桂枝附辛加味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20.
吴伟斌  范群  张帆  赵冉  李璟  孙青刚 《河北中医》2020,42(6):932-935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选用犊鼻、内膝眼穴针刺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龙虎交战针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针刺法。2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总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 3%(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71. 4%(25/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WOMAC量表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KOA疗效确切,并能改善关节疼痛、关节晨僵症状及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