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椎"椎骨错缝"模型大鼠痛阈变化。方法:采用椎体外部连接固定系统(ELFS)诱导"椎骨错缝"大鼠模型。将160只350~4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外科手术将ELFS的棘突附着部件(SAU)与大鼠L4、L5和L6棘突相连接,再使用ELFS的外部连接部件将SAU连接起来;模型对照组仅植入SAU,不安装外部连接部件;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干预,不植入任何部件;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再将各组按固定时间分为1、2、4、8和12周5个亚组。对每组中8只大鼠进行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检测。结果:实验组的机械痛阈在4周及8周时与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间机械痛阈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实验组的热痛阈在2周时间点时与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8周;实验组各时间点间热痛阈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4周时热痛阈和1、2周时间点相比出现显著差异(P<0.05),并持续到8周。结论:"椎骨错缝"模型大鼠现伴随着生物力学的改变,其行为学也发生着相似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椎"椎骨错缝"大鼠模型造模节段生物力学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方法:将160只350~4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再将各组按固定时间分为1、2、4、8和12周5个亚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在其L4、L5和L6棘突上均植入外固定连接装置的棘突附着部件,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植入外部连接部件,假手术组仅行手术干预,空白对照组不行任何干预。在各连接期结束时,脊柱刚度测试系统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固定节段刚度;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各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刚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脊柱造模节段刚度随连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从8周开始实验组刚度出现明显变化。神经电生理示造模节段相应脊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减慢。结论:椎骨错缝大鼠模型可引起相应造模节段脊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及神经电生理的改变,且此种变化与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腰椎椎骨错缝对大鼠血浆黏度的影响。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旋转固定组、单纯固定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旋转固定组和单纯固定组大鼠腰椎L4~L6节段植入的椎体外部连接固定装置,旋转固定组大鼠使L5棘突向右侧旋转,造成L5棘突与L4和L6棘突的不共线;单纯固定组大鼠单纯植入椎体外部连接固定装置不进行旋转。分别于固定后1周、4周、8周和12周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浆黏度变化。结果:固定4周和8周之后,旋转固定组和单纯固定组大鼠的血浆黏度皆高于假手术组大鼠(P0.05)。固定1周和12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骨错缝可引起大鼠血浆黏度的上升,导致血脉瘀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活血方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中OP-1及IL-1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腰椎间盘纤维环穿刺法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第1天,实验组予益气补肾活血中药浓缩液灌胃,术后第4、8周,每组各取5只大鼠,HE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观察椎间盘中OP-1、IL-1含量。结果:HE染色结果可见实验组大鼠椎间盘退变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造模后4、8周椎间盘中OP-1含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IL-1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大鼠腰椎间盘中OP-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IL-1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方可调节大鼠退变腰椎间盘中OP-1及IL-1的含量,减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肝化瘀方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大鼠HGF蛋白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各1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阳性对照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实验组给予疏肝化瘀方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干预14 d后的心肌组织中HGF蛋白表达,测定各组SD大鼠心脏功能参数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的HGF蛋白光密度值显著的高于假手术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心肌组织的HGF蛋白光密度值显著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LVEDP显著的高于假手术组(P0.05),LVSP、+dp/dtmax、-dp/dtmax绝对值显著的低于假手术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LVEDP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LVSP、+dp/dtmax、-dp/dtmax绝对值显著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LDH、CK水平显著的高于假手术组(P0.05),SOD、NO水平显著的低于假手术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血清LDH、CK水平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SOD、NO水平显著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疏肝化瘀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大鼠能显著改善其心功能、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提高心肌组织HGF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通心络预给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1只心电图正常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实验组,每组各17只。给予实验组大鼠通心络超微粉氯化钠溶液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7 d后将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收集各组大鼠再灌注后心电图,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测定血清调节激酶(ERK)、5-羟色胺(5-HT)、脾酪氨酸激酶(Syk)、类胰蛋白酶(TPS)及心肌组织中类糜蛋白酶、β-氨基己糖甘酶水平;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大鼠心电图ST段上抬程度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大鼠PLT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WBC计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实验组(P0.05);模型组大鼠CK与LDH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实验组(P0.05);模型组大鼠Ca~(2+)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实验组,且假手术组大鼠Ca~(2+)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大鼠血清ERK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且假手术组大鼠血清ERK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大鼠血清5-HT、Syk及TPS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且假手术组大鼠血清5-HT、Syk及TPS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大鼠心肌病理变化较模型组轻微;实验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类糜蛋白酶、β-氨基己糖甘酶及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且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类糜蛋白酶、β-氨基己糖甘酶及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通心络预给药可减少心肌损伤,减轻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炎症,其机制为降低5-HT、Syk等炎性因子水平,上调ERK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腰椎亚脱位动物模型脊柱造模节段刚度及其脊髓前角尼氏小体的变化。方法:将36只体质量350-450g雄性SD大鼠按连接时间随机分到2、4、8和12周4组。通过植入外部连接固定系统进行造模。在各连接时间结束,脊柱刚度测试系统检测模型大鼠造模节段刚度,焦油紫染色观察相应脊髓前角尼氏小体。结果:刚度检测结果显示亚脱位模型大鼠脊柱造模节段刚度随连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相应节段脊髓前角尼氏小体减少,甚至溶解消失。结论:外部连接固定系统诱导的大鼠腰椎亚脱位模型,可导致大鼠造模节段刚度增加及脊髓前角神经元尼氏小体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心汤对心梗后心衰大鼠CaN-NF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心梗后心衰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缬沙坦组、强心汤组各18只,除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外,其余各组制备慢性心衰大鼠模型.8周后,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4周.采用PowerLab/4SP生物信号处理分析系...  相似文献   

9.
张梦梦 《新中医》2016,48(5):83-85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选择92例F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口服液。2组均治疗8周。观察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SP)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SP水平较治疗前上升,NO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血清SP水平高于对照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FD的疗效较单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更佳,能明显上调血清SP,下调血清NO,从而纠正胃肠神经递质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探索"痰瘀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健康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48只,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只,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实验周期为16周,分别在2、4、8、16周检测血脂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模型构建。结果两组血脂比较:在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C、LDL-C均明显升高(P0.05)。在16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在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低切、中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均明显升高(P0.05)。在16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低、中、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应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可以成功构建"痰瘀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葶苈生脉方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肠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葶苈生脉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手术造成腹主动脉狭窄,假手术组只分离腹主动脉,不结扎。5组均于手术4周后开始给药(水),每日1次定量灌胃,连续灌胃8周。最后1次给药后,收集各组尿液及血液标本,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尿乳果糖/甘露醇(L/M)。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炎性因子TNF-ɑ、IL-4、IL-8,血浆D-乳酸、DAO,L/M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葶苈生脉方低、高剂量组血清炎性因子TNF-ɑ、IL-4、IL-8,血浆D-乳酸、DAO,L/M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葶苈生脉方可有效改善CHF大鼠肠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降低肠黏膜通透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补肾复方对去势大鼠体重及瘦素(LP)的影响。方法将雌性育龄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势组。去势组将去势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倍美力组、补肾复方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倍美力组:以62.5μg/100g倍美力灌胃;补肾复方组:按成人用量的15倍灌胃。连续给药12周。观察一般情况,特别是体重;计算Lee's指数;酶免法检测血清LP水平。结果去势手术前,假手术组、正常组及去势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去势手术4周后,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比较,去势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给药前,与假手术组、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复方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1~12周,与假手术组、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5周前,补肾复方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第5周后,补肾复方组大鼠体重明显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ee's指数及血清LP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复方组大鼠Lee's指数及血清L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复方可延缓去势大鼠体重增长、降低血清L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脑通络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学指标及IL-6与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血脂康对照组(称为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称为高剂量组)8只、模型组8只和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组(称为低剂量组)8只;除假手术组以外,其他4组使用球囊的受损方法结合高脂饲料的喂养方法来制作大鼠AS的模型;观察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血浆黏度、红细胞的变形、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内TNF-α、IL-6水平及红细胞的变形、聚集指数均显著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下降效果更佳,与对照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通络液可通过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来延缓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按揉法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推拿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CCI模型组及CCI模型+推拿组。通过坐骨神经结扎制备神经病理痛模型,于造模后第4天开始推拿按揉法干预,连续14 d,观察造模前、造模后第1、3、7、10、14、17天大鼠机械痛阈(PWT)的改变;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并观察血清、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的P物质(SP)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大鼠PWT阈值逐渐降低(P0.01,P0.001);与CCI模型组相比,CCI模型+推拿组PWT阈值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大鼠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降低(P0.01),CCI模型+推拿组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较模型组有增加(P0.05)。4组大鼠血清SP含量无差异(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SP含量明显增加(P0.05);CCI模型+推拿组背根神经节SP含量较CCI模型组有降低(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及CCI模型+推拿组脊髓背角SP含量明显增加(P0.05),但两者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推拿按揉法能够降低CCI模型的机械痛阈,对神经病理痛起到镇痛的作用;推拿按揉法能够延缓CCI模型的腓肠肌萎缩程度。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的SP参与了神经病理痛的发生和发展,推拿按揉法可能通过降低背根神经节的SP表达来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贾真 《中医研究》2014,(10):61-63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银杏达莫组3组。其中银杏达莫组腹腔注射银杏达莫注射液2μL/g,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μL/g,连续注射7d,2次/d;末次腹腔注射30min后,麻醉、固定SD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按文献方法假手术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只穿线不结扎,另外2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剪断结扎线再灌注,再灌注60min。再灌注结束后,取大鼠颈动脉血5mL,离心制备血清,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CK-MB、LDH含量及升高ET-1、TNF-a活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银杏达莫组CK—MB、LDH及ET.1、TNF-α含量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与其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林小永  陈亮 《新中医》2015,47(2):218-219
目的:观察在大鼠四肢开放性骨折模型旱期愈合过程中,伤科健骨汤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骨折端局部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造成开放性股骨骨折模型,术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只。实验组造模后第2天即开始以伤科健骨汤浓缩液灌服,对照组仅给予正常饲养。术后第1周、2周、4周,分批处死动物取材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VEGF表达的强度。结果:实验组术后第2周、4周的VEGF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局部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显示,实验组VEGF的表达在1、2、4周时均强于对照组,其中在第2周时染色阳性强度最高,第4周阳性强度降低,但仍强于对照组。结论:伤科健骨汤在大鼠四肢骨折愈合早期可正向调高VEGF水平,从而促进骨折断端微血管新生增殖,加快骨折端骨性连接形成,起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通元针法联合隔药盐灸神阙穴对产后抑郁症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造模组80只;空白组不予干预,假手术组实施不摘除卵巢的假手术,造模组确认造模成功后,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常规针刺组、实验组,每组20只;模型组大鼠不予治疗,药物组大鼠采用盐酸氟西汀灌胃治疗,常规针刺组大鼠电针百会穴和太冲穴,实验组大鼠采用通元针法联合隔药盐灸神阙进行治疗。在干预后的第2周末、第4周末每组各随机选取大鼠10只,检测行为学指标后处死,再检测血清GnRH、FSH、LH、E2、P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旷场实验水平评分、垂直活动评分、糖水消耗量评分显著降低(P 0. 05),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 0. 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干预后药物组、常规针刺组和实验组大鼠的旷场实验水平评分、垂直活动评分、糖水消耗量显著增高(P 0. 05),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 0. 05)。干预后的第2周、第4周,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血清GnRH、LH、FSH、E2、P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药物组、常规针刺组和实验组大鼠血清GnRH、E2水平显著增高(P 0. 05),LH、FSH、P水平显著降低(P 0. 05)。干预后的第4周,实验组大鼠血清GnRH、E2水平与空白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显著高于药物组和常规针刺组大鼠(P 0. 05);实验组大鼠血清FSH水平与药物组和空白组大鼠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显著低于常规针刺组大鼠(P 0. 05);实验组大鼠血清LH、P水平与药物组、常规针刺组和空白组大鼠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元针法联合隔药盐灸神阙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中前列腺素E2(PG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KOA慢性疼痛的机制。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予左膝关节注射50μL 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予左膝关节注射50μL谷氨酸钠碘乙酸进行造模。电针组于造模后14 d予大鼠左侧"阳陵泉"和"内膝眼"电针干预15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定,包括缩爪潜伏期(PWL)和机械性痛阈值(PWT)。最后一次测痛结束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左侧腰(L)3—L5 DRG和脊髓背角中PGE2、CGRP、S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的PWL、PWT明显降低(P0.01),DRG和脊髓背角中PGE2、CGRP和SP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对照组大鼠PWL、PWT, DRG和脊髓背角中PGE2、CGRP和SP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干预后,电针组大鼠的PWL、PWT显著升高(P0.01),DRG和脊髓背角中PGE2、CGRP和SP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电针"阳陵泉""内膝眼"可减少KOA大鼠疼痛相关因子PGE2、CGRP和SP的生成,从而降低大鼠脊髓痛觉敏化水平,缓解KOA导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腰腿理痛散对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大鼠背根节(DRG)中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腰痛宁组、腰腿理痛散高剂量组、腰腿理痛散低剂量组,每组10只,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移植于左侧硬膜外腔L5、L5神经根背侧,造成非压迫性大鼠自体髓核移植硬膜外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2周时DRG中SP的变化。结果:造模各组DRG中SP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增加,免疫反应强度均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0.01;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腰腿理痛散组较阳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腰腿理痛散可通过下调或者抑制非机械压迫性髓核对神经根损伤后DRG内的痛觉神经递质SP的释放而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疏肝调神组、普通针刺组,每组8只。疏肝调神组针刺"百会"及双侧"风池""内关""太冲",普通针刺组针刺"百会"及双侧"风池",30min/次,1次/d,连续8d。第8天针刺后采用大鼠颈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制备偏头痛模型。观察造模前后3次行为学评分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GRP、SP、IL-1β、TNF-α的浓度。结果:造模后,各组行为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2个评分时间段(60~90min及120~150min),与模型组比较,疏肝调神组、普通针刺组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120~150min时,疏肝调神组与普通针刺组评分较60~90min时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GRP、SP、IL-1β、TNF-α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调神组、普通针刺组大鼠血清中CGRP、SP、IL-1β、TNF-α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普通针刺组比较,疏肝调神组大鼠血清中CGRP、SP、IL-1β、TNF-α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可有效防治偏头痛的发生,疏肝调神针法在抑制偏头痛大鼠血清CGRP、SP及IL-1β、TNF-α等因子的痛觉传导、减轻神经炎性反应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