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季高老中医为广东省阳江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副主任中医师。张老出身中医世家,四代业医,自幼深得祖传,勤奋好学,通究《内经》、《伤寒》、《温病》。  相似文献   

2.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温病学肇始于《伤寒杂病论》.然而,很多人却没有了解到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温病脉证并治”这一重要篇章.因为有一些中医人根本就不知道《伤寒杂病论》有白云阁藏本,也不知道这个藏本的木刻原版就保存在南阳医圣祠(南阳张仲景博物馆),是国家二级文物,是医圣祠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至今仍是所有中医医师提高临床疗效的法宝。在《伤寒论》课程开展思政建设,就是把“铁杆中医”的情怀融入课堂教学,坚守“经典为根、临床为本”,经典教学与临床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经典之魅力,从骨子里喜欢中医,坚守临床是中医发展之源、立足之本,根植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诠释伤寒、运用伤寒、发扬伤寒,与时俱进,使之具有强大生命力,为推动中医经典理论发展与运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温病主要是指急性外感发热性传染病,以及若干流行病、时令病等。"温病"名称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有"民疠温病"及"温病乃作"的记载~([1])。《黄帝内经》还对温病的病因、脉证、治疗原则等均有不少零散的记述。其后,《难经》~([2])写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湿温、热病、温病三者成为后世温病学中的重要病症。  相似文献   

5.
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之争由来已久,从刘河间起持续至今日仍未偃息。长期以来围绕伤寒是否能包括温病在内和《伤寒论》方是否可以治疗温病等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双方各持己见,泾渭分明。但是,仔细学习研究清代温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医籍,可以发现,吴氏本人对于伤寒学说推崇备至,并无排斥、贬低之意,而是无门户之见,寒温并重;临床上强调辨证论治,寒温并用,且善于运用仲景方治病。他仿《伤寒论》体例著  相似文献   

6.
徐江雁 《北京中医》2006,25(4):202-204
生平简历袁鹤侪(1879-1958),河北雄县人。少年丧父母,自学医书,1903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医学馆,系统学习中医。1906年从医学馆毕业,同年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清太医院,曾供职清太医院御医兼医学馆教习,慈禧随侍御医。后悬壶京城。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苏友好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普及协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耆宿顾问、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教授以及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中医顾问等职。学术成就袁氏对内难经理论、伤寒病、温病皆有深入研究,著有《太医院伤寒论讲草》、《伤寒方义辑粹》、《温病概要》、《温病条辨选注》、《中医诊疗原则》、《医术经谈》、《袁氏医案》等,并主持、组织修订和重刊了《医统正脉》等一批古典医籍。治学特点袁氏治学法度严谨,临证诊病一丝不苟,用药精当而有创新,药味平淡而有出奇,对许多疑难重症的治疗颇有建树。学术思想袁氏重视中医理论的研究,尤其注重气化学说;临床以擅治伤寒、长于温病著称。特别是治疗痨瘵、疟疾、肝病、结石诸疾,尤为见长。  相似文献   

7.
徐江雁 《北京中医药》2006,25(4):202-204
生平简历袁鹤侪(1879-1958),河北雄县人.少年丧父母,自学医书,1903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医学馆,系统学习中医.1906年从医学馆毕业,同年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清太医院,曾供职清太医院御医兼医学馆教习,慈禧随侍御医.后悬壶京城.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苏友好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普及协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耆宿顾问、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教授以及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中医顾问等职.学术成就袁氏对内难经理论、伤寒病、温病皆有深入研究,著有《太医院伤寒论讲草》、《伤寒方义辑粹》、《温病概要》、《温病条辨选注》、《中医诊疗原则》、《医术经谈》、《袁氏医案》等,并主持、组织修订和重刊了《医统正脉》等一批古典医籍.治学特点袁氏治学法度严谨,临证诊病一丝不苟,用药精当而有创新,药味平淡而有出奇,对许多疑难重症的治疗颇有建树.学术思想袁氏重视中医理论的研究,尤其注重气化学说;临床以擅治伤寒、长于温病著称.特别是治疗痨瘵、疟疾、肝病、结石诸疾,尤为见长.  相似文献   

8.
《寒温统一论》(以下简称《寒温论》是著名中医教授万友生先生所著,于1988年2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阐述伤寒、温病的病因病机,伤寒六经辨证论治,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八纲统伤寒、温病的辨证论治。下  相似文献   

9.
江南何氏医学至今已传29世,治疗伤寒是其专长,从《伤寒辨类》一书可以探究何氏伤寒家学要义。《伤寒辨类》是何氏医学第22代传人何元长所著,是书融合伤寒和温病为大伤寒概念,不仅从发热症着手区分伤寒、温病及杂病的定义,更进一步结合明清温病学说提出"伤寒、温病、热病、冬温、感冒伤寒"同为发热,治法应有不同。何元长汲取前代伤寒医家的理论与临证经验,在明清医家的基础上增补、化裁了许多治疗温病、时疫的医方。《伤寒辨类》作为何氏伤寒学著作之一,对后世伤寒研究大有裨益,对当今中医教育及创新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伤寒、温病学说的创立,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所代表的是经典的中医临床思路与方法。伤寒、温病学说是在中医危重医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迄今在中医危重医学领域中仍独具特色与优势。本文试从中医临床医学发展角度出发,咎其两论在危重医学中的运用。1 伤寒、温病学说是在危重医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  相似文献   

11.
《丹台玉案》为明末清初新安休宁著名医家孙文胤所著。孙文胤,字对薇,又薇甫,号在公,自称尊生主人。据《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医籍考》、《贩书偶记》、《中国医学大辞典》等记载,孙氏著有《丹台玉案》、《伤寒捷径书》、《医经经方两家指诀》三种,惜后两种已亡佚。本文仅就《丹台玉案》对伤寒理论的贡献做一初步探讨。 疾病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但由于外感易造成内伤,内伤常招致外感,因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感虽有伤寒和温病之分,但因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继续发展,因而二者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孙氏将《伤寒  相似文献   

12.
既往研究认为,《伤寒论》为一切外感热病而设,为广义伤寒;且伤寒详于寒而略于温,温病详于温而略于寒,伤寒与温病为两种不同的理论系统,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外感发热性疾病的两大证治体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虽属温病范畴,但运用《伤寒论》经方合方——“清肺排毒汤”等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有鉴于此,我们重新梳理伤寒与温病实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1)《伤寒论》为狭义伤寒,伤寒本质可能为炎症,其六经辨证本质为人体对炎症反应不同阶段的描述,《伤寒论》为临床治疗急危重症的专著。(2)温病的本质同样可能为炎症,伤寒与温病同为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炎性损伤状态。(3)寒温存在能够统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但因致病因素不同而致临床表现有所差别。伤寒的六经辨证,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同为人体对炎症反应的不同阶段的诊疗方法,但其背后蕴藏的方证辨证则为其共性特征。虽然辨病机的方法不同,但无论在病理生理还是方证辨证治疗上,伤寒与温病能够统一。因此,在新冠肺炎的中医认识上,不应拘泥于伤寒与温病的病名归属之争,可运用伤寒六经辨证与方证辨证进行治疗,且三阳合病为其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李学麟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业医30余载,精通经典,其精湛医术享誉福州一带,是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李师融伤寒温病于一炉,提出通阳和阴之法,颇具见地,指导治疗外感热病每每出奇制胜。现将李学麟对"扶正祛邪论"之见解介绍如下。1理论源流扶正祛邪是中医的治疗大法之一,源于《黄帝内经》,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  相似文献   

14.
王嵩  王世东 《北京中医药》2006,25(3):157-158
喻昌,字嘉言,晚号西昌老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为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喻氏学问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于医道颇有见解.所著主要有《寓意草》、《医门法律》、《尚论篇》等,后人合编为《喻嘉言医学三书》.《尚论篇》全名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集中体现了喻氏的伤寒思想.全书分为八卷,前四卷主要论述伤寒六经证治大法,后四卷则主要论述温病及伤寒论诸方.笔者通过对《伤寒论》、《中医各家学说》及《尚论篇》的学习,试对喻氏伤寒思想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15.
《伤寒从新》,休宁王少峰撰.少峰先生生于清末,博学多才,投师湖州名医凌晚五,又与上海名医陈莲防(陈莲航曾5次应召为光绪帝诊治)交往甚密.涉猎古今医著,于《内经》、《伤寒论》致意尤专。元、明以来,伤寒与温病学说存在门户之见、偏执之风.加之欧风东渐,中医实不能固步自封,所以少峰欲古为今用,悉心尽力而作《伤寒从新》。是书包罗丰富,近9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把温病、伤寒学理论有机结合,集百家之注文,补充发明,在清末、民国初期以来,研究集住伤寒学者,可谓首屈一指.今就此书之学术特点,谈谈个人之管见。王集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医经典为中医之魂,经典中的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各自为辨证论治体系。然外感热病包括伤寒与温病,却有不同的辨证体系,只有寒温统一方能完善外感热病学体系。试从小柴胡汤到蒿芩清胆汤来分析总结六经、六淫统寒温,并在药物治疗上得到寒温统一的印证。  相似文献   

17.
张秀峰老中医从医50余年,是我省至今健在的名老中医之一.从16岁起在家乡呼兰县跟随地方名医辉子元学医,后又就读于当地的中医学社.他在青年时期对《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古典医籍就已深谙自如.扎实的学术功底为后来的名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温病学说起源于《内经》,在金元时期开始倡兴。刘完素著《伤寒直格》云:“以伤寒为杂病,以温病为大病,特制双解散、凉膈散、三黄石膏汤为治温病主方。”其后王安道著《医经溯洄集》中,著有“《伤寒立法考》,温病热病,说其治法,较若眉列。”二公虽识伤寒与温病异治,但未洞悉温病中于杂气,仍从外感风寒化热同治,实有千虑一失之弊。明·吴又可著《瘟疫论》认为,温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即邪自口鼻而入,侵及募原,而即发病。他说:“大约病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皆同,皆  相似文献   

19.
中医腹诊理论源于《内经》《难经》,发展于仲景《伤寒杂病论》。日本汉方医以《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形成了“伤寒派”腹诊。“伤寒派”腹诊法相对客观,尤其对于诊查气、血、水异常及兼夹时更有优势,且可一定程度上提示处方用药。而男科疾病恰有多郁、多瘀、多痰及相兼同病等特点,“伤寒派”腹诊法用于常见男科疾病诸如不射精、阳痿、早泄等的辨治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均为中医的经典课程,且《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一脉相承,为加强经典课程间的横向联系,文章将举例说明交叉融合式教学法在经典课程中的运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经典课程的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