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脏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kidney,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和预后.方法 分析1例肾脏NEC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 肿瘤主要由分化差的小圆形或梭形细胞构成,呈片状、巢状或小梁状排列.其间可见广泛坏死,肿瘤细胞质稀少,细胞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标记显示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CK(AE1/AE3)、Syn、CgA、CD56和NSE.结论 发生于肾脏NEC较为罕见,其生物学行为的评估需要长期随访,确诊依赖于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标记等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61例胃MANEC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阅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所有肿瘤均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分构成,且两种成分各占比例均30%。免疫表型:腺癌成分CK、CEA均阳性,神经内分泌成分15例Syn、CD56、CgA均阳性;20例CgA、Syn均阳性,CD56阴性;24例CD56、Syn均阳性,CgA阴性;2例CD56、CgA均阳性,Syn阴性。61例中5例失访,18例健在,38例死亡。结论胃MANEC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差,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可做出准确诊断,并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肉瘤样肝细胞癌(sarcomatoi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SHC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中男性3例,均有肝炎病毒感染,3例伴肝硬化,临床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瘦等。肿瘤单发或多发,切面灰白色、多伴出血、坏死。镜下见肿瘤由肝细胞癌及肉瘤样成分构成。免疫表型:肝细胞癌AFP、GPC-3和Hep Par1均(+),肉瘤样成分:vimentin、CK8/18和CK19均(+)。4例患者随访2、5、8个月,均死亡。结论 SHC在肝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gangliocytic paraganglioma,GP)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G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内镜下均表现为十二指肠黏膜下病变,隆起于肠腔;组织学上肿瘤由3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混合组成:梭形的施万细胞、上皮样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节样细胞。免疫表型:梭形细胞表达SOX-10、NF、NSE、CD56、Syn、S-100蛋白,上皮样细胞表达CKpan、CAM5.2、NSE、CD56、Syn、CgA、PR,神经节样细胞表达NSE、CD56、Syn、CgA、Calretinin、PR、NF。结论GP属于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于十二指肠,内镜提示十二指肠黏膜下病变时应考虑该病可能,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治疗以内镜下切除和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holangio carcinoma,c HC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c HCC-CC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免疫表型特征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4例c HCC-CC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36~68岁,平均54.38岁。肿瘤位于肝右叶15例,肝左叶6例,肝左叶及右叶1例,肝尾叶及左外叶1例,弥漫性肝结节肿瘤1例。眼观:肿瘤质地和切面色泽与肿瘤所含成分有关。镜检:c HCC-CC经典型可见2个区域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胆管细胞癌(cholangio carcinoma,CC)区域相互混杂分布或移行分布,另见3例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cholangiolocellular carcinoma,CLC)型。免疫表型:HCC区域主要表达CD10、CK8、Hepatocyte及CD10,CC区域表达CK7及EMA,CLC表现为中间型肝细胞免疫表型。结论 c HCC-CC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需结合病理学特点、影像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诊断;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胃原发性癌肉瘤(gastric primary carcinosarcoma with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胃原发性癌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和W-S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烧心、黑便40天就诊.胃镜发现胃贲门处有1巨大菜花状肿物.光镜下肿瘤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为不规则腺管结构,免疫表型CK和EMA阳性,vimentin阴性,多数腺管Syn阳性,少数腺上皮细胞CgA阳性;另一种为弥漫分布的间质细胞,免疫表型为vimentin广泛阳性,actin、CK、EMA、Syn、S-100局灶性阳性,CgA阴性.瘤组织中可见局灶性软骨肉瘤、骨肉瘤及平滑肌肉瘤成分.肿瘤旁胃黏膜未查见幽门螺杆菌.结论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胃原发性癌肉瘤是一种极其罕见,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的肿瘤.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肿物表面光滑,切开囊实性,部分区域可见脂质及毛发,部分区域呈灰白、灰黄色。镜下除可见成熟性畸胎瘤成分外,还可见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等成分。免疫表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分CK19、HBME-1、Galectin-3均阳性,CD56阴性;类癌成分CD56、CgA、Syn阳性。结论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的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其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腺原发性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胸腺原发性黏液腺癌的病理特点、免疫表型、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8岁,肿块位于前纵隔,呈实性,局部见囊腔,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多量黏液背景下可见肿瘤性上皮细胞巢,细胞呈腺泡状、乳头状及筛状结构排列,肿瘤周边可见残留的胸腺组织。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CK7、CK20、Villin、CDX-2、MUC-2均阳性;CD5、TTF-1、Napsin A、CD56、Syn、CgA、MC、Calretinin均阴性。结论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可诊断胸腺原发性黏液腺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颈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子宫颈MANEC进行免疫组化和HPV分子分型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2岁,因阴道异常出血、流液数天入院。MRI提示子宫颈占位,行残余子宫颈、双侧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镜检:瘤组织由神经内分泌癌及原位腺癌两种成分构成,两种成分位于同一病变的不同区域,且均 30%。免疫表型:神经内分泌癌区域Syn、Cg A、CD56和p16均阳性;原位腺癌区域p16、CK7、CK20和CDX-2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60%。两种组织均呈HPV18型阳性。结论子宫颈MANEC较为罕见,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子宫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原发性子宫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对其形态学、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果 7例患者平均年龄50岁,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肿瘤呈菜花状或结节状,直径1.5~4.0 cm,切面灰黄、灰红色相间。光镜下肿瘤由大小较一致的小圆或卵圆形细胞构成,胞质少,核分裂象多见,排列呈片状、梁状、岛状或菊形团状,部分伴腺癌成分。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yn、CgA、CD56、CK(AE1/AE3)、EMA均阳性,NSE、CD45、p40、p63、CD10均阴性。术后随访患者1~5年,3例死亡,3例健在,1例失访。结论原发性子宫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少见,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易误诊为其他低分化恶性肿瘤,需根据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综合判断,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对18例SCCC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8例SCCC患者年龄30~69岁,平均40岁。SCCC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子宫颈肿块或子宫颈糜烂。组织学特征:SCCC肿瘤细胞小而一致,可呈圆形似淋巴细胞,但较淋巴细胞大,或呈雀麦形,或部分呈短梭形,细胞质少,境界不清,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通常表达CKpan,并不同程度地表达Syn、NSE、Cg A、CD56和p16。原位杂交:检测4例肿瘤细胞HPV 16/18阳性。超微结构:肿瘤细胞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随访10例SCCC,6例患者2年内死亡。结论 SCCC属神经内分泌癌,是子宫颈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其发生可能与HPV 16/18感染有关。CKpan、Syn、Cg A、NSE和CD56是SCCC的免疫标志物,有利于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标本中根治标本6例,穿刺标本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男性11例,女性1例。其中9例有长期吸烟史。眼观:肿瘤最大径1~6.8 cm,均为灰白色肿物,伴有坏死和出血。镜下见肿瘤均由弥漫一致的大圆细胞构成,成片分布,填充肺泡腔式生长,可见坏死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及CK7均弥漫阳性,vimentin、TTF-1、NapsinA、CgA、CD34、ALK、ROS1、NUT均阴性,INI-1均阳性,Hep Par1均不同程度阳性。除1例腺鳞癌(鳞状细胞癌区域SMARCA4阳性)外,其余11例肿瘤细胞SMARCA4均完全阴性。1例肿瘤细胞CD56、Syn少量阳性,1例SALL4少量阳性,其余肿瘤细胞上述标志物均阴性。3例部分肿瘤细胞p63及p40阳性,余肿瘤细胞均阴性。4例肿瘤细胞SOX2阳性。2例p53为突变型,其余为野生型。7例CK5/6不同程度阳性。9例Ki-67增殖指数>70%,3例增殖指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混合性嗜铬细胞瘤(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CP)-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CP-节细胞神经瘤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37~64岁;其中例3为纵隔原发。镜下见瘤组织均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为瘤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胞质细颗粒状,排列成器官样,核分裂象罕见;一种为束状排列的神经纤维瘤样背景下,散在及聚集分布的神经节细胞;结节边缘尚可见残留的肾上腺组织。免疫表型:嗜铬细胞瘤成分中CD56、CgA、Syn、vimentin均阳性,SMA、Melan-A、α-inhibin、NF均阴性,S-100支持细胞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节细胞神经瘤成分中NF、S-100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其内神经节细胞中CgA、Syn弱阳性或阴性。结论CP是相对较罕见的肿瘤,而节细胞神经瘤为相对常见的一种混合成分,其在临床及放射学上无法与嗜铬细胞瘤区分,目前仅基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需根据其内混合的不同成分(良性或恶性)来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与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 对3例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2岁,肿瘤直径为1.5~3 cm,均因乳腺肿块入院.镜检: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巢团或小梁状,被纤细的纤维血管间质分隔开来.免疫组化检测显示:3例肿瘤均表达ER、PR、HER-2、CK7、GCDFP-15和Syn,2例表达CgA、NSE,3例CD56均为阴性.结论 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肠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SP法对1例原发性结肠SCC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癌细胞呈弥漫状或大巢、团状分布,排列紧密,癌细胞小~中等大,胞质少,胞界不清,核圆形及不规则形,似淋巴细胞,核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可见。免疫表型:CK、Syn均呈阳性,CD45、CgA、CD20、Pax-5、TTF-1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90%。结论结肠SCC临床少见,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诊断时易误诊,需结合临床病史、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renal neuroendocrine tumors,PR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例PRNET切除标本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PRNET中3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9~73岁,平均50岁。2例PRNET因腰背部疼痛就诊,2例PRNET患者体检发现入院。4例PRNET镜下结构相似,肿瘤细胞呈管状、条带状紧密排列生长,部分呈巢、团状;肿瘤细胞规则一致,核深染,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易见,核分裂象均﹤3个/10 HPF。免疫表型:4例Syn均呈强阳性,2例Cg A呈阳性,2例CKpan呈局灶阳性,1例P504S呈阳性;CD10、CD117、PAX2、PAX8、PLAP、Ksp-cadher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5%。1例PRNET于电镜下见胞质内有大量神经内分泌颗粒,细胞间有桥粒连接。结论 PRNET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可发生于肾脏任何部位,无明显性别差异。诊断多依靠病理学检查,并结合免疫表型,必要时辅助电镜技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上腺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3例肾上腺畸胎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行CK、WT-1、S-100、Syn、CgA、CD56、CD99、MyoD1、desmin、CD34、Ki-67免疫组化标记并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3例,均为孕产检查中发现肾上腺肿瘤。肿物切面囊实性,镜下肿瘤实性,表面被覆复层上皮,其内见较多软骨及钙化成分,偶见淋巴细胞及少许神经纤维。其中1例镜下另见幼稚的软骨、横纹肌、神经上皮和原始神经管。成熟性畸胎瘤WT-1、Syn、CK、CgA、MyoD1、desmin、CD34血管呈阳性,CD56、S-100、CD99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未成熟性畸胎瘤Ki-67增殖指数70%。结论肾上腺畸胎瘤是一种罕见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肠碰撞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对1例含有结肠腺癌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的碰撞瘤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物位于横结肠,大小4 cm×3 cm×1.2 cm,环管腔呈浸润性生长。镜下肿瘤组织部分呈中分化腺癌,部分呈神经内分泌肿瘤,侵透肌壁达浆膜,累及网膜。免疫组化标记腺癌部分CK20和CK(AE1/AE3)均(+),神经内分泌肿瘤部分Syn和CD56(+),CgA(弱+)。结论含有结肠腺癌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的碰撞瘤十分罕见,正确认识其临床病理特征可避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毛细胆管标志物CD25在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 hepatic carcinoma,MHC)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25分子在HCC、MHC和良性肝病肝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胚抗原(CEA)作对比.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示CD25标记的毛细胆管经DAB显色在良性肝病和肝细胞肝癌标本中均有特异性表达,在转移性肝癌组织中则无表达.此方法显色明显优于CEA.结论 CD25标记人肝毛细胆管能较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和转移性肝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