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观察羊心脏蒲肯野纤维的演化过程和蒲肯野纤维与心肌束连接及其演化关系.方法:12只山羊取心脏后,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心室肌层内蒲肯野纤维,按组成细胞的演化程度不同分为6级.蒲肯野纤维-心肌束的连接方式随连接所在部位、蒲肯野纤维的演化程度而不同.结论:正常成体羊心室肌层内的蒲肯野纤维为束细胞和(或)心肌细胞组成的动态结构.蒲肯野纤维与心肌束有多种连接方式,但均反映2者存在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常温麻醉仅阻断上下腔静脉,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麻醉、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心电图S-T段改变轻微;无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心肌纤维排列、肌节结构、M线、Z线及线粒体均接近正常心肌酶改变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捡出的7例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患者,未进行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支架.结果 支架置入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肌桥在心脏收缩期的狡窄均消失,残余狭窄不明显.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明显,术后随访6~3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是有效、安全的,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远期预后需要曼多的病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AST)对链脲霉素(STZ)诱导实验性糖尿病(DM)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TZ(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ST(30、60、120 mg/kg)组及四甲基哌啶(90 mg/kg)组.6周后检测各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血糖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RT-PCR法观察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心脏指数明显升高,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心肌纤维紊乱,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组织中TGF-β1和TGF-β1 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AST(30、60、120 mg/kg)组明显降低DM小鼠血糖、心脏指数;提高DM小鼠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心肌纤维、心肌细胞异常;降低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论 AST能抑制DM小鼠心肌纤维化病变以及心肌细胞凋亡,对DM小鼠心肌起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降低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赵燕  张晓娟  饶隽  卢硕颖   《四川医学》2023,44(6):645-649
<正>心脏淀粉样变性是由于心肌内蛋白质错误折叠、聚集和沉积为淀粉样纤维在细胞外沉积引起的限制性心肌病。淀粉样物质可沉积于全身各组织,如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等,浸润心肌组织引起心脏结构及功能受损则称为心肌淀粉样变(CA),目前发现人体内能引起淀粉样变的蛋白类型30多种,但只有9种淀粉样蛋白在心肌中积累,导致严重的心脏疾病[1]。  相似文献   

6.
毕美娥  邵龙  周春兰 《中外医疗》2012,31(12):173-173
目的 观察心肌带结构在常用心脏超声切面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 iE33超声诊断仪对其心肌带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可清楚的观察到在不同平面上显示的心肌带的各段.结论 在不同的心脏超声切面中,心肌带各段分布的情况不同,本次研究为今后心脏超声进一步研究心肌带结构和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心脏血管支架材料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入组后随机编号1~112,根据患者植入心脏血管支架材料不同,设计药物洗脱支架组(DES组)以及生物可降解支架组(BRS组),分别纳入奇数编号以及偶数编号患者各56例。DES组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BRS组患者植入生物可降解支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情况(包括植入支架数目、直径、长度)、目标血管直径、狭窄程度以及心肌标志物水平。结果 BRS组支架植入数目均为1个,显著低于DES组(P<0.05);植入支架直径、长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血管直径以及狭窄程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血管直径组内比较术后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狭窄程度组内比较术后低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心肌标志物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心肌标志物水平组内比较术后高于术前(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与rh-GH组,各10只。空白组不予处理,常规喂养;模型组、rh-GH组均采用阿霉素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模型组建模后每日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rh-GH组建模后每日皮下注射0.4U/kg rh-GH,均连续注射1个月。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各组大鼠心脏功能的变化,记录LVDD、LVSD、LVPWT、IVS、EF,测定LVSP、CVP、LVEDP,取颈动脉血测定NT-proBNP、TNF-α、cTnⅠ水平,并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h-GH组LVDD、LVSD增加,LVPWT、IVS、EF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rh-GH组LVDD、LVSD降低、LVPWT、IVS、EF上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h-GH组LVSP降低,CVP、LVEDP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rh-GH组LVSP上升,CVP、LVEDP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h-GH组LVSP降低,cTnⅠ、NT-pro BNP、TNF-α均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rh-GH组cTnⅠ、NT-pro BNP、TNF-α均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h-GH组心肌间质纤维指数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rh-GH组心肌间质纤维指数下降(P<0.05)。结论:rh-GH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心脏结构,减轻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的心电图与青年人的心电图有不同之处。老年人的心脏有衰老的变化;其主要的变化有:心肌纤维的褐色素沉着,心肌萎缩,瓣膜口增宽,瓣膜弹性丧失,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沉着。心肌和传导系统均可受影响而反映在心电图上出现心肌损害及传导障碍。如老年人同时伴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时其心电图上会有更多异常的发现。有时心脏虽有老年性变化,但心电图上可以没有特殊改变。老年人心电图上出现的变化有:电  相似文献   

10.
将国人成人正常心脏 50例制作成心脏纤维支架标本 ,输入微机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观测。观测了左、右纤维三角 ,左、右房室环 ,主动脉环和肺动脉环 ,Todaro腱 ,Suraorticcurtain膜 ,三尖瓣环和室间隔膜部等 ,共提供数据 1 0 4个。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纤维支架 ,探索房室交界区 ,以及为心脏外科手术和心脏影像技术提供了一系列解剖学数据。  相似文献   

11.
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重点演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重视重点演示这一环节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体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心脏的外形及腔内结构是重点,后者又是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教师利用尸体解剖标本、离体心脏标本及心脏的模型,重点演示心脏的外形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和三沟,并强调心底及心尖的位置,然后提问,强化矫正。再利用切开心壁的解剖标本,先让学生在识别左、右心房问隔,左、右心室及室间隔位置的基础上,重点演示右心房及右心室的主要结构:右心房有3个人口,即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一个出口,即右房室口,此外还有右心耳、梳状肌、卵圆窝等结构;右心室的人口及出口各一个,分别称为右房室口和肺动脉口,前者即右心房的出口,口周缘的纤维环附有3片略呈倒三角形的瓣膜,称为三尖瓣。三尖瓣被腱索连于乳头肌和右心房,其作用是当右心室收缩时,防止血液逆流到右心房;出口即肺动脉口,附有3个袋口向上的半月形瓣膜,称为肺动脉瓣,其作用是当右心室舒张时,防止肺动脉干的血液逆流到右心室。当反馈确定右心房及右心室的结构已经被学生掌握后,左心房及左心室的结构不再演示,省下的时问让学生自行观察标本,并与右心房和右心室的结构进行比较。当堂提问,多数学生能达标。  相似文献   

1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鑫 《中外医疗》2008,27(32):154-154
静电纺丝是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简便方法,通过调节电压,流速,接收距离,溶液浓度及溶剂种类等纺丝工艺条件,可以稳定地制备连续等截面的纳米纤维,且纤维形貌,直径大小与分布及其表面织构也可以得到控制.采用特殊的喷丝口结构,运用不同种类材料, 可以制备具有"皮-芯"结构的同轴纳米纤维,并经过一定处理获得空心纤维.在组织工程支架和药物控释等生物医用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求医问药》2011,(6):14-14
众所周知,人体心脏的功能是向全身提供血液供应,这种功能是通过心肌纤维的收缩和舒张而实现的。要实现这种功能,心肌纤维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血液来提供充分的营养并排除代谢物质。如果心肌出现缺血,心肌能量代谢发生紊乱,那么心脏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人体心脏心室肌纤维的三维结构。方法获取8例人体心脏,供者均为男性,年龄(81.9±7.2)岁,心脏质量(455.6±65.7)g。心脏放入装满水的塑料容器中,立即进行弥散张量磁共振扫描,从供者死亡到标本扫描的间隔时间为(18.6±5.2)h。扫描使用3.0T,GECV/I型磁共振机进行,采用8通道线圈扫描,sshEPI和SENSE扫描序列,层厚3mm,b值1000s/mm2,TR2000ms,TE86.4ms,FOV14cm×14cm,Voxels 128×128,Resolution 1.1mm×1.1mm×3mm。然后采用GE Advantage Windows workstation通过纤维追踪进行心肌纤维的可视化重建,显示并观察心肌纤维的三维结构。结果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后壁及游离壁处的纤维均存在两个走行方向不同纤维层面,心内膜下层心肌纤维从基底部到心尖呈现纵斜形向下走行,中层的心肌纤维从心尖到基底部呈现横斜形向上走行,两者在心尖部呈螺旋形连接。结论人体心脏心室肌纤维的三维结构与Torrent心肌带假说所阐述的结构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转录因子GATA?鄄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对心肌核转录因子GATA-4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Balb/c小鼠16只,分为假手术组及实验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45 min后恢复心肌血液灌注.4 h后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功能、取心脏标本测定GATA-4基因和蛋白表达,同时做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结构改变.结果:I/R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光镜下心肌组织结构异常.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GATA-4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脏功能下降,同时下调GATA-4表达,提示GATA-4蛋白可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去细胞化技术在全肝生物支架建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去细胞化技术建立保留细胞外基质的完整肝脏支架,并对支架进行形态结构和保留成分鉴定.方法 通过门静脉插管,依次灌注去垢剂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并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脱残留去垢剂,对所得支架进行HE染色、门静脉及月日道铸型、扫描电镜、纤维成分染色鉴定等形态学观察.并将支架切成50 μm的厚度后与C3A细胞系共培养,进行生物相容性验证.结果 经本实验方案得到肝脏生物支架的成功率为75%.肝脏生物支架包膜完整,肉眼可见肝脏内Gllisson管道结构.HE染色示无细胞及胞核残存.管道铸型见胆道、门静脉完整,无铸型液溢出.扫描电镜示大量纤维网状结构存在.纤维成分染色见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存在.生物相容性实验初步显示该支架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应用.结论 经本实验去细胞化过程,肝组织细胞可从细胞外基质中完全洗脱下来,并保留比较完整的肝脏管道系统.本研究获得全肝生物支架可以作为肝脏器官培养的基础支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是否可诱导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合成,研究其对离体大鼠心脏低温保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24 h后取离体心脏灌注HTK心肌保护液,4℃保存3 h.然后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灌注Krebs-Hcnseleit(K-H)液10min.实验组(n=10),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于生理盐水中)3.1umol/kg(0.53 mg/kg),腹腔注射24 h后取离体心脏,处理方法同对照组.心脏灌流结束后取材测定各组心肌HSP70表达,计算心肌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10min漏出率、心肌含水量(MWC)等相关生化指标并做统计学处理比较.观察心肌细胞先镜结构和电镜下的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组心肌组织HSP70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21.24,P<0.01),MWC、CK/LDH 10min漏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45~11.38.P<0.01).实验组心肌组织光镜下结构以及电镜下超微结构的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能诱导心肌组织HSP70高表达,对离体大鼠心脏经过低温保存后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能够明显保护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减轻低温保存带来的心肌损伤.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诱导HSP70高表达是其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H-E染色心肌切片上既能观察到心肌的组织结构变化,又能清楚的显示出心肌闰盘及横纹结构。方法 对成年狗心脏采用含酸性固定液固定,按常规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在苏木精染色液染色后不经盐酸乙醇分色,而直接入自来水进行蓝化,随后用伊红染色液复染,常规脱水、再透明、最后用中性树胶封片。结果 心肌组织结构与心肌纤维上的横纹和纤维间的闰盘显而易见,结构清晰,色彩鲜明。结论 以成年动物心脏为材料、以含酸性成分的固定液固定、苏木精染色后不经盐酸乙醇分色而直接蓝化,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传统的食管吻合口支架进行改进。方法:根据食管胃吻合口区的特殊解剖结构和吻合口狭窄的病变特点,对传统吻合口支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透视下对42例食管癌、胃癌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置放42枚防返流吻合口支架。结果:防返流吻合口支架可显著减轻病人置入支架后的疼痛、呕吐及胃液返流等症状,也可减少/减轻其食管再狭窄和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同时不影响对病人吞咽困难的改善。结论:防返流吻合口支架特点明显,对治愈食管癌、胃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导管室接受冠脉造影明确冠心病诊断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共183例,其中合并心肌桥组16例,不合并心肌桥组167例。术后两组患者均规律服用相关药物,并于术后6-8月返院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合并心肌桥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5%(4例),而不合并心肌桥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6.6%(11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心肌桥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桥组患者(P0.05)。结论:合并心肌桥的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不合并心肌桥的患者;心肌桥可能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