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已经确认,血清型为O157:H 7的大肠杆菌是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病原,曾引起美国和加拿大多起该病的食源性暴发。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对临床和食品微生物工作者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O—157型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已多次暴发流行。1996年日本暴发流行,涉及36个都道府,发病1万多人,约1/10的患者并发溶血性尿毒症。死亡13例。1997年3月10日日本又报告了O—157型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从其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编号分型。大肠杆菌O—157型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O157感染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证实肾衰死亡病例的死因,了解O157:H17疫源地的人群和动物感染状况。方法:对肾衰病人、同村居民及其同事进行调查,用常规方法分离腹泻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动物粪便中O157:H17。用蛋白印迹检验测抗O157:H7LPSIgG和IgM抗体。结果:从肾衰病人、同村腹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血清中检出O157:H17LPSIgG和IgM抗体;从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16份粪便中检出1株O157大肠杆菌;22例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1株,75份猪粪中检出3株,4份牛粪中检出1株O157。结论:肾衰死亡病例为O157:H17感染所致,疫源地内人群和动物感染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龙岩市O157大肠杆菌人的感染、食品污染以及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情况.[方法]1999~2005年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动物粪便以及各类食品、苍蝇、养殖场污水等标本,mEC增菌后用SMAC进行分离,纯化菌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毒力及特征基因检测等.[结果]共检测2212份标本,检出O157大肠杆菌29株,阳性率为1.31%.其中猪粪为3.42%,牛粪为2.62%,牛肉为2.33%,鸡肉为2.06%,养殖场污水为2.27%.其余标本均未检出目的菌.O157:H718株,O157:NM 6株,O157:H?5株.对12株O157:H7,进行了rfbO157和fliCH7基因的测定,结果rfbO157均为阳性,而fliCH7均为阴性.对18株(O157:H7 14株、O157:NM 3株、O157:H?1株),进行了SIT2、SLT1、eaeA、hly4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仅2株O157:H7 eaeA hly阳性,1株O157:H7 hly阳性,其余菌株均为阴性.检出菌株对环丙沙星、氟嗪酸、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敏感.检出ESBLs 2株.[结论]我市畜、禽中存在O157大肠杆菌,未检出含有SLT2、SLT1毒素的菌株,未发现O157大肠杆菌病例和食物中毒患者,应加强宿主动物O157大肠杆菌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现症腹泻病人及家禽家畜的O157∶H7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细菌学等方法调查检测.结果 1999~2000年先后3次从腹泻病人粪便中检测到O157∶H7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92%、3.85%和4.35%,但未检出带病毒基因,故阳性腹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严重也无并发症出现.家禽家畜O157∶H7的检出率1999年为3.24%(7/216),2000年为5.02%(13/259),且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为70.00%(14/20).结论腹泻病人及家禽家畜中存在O157∶H7感染,做好"三管一灭"和加强O157∶H7的监测,是防治O157∶H7引起感染性腹泻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以下简称O157:H7)是近些年来发现能引起腹泻等疾病的一种重要病原菌.为了提高腹泻病人粪便中O157:H7的检出率,2000年研制了检测O157:H7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剂,并进行了实验模拟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7.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O157:H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致病菌。自1982年美国首次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疫情出现。1999年我国许多地区发生O157:H7感染性腹泻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以前云南省虽未发现O157:H7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病例,但从市售蔬菜、猪、鸡、鱼内脏及牛粪中都曾经分离到OO157:H7,为了解云南省人、动物O157:H7带菌状况,动态观察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于每年8~10月份开展O157:H7监测,现将2004—2007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O157∶H7感染性腹泻疫情爆发与腹泻病人、宿主动物、苍蝇、食品携带(污染)O157∶H7状况的相关程度。方法调查1999—2011年O157∶H7感染性腹泻疫情资料,采集疫情爆发点和监测点腹泻病人、宿主动物粪便标本和苍蝇、食品标本分离菌株。采用趋势χ2检验和Spearman’s等级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泻病人、宿主动物粪便标本、苍蝇、食品带菌连续性监测结果证实了其与O157∶H7感染性腹泻爆发的关系。结论江苏省徐州市O157∶H7感染性腹泻爆发与腹泻病人带菌率、苍蝇带菌率、食品带菌率关联强度大。苍蝇与污染的食品对疾病的传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依法检疫 严防O157传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157是大肠杆菌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具有致病能力的血清型。大肠杆菌O157能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溶血性尿毒症等。其中溶血性尿毒症治疗较困难,死亡率高达30%以上。 1982年美国发生了全世界第一起由O15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的暴发流行,41人患病,人类第一次认识到了O157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鉴定过程中赫尔曼埃希菌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鉴别大肠埃希菌O157:H7和赫尔曼埃希菌。方法:观察菌株在山梨醇麦康凯,营养琼脂及Chromagar O157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生化试验检测菌株的生化特性,血清凝集试验检测菌株的O157和H7抗原,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O157和H7特异性基因。结果: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5株赫尔曼埃希菌均产黄色色素,2株O157:H7菌不产色素;在Chromagar O157培养基上,2株O157:H7菌株呈紫红色,2株赫尔曼埃希菌株呈蓝色,其余3株赫尔曼埃希菌株呈黄绿色。O157:H7菌株KCN试验均为阴性,而赫尔曼埃希菌阳性。O157和H7抗血清坡片凝集试验,7析均为强凝集。O157:H7菌株与O157单克隆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均为强凝集,而赫尔曼埃希菌均不凝集。O157:H7菌株O157和H7特异性基因均为阳性,赫尔曼埃希菌均为阴性。结论:赫尔曼埃希菌与O157多克隆抗血清有交叉反应,但单克隆抗血清能区分O157:H7和赫尔曼埃希菌。KCN试验和特异性基因检测亦能鉴别这两种菌。在营养琼脂和Chromagar O157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成也有助于两菌的区分。  相似文献   

11.
炎炎夏日,是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令人望而生畏的是,O157这种细菌惹的祸可不是一般食物中毒引起的拉肚子,而是凶险的急性出血性肠炎.远者是1982年美国俄勒冈州和密执安州暴发的O157引发的两起出血性肠炎;近者是1996年日本24个道府在两个月内9 000人受到O157肆虐,7人丧生.如今,O157的幽灵仍在世界各地游荡,窥伺人类,乘机发难.不久前惠州检验局就从美国进口的24吨冻鸡翼中查出了O157,立即就会同有关部门将这批肉食品进行了焚毁并深埋.人们会问,它为啥叫O157?又为何如此凶恶地夺人性命呢?  相似文献   

12.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是重要的新发传染病,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EHEC O157∶H7可引起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其感染最简单、经济、快捷的手段,但尚未有可用于人的疫苗。EHEC O157∶H7的毒力因子主要有T3SS相关蛋白、志贺毒素和表面菌毛及非菌毛黏附物质等,目前研究的疫苗种类包括单个毒力因子或者多个毒力因子融合的亚单位疫苗、DNA疫苗、载体活疫苗及BG疫苗等。本文通过阐述EHEC O157∶H7主要保护性抗原,就近年来EHEC O157∶H7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疫苗的研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郑州市2005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恩平  刘灵芝  张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55-2456
目的:了解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腹泻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和宿主动物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对采集的宿主动物和腹泻病人粪便及食品应用免疫磁珠富集分离法进行大肠杆菌O157∶H7分离和鉴定.结果:郑州市内共发现3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病例,首次从腹泻病人中检出产毒O157∶H7菌株,采集5种以上动物粪便标本共计475份,从牛粪(247份)中分离到16株O157∶H7,检出率为6.48%,从羊粪(33份)中分离到3株O157∶H7,检出率为9.10%,并检出3株产毒O157∶H7菌株.采集5类市售食品共146份,未分离到O157∶H7.结论:郑州市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O157多克隆抗体及食品中双抗ELISA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志晶  刘秀梅 《卫生研究》2003,32(6):606-609
本研究获得了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多克隆抗体 ,建立了一种适宜食品样品检测的双抗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对纯培养菌液检出限为 10 3 ~ 10 4 cfu ml;只对O157菌株有特异性反应 ,对非O157菌株无交叉反应 ;经过增菌 ,鸡肉与牛奶染菌样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的检出限均为 0 1cfu g(cfu 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动态观察O15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征,掌握贵港市O157大肠埃希菌的来源,为制定本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动物粪便、苍蝇、肉类等标本,采用国标 GB/T4789.36-2008大肠埃希菌O157:H7/NM法检测O157:H7.结果 采集各类标本953份检测O157:H7,检出菌株29份,阳性率为3.04%.结论 该市在动物粪便、苍蝇、肉类中均检出了O157:H7菌,说明目前该市虽未发现人感染O157大肠埃希菌的病例,但发生人间散发流行乃至暴发的条件仍存在,需重视此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O157:H7大肠杆菌属于埃希氏菌属,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但有部分大肠杆菌能使人发病。由于O157︰H7大肠杆菌感染剂量极低,食入不足10个细菌就可以引起疾病。因此筛检的方法是否灵敏、快速极为重要,随着PCR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得快速准确地检测O157:H7大肠杆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蚌埠市2000~2004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 O157H7)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法和血清学等方法检测EHEC O157H7.结果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 502份,经检测检出9株EHEC O157H7,检出率为0.36%.结论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存在着EHEC O157H7感染.  相似文献   

18.
用商品胶乳试剂鉴定大肠杆菌的O157和H7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了三种商品胶乳试剂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的O157和H7抗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这三种商品胶乳试剂是:鉴定O157抗原的两种胶乳试剂盒Oxoid和Pro-Lab,鉴定O157和H7抗原的胶乳试剂盒Remel。共测试了159个菌株。这些菌株从人粪便标本分离并经标准生化和血清学试验鉴定。作者随机选择了从1989年至1993年得到的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现症腹泻病人及家禽家畜的O157:H7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细菌学等方法调查检测。结果1999~2000年先后3次从腹泻病人粪便中检测到O157:H7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92%、3.85%和4.35%,但未检出带病毒基因,故阳性腹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严重也无并发症出现。家禽家畜O157:H7的检出率1999年为3.24%(7/216),2000年为5.02%(13/259),且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为70.00%(14/20)。结论 腹泻病人及家禽家畜中存在O157:H7感染,做好“三管一灭”和加强O157:H7的监测,是防治O157:H7引起感染性腹泻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今夏,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等地的几十所学校和幼儿园,相继发生由O—157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近万人,并有多名儿童死亡,大阪所有的小学为此被迫停课。与此同时,美国也多次发生同类中毒事件。 O—157大肠杆菌在1982年美国的一次汉堡包中毒事件中首次被发现。该菌主要寄生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肠道内,并广泛分布在土壤和污水中。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近几年,O—157大肠杆菌在美国每年约造成2万人患病,250—500人死亡。除美国外,澳大利亚、非洲和欧洲也时有此病发生,专家们认为,感染事件之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