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王霞丽 《吉林医学》2011,(31):6580-6581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内分泌的变化与激素替代(HRT)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激素替代的老年性女性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他们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及血糖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该组女性的E2、HDL显著升高,P<0.05;FSH、LH、LDL显著降低,P<0.05;TG、血糖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老年女性卵巢出现的萎缩,适时采用激素替代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定时进行检查,使应用更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针药结合对绝经后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针药结合对绝经后女性生殖内分泌及骨代谢水平影响。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后女性 2 4名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骨形成特异指标骨钙素 BGP、钙调节激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均数水平皆显著提高 ( P<0 .0 5 ) ;黄体生成素均数水平较前提高 ,睾酮均数水平较前下降 ,但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法对绝经后妇女内分泌环境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和常规疗法对绝经后期妇女相关症状改善效果的差异。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34例绝经后期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成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67例。A组予以激素替代疗法,B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氧化氮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记录其抑郁评分、骨密度及激素水平变化差异,分析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一氧化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雌二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B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替代疗法对改善绝经后期妇女骨密度状态,调节其激素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症状以及激素水平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份至2017年4月份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予以孕激素甲羟孕酮治疗;实验组70例,同时予以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并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Kupperman分值显著下降,实验组的Kupperman分值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雌二醇显著上升,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显著下降,实验组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施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使患者激素分泌水平得到改善,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  分析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SP)康复者体内泌乳素 (ProlactinPRL)水平对血清睾酮 (TestosteroneT)、雌二醇 (EstradioEI)、促黄体生成素 (LuteinizinghormoneLH)、促卵泡激素 (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含量的影响。 方法 :用SEROZYME -I型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仪对 77例伴高泌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康复者和 40例对照组的血清睾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进行测定。 结果 :组 1的受试者血清睾酮、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组 2的受试者血清睾酮、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组 3的受试者血清睾酮、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长期处于高泌乳素血症可以继发引起SP康复者体睾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分泌紊乱 ,由此引起的并发症防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治愈率 ,甚至会直接增高女性康复者复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龚丹  晏三华 《当代医学》2021,27(21):74-77
目的 探究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卵巢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卵巢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激素替代治疗,实验组应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总有效率及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卵巢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激素替代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1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激素替代治疗(HRT)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文对126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激素及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雌二醇(E2)、孕激素(P)明显升高;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碱性磷酸本酶(AKP)、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HRT能够调节更年期妇女的体内激素水平.结论 采用HRT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症状是安全的,但是否选用HRT还需要掌握激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慎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在脑梗死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A组);23例绝经后健康妇女(B组);20例正常育龄行经妇女(C组)的血清雌二醇(E_2)、孕激素(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T);同时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显示,E_2、HDL-C水平显著降低,T、FSH、LH、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_2与FSH、LH、TC、TG、LDL-C呈显著负相关,而与LDH-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及脂代谢异常,可能是绝经后妇女脑梗死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2-15
目的 研究绝经后女性抑郁障碍患者海马体积变化及生殖激素、皮质醇、甲状腺功能水平与海马体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 年7 月~2018 年12 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绝经后女性抑郁障碍患者57 例为病例组,选取一般资料均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 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两组的生殖激素、皮质醇、甲状腺功能水平。采用1.5 T 磁共振成像系统扫描两组海马后,用美国哈佛大学FreeSurfer v5.3.0 软件计算海马体积,统计分析海马体积与各因素(年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皮质醇、催乳素、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海马总体积与年龄、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海马体积减小、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增加可能参与了绝经后女性抑郁障碍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孕症中性激素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62例不孕症女性为观察组,选择接受激素检测的62例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以及催乳素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孕酮与雌二醇方面的对比(P0.05)。结论:不孕症中性激素检验的诊断价值显著,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发病匀速与治疗的了解提供有利条件,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灵英  彭祥炽 《吉林医学》2013,(33):6897-6898
目的:观察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体内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ogen,E2)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更年期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5-羟色胺(5-HT)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雌二醇(E2)和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负反馈性升高卵泡刺激素,并导致5-羟色胺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故临床治疗更年期抑郁患者时应补充雌激素采取激素替代(HRT)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手术后一年半年患者绝经综合症发生的情况和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进行诊断治疗的女性患者40例,其中以因子宫良性病变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后保留双侧卵巢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以同龄因阴道炎就诊的女性40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随访来了解其绝经综合症发病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性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切除后一年半观察组绝经综合症发生率为32.5%,对照组为7.5%。观察组中有重度忧郁多疑患者,失眠、乏力、烦躁易怒患者各6、6、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1、2例,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泡刺激素、性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水平相比,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手术后一年半女性较同龄保有子宫的女性出现绝经综合症症状时间早,主观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更为明显,且出现卵巢功能提早减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益肾助孕颗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肾助孕颗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肾助孕颗粒治疗组30例,克罗米芬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变化,同时B超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生长发育、测定血清内分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催乳激素(PRL)、睾酮(T)水平。结果治疗组受孕率56.7%,对照组33.3%,两组卵泡及内膜均显著增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FSH、LH、E2、P含量升高,PRL含量降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助孕颗粒促进卵泡发育内膜增厚,调节内分泌,提高妊娠率,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绝经女性OSAHS外周血雌二醇、孕激素、睾酮、促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素的水平,了解不同激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女性OSAHS 40例和正常对照组(A组)20例,所有入选者行整夜7h的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分为轻度(B组)(5≤AHI<20,最低SaO2≥86%)20例;中重度(C组)(20≤AHI,最低SaO2≤85%)20例.在睡眠呼吸监测结束, 记录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睡眠呼吸障碍事件时最低SaO2(min SaO2)及平均SaO2.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雌二醇、孕激素、睾酮、促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分析各组间性激素与睡眠监测指标的关系.结果:1.B组及C组血清雌二醇水平均低于A组,且均与AHI负相关,与min SO2、平均SO2正相关.2.孕激素、睾酮、促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素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女性OSAHS血清雌二醇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孕激素、睾酮、促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为激素替代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妇女脂代谢的改变与性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5例绝经前后妇女测定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睾酮,泌乳素5种性激素。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有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HLD/LDL比值降低,雌二醇和睾酮明显下降,泌浮素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促卵泡成熟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较正常对照组上升约4-5倍。  相似文献   

16.
刘淑芳 《当代医学》2013,(11):22-2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效果及对于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两组病例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病例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明显升高,雌二醇水平则明显降低,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升高及雌二醇的下降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优越性与安全性逐渐凸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雌激素与血脂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老年妇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内雌激素与血脂的变化。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68例患才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老年女性(病例组)、73例正常老年女性(对照组)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脂蛋白(Lp(a))、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E2、HDL-C和apo-A水平显著降低,FSH、HL、TC、TG、LDL-C和apo-B水平则显著升高(P均<0.01)。2组间Lp(a)差异无显著性(P>0.5)。E2与TC、TG、LDL-C及apo-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41、-0.39和-0.37;E2与HLD-C及apo-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和0.43,P均<0.01。结论:老年女性雌激素失调与脂代谢异常显著相关,可能是老年女性CCVD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了解性激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453例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4项性激素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血脂指标,并对5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激素替代治疗(HRT)6个月后再重新测定其血清中的脂类。结果:绝经后妇女E2水平较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妇女有明显下降(P〈0.01),后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绝经后与围绝经期妇女的PSH及LH均较绝经前妇女明显升高(P〈0.01),绝经后较围绝经期升高更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绝经后与绝经前妇女血脂水平相比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绝经后妇女E2与TC、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58例HRT 6个月后,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血脂异常与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有关,HRT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内分泌改变对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测定95例绝经后妇女,其中27例绝经后患冠心病(CHD),68例绝经后正常对照,和34例未绝经妇女的血清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2)、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C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人绒毛促性腺激素(CC/HC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及治疗后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L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水平及LH/FSH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促排卵治疗PCOS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能够促进生殖内分泌激素的调整,从而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