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鉴别作用。方法分别测定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患者的PCT、hs‐CRP和SAA浓度,分析PCT、hs‐CRP和SAA对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及非感染组间比较,PCT、hs‐CRP和S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效能最大。结论血清PCT、hs‐CRP和SAA检测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其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C 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在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抽取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70例和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 WBC、N%、CRP 及 PCT 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 WBC、N%、CRP 和PCT 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感染组 WBC、N%、CRP 和 PCT 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感染组组内比较发现,N%、CRP 和 PCT 阳性率明显高于 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P 阳性率高于 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非细菌感染组 CRP 阳性率较高,PCT 阳性率较低,提示 CRP 假阳性率较高,特异性低,PCT 假阳性率较低,特异性高。结论WBC、N%、CRP 和 PCT 检测在临床细菌感染中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N%、CRP 和PCT 对细菌感染的诊断要优于 WBC。其中,CRP 更为敏感,但特异性低,而 PCT 特异性高,更适用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wBc)计数在新生儿感染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PCT和hs—CRP,激光染色法测WBC数。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液中PCT、hs—CRP与WBC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PCT与WBC测定能够快速地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感染程度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水平,评价CD64对诊断细菌感染的实用价值。方法将110名研究对象分为4组,即败血症组、局部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浊度法和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CD64指数的表达水平、C反应蛋白(CRP)含量、白细胞(WBC)数量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Neu%)。结果败血症组CD64指数(5.12±2.1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1),局部感染组(2.51±1.64)与病毒感染组(1.354±0.39)、正常对照组(1.00±0.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败血症组+局部感染组)CD64与CRP、WBC、Neu%呈正相关(r=0.81、0.46、0.43,P均〈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当CD64指数临界值取1.34时,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79.8%。结论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可以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特别是对败血症的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检测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ICU患者的血清,细菌感染组(7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2例)检测血PCT、CRP和WBC。结果与WBC相比,PCT和CRP的中位值(Median)在细菌和非细菌感染两组中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早期探测细菌感染,PCT有最高的敏感性,再结合临床参数及CRP检测其敏感性可达到100%。PCT曲线下的面积是0.859(95%CI,0.731~0.941),CRP0.761(95%CIO.619~0.870)、WBC0.611(95%CIO.463~0.746),PCT与CRP、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诊断细菌和非细菌感染方面PCT比CRP、WBC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PCT在诊断ICU患者早期细菌感染比CRP和WBC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疾病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30例病毒感染者、245例细菌感染者和20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建立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的CRP、SAA、PCT、白细胞计数(WBC)及SAA/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SAA、PCT、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而病毒感染组血清淋巴细胞百分比(LY%)及SAA/CRP又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筛选了4项指标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CRP、SAA、PCT及WBC,其中CRP、SAA和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了0.900;病毒感染组仅SAA与WBC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SA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结论以实验诊断技术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利于临床早期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尤以联合检测SAA和CRP或PCT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参数VCS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细胞体积、高频电流传导、激光散射(VCS)技术,测定50例健康者(对照组)和60例确诊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ofneu-trophil,NE%)、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及其各自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WBC、NE%、V、V-SD、C、CRP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2中WBC、NE%、V-SD、CRP检测水平均高于感染组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患者C-SD、S、S-SD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WBC、NE%、CRP、V及V-SD的cutoff值分别为8.4xlOg/L、70%、6.6mg/L、144和20.45。其中NE%+CRP、WBC+CRP+V-SD、NE%+CRP+V-SD三种组合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80%。ROC曲线表明CRP、NE%诊断细菌感染效能优秀,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e,AUC)分别为0.89、0.87,V及V-SD一般,AUC^ROC分别为0.75、0.74,而WBC诊断效能最差,AUC^ROC为O.67。结论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体积参数V及V-SD变化较为灵敏,与WBC、NE%和CRP联合诊断时可明显提高灵敏度,同时WBC、NE%和CRP有较好特异性,可为临床判断呼吸系统细菌感染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64、CRP、WBC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8例受检者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中性粒细胞CD64、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D64指数与WBC计数、Neu%以及CRP比较呈正相关(P〈O.05);细菌感染组CD64感染指数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根据ROC曲线,当CD64指数临界值取1时,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90.8%。结论与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比较.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可作为细菌感染的诊断以及对疾病的判断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早期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经外周血、咽拭子、痰液三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确诊的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180例(细菌组)及经呼吸道常见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病毒感染患儿120例(病毒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入院时的外周血 PCT、CRP水平。【结果】细菌组的PCT、CRP水平显著的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病毒组患儿的PCT、CRP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细菌组的PCT、CRP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44.4%)、(677.8%)显著的高于病毒组的(83.3%)、(17.50%)和对照组的(70.0%)、(9.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CT鉴别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50.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CRP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893.6%、特异度为679.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PCT+ CRP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942.8%、特异度为926.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结论】PCT在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方面略优于CRP ,二者联合检查鉴别诊断小儿细菌、病毒感染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入住该院急诊的发热患者123例,检测WBC、CRP和PCT水平,并同时行病因学检查,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行ROC曲线分析,评价WBC、CRP和PCT在急诊发热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WBC、CRP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时,PCT的特异度最高,联用PCT、CRP、WBC三者检测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最高,但是和联用PCT、CRP二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感染发热的患者,WBC、CRP和PCT水平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细菌感染。PCT特异性优于CRP和WBC,CRP敏感度优于PCT,联合检测对指导治疗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A,SAA)对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测定300例非脓毒血症患者和120例脓毒血症患者的PCT、hs-CRP和SAA水平,分析PCT、hs-CRP和SAA在两组间的关系,并应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 脓毒血症组PCT、hs-CRP和SAA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脓毒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PCT用于诊断脓毒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0.909)高于hs-CRP(0.683)和SAA(0.571),当以PCT=1.84 ng/mL为诊断脓毒血症的cutoff值时,灵敏度为78.3%,特异性为9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的偏回归系数最大为0.716,对脓毒血症的诊断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 血清PCT水平能早期、准确预测和诊断脓毒血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122例患儿(细菌性感染67例,病毒性感染55例),检测所有患儿PCT,hs-CRP和WBC的浓度水平,并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治疗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分别为7.26±2.24 ng/ml,15.45±8.37 mg/L和(13.57±2.39)×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91±0.56 ng/ml,5.27±3.85 mg/L和(9.79±3.65)×109/L;对照组分别为0.76±0.45 ng/ml,2.45±1.35 mg/L和(6.77±2.35)×109/L;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分别为1.15±0.86 ng/ml,6.21±3.57 mg/L和(9.35±4.56)×109/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64±0.48 ng/ml,3.68±2.94 mg/L和(8.48±4.73)×109/L.治疗前三组间PCT,hs-CRP和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4-16.56,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与hs-CRP,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5.83,P均<0.01).细菌感染组PCT,hs-CRP,WBC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23,P均<0.01),但病毒感染组治疗后PCT,hs-CRP,WB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7-4.21,P均>0.05).②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P<0.05),局部与严重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5);hs-CRP,WBC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0.85,P均>0.05),且局部细菌感染组中PCT,hs-CRP,WBC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P>0.05),严重细菌感染组PCT,hs-CRP和WBC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8.57,P<0.05),且PCT与hs-CRP,WBC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5.37,9.00,P<0.05,0.01).③对于诊断细菌感染以0.5 ng/ml为临界值,PCT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80.6%,阳性预测值为81.5%,阴性预测值为92.6%;以2 ng/ml为临界值,灵敏度为55.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其他炎症指标对鉴别诊断细菌性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按临床病例终诊结果将患者分为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两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3项炎症指标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预测细菌性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PCT为0.89,CRP为0.70,WBC为0.60;以PCT>0.25 ng/mL为阳性界值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度为46%,特异度为100%;以PCT≥0.1 ng/mL为临界值则灵敏度达75%,特异度96%;CRP>5 mg/L的诊断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38%;WBC>10.0×109/L的诊断灵敏度为39%,特异度为82%。结论在鉴别细菌性感染和其他炎症疾病上,血清PCT优于CRP和WBC,以PCT≥0.1 ng/mL为阳性界值,对诊断有最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定量与半定量方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6例入院疑为细菌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定量法和胶体金免疫结合半定量法检测患者血清PCT含量,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ROC曲线分析其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非感染组、局部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均未升高,脓毒血症组PCT显著升高,细菌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血清PCT轻中度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与半定量检测PCT结果总体一致性较好(Kappa检验,K=0.77),以PCT≥0.5ng/mL为阳性诊断界点,ROC分析表明定量方法的敏感度98.9%、特异度92.6%均高于半定量方法的92.6%、88.4%。结论检测血清PCT水平对全身细菌感染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定量法检测结果客观、精确,对于处于阳性临界值或需要监测疗效的患者,定量检测PCT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9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n=28)、真菌感染组(n=28)、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n=28)、支原体或病毒感染(n=14),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28)。检测各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患者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支原体或病毒感染组的变化不明显。各感染组患者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单纯真菌感染相比,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总体真菌感染患者比较,念珠菌感染患者PCT值高于曲霉菌感染(P〈0.05)。结论 PCT和hs-CRP检测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在细菌感染炎症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鉴别与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自动生化仪与电化学发光仪检测49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与30例非细菌感染者血液中PCT与hs-CRP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1例活动期SLE患者与30例静止期 SLE患者血液中 TNFR浓度。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 PCT 浓度为(0.178±0.04)、(0.038±0.03)ng/mL ,hs-CRP浓度平均秩次为49.2、20.5 mg/L(P<0.05),活动期SLE组与静止期SLE组sTNFR1浓度为(12.73±3.94)、(8.54±3.23)ng/mL ,sTNFR2浓度为(9.23±2.56)、(6.31±2.04) ng/mL(P<0.05),PCT诊断细菌性感染炎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P=0.013;hs-CRP诊断细菌性感染炎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sTNFR1诊断活动期SL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P=0.000,sTNFR2诊断活动期SLE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P=0.000。结论 PCT与hs-CRP检测有助于区分细菌性感染与SLE活动期炎症,hs-CRP诊断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高于PCT ,sTNFR可以有效区分活动期SLE与静止期SLE。  相似文献   

17.
肖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441-1442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48例发生细菌感染新生儿(感染组)及40例无感染病症新生儿(非感染组)进行血常规和hs-CRP测定.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hs-CRP和WB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hs-CRP检测阳性为40例,血常规检测阳性为31例,二者联合检测阳性为44例.结论 hs-CRP联合WBC计数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快速鉴别早期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8月血培养阳性患者119例,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4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72例,选取同时期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血培养当天的血清标本-80℃冻存备用,检测血清中PCT, IL-6 ,SAA及 hs-CRP水平。用统计分析比较血培养阳性组及健康体检组中四个感染指标水平差异,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四个感染指标在早期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血培养阳性组患者血清PCT, IL-6,SAA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1.10(0.29,8.27)ng/ml vs 0.01(0.01,0.01)ng/ml, 75.20(33.30, 359.80)pg/ml vs2.00(2.00, 2.00)pg/ml, 148.10(77.15, 200.00)mg/L vs 5.00(5.00, 6.56)mg/L和[93.20(44.23, 158.07)mg/L vs 0.63(0.34,1.3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9.213~-9.472,均P<0.001)。ROC曲线分析,PCT, IL-6,SAA及 hs-CRP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5,0.981,0.965和0.982(P<0.001)。数据分析发现血清PCT及SAA水平在革兰阴性菌组高于革兰阳性菌组[2.04(0.38, 21.60)ng/ml vs 0.60(0.17,2.75)ng/ml, 186.24(90.61,200.00)mg/L vs 104.49(44.94,200.0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3.107,-2.688,均P<0.05)。PCT,SAA及PCT联合SAA在鉴别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3, 0.644和0.708(均P<0.05)。结论 血清PCT, IL-6,SAA及hs-CRP可以为快速鉴别早期血流感染提供较好的实验依据,尤其PCT与SAA联合在鉴别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