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用不同复苏液体进行早期液体复苏后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感染性休克成人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HES组)、4%高渗盐水复苏组(4%NaCl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霍姆液组),每组15例.分别经中心静脉通路输入相应复苏液体进行包括液体复苏在内的抗休克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4%NaCl组、霍姆液组研究液体量及复苏液体总量均显著少于NS组和HES组(P均<0.01).复苏1 h,霍姆液组平均动脉压较其他3组明显提升(P均<0.01);24 h血乳酸清除率也较其他3组为高(P均<0.01)I而4组间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 I)评分及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可观察到霍姆液组28 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尽快提升血压有改善血乳酸清除率的作用,使用霍姆液可在迅速提升血压的同时,保持较少的复苏液体总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液体早期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EGDT达标、血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10-2010-10收住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组(霍姆组)、3%高渗氯化钠组(高钠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组(万汶组)、生理盐水组(NS组)。分别经中心静脉通路输入相应的复苏液体,配合林格液对患者进行包括6h早期液体复苏在内的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EGDT)。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在液体复苏前及复苏0、1、3和6h的心率(HR)、MAP、CVP、24h血乳酸值,并计算24h血乳酸清除率。观察EGDT达标情况、升压药物使用情况、复苏前及复苏72h的APACHEⅡ评分变化以及28d病死率。结果:①共收集符合条件标准的病例51例:霍姆组12例、高钠组10例、万汶组14例、NS组15例。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MAP、CVP、HR、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研究液体用量在各组间比较,霍姆组与高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组、万汶组各自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苏液体总量在各组间比较,NS组与其他3组比较,万汶组与霍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钠组与霍姆组、高钠组和万汶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林格液量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随复苏时间延长,MAP逐渐升高,HR逐渐减慢,MAP、HR在不同时间点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复苏时间延长,CVP逐渐升高,在复苏1h、3h和6h时,霍姆组CVP均高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复苏1h时,霍姆组CVP高于万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钠组CVP显著高于NS组(P<0.05);④复苏24h血乳酸值及其清除率在各组间比较,以及复苏后72hAPACHEⅡ评分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各组患者使用升压药例数、使用升压药>3d例数及EGDT达标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整体病死率为45.10%(23/51),28d病死率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应用霍姆有利于提高CVP,但对需要应用升压药时间、EGDT达标、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以及28d病死率并无无显著影响;对某些需限制性液体管理的患者,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或高渗盐水可以减少补液总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后血浆胶体渗透压(COP)、血电解质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的男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霍姆(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液)组和对照组,霍姆组在麻醉后输注霍姆5mL/kg,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5mL/kg,分别在麻醉前(T0)、输注霍姆后5min(T1)、1h(T2),手术结束时(T3)采集中心静脉压(CVP)、COP、血电解质数据,血常规,分析其规律。结果:霍姆组输注霍姆后血钠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霍姆组CVP较麻醉前显著上升并持续至手术结束,在T1、T2、T3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霍姆组COP在T1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在T3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霍姆能有效扩充血容量,产生血液稀释效果,可提高血钠水平,不会导致血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研究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26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一般资料、入ICU即刻的动脉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治疗12 h后的乳酸清除率及预后等资料,分别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患者人ICU时性别、年龄、初始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等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死亡率(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早期评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简称高渗晶胶体)用于术中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后其对血流动力学、电解质、乳酸的影响.方法 将45例手术中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胃肠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2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确诊术中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状态时,观察组术中输入高渗晶胶体,对照组:常规输入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简称等渗晶胶体).观察2组患者输液前和输液后10、30 min,1、2h时的SBP、DBP、HR和尿量的变化;入室时、输液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血Na+、K+、Ca2+浓度及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输液10 min后SBP、DBP均较输液前升高、HR减慢(P<0.01).观察组患者输液后10、30 min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2组液体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均有效,总有效率均为100.0%,但观察组显效率(73.9%)较对照组(54.5%)更高(P<0.05).2组入室时、液体输注前后K+、Na+及Ca2+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输液后30 min,观察组Na+浓度较入室时明显升高(P<0.05),手术结束时Na+浓度恢复到入室时水平.2组患者输液后30 min血乳酸值均较入室时降低,但观察组血乳酸水平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 高渗晶胶体对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改善组织微循环灌注等方面较等渗晶胶体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腰麻(蛛网膜下隙阻滞)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麻醉后低血压是其不安全因素之一.高渗液不仅扩容效果明显,还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增加尿量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6%羟乙基淀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扩容效果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实.本文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对腰麻后进行容量治疗,观察其对低血压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20例,收缩压均低于90mmHg,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静脉输入,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尿量。结果用药后5~10min血压开始升高,心率逐步降低,用药后60~120min血压可维持在90mmHg以上,与用药前比较,SBP、DBP明显升高(P〈0.01),心率、尿量也有明显改善(P〈0.05)。按疗效判断标准计算,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62.3%。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有良好的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孙鼐 《临床医学》2010,30(8):29-30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时预防电切综合征(TURS)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HSH组)输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250 ml,B组(HS组)输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观察两组间一般生命体征,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电解质,记录麻醉前及麻醉5、10、15 min及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两组Hb、HCT和血清电解质手术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MAP在麻醉后5、10、15 min及术毕4个时点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A组MAP在麻醉后4个时点均高于B组(P0.05)。结论霍姆250 ml用于TURP预防TURS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59-2360
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40)治疗梗塞性脑水肿的疗效。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梗塞性脑水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给予常规药物,研究组在进行综合治疗基础上注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浆渗透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血清Na+浓度等,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改善,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治疗梗塞性脑水肿中,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药效作用时间长,临床疗效更确切,安全性高,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缓解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静脉滴注痛的效果。方法:30例ASAⅠ~Ⅱ级的椎管内麻醉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在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前A组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2mL,B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00μ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观察静脉滴注疼痛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及循环等改变。结果:A组、B组静脉滴注疼痛发生率和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前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2mL或静脉注射氯胺酮100μg/kg可缓解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静脉滴注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容量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院的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脓毒性休克后是否应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ES)进行液体复苏分为HES组和对照组,记录、检测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复苏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入组时的APACHEⅡ评分等一般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HES组容量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好转;然而HES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均动脉压升高幅度及6小时乳酸清除率差异尤其显著(P<0.01).结论: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应用羟乙基淀粉(HES)进行容量复苏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要优于单纯应用晶体液.  相似文献   

12.
郭锁成 《临床医学》2009,29(8):43-44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S40)对中枢性低血钠的治疗作用。方法23例中枢性低血钠患者每目氯化钠补充量为:生理需要量+2/3缺失量,折合HSS40125~500ml。对尿崩症患者,同时应用抗利尿激素(ADH)。结果23例病人,输注HSS403—5d后,19例血钠达到正常(大于或等于135mmol/1)。4例病人血钠较治疗前升高,但未达到正常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中枢性低血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羟乙基淀粉溶液用于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溶液在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62例根据复苏液体中胶体种类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血浆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伤后6、12、24、36、48 h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每小时尿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肌酐、尿素氮、经皮氧饱和度.结果:两组烧伤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每小时尿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尿素、经皮氧饱和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羟乙基淀粉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血浆组(P<0.005).结论:羟乙基淀粉溶液在早期烧伤休克液体复苏中代血浆效果满意.然而低蛋白可能会影响烧伤后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性脑损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颅骨打开前输注250 m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患者输注250 mL醋酸林格液,比较两组患者酸碱平衡、血流动力学和血浆电解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输注HTS-HES后15 min BE明显下降,在输注30 min后又恢复至基础水平.输注HTS-HES后中心静脉压、血浆钠离子和氯离了浓度明显升高;血浆其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变化不明显.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酸碱平衡影响轻微,对血浆钾离子和钙离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复方高渗盐溶液 (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 ,HSH)在兔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中对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重物自由落体直接致家兔肺挫伤模型”方法完成右胸撞击后 ,通过动脉快速放血 ,使MAP降至 4 0mmHg左右 ,持续 6 0min ,建立兔肺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模型 ,分别用小剂量等渗液 (0 9%NS)、高渗液 (7 5 %NS)、高渗高胶液 (75g/LNaCl 羟乙基淀粉母液 )进行复苏治疗 ,动态观察 4h。结果 等渗液未能纠正休克 ;高渗液能恢复血流动力学 ,但维持时间较短 ;高渗高胶液恢复及维持血流动力学效果比较显著 ,肺水含量、血氧分压及病理结果显肺水肿 ,改善低氧血症。结论 高渗高胶液是目前严重胸部创伤抗休克治疗较理想的复苏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高渗晶胶液)在抢救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低血容量休克患者45例给以高渗晶胶液10~15 ml/min输注,当连续两次SBP均>90 mm Hg时停用,观察输注后5、10、30、60和120 min的HR及SBP的变化.同时,于输注前、输注后2、24 h采血查K+、Na+、Cl-.结果:输注后5 min BP开始稳定,输注后10、30、60 min后SBP较输注前明显升高,维持约120 min(P<0.05).输注后2 h血Na+有所升高,24 h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高渗晶胶液可迅速恢复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血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快速纠正休克,对电解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霍姆注射液,HH40)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后肺组织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CON组):不放血不补液;实验组大鼠通过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为45 mmHg并维持120 min,然后腹腔一次性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1.5 mg/kg,之后分为:休克组(SH组),不补液复苏;霍姆治疗组(HH40组),用HH40按5 mL/kg静脉输注;高渗盐溶液治疗组(HTS组),用7.5%NaCl按5 mL/kg静脉输注.观察休克2 h末,补液结束即刻、15、30、60、120、180 min时MA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测定补液结束24 h大鼠肺水含量、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补液结束2、3 h,HH40组MAP、CVP高于HTS组(P<0.05);补液结束24 h,HH40组肺水含量、MPO水平均低于HTS组(P<0.05),病理学结果优于HTS组.结论:用HH40小容量复苏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时间更长,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优于7.5%高渗盐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对预防剖宫产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12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者30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乳酸林格液组,麻醉前半小时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和乳酸林格液500ml预扩容,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血压、心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羟乙基淀粉组麻醉后血压较麻醉前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林格液组麻醉后血压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羟乙基淀粉组麻醉后血压均较乳酸林格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麻醉前与麻醉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能减少CSEA下剖宫产低血压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渗透压、不同氧浓度液体对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方法 在海拔3 658 m地区按压力-容量监测(Weigger)法复制失血性休克SD大鼠模型,失血1 h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75 g/L的高渗盐水、60 g/L右旋糖酐40注射液、75 g/L高渗盐水加60 g/L右旋糖酐40溶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霍姆)注射液4 ml/kg进行复苏(制成高氧溶液,以4 ml/kg经颈外静脉注入),观察不同液体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压、血气、心室内压、肺和脑组织含水量、存活时间和2 h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给予休克动物不同液体治疗后,均能升高血压、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增加左室收缩压,提高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延长存活时间和提高存活率(P<0.05或P<0.01).但以高渗液体和高渗高胶液体复苏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尤其以加氧后的高渗高胶液复苏存活时间和存活率成倍增加,并且血压稳步上升,PaO2明显增高,左室收缩压明显提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无明显变化,4 ml/kg液体量不增加肺、脑组织含水量.高氧液体复苏对右心室压力没有影响,在加氧液体复苏的开始右心室压力有明显降低,说明静脉输氧能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室功能.结论 不同渗透压、不同氧浓度液体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大鼠均有治疗作用.但以加氧后的高渗高胶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复方高渗盐溶液(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HSH)在兔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中对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重物自由落体直接致家兔肺挫伤模型"方法完成右胸撞击后,通过动脉快速放血,使MAP降至5.3±0.1kPa(40mmHg)左右,持续60min,建立兔肺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用大容量等渗液(0.9%NS)、小容量高渗液(7.5%NS)、高渗高胶液(75g/L NaCl 羟乙基淀粉母液)进行复苏治疗,动态观察4h.结果等渗液、高渗液能恢复血流动力学,但维持时间较短;高渗高胶液恢复及维持血流动力学效果比较显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MN百分比减少,肺水含量、动脉血氧分压及病理结果显示减轻了肺水肿,改善低氧血症.结论高渗高胶液是目前严重胸部创伤抗休克治疗较理想的复苏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