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生理评分系统(PSS)及危险患者评分(PARS)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急诊科抢救室的3 66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心率、收缩压、呼吸、体温(腋下温度)、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4 h尿量和意识水平等,入院0 h(即刻)、2 h、4 h、24 h评价MEWS、PSS、PARS,以入院2周内生存或死亡为观察终点。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不同时间点MEWS、PSS、PARS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入院0、2、4、24 h MEW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21、0.939、0.938、0.833,入院24 h MEW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较入院2、4 h减小(Z=2.047,P=0.041;Z=2.020,P=0.043);入院0、2、4 h MEW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0、2、4、24 h PS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32、0.927、0.913、0.780,入院24 h PS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较入院0、2、4 h减小(Z=2.547,P=0.011;Z=2.449,P=0.014;Z=2.193,P=0.028);入院0、2、4 h PS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0、2、4、24 h PAR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33、0.947、0.936、0.813,入院24 h PAR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较入院0、2、4 h减小(Z=2.121,P=0.034;Z=2.369,P=0.018;Z=2.162,P=0.031);入院0、2、4 h PAR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0、2、4、24 h,3种评分间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PSS、PARS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预后评估有相同的应用价值,MEWS所需观察项目较少、简便、实用,本研究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推荐运用MEWS,入院即刻MEWS能评估患者预后,大于4.5分则预警有早期死亡的风险,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院前急救过程中不同评分系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总结临床实践中院前急救评分方法的选择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117例院前急救中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其临床指标,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院前指数(PHI)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根据患者院内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入院后90 d内死亡情况评价其病情及预后,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EWS、PHI、GCS评分评估患者颅内出血、入院后90 d内死亡的效能。结果 117例患者中,共有41例(35.04%)院内检出颅内出血(硬膜下出血17例,硬膜外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13例(11.11%)患者住院期间或入院后90 d内死亡。颅内出血组、死亡组院前MEWS、PHI、GCS评分均分别高于未颅内出血组、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MEWS评分、PHI评分的升高以及GCS评分的下降,其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MEWS评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灵敏度、特异性最高,其次为PHI、GCS评分。结论 M... 更多  相似文献   

3.
MEWS评分对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56.25% ,特异度为87.24% ,准确度为83.63% ,约登指数为0.4349。结论 MEWS评分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此评分方法为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院前脑血管意外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危险病人评分(PARS)对急诊科抢救室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931例急诊科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体温(腋温)、意识水平及持续4 h尿量等,并于病人入院0、2、24 h分别采用MEWS和PARS评分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时点MEWS和PARS评分对病人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病人入院0、2、24 h,PARS预测病人预后的AUC分别为0.936、0.950、0.827,MEWS的AUC分别为0.915、0.932、0.825,2种评分各时点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人入院后2周的MEWS及PARS评分为依据,MEWS≥4.5分病人死亡率(11.04%)高于MEWS<4.5分病人(6.30%)(P<0.05);PARS≥4.5分病人死亡率(12.73%)明显高于PARS<4.5分病人(6.19%)(P<0.01)。结论:MEWS和PARS评分对急科抢救室病人预后均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其中MEWS评分参数更少,更加简便、快捷,入院即刻即可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56.25%,特异度为87.24%,准确度为83.63%,约登指数为0.434 9.结论 MEWS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此评分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院前脑血管意外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EWS评分对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手术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手术减压治疗的146例ACST患者的资料,根据入院时的MEWS,采用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预测校准度,采用ROC曲线评价分辨度.结果 14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共死亡25例(17.1%).死亡组入院时评分高于生存组评分(t=5.979,P=0.000).分数越高,病死率也越高(x2=21.446,P=0.000).评分对ACST预后的Logistic判别模型为:Logit(P)=-8.2467+0.0321 MEWS评分,有较高的校准度(x2=1.043,P=0.884).评分预测ACST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 0.566~0.796.当评分为10分时,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7.5%和91.2%,预测效能最佳.结论 MEWS评分是有效的术前急性重症胆管炎病情及预后的评价指标.它操作简单,适合于急诊术前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洪梅  吴君  陈莲花  夏伶俐 《海南医学》2016,(16):2740-274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性中毒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420例急性中毒患者,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患者入院就诊为观察起点,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追踪患者30 d预后,分析不同分数段患者预后情况,并通过ROC曲线探讨MEWS评分预后预测的准确性。结果0~4分308例,存活305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97%;5~8分86例,存活37例,死亡49例,病死率为57.0%;≥9分26例,存活0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100.0%;MEWS评分对急性中毒患者死亡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4.5分,灵敏度96.2%,特异度89.2%,Youden指数为0.854,ROC曲线下面积AZ=0.982,与零假设(曲线下实面积=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评分能够很好地预测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该评分简单、使用,适合在急性中毒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性能,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急诊科412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其当次入院后死亡率,比较3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性能。结果 3种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750(0.685~0.814)、0.763(0.702~0.825)和0.865(0.814~0.915)。结论 3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性能为APACHEⅡ>REMS>MEWS;从成本效益方面综合考虑,MEW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在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中的效果.方法 188例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均进行SIRS评分及MEWS评分评估,统计24h患者死亡例数,两种评分方法各评分段死亡及存活患者例数,并用ROC曲线评价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 188例患者存活156例,死亡32例.死亡患者SIRS评分和MEWS评分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采用SIRS评分及MEWS评分,存活及死亡患者评分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SIRS评分临界值为2.5,A=0.721; MEWS评分临界值为6.2,A=0.812;两种方法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方面SIRS评分及MEWS评分均为有效方法,但MEWS评分效果优于SIRS评分.  相似文献   

10.
吴毅  金小洁  陶勇  陆俊国 《海南医学》2014,(24):3606-3609
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和乳酸清除率对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50例入住我院ICU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回顾性分析进入ICU后0 h、12 h、24 h、48 h和72 h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血气分析指标并作组间比较;分别将APACHEⅡ评分、A-aO2值、PaO2/FiO2值与时间点作线性回归分析,运用ROC曲线分析检测各项观察指标对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和A-aO2值均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乳酸清除率均低于存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ICU 24 h、48 h和72 h死亡组患者PaO2/FiO2值均低于存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在24 h和48 h分别为0.92和0.96;各时间点乳酸清除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92、0.91、0.99。结论 APACHEⅡ评分联合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可靠的指标评估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