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敏 《福建中医药》2001,32(1):47-48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Ins)在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方面受损,即一定量的Ins产生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由此派生的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IR是其共同的病理机制和联系纽带。2型糖尿病(NIDDM)患者无诊肥胖或非肥胖均有IR,其中肥胖者IR更为明显。引起NIDDM的IR原因可分为3种情况:①胰岛β细胞分泌产物异常,Ins降解加速;②血循环中存在Ins拮抗物:包括激素性与非激素性;③胰岛纱靶细胞缺陷:包括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下降,结合后发挥生物学效应差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治疗应针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着手,减轻IR,防治其所致的代谢异常,从而提高NIDDM的临床治疗效果。目前的治疗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消渴安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活性和数量的影响,探讨消渴安糖方的降糖机制。方法:将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消渴安糖方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均用药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分别观察治疗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k1,r1,r2,k2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患者FINS、HOMA—IR、HOMA—IS以及胰岛素受体数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消渴安糖方联合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降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而且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受体的活性和数量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3.
黄青林  张沁春 《中医药学刊》2006,24(9):1673-1674
目的:了解针刀手法治疗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药物组和针刀手法治疗组进行观察。结果:针刀手法治疗NIDDM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指标结果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针刀手法对NID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有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与胰岛素非依赖型(NIDDM,2型),临床所见约90%为Ⅱ型。其生理病理为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致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严重者常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其特征为高血糖、尿糖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超重及肥胖组21例[体重指数(BMI)≥25kg/m^2]和正常体重组21例(BMI〈25kg/m2),检测其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组空腹胰岛素为(19.2±1.71μu/ml),体重正常组患者胰岛素为(12.63±1.25μu/ml),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体重指数是影响空腹胰岛素水平的重要因素,因而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胰岛素抵抗,进而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胰岛素(FINS);肾组织Ⅳ型胶原(Ⅳ-C)、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肾组织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水平的影响,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高热量饲料喂养,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造模;中药灌胃8w后,取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法测定肾组织Ⅳ型胶原、TGF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肾组织InsR、IRS-1、P13K水平。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病理组(P〈0.01)。各组间血胰岛素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病理组、治疗组肾组织Ⅳ型胶原、TGFB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理组比较,治疗组肾组织Ⅳ型胶原、TGF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组肾组织InsR、IRS-1、P13K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组织In.sR、IRS-1、P13K表达水平均高于病理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方能明显延缓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改变,保护肾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下调肾组织中TGFβ的过度表达,减少其蛋白含量;改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环节信号转导,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可出现多个系统的临床表现,糖尿病所致的消化功能异常已引起注意。我们回顾性分析了61例伴有消化系统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1例均为确诊为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年龄22~78岁,平均58.5岁,男38例.女23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1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46例。凡出现烧心、反酸、吞咽不畅、早饱腹胀、腹泻、便秘或反复痉挛性腹痛,除外器质性胃肠病变者均视为糖尿病性消化功能紊乱。1.2治疗方法:首先以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尽快控…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降糖消渴汤加减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并无任何副作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患者,均系病理、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小的30岁,最大的80岁,50岁以上者20例。其中患Ⅰ型糖尿病(IDDM)者8例,患Ⅱ型糖尿病(NIDDM)者24例,其服用过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治疗者10例,中药治疗者20例。本组患者根据OGTT诊断标准有2例为糖耐量减低者,30例诊断为糖尿病患者。1.2治疗方法:降糖消渴汤加减按以下比例组方制成浓煎剂,高温、高压灭菌密封…  相似文献   

9.
大量研究证明脂蛋白(δ)[LP(α)]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且高LP(α)血症在Ⅱ型糖尿病(NIDDM)中甚为常见。为探讨LP(α)与NID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本文收集了我院1996年6月~1997年4月112例NIDDM患者血脂分析资料,比较了NIDDM与NIDDM并发大血管病变的患者LP(α)水平,并研究了LP(α)与其他血脂指标的关系。1观察对象1.INIDDM及并发大血管病变组:根据WHO标诊诊断NIDDM患者112例,均无酮症,无急性和明显的慢性感染,无心功不全,肝功正常,血清肌配在133pmol/L以下,其中无大血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1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脂(TG)水平的测定结果,并对血清APO~(AI)、APO.B、APO~(AI)/APO.B与血脂血糖分组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NIDDM患者严重代谢紊乱与血浆脂蛋白AI及B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唐迎雪  孙敬昌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13-1415
目的:观幂祛痰活血解毒方对2型糖尿病(NIDDM)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制备NIDDM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观察用药后血脂的变化。结果:祛痰活血解毒方能明显降低TC、TG、LDL—C,明显升高FIDL—C。结论:祛痰活血解毒方能改善NIDDM胰岛素抵抗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芪黄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芪黄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及血浆ET水平含量变化等的影响,并与糖适平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1年后抽取部分病例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显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浆ET水平下降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年后治疗组在空腹血糖、尿糖、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黄降糖胶囊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有一定的保护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并可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该胶囊对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其血管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发生率较高,但胰岛素水平是否与SMI相关尚不清楚。为J匕,本实验来用链脉佐菌素和垂体后叶青致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大鼠,通过血、尿生化检查及胰岛素水平检测,从而分析糖尿病时胰岛素水平与SMI的病理关系,并探讨了中药开心胶囊的有关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的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说明胰岛素抵抗与。:肌缺血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开心胶囊可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有较好的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我们认为开心胶囊对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为①改善脂质代谢;②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效应。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渴中枢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的中枢神经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和生化技术观察针刺治疗前后NIDDM大鼠的变化。结果:NIDDM大鼠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和渴中枢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及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大鼠。针刺治疗后NIDDM大鼠FBS、FINS和渴中枢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及NA和DA含量均明显回降,而IAI水平明显加升。渴中枢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与FBS呈高度正相关,与FINS呈中度正相关,与IAI呈高负负相关。结论:针刺对NIDDM大鼠渴中枢的调整作用可能是纠正胰岛素抵抗(IR),调整其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景常林 《世界中医药》2009,4(6):307-309
目的:研究益胰降糖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按照分层随机的方法,以1:1的比例分别进入西药(二甲双胍)组、治疗(益胰降糖合剂)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餐后2h血糖(P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Ic)、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明显优于西药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并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益胰降糖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糖尿病(DM)和糖耐量减低(IG)的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在发生糖尿病之前,均经过IGT阶段。有人统计,每年可能有卫%~5%的IGT病人发展成为NIDDM。尽管IGT病人有转为NIDDM的可能,但并不是所有的IGT病人均能转化为NIDDM,部分IGT患者可恢复到正常糖耐量状态。因此,对IGT人群的干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组研究旨在观察二甲双肌能否防止或延缓IGT转变为NIDDM。回临床资料1.l对象:从1996年度本院门诊干部2800人…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简称DM)是当今世界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Ⅱ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简称NIDDM),占糖尿病总数的80%以上,病程发展迅速,可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NIDDM的显著特征是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现代医学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十分清楚.本文从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进行探讨,以期对其病机病理有较深的认识,以指导NIDDM临床治疗及相关药物的研制.  相似文献   

18.
消糖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消糖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消糖灵组和西药格列本脲组,分别观察治疗3个月。诊断为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糖尿病患者24例,应用Wala质反应开放型序贯实验设计的方法,给予消糖灵胶囊治疗观察1个月。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消糖灵组、西药格列本脲组、空白病理对照组,并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治疗3周。应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判定IR改善情况,同时对血糖、血脂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患者消糖灵组较西药组ISI明显升高(P<0.05)。消糖灵胶囊用于SFS患者总有效率为66.7%。2型糖尿病大鼠经消糖灵治疗后ISI升高,且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消糖灵胶囊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和实验大鼠ISI升高,减轻IR,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红卫 《新中医》2002,34(5):28-2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达美康、美迪康,疏肝健脾活血汤)38例,对照组(仅用达美康、美迪康)37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Ins)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Ins均明显降低,ISI显著增高,2组比较,各项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改善胰岛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87例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结果:治疗后FBG、PBG、HbAtc明显降低(P〈0.01),甘油三脂(TG)降低(P〈0.05),ISI升高(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