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血清CH50的变化。方法:采用脂质体-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健康成年人、14例慢性肝病患者和26例狼疮肾病患者(其中11例为活动期)血清的CH50及C3和C4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健康成年人LIA法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范围为25~57U/M L。血清在室温下放置4H后,CH50明显降低。14例慢性肝病患者CH50及C3和C4较健康者降低,其中C3、C4与CH50的相关系数为0.857和0.807。26例狼疮肾病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C3、C4含量无明显差异,而活动期较非活动期CH50明显降低,有极显著差异。结论: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检测,待测血清必需新鲜,室温放置不能超过4H。脂质体-免疫分析法(LIA)检测总补体溶血活性,主要反映补体经经典途径活化的活性。补体含量及活性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
唐萍  ;唐荣  ;赵灵通 《吉林医学》2014,(21):4696-4697
目的:探讨血液样本离体后储存的时间对C3、C4补体及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采血,将血液样本分别在室温下(18~22℃)和4℃冰箱进行不同时间的静置,从1 h~7 d不等,室温下血液标本每隔1小时进行血糖水平进行测定,连续5 h;4℃冰箱放置的血液标本每隔1天进行C3、C4补体检测,连续6 d。结果:①室温下放置的血液样本,1~2 h之内检测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 h及以上检测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4℃冰箱放置的血液标本,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C3、C4补体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液样本在离体之后,血糖的检测应尽量在室温下2 h之内进行;即便是在4℃冰箱放置,C3、C4补体水平也会随着放置天数而增加,因此应尽量检测新鲜标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液存放时间对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存放时间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尿液标本室温存放10h、2~8℃冰箱内存放24h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检测β2-微球蛋白的尿液应在室温下10h内、2~8℃冰箱24h内检测,其结果较稳定,如长时间放置(室温>10h,2~8℃冰箱>24h)β2-微球蛋白结果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补体监测在肝癌病人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癌病人及肝癌术后病人血清补体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40例肝癌病人、15例肝癌术后病人、10例肝硬化病人及 2 6例正常人血清的C3 、C4 、CH50 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肝癌病人血清中的C3 、C4 、CH50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 (P <0 .0 1) ;而肝癌术后病人血清C3 、C4 、CH50 含量则接近正常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清补体的检测对肝癌的诊断、肝癌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及肝癌术后疗效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保存时间及温度对补体活性的影响,为临床测定补体活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笔者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血清C3活性,非离心单管法测血清CH50,结果血清补体C3含量在室温下24h,4℃下4d-10℃和-20℃下8d内无显著变化,CH50在室温下12h,4℃下24h,-10℃和-20℃下8d内CH50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凝血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血液实验室检查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血液标本置于室温下,观察不同的时间(0 h、2 h、4 h,24 h)以及在不同温度(-4℃、-20℃)保存24 h,对PT、APTT、TT和FIB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室温条件下,与0 h相比,2 h后检测,PT、APTT、TT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后检测,PT、APTT、TT指标出现时间增加,且随放置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FIB无明显变化;放置24 h,PT、APTT和TT出现明显延长,FIB无明显变化((P>0.05)。-4℃下保存24 h,PT、APTT、TT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时,APTT出现延长(P<0.05)。结论: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尽快分离血浆,常温下血浆标本应在2 h内完成测定;-4℃下血浆标本保存24 h,PT、APTT、TT和FIB等指标测定结果未受影响,低温保存应注意避免标本冻融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草麻黄补体抑制成分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补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多步沉淀及薄层层析方法进行草麻黄补体抑制成分的提纯并进行活性鉴定。参照改良的A llen’s重物打击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设伤后12h、1d、3d、7d、14d 5个时间点,应用CH 50法测定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脊髓损伤组织中补体C 3、C 9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从伤后12h至14d,实验组CH 50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实验组脊髓损伤组织中C 3及C 9表达弱于对照组。结论:草麻黄补体抑制成分能够显著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补体系统的激活,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可能发挥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全肠外营养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配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全肠外营养液的配伍液后,考察其在室温下放置0、2、4、6、8、10、24 h后的微生物限度、外观,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盐酸氨溴索的含量。结果: 24 h内配伍液无菌落发育,外观无显著性变化,且盐酸氨溴索在全肠外营养液中的含量也未发生变化。结论: 24 h内室温条件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全肠外营养液中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本保存时间、温度对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份待测MAO标本,准确记录采集时间并且进行编号,放置30分钟后离心立即检测一次MAO水平。然后按照室温、4℃、-20℃三个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存。其中在24小时和七天时将-20℃保存的标本进行检测一次,在2、4、8、12、24小时时将室温和4℃保存的标本各测定一次。结果在-20℃条件下保存的标本在一周之内MAO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保存8h和4℃保存12h以内的MAO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保存24h和室温下保存12、24h时的检测水平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进行血清MAO检测的标本,如室温条件下8h内不能完成检测,应将标本放于4℃冰箱保存,且于12h之内检测。4℃冰箱保存的标本在12h之内不能完成检测的,应将标本冷冻于-20℃冰箱,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家兔离体肺冷藏后表面活性物质及顺应性的变化.方法:将32只家兔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冷藏(4℃)24h组、72h组和120h组.对照组:测定室温条件下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及顺应性.冷藏24h组、72h组和120h组:肺离体后立即置于台式液中冷藏.在相应时间取出肺,室温条件下复温后,置入生理盐水中,测定表面活性物质并测定注气(和生理盐水)和抽气(和生理盐水)过程中,肺容积在10ml、20ml、30ml时的肺的顺应性.结果:24h前肺顺应性以及120h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后顺应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冷藏后家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不大,但对肺顺应性可随时间延长而减小.本实验亦为在不同时间、温度条件下,进行肺顺应性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的研究,奠定了冷藏保存的有效程度和有效时限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准确测定D-二聚体,根据标本采集、运输等实际情况,在标本不同保存时间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检测,明确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D-二聚体检测标本20份,离心后即刻测定,然后分别置于-20℃、4℃和室温保存。-20℃保存的标本仅在24小时测定,其余温度保存标本分别在1h、2h、4h、6h、24h进行各测定一次。结果:-20℃条件下保存的标本测定结果7天内无显著性差异,4℃条件下保存6小时标本和室温下保存4小时的标本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标本在室温下保存6小时和在4℃保存24小时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的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以对于检测D一二聚体的标本最好在4小时内出报告,如不能及时出报告,应将血浆放置4℃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4小时,24小时之内不能检测的标本须放在-20℃冷冻保存,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清和血肿液中 IL-4、IL-6、IL-8、IL-10的变化。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5组(发病时间≤6h、6h <发病时间≤12h、12h <发病时间≤24h、24h <发病时间≤72h、3d <发病时间≤7d),检测各组血清和血肿液中 IL-4、IL-6、IL-8、IL-10的含量以及出血量和水肿量;另选取21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其血清 IL-4、IL-6、IL-8、IL-10的含量作对照。结果:IL-4、IL-6、IL-8、IL-10在患者静脉血、血肿液中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患者静脉血与血肿液中 IL-4、IL-6、IL-8、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6h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 IL-10浓度升高不明显外,IL-4、IL-6、IL-8浓度均明显升高;24h <发病时间≤72h 时,IL-4、IL-6、IL-8浓度与其他各时段比较,以及3d <发病时间≤7d时,IL-10浓度与其他各时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时段出血量和水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和水肿量均在发病时间≤6h至12h <发病时间≤24h 逐渐增大,12h <发病时间≤24h 达到峰值。结论:ICH 患者静脉血、血肿液中 IL-4、IL-6、IL-8浓度可以作为早期检测(≤6h)ICH 的指标,并可通过不同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判断 ICH 患者发病时间,且患者发病一周内周围脑组织出血量和水肿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及储存温度对主要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院住院患儿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77例,其中20例放25℃室温,20例放4℃冰箱,17例放10℃坏境,20例放37℃水浴箱,每个标本于2 h、4 h、6 h、8h、24 h、48 h、72 h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仔细记录不同时段测定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室温条件下,仅血小板平均体积在6 h检测结果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于24 h、红细胞计数于24 h、血小板计数于24 h、红细胞压积于48 h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测定结果最不稳定。4℃条件下标本可稳定更长时间,10℃条件下相对稳定,37℃水浴箱各个项目都不稳定。结论:血细胞计数应在6 h内尽快完成,如不能及时送检或检测,应该保存在4℃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管与保存方式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湖北科技学院附二医院80例体检者,前40例体检者同时分别用分离胶促凝真空管(标记为A组)和无抗凝真空管(标记为B组)采集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清,两组都放室温,A组分别于0、4、6、8、10 h测定SOD活性,B组于0 h检测SOD活性;后40例体检者用分离胶促凝真空管(标记为C组)采集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清,置于2-8℃冰箱下保存,分别于0、10、14、21 h测定SOD活性。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结果差异性。结果:分离胶促凝真空管和无抗凝真空管血清的SOD比较(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保存的分离胶促凝真空管血清(A组)的SOD于4、6、8、10 h检测,与0 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0 h比较相对偏倚分别为3.719%、5.341%、6.807%、8.306%;2-8℃冰箱保存的分离胶促凝真空管血清(C组)的SOD于10、14、21 h检测,与0 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0 h比较相对偏倚分别为3.213%、4.552%、5.816%。结论:可采用分离胶促凝真空管采集标本;室温下放置10 h及2-8℃冰箱放置21 h对结果的影响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与产品说明书上要求的时间相比,室温与冰箱中放置时间都能延长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体外贮存对人富血小板血浆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各种贮存条件对人富血小板血浆(human platelet-rich plasma,hPRP)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研究hPRP释放生长因子的浓度作为评价hPRP生物学活性指标的可行性,为最终确定一整套应用hPRP的标准化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制备健康志愿者的hPRP,记录血小板计数.将每份hPRP释放生长因子分为3组,分别贮存在4 ℃,-20 ℃和-70 ℃,在制备后0,2,4,6,8,10 d测定3组标本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B,PDGF-AB)的浓度.同时,应用不同温度(4 ℃,-20 ℃,-70 ℃)贮存10 d的hPRP释放生长因子培养人脂肪基质细胞,以MTT法比较各组标本促进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在体外贮存过程中,hPRP释放生长因子TGF-β1和PDGF-AB的浓度下降很快.低温是保存hPRP释放生长因子相对适宜的环境.当贮存10 d后,在-20 ℃和-70 ℃贮存的标本其TGF-β1的浓度分别为(238.55±36.00)μg/L和(261.12±55.10)μg/L,PDGF-AB的浓度分别为(46.03±17.67)μg/L和(50.78±18.70)μg/L,显著高于贮存在4 ℃时两种生长因子的浓度[(113.03±16.29)μg/L和(23.27±8.22)μg/L(P<0.01)].MTT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度贮存hPRP,其生物学活性也有显著差异,且与生长因子浓度差异基本一致.结论:hPRP释放生长因子只能在低温环境中短时间贮存,生长因子定量分析是评价hPRP生物学活性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 目的] 探讨调控工作室温度及检测时间对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效果.[ 方法] 对在各种条件保存的乙二胺四乙酸 K2 抗凝的同一份静脉血用Coulter JT分析仪观察不同条件下的测定结果.[ 结果]10 ℃时,24h 内各红细胞系参数的测定值变化小于3 % ,其中红细分布宽度小于2 % ,20 ℃时各参数稳定性优于10 ℃时相应测定值,随时间延长基本无变化,30 ℃时,红细胞、血红蛋白较稳定,其余各指标波动较大,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增高,变化率各达10-3 % ,8-2 % ,7-3 % ,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浓度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5-5 % ,12-2 % .血液抗凝标本保存于20 ℃条件下,4h 内测定完毕,各参数最为稳定、可靠,10 ℃时次之,而30 ℃保存时,测红细胞系参数时间不能超过4h ,血小板及血小板体积值在30 ℃时随时间延长、升高较快,应尽快测定.[ 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合理调控工作室温度及最佳检测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最适剂量.方法:138例CH患儿按总T3(TT3)、总T4(TT4)和TSH的水平分为亚临床型、轻型和重型三组,各组分别给予(3.5±1.0)μg/(kg.d)、(4.3±0.7)μg/(kg.d)、(4.7±0.6)μg/(kg.d)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片,并于1、2、3个月复测血清TT3、TT4和TSH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剂量;治疗至2岁左右测试发育商.结果:138例患儿左旋甲状腺素起始平均剂量为(4.3±0.9)μg/(kg.d).治疗1个月后各组患儿的平均TT3和TT4水平达正常范围;2个月后TT3和TT4水平达正常范围的上 1/2,临床无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但此时仍有32.6%的患儿TSH水平高于正常范围.治疗后各组临床和生化指标达正常的时间无差异(P=0.925),三组间的起始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间3个月内的平均用药剂量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18例患儿治疗至2岁,智力测试平均发育商为116.7±17.0.结论:治疗CH的起始用药剂量以(4.3±0.9)μg/(kg.d)为宜;CH的治疗最好根据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药量,做到剂量个体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离体后,标本放置时间、保存温度、完全分离血清(浆)的时间对血糖测定的影响程度。方法:将离体后的血清(浆)标本分别在4℃2、5℃的环境中保存1 h、2 h4、h8、h、24 h后,测定血糖浓度。结果:待测标本放置时间(1~24 h)、标本保存的温度(4℃、25℃)、分离血清(浆)的时间间隔,可导致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糖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进行离心处理后标本应在4℃保存,在1 h内完成血清(浆)与红细胞的分离,并于2 h内进行测定,以消除这些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cTnI和CK-MB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仪器公司Access型全自动免疫系统、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在不同时间定量测定5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MI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中cTnI浓度和CK-MB质量。结果AMI组血浆cTnI浓度和CK-MB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cTnI出现时间(3-6h)早于CK-MB质量(3-8h),达峰时间(18-24h)晚且短于CK-MB质量(9-36h),恢复时间(7-18d)晚且长于CK-MB质量(2-4d)。结论cTnI和CK-MB质量对AMI的诊断时间和疗效评价时间存在差异,故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更宽的诊断时间窗,能更准确地诊断AMI。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急性期热休克蛋门70(heatshockresponse70,Hsp70)和抗凋亡蛋门Bcl-2(Bcelllymphoma/leukemia2)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变化的规律,为临床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4)、假手术组(n=16)、手术组(n=16)。手术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术后0.5h、2h、3h、6h、12h、24h、3d、7d共8个DI采血。用ELISA法测定Bcl-2和Hsp70的OD值,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对应的浓度。【结果】(1)Bcl-2的表达:手术组Bcl-2术后6h显著升高,12h到达高峰,3d时下降接近空F1对照组水平。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在6、12、24h时问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在2h、3h、6h、12h、24h、3d、7d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内6、12、24h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sp70的表达:手术组Hsp70在术后0.5h就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3d时逐渐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手术组内24h与各时间点内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和Hsp70在脑梗死急性期均显著升高,参与神经元缺血缺氧的病理过程,在神经细胞损伤早期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