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结果因胃粘膜糜烂出血15例(占50%),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例(占26.67%),消化性溃疡合并胃、十二指肠炎出血4例(占13.33%),胃癌出血2例(占6.67%),出血部位不明1例(占3.33%)。胃粘膜糜烂出血有随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有明显增加趋势,认为胃粘膜糜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时行胃镜检查,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结果因胃粘膜糜烂出血15例(占50%),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例(占26.67%),消化性溃汤合并胃、十二指肠炎出血4例(占13.33%),胃癌出血2例(占6.67%),出血都位不明1例(占3.33%)。胃粘膜糜烂出血有随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有明显增加趋势,认为胃粘膜糜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时行胃镜检查,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4~1995年收治的132例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均有食道静脉曲张,同时发现粘膜病变出血58冽。现结合有关文献做简要分析,并对其诊治做以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49例,女9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6.5岁,58例病人均多有呕血、黑匣,日出血量均在5加毫升以上,经垂体后叶素静点和口服凝血酶或三腔管压迫止血达不到目的。24h内给予急诊内镜检查,发现胃粘膜糜烂19例(32.7%),浅而小的溃疡12例(2.6/),弥漫性点状出血27例(46.5%)。1.2治疗与结果:58例病人确诊后除给予…  相似文献   

4.
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们共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经急诊内镜检查均有食道静脉曲张,同时发现胃粘膜病变49例。现将其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门脉高压并急性胃粘膜病变病人中...  相似文献   

5.
晏启明 《四川医学》2000,21(3):223-223
我院于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6月收治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10 6例。现就出血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6例中 ,男 82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4 9 5岁 (2 2~ 76岁 )。均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呕血和 (或 )黑便。1 2 胃镜检查 :10 6例均在出血 2 4~ 4 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为Ⅲ级[1] 。其中Ⅰ级 4例 ,Ⅱ级 2 4例 ,Ⅲ级 78例。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 4 2例 ,占 39 6 % ,胃溃疡 14例占 13 2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2例 ,占 2 0 8% ,胃窦毛细血管扩张 2例占 1 89%。1 3 出血原因 :曲…  相似文献   

6.
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8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2年4月至1996年5月共收治了201例门脉高压井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均有食管静脉曲张,同时发现胃粘膜病变出血83例,经奥美拉吐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与西咪替丁对照,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l病例选择本组83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男74例,女9例,平均年龄45.9岁(21~68)岁。应用奥美拉哇治疗(简称奥组)。对照组85例(系1992年3月以前的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男7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6岁(23~69)岁。应用西咪替丁静注治疗(简称西组)。所有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分析。方法:急诊胃镜检查尽量在(24-48)小时内进行,观察食管及胃粘膜的变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结果:静脉曲张(Ⅰ~Ⅲ)级98例,其中并非静脉曲张74例出血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0例,占39.2%,非静脉曲张出血占60.8%,高于静脉破裂出血。结论:急诊胃镜检查能提高诊断率,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对出血患者最有效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自1992年至1998年收住院138例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均有食道静脉曲张,同时发现胃粘膜病变出血42例。现结合有关文献作简要分析,并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治疗。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42例门脉高压并急性胃粘膜病变病人,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8(23—67)岁。均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食管胃粘膜病变出血31例分析吴萍(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科221009)关键词食管胃粘膜病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图法分类号R575.2多年以来,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食管胃粘膜病变也是另一个常见原...  相似文献   

10.
我院消化内科自1993-01~1996-12.共对住院的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148例进行急诊内窥镜检查,确诊为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所致出血者38例。现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8例均经急诊内窥镜检查证实为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其中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22~66岁。均因呕血、黑匣住院,24h出血量在500~10O0ml,且经垂体后叶素或三腔管压迫未能达到止血目的。24h内急诊内窥镜检查发现,胃粘膜广泛糜烂11例,占29%;散在浅而小溃疡者10例,占26%;弥漫性点状出血者5例,占13%;上述病变混合存在考12例,占…  相似文献   

11.
庞辉  张兆美 《医学综述》1995,1(11):519-520
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近年来已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在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因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的病人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就我科自1990年1月~1994年12月收住院的142例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作一分析,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均有食道静脉曲张,同时发现胃粘膜病变出血38例,现结合有关文献作简要分析,并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门脉高压并急性胃粘膜病变病人,男31例,女7例,平均年龄48.5(25~72)岁,均有呕血、黑便,日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经垂体后叶素和三腔管压迫止血达…  相似文献   

12.
对45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24~48h 内作急诊胃镜检查,30例明确了出血来源,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12例,消化性溃疡2例。发现肝功能损害越重,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发生率越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与胃粘膜病变(gastric mucosal lesion,GML)及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1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进行内镜检查,观察胃粘膜病变的不同表现类型、部位及检出率。结果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148例内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66例(44.6%)、慢性萎缩性胃炎12例(8.1%)、糜烂性胃炎54例(36.5%)、胃溃疡20例(13.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20.3%)、胃息肉11例(7.4%)、胃癌9例(6.1%),合并胆汁返流82例(55.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53例(35.8%)。PltG检出率达89.2%(132/148)。肝硬化并UGIB98例急诊内镜检查出血原因系胃粘膜病变64例(65.3%)。提示门脉高压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病变,其发生率达89.2%,它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达65.3%,病变包括炎症、溃疡、糜烂、癌变、出血等。结论 肝硬化时的胃粘膜病变与上消化道出血是多因素的,互为因果,共同使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削弱,攻击因子增强,而无论何种原因均与肝脏本身的病变分不开。  相似文献   

14.
刘军 《广西医学》1999,21(4):643-644
本文对13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及132例对照组进行胃镜检查,并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组比较,结果如下:肝硬化组的消化溃疡检出率为37.3%,是对照组的3.1倍,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不随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加重而增高,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检出率为38.1%,是对照组的2.52倍,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关系密度(P〈0.01,X^2=14.41)。本组表明肝硬化门脉高压者较正常人易患消化溃疡及急性胃粘膜病变,前者与门  相似文献   

15.
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大出血930例内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诊断价值及镜下治疗效果。方法:对930例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胃镜检查对出血病因的检出率为90.53%,明显高于早期胃镜组的66.89%(P<0.01)。不同年龄组出血原因中,消化性溃疡均居首位,但小儿及中青年组消化性溃疡出血较老年组明显为高(P<0.01);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检出率示小儿组>中青年组>老年组(P<0.05);恶性肿瘤居老年组出血原因的第2位,达14.71%,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7.27%。对246例活动性出血患者采用微波凝固,局部喷射止血药或皮圈结扎治疗,镜下即刻止血率99.59%(245/246)。结论:急诊内镜诊治对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15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通过对1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常见原因。方法对我院1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在病变部位取粘膜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绝大部分病例均能明确出血原因,其中以消化道溃疡最多为40.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26.0%,急性胃粘膜病变为20.0%,恶性肿瘤为8.7%,另有胆道出血、Dieulafoy病及不明原因性出血等为4.0%。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病因检出率高,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依次为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通常认为主要是来自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着急诊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发现急性胃粘膜出血的比例逐渐增加。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4例门脉高压性胃粘膜出血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34例中男性24例,女性10例,男女之比为2.4∶1。年龄16~60岁,平均40.7岁。所有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B型超声波检查均符合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全部病人均经胃镜或手术证实为急性胃粘膜出血。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病变复杂又需要紧急救治的常见病。尽管各种诊疗技术在不断进步,其死亡率仍在9%~29%,误诊率可高达20%。本组男96例,女32例,年龄12~85岁,中老年占绝大多数。出血前辅助检查:钡餐透视8例,内镜检查32例。出血后急诊内镜检查58例。出血原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例占37.5%,胃溃疡16例占12.5%,胃炎22例占17%,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5例占19.5%,胃癌7例占5.5%,其他少见出血原因,有食管瘤5例占3.9%,胆源性2例占1.6%,胰源性2例占1.6%,十二指肠息肉1例占0.78%。本组手术治疗62例,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院自1984年元月至1992年6月2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胃镜检查,及对其中140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内镜检查结果的分析,显示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高达22.86%,并发消化性溃疡高达20.95%,而两者为直接出血原因者占33.57%。说明了此二种合并症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发生率及所占出血比率之高,已成为临床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门脉高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过去~直认为是由曲张的食道清底静脉破裂所致。近年来,由于内窥镜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发现许多病人的出血是由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称为心脉高压性胃病(PHGML)。笔者统计了从1991年到1995年收治的195例门脉高压井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中,经内镜检查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外同时合并胃粘膜病变的4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性40例,女性8例,年龄33~65岁,平均48.7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入院后均确诊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经垂体后叶素及王腔管压迫止血,未能止血而在12h内急诊行胃镇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