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s)与不同亚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间就诊我院,并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16例,根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标准分为5种亚型,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LAA)、心源性卒中(CS)、其他病因型(OE)、穿支动脉疾病型(PAD)和病因不确定型(UE)。每个亚型分为CMBs组和非CMBs组,比较各组血清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每种亚型伴CMBs的影响因素,采用NIHSS评分评价每种亚型伴CMBs的预后情况。结果 PAD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23.32±2.79)μmol/L,明显高于LAA(20.64±3.11)μmol/L、CS(20.7±2.63)μmol/L、OE(18.92±2.91)μmol/L和UE(17.63±3.0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E组和LAA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1)水平(7.60±0.25和7.11±0.32)明显高于CS组(5.03±0.11)、PAD组(5.10±0.11)和UE组(4.99±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E和LAA两组间、CS、PAD和UE三组间Hb A1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长期饮酒是CS和PAD伴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Hcy是每种亚型伴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Hb A1是PAD、LAA伴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y、Hb A1和长期饮酒是缺血性脑卒中伴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亚型缺血性脑卒中伴CMBs的预后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方法我院2012-03-2014-03急诊留观或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研究组)以及在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胱抑素C与其他相关危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胱抑素C与上述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正相关性,了解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和三酰甘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升高、体质量、BMI、血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胱抑素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身高、体质量、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与胱抑素C无相关性(P0.05);患者收缩压、血糖水平以及年龄与胱抑素C存在相关性(P0.05),且患者收缩压、血糖水平升高、年龄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对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且胱抑素C是影响患者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且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收缩压、血糖水平及年龄因素有正相关性,能够用于临床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对预防、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CMBs组(n=36)和无CMBs组(n=48),通过头颅MRI检查对颅内CMBs的程度和部位进行分级,并结合其详细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史,糖尿病疾病史、高血压疾病史,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脑白质疏松(LA)的程度,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血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单因素分析筛选CMBs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将筛出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Spearman轶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本院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出血转化者70例,其余为无出血转化者70例,分析2组患者在入院时首次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房颤病史、饮酒史及既往脑卒中病史的差异,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组患者在入院时首次空腹血糖水平、心房颤动病史、高血压病史的例数均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而非出血转化组中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出血转化组(P<0.05),2组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糖尿病病史、饮酒史、既往脑卒中病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高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房颤病史、高血压病史是急性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总胆固醇(TC)是防止出血转化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非杓型血压与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4例,根据头颅SWI检查显示是否发生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42例)和非CMBs组(6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计算AASI,以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率≥10%为正常杓型血压,<10%则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即非杓型血压,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ASI、非杓型血压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CMBs组年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AASI、糖化血红蛋白、非杓型血压、既往脑卒中史与非CMBs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AASI和非杓型血压、年龄是影响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MBs严重程度与AASI(r=0.290,P=0.001)及非杓型血压(r=0.203,P=0.013)均呈正相关。结论 年龄、AASI、非杓型血压是CMBs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CMBs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80例发病6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图像上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两组:CMBs阳性组和CMBs阴性组;同时根据CMBs病灶的发生部位和数量对患者进行分组和分级。参照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Ⅱ(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Ⅱ,ECASSⅡ),对梗死溶栓后HT分类进行改良分组,分为HT阴性、HT-1型和HT-2型。应用χ~2检验对CMBs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HT分型情况、CMBs阳性患者中不同发生部位的HT分型情况、CMBs不同数目分级的HT分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CMBs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占31.3%,CMBs阳性组、CMBs阴性组之间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5);CMBs发生率、发生部位、数目差异在HT阴性组、HT-1型、HT-2型之间均无显著性(P0.05),但CMBs阳性患者发生HT-2型比率高于CMBs阴性患者。结论 CMBs阳性、CMBs部位及数目与梗死后HT无明确相关性,CMBs不应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绝对溶栓禁忌,但可增加溶栓后HT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酸是否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7-03入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滨医院)神经内科的1 84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不同梗死部位分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组(658例)和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组(1 185例)。采集前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空腹血糖、尿酸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空腹血糖(OR=1.070,P=0.030,95%CI 1.009~1.136)和尿酸(OR=1.299,P=0.034,95%CI 1.198~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腹血糖高和高尿酸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可能是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压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05-2012-07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6例,根据是否合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非卒中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态血压参数间的差异。结果组间年龄、性别、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ISH发生率显著升高;组间nMSBP、nM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MSBP、dMDBP、血压昼夜节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BP、PP及血压节律异常是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压节律异常、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动脉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SBP、PP及血压节律异常是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及SWAN序列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连续收治常规MRI检查确诊的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微出血灶分为CMBs组(76例)和无CMBs组(79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等以及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出血等临床相关因素,并记录相关生化指标。对以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记录各危险因素组常规MRI及SWAN序列对CMBs的检出例数。结果 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CMBs者76例(占49%),多发生于皮质-皮质下区(占36%); CMBs的发生与年龄、饮酒史、糖尿病及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白质疏松、脑出血及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 SWAN序列对各危险因素组CMB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P<0.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白质疏松、脑出血及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与CMBs发生密切相关;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上述高危因素者,可考虑将SWAN列入常规MRI检查以筛查CMBs病灶和评价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IS)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作者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IS住院患者1631例,根据是否存在CMBs分为合并CMBs组703例和未合并CMBs组928例。分析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血压、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糖、尿酸、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s A,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s B,apoB)、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脏疾病史、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S患者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合并CMBs组比较,合并CMBs组患者年龄大,男性、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WMH构成比例高,空腹血糖、尿酸水平高(均P<0.05),而空腹LDL-c和apoA水平较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5.791,95%CI:3.714~9.031,P<0.01)、饮酒(OR=7.306,95%CI:4.926~10.835,P<0.01)、高血压(OR=2.162,95%CI:1.487~3.143,P<0.01)、WMH(OR=3.249,95%CI:1.594~6.625,P<0.01)、LDL-c(OR=0.789,95%CI:0.630~0.989,P<0.05)、apoA(OR=0.696,95%CI:0.369~0.753,P<0.01)是IS合并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饮酒、高血压、WMH、LDL-c、apoA是IS合并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LDL-c和apoA水平下降与CMBs发生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脑白质病变(WML)表现与脑微出血(CMB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9例L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MBs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无出血组(n=20)、轻度组(n=60)、中度组(n=37)及重度组(n=12)。比较不同分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分析CMBs与脑白质病变量表评分(WMLs)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LI患者WML和CMBs合并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CMBs病情程度患者年龄和高血压合并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MBs病情程度患者血清HDL-C、LDL-C、hs-CRP、Hcy、C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HDL-C、Hcy及CIMT是影响LI患者WML与CMBs合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I患者WML严重程度与CMBs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年龄增长、高血压史、低水平HDL-C、高水平Hcy及CIMT增加是影响LI患者WML与CMBs合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连续收集2017年7月~2018年8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所有患者经过MMSE量表评分后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组(PSCI)及卒中后认知正常组(PSCN),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血生化检查结果及卒中病灶部位等指标。结果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有41例,发生率为39.4%。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血清hs-CRP水平及病灶所在的部位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位于基底节与认知障碍可能相关(P=0.0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PSCN组相比,PSCI组患者的年龄更高(OR=1.087),基底节病灶的发生率也更高(OR=3.93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高龄和基底节病灶是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二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危险因素控制及抗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5-03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8例,对其中62例二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控制策略,并进一步提高抗栓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二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和总胆固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治疗房颤,干预总胆固醇水平,同时加强抗栓药物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和总胆固醇,可有效避免二次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同时采取合理方案抗栓治疗,建议联用阿司匹林,可明显促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45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比较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患者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TC、TG、LDL-C、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瑞舒伐他汀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分别为11.11%(5/45)和24.44%(11/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轻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有很好的降脂及抗炎作用,且不良反应情况类似,但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为显著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化蛋白质抗体水平,比较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方法留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75)与正常体检人员(n=36)的血清,ELISA法分析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化蛋白质抗体的水平,并分析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生化指标、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脑卒中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卒中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化蛋白质抗体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组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和维生素B_(12)呈升高趋势,血糖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叶酸水平下降。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化蛋白质抗体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多因素促使了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MRI指导下快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4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依据溶栓治疗24 h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分成早期进展性脑卒中组(33例)和早期非进展性脑卒中组(38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检查结果。结果 419例患者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3例(7.88%);两组间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病史及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前血压、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空腹血糖、胱抑素水平以及MRI表现为分水岭梗死、腔隙性梗死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责任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分水岭梗死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CMBs与脑卒中病灶面积和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1-2015-12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226例,据是否存在CMBs分为CMBs组(111例)和无CMBs组(115例)。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采用头颅MRI对其CMBs、脑白质病变(WML)、陈旧腔隙性脑梗死(LI)、AIS病灶面积和部位进行评价,并采用Logistic回归、t检验、χ~2检验等分析影响AIS患者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3,95%CI:1.025~1.104,P0.01)、高血压史(OR=3.488,95%CI:1.113~10.927,P0.05)、WML(OR=1.282,95%CI:1.155~1.423,P0.01)及陈旧LI(OR=5.815,95%CI:1.539~21.973,P0.01)是AIS合并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CMBs分级与WML分级(r=0.354,P0.01)、陈旧LI分级(r=0.394,P0.01)均呈正相关;不同脑卒中病灶面积患者间CMBs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7.878,P0.05),其中新发LI患者更易检出CMBs(χ~2=6.084,P=0.0090.017),且CMBs越严重,这种差异越明显(z=-2.832,P=0.0050.017)。结论年龄、高血压史、WML及陈旧LI是AIS合并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CMBs严重程度随WML、陈旧LI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AIS患者CMBs检出率与梗死灶面积有关,在新发LI中更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其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年龄匹配的青年健康对照组;59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4例年龄匹配的老年健康对照组的血脂、血糖及血压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含量低于青年对照组(P<0.05)及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结论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HDL-C降低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IMT)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头部CT和(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及健康体检者7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入组对象IM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出AIP,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IMT、TC、TG、LDL-C及AIP值明显升高,而HDL-C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AIP呈正相关(r=0.514,P=0.001)。结论 AIP与IMT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梗死初发、复发患者血清CRP水平,探讨脑梗死复发与血清CRP的关系。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00例非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各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均高于非急性脑卒中患者(P<0.01);各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血清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清CRP高于初发患者(P<0.01),且高血清CRP比率亦高于初发患者(P<0.05)。各类型脑梗死复发患者之间血清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清CRP高于初发患者提示脑梗死复发与血清CRP升高有一定关系,高血清CRP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