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200 m L/次,2次/d,口服,对照组49例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口服,疗程8周,随访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76%、复发率6.38%,对照组总有效率69.39%、复发率23.91%,治疗组无论是总有效率还是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明显优于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复发率亦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蒿芩清胆汤加减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镜检查黏膜病变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81.25%(2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除反酸、嗳气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芍降逆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柴芍降逆方加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36例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加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统计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及内镜疗效,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77.8%,P0.05);治疗组内镜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组3个月复发率3.57%,低于对照组(11.1%,P0.05);治疗组6个月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24.0%,P0.05)。2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好。结论柴芍降逆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变程度,减少复发率,具有更好的抑酸、保护食管黏膜、抗反流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三联10日方案根除HP疗效。方法:104例消化性溃疡并HP感染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予阿莫西林胶囊1.0、雷贝拉唑胶囊10mg、呋喃唑酮片0.1,口服,2次/日;对照组予阿莫西林胶囊1.0、克拉霉素片0.5、雷贝拉唑胶囊10mg,2次/日,根除HP疗程10天,结束后均继续口服雷贝拉唑胶囊10mg/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总有效率83.8%,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莫西林胶囊、雷贝拉唑胶囊、呋喃唑酮片三联10日疗程,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价格低廉,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禁食辛辣刺激性及寒凉食物,忌烟酒。对照组49例雷贝拉唑,20mg/次,2次/d。治疗组49例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各15g,川芎、枳壳、香附、甘草炙、陈皮各10g,泛酸加减浙贝母12g、瓦楞子煅15g,海螵蛸30g;烧心加蒲公英20g;胃脘针刺痛、舌紫有瘀斑加延胡索15g,丹参20g),1剂/d,水煎600mL,分早晚2次服,300mL/次;雷贝拉唑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8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证候积分、食管黏膜、复发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随访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疗效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76%;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67%;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4周,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停药后2周、4周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食管动力学情况及停药后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9%,对照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4周后,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4.8%、9.5%,对照组分别为19.0%、26.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食管下段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长度比较无变化,治疗后2组患者LES及食管上段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ES及UES压力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可增强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降低停药后复发率,效果优于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临床疗效2组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肝气犯胃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医院消化科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中医证型属于肝胃不和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分散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疏肝和胃方,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总积分及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05%(32/41),观察组为95.00%(38/40),总有效率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可更好地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朱燕  刘大铭  贾玉 《河北中医》2021,43(1):100-102,106
目的 观察化肝煎合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肝胃郁热型R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肝煎合左金丸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反酸、烧心及胸骨后灼痛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舒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24h食管pH值监测值和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胃镜下疗效和综合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对2组临床痊愈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易怒等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pH4总时间百分比、反流5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和pH4反流次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镜下总有效率和综合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3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胃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和胃饮治疗,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3%,对照组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评价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A组(47例)和B组(44例)。A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B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B组为79.5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8.51%,B组为25.00%,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给予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治疗效果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配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胃食管反流患者63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晨起空腹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和胃方颗粒制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并在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缓解程度及停药后症状维持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反酸、烧心等症状均改善,食管黏膜恢复速度均提高,且治疗组在缓解主要临床症状、加速食管膜愈及维持症状缓解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雷贝拉唑、拉呋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拉呋替丁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拉呋替丁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确定溃疡愈合情况,观察服药后腹痛、反酸、腹胀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愈合率9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合率80%,总有效率97%。治疗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雷贝拉唑、拉呋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改善消化道症状,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莫沙必利,Hp阳性者加服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较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服用西药抗抑郁药氟西汀胶囊;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柴胡疏肝汤加减。两组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83.33%。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兰绍阳  陶双友 《陕西中医》2013,34(8):998-999
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良性食管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良性食管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西医)组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中西药结合)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加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乌贼骨、浙贝母,气滞血瘀型加泽兰、香附,肝胃郁热型加黄连、黄芩、山栀子,脾胃虚弱型加白术、砂仁)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治愈率78.13%;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9例,治愈率63.33%;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合乌贝散治疗联合西医治疗良性食管溃疡较单独西医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评价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与兰索拉唑肠溶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4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2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4周之后,评定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内镜检查效果。结果: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与兰索拉唑肠溶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都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4.5%和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3%和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对于患者疼痛的起效时间显著快于兰索拉唑肠溶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与兰索拉唑肠溶片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都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但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起效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胃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莫沙必利5 mg,2次/d,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晨服,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症状积分和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级别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减轻胃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患者食管黏膜损伤(P0.05)。结论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胃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莫沙必利、雷贝拉唑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饮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其中胃溃疡42例,十二指肠溃疡59例,复合型溃疡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铝镁加混悬液口服。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饮加味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对照组52例,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69%;治疗组56例,治愈21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两组疗效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426,P0.05)。结论:丹参饮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更好的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