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超声造影(CEUS)特点,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其它胰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拟手术的胰腺占位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实时观察病灶的增强过程,分析造影特征。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于年轻女性,为交界性肿瘤,多发于胰腺头尾部,体积较大,常规超声表现边界较清楚,可呈实性,囊实混合性,本组1例呈完全囊性,实性部分呈低回声,超声造影以低增强及等增强为主,11例表现为快进快出,10病灶增强后可见清晰包膜,且包膜动脉相明显增强。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在CEUS增强早期多可见包膜明显环状强化,内部实性成分稍晚于胰腺或与胰腺同步强化,呈等或低增强,造影剂廓清一般早于胰腺,上述超声造影特点有助于与其它胰腺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解毒活血灌肠方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住院及门诊UC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灌肠组40例采用解毒活血灌肠方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中药口服治疗。采用改良Mayo评分判定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相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Madcam-1)的表达,有效病例随访2年。  结果  治疗后2组改良Mayo评分均随时间下降(P < 0.05)。治疗2、4周后灌肠组改良Mayo评分[(3.30±0.18)分、(4.30±0.27)分]低于对照组[(4.85±0.45)分、(6.15±0.38)分, 均P < 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IL-8、TNF-α、VEGF、Mad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 < 0.05),灌肠组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 0.05)。2组患者结肠组织病理评分较前降低(P < 0.01),灌肠组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患者结肠黏膜VEGF、Madcam-1表达均低于治疗前(均P < 0.05)。有效病例随访2年,灌肠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中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加用灌肠治疗能更快缓解症状,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血管炎症反应,使患者更长时间稳定于缓解期。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一)编辑同志:您好。我最近胸口时有疼痛感,反酸。胃镜检查结果为反流性食管炎和滑动型食道裂孔疝,请专家诊治。患者陈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的超声表现和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临床确诊肠扭转患者的超声图像等资料。结果:7例超声检查均清晰显示肠系膜上静脉(SMV)和肠系膜上动脉(SMA),6例SMV位于SMA左侧(换位征),1例SMV位于SMA前方(前/后位置异常);7例病例中6例显示"漩涡征"。结论:超声图像发现SMV和SMA的换位征和前/后位置异常以及漩涡征可以诊断肠扭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意在探寻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分期、病情程度中肺功能损伤的特点,联系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3月,北京、上海、河南、江苏等地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UC诊断且无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UC一般资料、症状、舌脉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同时对病人进行肺部症状采集(咳嗽、气短、胸闷、咯痰、咯血)、肺功能检查。结果本研究症状调查共纳入261人,58.6%的UC病人会出现胸部症状,其中气短者占39.9%、咳嗽者28.4%;肺功能调查共纳入199人,199人中63.3%肺功能均有改变,其中活动期占53.3%,轻、中度者占53.8%;受损类型以气流受限(54.8%)、弥散量下降(51.6%)等异常较明显。结论绝大部分UC病人均会出现胸部症状、肺功能异常,气短、咳嗽症状明显,肺功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流受限、弥散量下降、残总比升高等异常,且常与UC的活动性及病变程度相关,以活动期和轻、中度病患肺功能改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及大肠湿热证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探讨IL-8在UC发病中和大肠湿热导致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观察60例活动期UC患者(UC组),其中30例大肠湿热证UC患者(湿热组)3、0例非大肠湿热证UC患者(非湿热组)及16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血清IL-8的水平,并将大肠湿热证UC患者按UC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重度。比较UC组与健康组,湿热组、非湿热组与健康组及大肠湿热证轻度UC患者与中重度UC患者血清IL-8水平。结果 UC组血清IL-8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湿热组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非湿热组(P<0.01)及健康组(P<0.01),非湿热组血清IL-8水平稍高于健康组(P>0.05);在大肠湿热证的UC患者中,中重度UC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轻度UC患者(P<0.05)。结论 IL-8在UC发病及大肠湿热导致UC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大肠湿热证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可为活动期UC诊断及大肠湿热证UC患者的辨证及中医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光照射频次和单次照射时长对泪液分泌、晶状体以及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健康豚鼠进行眼部激光照射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依据激光照射频次和单次照射持续时间的不同将豚鼠随机分为高频短时(HFST)组、高频长时(HFLT)组、中频短时(MFST)组、中频长时(HFLT)组、低频短时(LFST)组和低频长时(LFLT)组,每组6只。各组豚鼠右眼进行500 lx的激光照射作为实验眼,左眼不接受任何干预作为对照眼。高频激光照射为15次,中频照射为10次,低频照射为5次,每次照射时间间隔为10 min;短时照射为30 s/次,长时照射为60 s/次。采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对各组豚鼠实验眼与对照眼间泪液分泌量进行测定和比较;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斜照法评估各组豚鼠晶状体透明性变化情况;采用眼底照相法评估豚鼠眼底和视盘大致形态;采用视网膜电图(ERG)记录法评价各组豚鼠视网膜功能变化;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变化。结果HFST组、HFLT组、MFST组、MFLT组、LFST组和LFLT组实验眼泪液分泌量分别为8.00(7.37,9.00)、8.75(8.25,9.00)、8.50(7.75,9.50)、9.00(8.50,9.50)、8.00(7.37,8.75)和8.25(7.75,8.75)mm/5 min,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02,P=0.240);各组豚鼠实验眼泪液分泌量与对照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豚鼠双眼晶状体均透明,实验前后眼底均未见出血和渗出;HFST组实验眼ERG暗适应3.0 a波振幅值低于LF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实验眼ERG暗适应3.0 b波振幅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58,P=0.268);各组豚鼠实验眼与对照眼间ERG a、b波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豚鼠实验眼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2,P=0.463)。结论500 lx激光照射对眼表组织和晶状体无明显损伤,但一定程度上造成视网膜功能损害,损伤程度主要与激光照射频次有关。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编辑同志:您好! 我平时工作压力大,最近出现了便前腹痛的症状,便后痛减,大便每日2~3次,都是不成形稀便。去医院做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医生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请问中医方面如何诊治?读者赵启赵启同志:您好!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疾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其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并排除器质性疾病。此病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健康人群肺功能指标及肺部表现的差异,总结IBD患者肺支气管病损的发病规律,寻找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IBD患者219例(IBD组),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183例,克罗恩病(CD)36例。腹泻型IBS患者30例(IBS组),同时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资料和肺部症状,检测血清肝肾功能,并行胸部X线及肺功能检查。结果 IBD组患者中,肺功能异常占71.2%,胸片异常占19.6%,咳嗽、气短等肺部症状占18.7%,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其他除肺以外的肠外表现占30.1%;IBS组患者中,肺功能异常占33.3%,肺部症状占3.3%;对照组肺功能异常占20%,无肺部伴随症状。CD患者肺活量(VC)、一秒率(FEV 1.0%)、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EF)、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 7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肺总量(TLC)指数较腹泻型IB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明显下降;UC患者FEV 1.0%、FEF 75%、MMEF及DLCO指数较腹泻型IB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明显下降。结论与腹泻型IB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相比,IBD患者更容易出现肺功能异常。CD患者肺功能损害以阻塞型通气障碍和限制型通气障碍为主。UC患者的肺功能损害表现为阻塞型或混合型通气障碍。IBD患者的肺部损害远远高于其他肠外表现,从而证明了肺与大肠间病损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以及配伍用药规律等角度对王新月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进行介绍。王新月教授在配伍用药时强调:①补益肺脾之气为君,兼顾脾肾阳虚与肝肾阴虚。②清热化湿解毒,兼顾活血化瘀,行气导滞。③活血止血,敛疮生肌,促进溃疡愈合。④强调病机为寒热错杂,当清温并用,扶正祛邪兼顾。⑤酸收与固涩区别运用,调整肠道功能紊乱。以上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