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2月~2005年12月,我们院对803例淋巴结活检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化疗。现将不良反应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薛长年  曹玉文 《山东医药》2008,48(39):107-107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影响术后放、化疗而影响预后。2003~2007年,我们对175例乳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10例使用薄皮瓣,不保留脂肪,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郑武平  夏立平  高炳玉  张鹏 《山东医药》2007,47(32):141-141
腹腔化疗是大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有效防治或延迟肿瘤在局部、腹腔和肝脏的复发、种植、转移。现对我院1998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57例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目前肿瘤内分泌治疗中研究最成熟、最有效的独立治疗手段。因其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的疗效与化疗相当,且毒副反应轻、少,有利于长期治疗,故无论在术后辅助治疗,还是在复发转移后解救治疗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将其应用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该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不给予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其患者存活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死亡原因主要集中在骨转移、肺转移和其他部位转移;死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选择7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扩大乳腺肿瘤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全乳放疗和全身化疗等辅助治疗.结果 显示,随访2~4 a,78例患者无同侧乳腺局部复发,无乳房外形改变.认为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经保乳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对孕激素受体 (PR)研究的不断深入 ,有关孕激素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据报道 ,乳腺癌术后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在改善预后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 ,但应用大剂量孕激素对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尚少。本研究观察了 1 1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大剂量甲孕酮 (MPA)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实验组为 1 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年龄 42~ 6 4岁 ;临床分期为 期 7例 , 期 4例 ;手术方式为改良根治术 7例 ,根治术 4例 ;淋巴结转移 5例 (45 % ) ,PR(+) 5例。术后第 9天抽空腹外周…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乳腺癌的病死率却逐年稳定下降,此结果与近年来乳腺癌药物治疗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现从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等五个方面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张作峰 《山东医药》2004,44(9):48-48
乳腺癌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部分并发上肢淋巴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001~2003年,我们对12例单侧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结合负压抽吸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中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4例中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指标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Ig G、Ig A及Ig M指标低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CD4+、CD8+及CD4+/CD8+比值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力,对于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性,35岁,因"右乳癌术后7年余,胸闷、声嘶2月"于2012年4月16日收入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0七医院。患者于2004年5月于外院确诊为右乳癌,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辅助化疗4周期,并辅助放疗,之后每年常规复查。于2007年和2011年11月行剖宫产术分别生育1女1子。两次怀孕、生产过程均顺利,第2次生产3个月后出现胸闷气促,伴声音嘶哑并逐渐加重,来我院乳腺肿瘤科复查,以"乳腺癌复发转移"诊断收入院。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查体:T 36.2℃,P 80次/分,R 20  相似文献   

12.
乳突根治术后术腔流脓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 《山东医药》2005,45(24):61-61
1993年1月至2005年2月,我院共收治乳突根治术后术腔持续流脓患者30例,经二次手术治疗痊愈。现结合术中所见分析乳突根治术后术腔流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食管胃静脉曲张(GOV)的可能原因及其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8年1月因结直肠癌术后门脉高压GOV收入消化科的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7例患者结直肠癌术后均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平均化疗(8.286±2.138)次,化疗后平均(4.571±2.507)年发现脾脏增大、GOV。7例患者中有6例因呕血或黑便就诊、1例患者系化疗后复查发现脾大及GOV而入院。入院后均针对静脉曲张给予内镜下治疗,并密切随访。 结论奥沙利铂为基础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可能通过肝血窦损害继而形成门静脉高压引起GOV。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2009年7月,我们共护理5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秀芝  张秋红 《山东医药》2006,46(35):83-83
自1995年以来,我院共对600例乳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62例术后并发皮瓣坏死,现分析原因并探讨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完成情况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确诊胃腺癌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 最终96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后是否完成6周期辅助化疗, 将患者分为完成化疗组、未完成化疗组。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并计算约登指数(Youden), 得出最佳截断值。将可能影响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完成度的相关因素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确定胃癌患者未完成术后辅助化疗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K-M)法绘制组间的生存曲线, 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共纳入96例患者, 年龄60~89岁, 平均(70.3±7.0)岁。完成术后辅助化疗16例, 未完成术后辅助化疗8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以下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70岁(OR=8.135, 95%CI:1.735~38.153, P=0.008)、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49.5(OR=4.765, 95%CI:1.549~14.656...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的术前常规疗法,能通过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患者保乳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早期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对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术前化疗、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准确、实时、经济、便捷等特点,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的超声新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方面发挥着各自优势。常规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自动乳腺超声、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深度学习等超声技术被应用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临床工作中,有助于临床医生为乳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高云  李燕 《山东医药》2006,46(11):F0003-F0003
2003年8月~2004年7月,我们对69例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行系统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6例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男66例,女50例;平均年龄62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化疗在高白细胞白血病(HLAL)治疗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方法 使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对37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单采,术后进行化疗,观察疗效,并与同期HLAL单纯化疗的疗效相比较。结果 白细胞单采术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下降,在进行化疗后比单用化疗疗效好。结论 白细胞单采能迅速降低白细胞数,提高化疗缓解,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应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治疗食管癌已成为共识,尽管还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但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再手术(三联治疗),其中术后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者,积极行术后辅助治疗,不能手术者可行根治性放化疗,已成为NCCN指南推荐的综合治疗模式.近年来,临床试验研究证实靶向药物能进一步改善食管癌的预后.如何选择化疗药物、制定合理的治疗模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食管癌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